「小財爺」與「大特首」
政府坐擁龐大的財政儲備,有言政府不應做守財奴,但也有言特首不應慷納稅人之慨作自己的政治資本,今次施政報告被批評未能惠及中產,壓力明顯落了在草擬財政預算案的財爺身上。有批評指特首與財爺在理財觀念上有矛盾,然而從兩者的矛盾中我們可以理解兩人背後其實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管治理念,並起了互相制衡的作用。
政府坐擁龐大的財政儲備,有言政府不應做守財奴,但也有言特首不應慷納稅人之慨作自己的政治資本,今次施政報告被批評未能惠及中產,壓力明顯落了在草擬財政預算案的財爺身上。有批評指特首與財爺在理財觀念上有矛盾,然而從兩者的矛盾中我們可以理解兩人背後其實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管治理念,並起了互相制衡的作用。
很多人成為父母之後都會有一些明顯的轉變,就是比以前更自律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知道無論自己喜不喜歡,都會有人經常「監視」著他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受他們影響。從政者、擔任公職及所有在上位的人亦然。
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亦總結了他擔任特首七年來的工作和貢獻。
特首和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內互相指責,水平之低令香港人感到汗顏!我們畢竟曾經是東方荷里活嘛,如此演出怎能收貨!
為了堵截有立法會議員濫用辭職而需要耗用大量公帑進行補選,以製造所謂變相公投,政府推出遞補機制,在輿論強烈反對之下,由所謂「敗者替補」改為 「同名單替補」,但無論如何,有關建議皆扭曲了選民的意願,問題不單是有關建議合不合憲,而是根本不合理。
一名理工大學副學士生,因為以電郵恐嚇特首曾蔭權及多名高官,被判接受感化十二個月。另外,三月初曾蔭權在科學館出席活動時,多名示威者衝前引起混亂,其間曾蔭權報稱被撞胸口,感到痛楚,警方最近以「擾亂公眾秩序」起訴一名男子。
3月初特首曾蔭權在科學館出席辛亥革命展覽進入會場時,有數名示威者衝前引起混亂,其間曾蔭權報稱被撞胸口,感到痛楚,警方最初以普通襲擊罪拘捕一名男子,事隔近兩個月,警方突然改以「擾亂公眾秩序」起訴有關人士。有傳媒引述相關政黨指特首當初是虛報受襲,又指有關檢控是向北京交待。
特首曾蔭權因為被示威者推撞,混亂中心口中招需要到急症室驗傷,支持示威者的人當然認為是由政府施政不得民心,因此,引起市民抗爭是咎由自取,另一邊廂,愈來愈多的議會暴力和以街頭肢體衝撞表達訴求的文化,亦令不少人感到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