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和平

衣食住行(二)

陳偉洪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7/08/2024

時隔一年八個月,在<衣食住行>一文中提及剛移居到英國的香港人,要找合適租住的房子並不容易。當時,與我們接洽的業主(代理人),竟然主動提出給我們按月繳付租金,對我們(或不少香港人)聽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有朋友更說,是神蹟般的發生。

溫飽與榮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今年是五四運動105週年,不過,在今時今日香港的社會環境之下,全港都沒有甚麼大型的紀念活動、傳媒亦沒有特別報道,只能夠靜悄悄地讓重要的歷史時刻溜走,政府和商界更熱切地關注的是五一黃金週假期,不過,亦只能旺丁不旺財,無法拯救一些仍然十分疲弱的行業,五月不易過,六月更不樂觀。提起五四運動,大家最快聯想的多是其後新文化運動的兩大訴求,即高舉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賽先生(Science科學),賽先生當然已經來了,而且十分受重視;但德先生卻十分飄忽,好像來過,又好像未曾出現,就算來了卻又好像是替身、是遠親、甚至可能是冒牌貨,大家心目中那種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選出可以代表自己意見、尊重反對聲音、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可以暢所欲言的議會和政府的夢想,仍然可望而不可即。究竟是大家對德先生的現況已經十分滿意所以不用再老調重彈、予以紀念,還是德先生已成為禁忌不宜再多講,實在值得我們反思。

耶路撒冷是聖地與和平之城嗎?

余創豪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21/11/2023

一些評論家認為以巴衝突是屬於政治鬥爭,但亦有論者認為宗教問題在雙方角力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筆者傾向後一種說法。

他山之石:立法不能解決激進抗爭

歐陽家和
明光社特約撰稿員
01/12/2022

自從2019年,社會對用激進手段進行的抗爭,看法兩極。贊成的一方,認為抗爭者本來想用傳統寫信、簽名等方式表達意見,但完全沒有反應,所以才用較激烈的抗爭,而且只有激烈抗爭,社會才會感受到切膚之痛和需要,這樣才會帶來改變。但反對的一方認為,社會抗爭太激烈,影響民生的話,既不能得到社會支持,甚至倒過來會招人反感。

苦難.同行

陳偉洪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31/03/2022

想不到星期天崇拜時的觸動,不僅是來自詩歌或講道,亦可來自一頁頁平平無奇的簡報背景。

魯汶河畔一個美善的雕塑——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

陳少平
作者現居比利時,為世界福音動員會駐比利時的宣教士,主要是向當地的華人留學生和華僑宣教,亦與其他同工向比利時人傳福音。作者十分欣賞比利時人的謙卑內斂和當地中世紀的宗教畫和教堂建築。
01/03/2022

比利時魯汶是比利時一個著名的大學城,分佈在城內各處的大學建築物與民居的樓房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特的小城風貌,通常外觀古舊的歷史建築物都分屬於大學的不同學系。在魯汶大學裡歷代出現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和學術偉人,這小城不期然地與這間中世紀老牌的天主教大學連結在一起。

促進和平和公義之前,需有清潔的心

梁林天慧
梁林天慧博士為香港註冊社工,明光社顧問兼前董事,曾出任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總幹事,2006年至2012年她出任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及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顧問(兼任)。早年於多倫多大學主修心理學,現已移居加拿大,享受弄孫之樂,仍繼續為主作工。
24/02/2022

回流多倫多已經接近十個月,想不到在這裡也有請願行動,而且蔓延至重要城市。這叫我思想到要在身處的地方甚至全世界要享和平有多難。眾多升斗市民,包括年青人表達正義、和平、及自由是他們的摰誠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