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環保理念為「好東西」增值

17/04/2025

於媒體的報道中再次驚訝發現,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 簡稱NT)的綠色商店(Green Store)提供共達15萬件可循環使用的戲服及道具,給業界租用。NT於1976年建成,當中除了有三個劇場外,還有排練及創作的空間,亦有製作自己戲服及道具的工場,於近50年的演出製作中,保留了很多珍貴的資源,由設計記錄、排練日誌、戲服道具,以及演出錄影。

社區花園──梗有一間喺左近!?

19/09/2024

我和家人有一位朋友把整個後園改建為農田,當中除了種植各種蔬菜瓜果和香草外,還築了一個小魚池,養了幾尾魚。農產品可以給魚兒提供食物,養魚的水可以灌溉農田;魚泥(Fish Sludge)可以作肥田料。每天除了享受耕種和收成樂趣之餘,還可觀賞田園風光和享池魚之樂;拼湊成一幅「業餘版」魚菜共生的完美圖畫。


「黑金」比黃金更貴?

14/08/2024

隔壁鄰居今年春天在後園新築了一塊田以體驗農夫樂趣,新田上種植了蘿蔔和青瓜等等。他們還開始飼養母雞,加上本來已有的兩隻狗,就恍如小型農場一樣。每天狗在叫、雞在鳴、鳥在唱、孩子們在彈簧網床上跳;還有耕作的人不斷收割土產和雞蛋。雞、狗和鳥忙於施肥,鳥和雞則忙於吃蟲……是否離“From Farm To Table”天天享用田產的夢想不遠了? 


被喻為「黑金」的好土壤將很快耗盡?!

膠袋都要講倫理?

30/07/2024

香港政府罕有地在「聽從民意」的情況下(但更多被認為是刻意「放軟手腳」不作為之下),環境及生態局終於在今年5月宣佈:暫緩實施早就被「睇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或「垃圾收費」計劃。當然,站在環保立場,這個決定是十分可惜的,但在今日甚麼都是政治,處處都是紅線的情況下,評論有關計劃是否合宜,有無人需要為失職負責等,實在太高風險了。或許從倫理角度,我們也可以說說關於膠袋和環保的二、三事。

都熱溶了

24/07/2024

其實熱浪是年年都會來訪美國一次,分別在於有多熱和多長,但2022年的熱浪卻來得特別早、特別熱、特別長,是移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熱得這麼厲害。究竟有多熱?從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可見一斑。


酷熱天氣下的「意外」


成為受造世界的環保管家

24/07/2024

為甚麼基督徒要環保?答案很簡單,因為神一開始便把大地及一切的生物交託人類,要求人好好「管理」它們(創一26)。「管理」一詞在希伯來文帶有統治、控制、支配的意思,在希臘文聖經中所用的詞語同樣帶有統治及帶領之意。

序:知易行難話環保

24/07/2024

今時今日相信絕大部份人都會支持環保,但環保卻是知易行難的事,因為我們必須克服幾個重大的障礙,就是貪方便、愛舒適和只顧目前。首先,用完即棄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是十分吸引的,吃完東西不用清潔餐具和碗碟,抹完手隨即丟掉紙巾、毋須攜帶及清潔手帕,出外不用準備購物袋,興之所至購買東西之後,只要一元幾角便一定有膠袋紙袋,之後又不用循環再用,一言以蔽之——方便,只要肯花點錢,省卻自己很多功夫。

關鍵字 保育, 地球, 環保, 走塑

由走塑步向裸買

24/07/2024

為了推動環保,2024年4月22日港府開始實施第一階段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的管制。[1] 一開始推行時,眼見不少食肆在外賣餐具上真的「捩咁棄」(音:呢咁hea),許多消費者於社交平台上投訴及嘲笑紙製餐具的「無能」,在使用上,紙製的匙羹浸得太久一定會變軟,木製的刀叉也無力去鎅開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