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顯示,香港在生態足跡排名全球第45位,若果全球人類都以香港人的模式生活,每年需要消耗2.2個地球的資源,簡單地說香港人正在透支地球的資源,剝削我們的下一代。基金會指香港人高度依賴進口資源,例如農作物、肉類、海鮮及木材等,大部份以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生產,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愈來愈多,鼓勵香港人應該減少依賴進口資源,多菜少肉。
環保的現實與理想
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有一道鴻溝,需要勇氣才能夠踏出第一步,但同時亦需要審視環境,作好應變,否則一旦失足,便會粉身碎骨!我很支持減少碳排放,避免全球暖化、改善空氣污染狀況,不過,最近天氣太熱,若果要堅持睡覺時不開冷氣,實在有很大困難。
有關停車熄匙的爭議,對不少市民來說,可能比最低工資更加埋身,因為香港的天氣實在熱得令人越來越難受,對於市民來說,停車熄匙的問題,大有「熄又死、唔熄又死」的感覺!不過,看見高官議員大熱天時坐上沒有冷氣的的士小巴,滿頭大汗的情景,我覺得除了酷熱天氣警告之下應該豁免熄匙之外,有一些問題我們實在應該好好反省。
人生一次 vs 必有一翅?
從早前有關外國捕獵鯊魚「劏魚鰭」的新聞引來對吃魚翅與否的討論,到最近一些關注環保的網友發起了「魚翅婚宴——人情七折」的行動,「人生一次、必有一翅?」成為近日網上熱爆的話題。「人情七折」的行動倡議,如新人婚宴中菜單上有魚翅菜色,與會者就把人情打七折,然後以餘款捐給環保團體。發起人相信,這樣可以慢慢地把傳統喜宴舊思想改變過來,把濫殺鯊魚這個惡習改掉。
豈可「順手一『啪』而不為」?
二○○七年三月卅一日,因為地球上有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居民,願意為減輕全球暖化做點事,呼籲各人都在晚上關燈一小時,消息一傳,引起了很多家庭、商界、地方議會,以至荷里活巨星的關注。於是二○○八年三月廿九日,卅五個國家,合共三百七十個城市響應,相約「齊齊熄燈一個鐘」──「Earth Hour」由此而生……
二○○九年三月廿八日星期六晚上八時三十分至九時三十分你會在哪裡?做甚麼?也許你會如常與親友共聚,愉快地度過又一個可以暫時放下工作的週末。但若你願意的話,盼望你別忘記那個時刻,全球有多個城市的居民,願意做一個小動作,也讓我們的地球休息一下──就是「熄燈」。
環保Batman
香港人是愛熱鬧的一族,「Batman」來港,大部份市民都樂於陷入「趁墟」狀態──這是港人有趣之處,人流易集中,住所、辦公室的燈火也易集中,故此維港夜景,無論在外觀和地方文化上,也極具象徵意義,給片商看中,也不無道理。
在香港,電影拍攝事宜是由「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專責的,即如官員所指,拍攝荷里活賣座電影雖涉及不少後勤方面的挑戰,但估量過對香港國際聲譽、經濟收益後,認為這些努力對香港來說均是值得的,故全力提供協助,實在無可厚非。
搶購靚袋的香港環保潮
2007年7月6日,數以百計的香港市民(據悉高峰期有二千人),齊集中環的置地廣場,排隊購買一款標榜「用料平凡、製作認真」,以環保理念為製作重點的購物袋,風頭一時無兩。
多名環保人士對此情況都表現得啼笑皆非,大家不約而同都認為,若真的有這麼多的港人注重環保,香港也就真的「藍天有望」了。但現實卻是:搶購之後,遺下垃圾處處的新聞圖片,加上未能獲得「配額」的消費者的申訴,「環保概念」被「商業噱頭」騎劫,已經不言而喻。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也許你會說,那又如何?
對,非但九寨溝已經不下雪,北極區的冰島和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去年也錄得攝氏十度的暖冬,你大概也懂得全球暖化的情況,正在世界各地造成各式各樣的古怪氣候,不過對於身處香港的我們,這些都實在太遠了,搔不著癢處。
2007年6月8日,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一個午餐會上說,香港冬季可能會在五十年後消失!
拜金生活下的是非曲直
即如其他先進的城市,在處處講求低成本、高效能的香港,發展過程一樣面臨各項貌似傳統,卻是關係整個社會發展方向的道德抉擇。一直以來,明光社除了在傳媒和性文化作出適時的回應外,面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我們也積極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