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每天在「等」車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11/11/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地區:台灣
明光社

若你問任何一個初來台灣居住的人:「在這裡,除了語言外,有甚麼是你最不習慣?或最感到奇怪的事?」我相信十居其九也會提到一件每天也會發生的怪事。這就是每天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在大街小巷中竟能聽到《給愛麗絲》或《少女的祈禱》這兩首悠揚的古典音樂。在音樂響起的地點,總會有一群人在「等」車或「追」車。他們所「追」所「等」的,並不是偶像明星所坐的名貴房車,而是一輛黃、一輛白,形似貨車,還夾雜著陣陣異味的垃圾車和資源回收車,它們所到之處總會響起以上的樂曲。

垃圾分類工作見成效

在香港,討論垃圾處理/收費、資源回收已超過18年,[1] 但能否落實執行或持續,仍有待觀望。而在台灣,處理垃圾方面的工作,由昔日有「垃圾島」之稱,到了2016年備受《華爾街日報》盛讚其資源回收率,足以媲美歐洲先進國家,[2] 其成效實在是得來不易。處理垃圾,由過去以「掩埋為主」,到1991年起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由1997年推動「回收」概念,到2006年實行「垃圾強制分類」,要求市民將垃圾分為資源垃圾(即可回收的物品)、廚餘及一般垃圾三大類,一方面設立監察懲罰的機制,同時又推動、鼓勵及補助環保回收行業,[3] 讓社會整體能重視垃圾處理,並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

在台灣,「追」或「等」垃圾車,可算是一種奇觀,亦是一種「美景」。其美麗之處,就是市民樂意貫徹執行,不論是事前的分類,或定時的等候,也需要花上一定的時間、心力。他們樂成此事,其中的原因就是市民相信其所花的努力及時間是有成效的。

一個有關回收的小故事

筆者在香港時曾與一位牧師就資源回收有過一段對話。

某天,筆者探訪那位牧師,他正在家中把紙張作分類回收,其仔細程度,就是把文件中的釘書針一一拔出來。筆者隨意說了一句:「為何花那麼多時間作分類、整理,反正收垃圾的人(或公司)最終也會把回收物品與一般垃圾一起丟棄。你這樣做豈不是白費心機?!」牧師只是一句簡單的回應,令筆者這麼多年後仍銘記於心,亦備受教導:「別人如何處理我管不了,我只知做好自己的本份。」

「別人」(政策及執行措施)處理不善,正正就是香港難以推動分類回收的癥結所在,但卻太少香港人能像那牧師,願意克盡「本份」,不為「別人」所影響,堅持做「對」的事情。香港人大多數也是實務的,我們會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及有回報的事情。若我們發現自己就垃圾及回收品所作出的分類處理,最終對改善環境是沒有果效時,市民的執行動力及意欲就會自然地減退。筆者曾居於長洲數年,得知有機構推動廚餘回收,所收集的「廚餘」經處理後,會轉化為有機肥料,再送贈給居民及有需要的機構。有不少市民響應有關廚餘回收,原因就是因為這行動既能減少垃圾量,又能讓他人有所裨益。

帶著信念的行動

能見到「成效」才作出行動?還是藉著持續行動來促成「成效」出現?

在台灣,其實亦有不少人質疑所回收的物品是否得著妥善處理;但同一時間,有更多市民相信他們的行動是有價值。把可回收的資源好好分類,最終它們能否完全被「重用」或有效地處理,或許仍是未知之數,但肯定的是,若沒有分類處理,就一定沒有「重用」的可能。

懷著「信念」堅守個人的「本份」,或許結果仍未達到完滿,但他們的行動必定能對周遭的人帶來正面的影響。正如筆者居住在台灣的時候,也樂意每天拿著數袋已分類的物品,在特定的時間,守候、等待那悠揚的樂曲到來,既能欣賞由群眾所構成的「美景」,同時也樂在其中,慶幸自己成為這「美景」中的一點色彩。

(原文於2021年11月11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黃金棋:〈垃圾收費|醞釀15年歷四屆政府今「胎死腹中」 料須重走立法程序〉,《香港01》,2020年6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88349/垃圾收費-醞釀15年歷四屆政府今-胎死腹中-料須重走立法程序(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2日)。

[2] 〈台灣垃圾處理有方 華爾街日報盛讚〉,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5月20日,網站:https://e-info.org.tw/node/115481(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2日)。

[3] 林嘉淇:〈【海洋垃圾】從分類到回收 台灣廢物政策人人讚好?〉,《香港01》,2018年11月5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周報/255187/海洋垃圾-從分類到回收-台灣廢物政策人人讚好(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2日)。

相關文章

快閃斐濟遊有感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25/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數月前無意中發現斐濟航空大減價,由奧克蘭來回東京機票只需900新西蘭元(折合約4,400港元),於是二話不說便馬上訂了一家人的機票,又難得航空公司容許乘客在斐濟停留,遂決定先在Nadi留一個晚上,之後再乘機前往東京。

臨出發前,我跟同事分享假期計劃,知道斐濟其實是新西蘭人熱門的渡假勝地。當知道我會逗留斐濟時,他們比我更興奮,指我們一定要到當地的渡假區出海浮潛和享受陽光海灘。可惜,家人希望預留最多時間在日本「食買玩」,因此她們只容許在Nadi留一晚。亦因為如此,我沒有安排任何行程前往遠離機場的旅遊區,而住宿安排亦貪方便訂了機場附近的民宿。

話明快閃遊,當然要把握時間。反正三個女兒寧願多睡一會亦不願外出走走,我惟有天一光便一個人由民宿步行30分鐘至Nadi市中心,了解當地市集售賣的東西,又逛逛超市了解新西蘭跟斐濟的物價差距,再從市中心各式各樣的餐廳中了解地道的飲食文化,希望藉此用短短數小時第一身感受在當地的生活,而不是透過其他觀光客的眼目看斐濟。

坦白講,斐濟物價比我想像中兩極,本地出產的肉食和菜蔬比新西蘭平(當然跟新西蘭一樣,肉價普遍比菜價平),但入口貨簡直是天價,在超市買細支裝可樂折合近30港元,而一盒在新西蘭賣30港元的Tip Top家庭裝雪糕,在斐濟竟然賣近80港元。

餐廳收費也如是,到埗第一晚簡簡單單在民宿附近酒店內的餐廳食晚餐,可以看出內裡顧客全是旅客,估計餐廳的收費較新西蘭同級餐廳貴20至30%。次日早上在Nadi市中心覓食,如在當地無冷氣的餐廳食一份普通的早餐,折合15至20港元就有交易。礙於天氣炎熱,我最終揀了一間有冷氣和有少少裝修的Cafe,一份普通西式早餐加上咖啡,盛惠50港元,性價比完勝只做遊客生意的餐廳。

短短數小時的「步兵」體驗,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當地人友善的待人態度。即使我們看來屬於另一個世界,但幾乎每一個路過見到我們的當地人,都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即使只是在商店或市集攤檔隨便望望,沒有實質意欲消費,但當地人一點也不介意,更會非常友善地跟我們交談。

更甚的是到埗後由機場行路到附近民宿時,剛巧與兩名年輕女生同路,她們看來害怕我們迷路,在短短路程中不斷問有否需要給我們帶路,更想主動幫忙推行李。那種由心而發的善意在她們骨子裡散發出來。

是次快閃斐濟之旅,讓我有機會跟太平洋島國居民簡單地接觸,當地人簡單且友善的舉動又再一次提醒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實可以很純粹。

或許受香港功利的文化薰陶太耐,習慣人與人之間有太多計算,即使偶遇好人好事,但身邊大多數的人傾向叫我用功利的角度推斷別人的動機。久而久之,每當跟陌生人,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時,總會有種無形的隔閡。

即使在新西蘭,跟從香港來的老移民交談,他們總會善意地提醒初到此處的香港移民避免到奧克蘭南區,因為那裡是太平洋島國移民的聚居地,品流複雜。久而久之,大家在未有跟島國人接觸過的情況下,總會跟初來的香港移民講同一番說話。

恐懼接觸或許源於我們的不同,但當我們深信世上不同膚色和不同階層的人都是上帝創造和所愛時,在多元文化的國家生活,總不能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不跟我們不同的人接觸。從來,人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都熱溶了

24/07/2024

其實熱浪是年年都會來訪美國一次,分別在於有多熱和多長,但2022年的熱浪卻來得特別早、特別熱、特別長,是移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熱得這麼厲害。究竟有多熱?從我們一家的生活日常可見一斑。

酷熱天氣下的「意外」

每次到超級市場買菜必定要特別早出門,希望盡量在上午9時前回家,情願與趕返工的人爭,也不願被太陽熱溶。每次早上做完農務或家居清潔維修等工作,都要沖凍水涼,雖然只是早上9時許,也嫌水不夠凍;這是我們來美這麼多年來罕有地大清早就要為自己降溫呢。因為天氣太熱,蟻兒們都徵用我們的家作避暑中心,正要在車房找瓶滅蟻藥水時,發現藥水的膠樽已熱溶了;這是一回罕見的「意外」。罕見事件不但在車房出現,還發生在屋內呢!我們本想把存放在近窗邊櫃內的花肥粉拿來用,怎料打開膠袋包裝,發現花肥粉因太熱溶化了變成糊狀。最罕見的還是發生在閣樓(attic)的意外——熱水爐是在閣樓裡的,其水箱的開關掣和連接柱都是膠製的,因為太熱溶化了連接柱,開關掣便脫落了更令水長流。水由天花流到牆身再到地氈,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我們從沒想過意外可以這樣發生的,回想起來也覺得有點滑稽。

除了太熱,還有太乾旱。每年6月都總有一場大雨滋潤大自然,讓它好作準備迎接78月的旱季。雖然說是旱季,但間中總會有場大雨讓大家可以喘息一下。可是2022年由5月至8月,這裡足足有三個月都沒有下過一場正式的雨。每次天氣預告會落雨、打大雷、閃電、烏雲密佈,我們會馬上把家中所有大水桶都拿出來準備「裝水」,以為可以為一星期內多天超過華氏100度的酷熱降降溫,為大自然補補水,可是願望仍然落空,後來我們都不看天氣預告了。由於我們住於較偏北的地區,每次聽到別人的區域有場小雨,都會心生「嫉妒」。

前後園的草坪和園中的花和瓜果因為太熱,部份都焦死了;中午時需要為栽種的植物額外補水。在美國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那天,未天光就趁天氣不太熱時去了一次遠足,發現樹林裡原本翠綠的植物有些都枯乾了,甚至求生力強的野草也不能倖免。

熱浪下的供電壓力

近來有一種強烈的人類與大自然爭資源的感覺,大自然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人類豈可任意調配和揮霍?本來可以開著大冷氣、沖多幾次凍水涼或淋多幾次房子的外牆,就可以降低「難頂」的高溫,可惜供電公司怕人人搶電用而增加原本已緊張的電力負荷,引致電力中斷和交通癱瘓等,故此,供電公司都要求大家於最熱時段(下午2時至9時)幫忙節約用電。另一方面,由於大旱,縣(county)政府都發出節約用水通告;也有政府部門呼籲和教育大眾如何節約用水。[1] 可是,如果我們響應這些呼籲,就得捱熱;還要面對管理公司投訴令草皮焦死和日後需花錢花時間重鋪草皮,甚至被罰款。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就呼籲有需要人士到避暑中心、商場、公共圖書館避暑及教大家了解因炎熱天氣而引起的致命疾病。[2] 畢竟炎熱高溫在全美國是與天氣相關而導致死亡的第一殺手。[3]

多宗山火恰巧發生在熱浪期間,帶來了2022年最熱的溫度,[4] 多處地方發生山火,如名勝Yosemite National Park,德州的Chalk Mountain等,均造成許多的生命和財物損失。炎熱高溫乾旱天氣的持續又增加了引發山火的風險,如是者不斷惡性循環。罪魁禍首是全球暖化?誰又是造成全球氣候轉變的始作俑者?

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指出減低與農業相關的甲烷排放量有助對抗氣候變化,由於農作業是甲烷排放主要來源,如能改善稻米耕作和飼養生畜的方法、致力減低人類對肉類的需求並選擇從植物中吸收蛋白質等等,都會有助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5]

另外有團體指出科學界不少人士認為,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14.5至16.5%,導致重大環境退化(如失去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砍伐等)。有關團體建議人們多些嘗試植物性食譜,減少人類對肉類、乳製品和蛋的需求。他們認為透過選用植物性膳食(plant-based eating),是最有效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之一,並能對個人健康和環境帶來多種好處,同時亦可顯著地減少動物在工廠化農場(factory farms)裡受苦的情況。[6]

也有團體提出,在全美國的農業用地中,80%用於飼養動物和種植飼料,也有近一半的水在美國是用於飼養動物。而在工廠化農場中,擠滿了數以十億計的雞,火雞,豬和牛,無論在動物消化過程中,還是在數英畝的化糞池裡,都產生了大量甲烷。況且動物每產生一卡路里的蛋白質便需要投放一定的化石燃料(如石油和汽油,它們是造成氣候危機的主要氣體),而有關化石燃料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是植物生產一卡路里蛋白質的11倍。[7] 由此可見要付上很龐大的環境代價,才可以使市場的肉類供應充足,但換來的卻是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應如何取捨與平衡?

其實現在市場也有很多植物性(plant-based)食品和日用品,如洗頭水、護髮素、沖涼液、洗潔精、洗衣粉、衣物柔順劑、清潔用的百潔布和擦子、運動健將愛吃的蛋白質粉、牛奶和蛋、嬰兒紙尿片和濕紙巾、嬰兒配方奶粉等等。前陣子一家大型餐廳於全美國旗下的多間分店中,將植物肉香腸加進餐單裡,讓客人有多一些非肉類的選擇。新款香腸被命名為Impossible Sausage,每份含6克蛋白質,比一般香腸少45%卡路里和60%脂肪。[8] 雖然新的營商手法一推出,在網絡招來不少負評,但亦有資料顯示,於2021年植物性食品的銷售額達74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54%,[9] 這是否證明了植物性產品將會愈來愈在市場上佔優?也許仍有待更多數據證明。

植物性食品的確受一些人士歡迎,有團體就建議每週吃一餐植物性食物運動(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10] 行動包括在一年內每週少吃一個漢堡包,並改為吃植物性食品(相等於汽車減少行駛320英里路程),整個家庭在一週內選一天不吃肉和芝士(相等於不開車五星期)。假如家家戶戶都樂意響應,把以食肉為主的膳食模式稍為調節一下的話,相信可以減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有助改善氣候變化的狀況。

當然除了膳食方面,還有用電量、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因素會導致氣候變化,[11] 故此,我們都可從節省和善用能源方面著手,如考慮用車安排(以car pool方式外出、[12] 預先策劃行車路線減少開車次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選用綠色能源計劃(Green Energy Plan)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在許可情況下在屋頂裝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s)、在窗外加裝遮陽簾(solar screens)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等等。

其實只要多動腦筋,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減緩氣候變化的情況,但問題在於有多少人不嫌麻煩、願意為氣候變化出一點綿力?又有多少人重視(care)氣候變化的影響,願意成為持份者之一?


參考資料

“Take Action.”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age/2/.

“Earth Day 2024.” Earthday.org. https://www.earthday.org/earth-day-2024/.

(原文於2022年8月11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Outdoor Tips,” Texas Water Development Board,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twdb.texas.gov/publications/brochures/conservation/doc/WaterConservingTips.pdf.

[2] “Heat and People without Air Conditioning,” CDC,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5, 2024, https://www.cdc.gov/extreme-heat/risk-factors/extreme-heat-and-low-income.html.

[3] “Weather Related Fatality and Injury Statistic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weather.gov/hazstat/.

[4] Austin Snowbarger, “What We’re Watching: Weekly Disaster Update, July 25,” CDP, last modified July 25, 2022, https://disasterphilanthropy.org/blog/what-were-watching-weekly-disaster-update-july-25/.

[5] “Methane Emissions Are Driving Climate Change. Here’s How to Reduce Them,”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methane-emissions-are-driving-climate-change-heres-how-reduce-them.

[6] “Animal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hsi.org/issues/climate-change/.

[7] “The Climate Crisis and Animal Agriculture, Explained,” PETA,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peta.org/features/climate-crisis-animal-agriculture-explained/.

[8] “Cracker Barrel Offers Impossible Sausage Made From Plants, a New Option for Guests at Select Stores,” Cracker Barrel, last modified September 8, 2021, https://blog.crackerbarrel.com/2021/09/08/cracker-barrel-offers-impossible-sausage-made-from-plants-a-new-option-for-guests-at-select-stores/.

[9] Anna Starostinetskaya, “Plant-Based Food Sales Up 54 Percent to $7.4 Billion Since 2018,” Veg News, last modified March 28, 2022, https://vegnews.com/2022/3/plant-based-food-sales.

[10] “Take Action, Go Plant-Based Once A Week,” Earthday.org, accessed June 18, 2024, https://www.earthday.org/actions/plant-based-once-per-week/.

[11]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 EPA, last modified April 11, 2024, https://www.epa.gov/ghgemissions/inventory-us-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sinks.

[12] Car pool是指多人共乘一輛交通工具,以節省開支,亦符合環保原則。

序:知易行難話環保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今時今日相信絕大部份人都會支持環保,但環保卻是知易行難的事,因為我們必須克服幾個重大的障礙,就是貪方便、愛舒適和只顧目前。首先,用完即棄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是十分吸引的,吃完東西不用清潔餐具和碗碟,抹完手隨即丟掉紙巾、毋須攜帶及清潔手帕,出外不用準備購物袋,興之所至購買東西之後,只要一元幾角便一定有膠袋紙袋,之後又不用循環再用,一言以蔽之——方便,只要肯花點錢,省卻自己很多功夫。

其次就是愛舒適,現代人太幸福了,電器化的設備令人眼花撩亂,洗衫、洗碗固然有機器代勞,洗多少都可以使用,而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只要不介意電費,便可以長期開著。還有就是出門可以用私家車代步,不用日曬雨淋。商場食肆交通工具,空調無處不在,很多地方因為冷氣太凍所以受不住的人都要穿長袖衣物來禦寒,令夏天出現要準備保暖衣物才可以出街的奇怪現象。

另一方面,人生苦短,個人力量太微小,香港的環境如何保育?全球暖化如何阻止?人類可否持續發展?某些動物和植物會否絕種?世界幾時終結?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市民,「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個人對大局毫無影響力,地球環境就算被破壞好像也與我完全無關。正因如此,大家精神上雖然支持環保,肉體上卻不覺得有甚麼必須盡上的責任,於是環保亦只能成為一個空洞無物的口號!

不過,我們深信仍然有不少人不是抱著以上的態度過人生的,大家對地球、香港、以至我們自己的小天地仍然有深厚的感情,不希望見到它愈來愈憔悴,本書的結集,正是希望幫助大家有多一點危機感,再添上多一份責任感,然後坐言起行,為了自己和下一代的福祉多行一步,哪怕這一步看來是那麼微不足道,莫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微小,但一百個、一千個、以至百萬個、千萬個有心人加起來的力量,絕對不能輕看。

雷聲大雨點小的官僚環保思維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曾經到過日本旅行並住過在朋友家中的人都會發現,日本人的垃圾回收十分仔細,哪一天收紙張、哪一天收膠樽或普通垃圾,都是有規有矩的,而住客都十分自律,會先將垃圾分類,並且按適當的時間處理,未到回收有關垃圾的日子,會乖乖的將垃圾先留在家裡,不會隨便丟棄。反觀在香港,雖然很多回收箱已設置多年,大家亦常常聽到「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口號,但很多時都會看到有人不知是大意還是根本漠視有關規定,將回收箱當作普通垃圾桶,不但將回收箱弄得十分骯髒,連裡面本來熱心人士想回收的物品亦弄得十分污穢,難以回收。此外,不時亦有報道指有些承辦商因為運輸成本高昂,以及回收的價格太低,最後根本沒有將回收的物品送往循環再造,而是和普通垃圾一樣送往堆填區,令努力地自行將垃圾分類,希望可以一起救救地球的市民感到十分沮喪和失望,亦打擊了他們對政府環保政策執行力的信心。

垃圾徵費暫緩實施

政府成立環境保護署,制定有關處理垃圾的不同政策多年,但令人遺憾的是成效不彰,執行不力,環保署的高官往往只有滿腦子的大計和美好的論述,但根本不明白前線的實際情況,在執行力方面令人搖頭嘆息!以原定在2024年4月,其後推遲到8月,到最後暫緩實施的垃圾徵費為例,其實早已醞釀多年,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閉門造車,自我感覺良好,許多細節根本沒有想清楚如何有效執行,只好一再延期,又推出「先行先試」計劃,以其成效作為評估下一步應如何推行的參考。不過,很快便有人站出來炮轟垃圾徵費是「當年由激進反對派提出」,「先行先試」的「亂象」反映香港社會還沒有準備好推行,建議政府考慮押後或叫停計劃;而不少試點的執行亦未如理想,參與的住戶連一半也沒有。此外,更有不同的消息在吹風,令人感到政府雖然表面繼續「先行先試」計劃以及做問卷調查,實際上是放軟手腳,沒有落力執行,暗地裡為擱置計劃預備下台階——不是政府不想做,而是市民未能配合。結果政府官員在2024年5月27日「順應民意」,宣佈暫緩實施垃圾徵費的決定。

垃圾徵費已討論多年,現在擱置,恐怕只會像開徵消費稅一樣,最後不了了之。一直以來,垃圾徵費出現的亂象不是徵費問題,而是官僚問題。多個月以來,市民見到的就是官員閉門造車,根本從來沒有詳細了解前線在執行時面對的困難,為甚麼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不先做問卷調查,了解前線執行人員、受影響的街坊、不同類型樓宇的管理公司、甚至「三無大廈」的業主和租客等等的意見,當要用指定垃圾袋時會出現甚麼困難,以及可如何解決?

不可或缺的回收配套

其實整個計劃的成敗不在於市民是否願意使用指定收費垃圾袋,而在於政府能否妥善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以及在環保教育上能否令市民大眾願意主動支持及監察其他人有沒有故意違規。若果垃圾分類回收箱的設置能夠十分方便市民,甚至設有獎勵,以及真的做到循環再用,讓市民知道所收集的廢紙和膠樽最後不是同樣運往堆填區的話,其實在多年環保教育下成長的一代,誰說他們不會愛護地球呢?就算有些市民仍然十分抗拒,但正如當年實行禁煙區一樣,起初亦有不少人認為積習難改,難以推行,但結果今日不是很成功嗎?大家已甚少見到有人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商場食肆明目張膽地違規吸煙,當愈來愈多群眾認同一些理念,他們就會成為最有力的執行者,用他們的手、口和眼神也可以令人更明白垃圾不分類和違規處理垃圾,其實和亂拋垃圾沒有太大的分別。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源頭減廢和循環再用應是未來推動環保的兩個最主要目標,若能加上轉廢為能,便更有利於地球可持續發展,而市民要付出的垃圾袋費用也會愈來愈少。希望政府官員不要再閉門造車或自我感覺良好了,若真的以結果為目標,請不要再將焦點放在徵費,而應在於同心為香港和下一代打造更優美的環境。當然,環保一定要付代價,特別是在開始一些回收、循環再用及再造、再生能源項目時都需要一些投資和補貼,香港作為一個相對富裕及已發展的城市,是有條件亦值得投資在可持續發展的環保事業。凡是改革都會有些不便、需要付上代價,就算政府官員在過程中做得未如理想,但為了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福祉,希望所有香港人都願意多行一步。

徵費以外的選項,環保政策的再思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07/2024

經濟學家葛尼奇(Uri Gneezy)及李斯特(John A. List)所撰寫的《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中,提到一間幼稚園的校長,為了家長可以準時接走自己的孩子,決定只要遲到10分鐘以上,便要家長付出一小筆罰款,結果是自從有了罰款政策之後,家長反而覺得不用急於趕到幼兒園,亦毋須再為遲到而不好意思,甚至有家長視那筆小額罰款為額外的託兒費,罰款政策推出後,更多家長沒有準時接走孩子。有人提議何不喚起家長的同理心,體恤老師的辛勞?罰款的成效未必是最好,對應在環保政策上情況亦相若,除了罰款,還有更多。

走塑令與搶購潮

2024年初,垃圾徵費議題在香港鬧得熱烘烘,市民忙於了解使用指定的膠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又要預備如何處理不同類型的垃圾,而在4月22日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法例實施以後,市民便買不到塑膠牙籤或膠軸棉花棒等日用品。不少市民都很擔心,引發坊間出現了短暫的搶購潮,也難怪市民擔心,因為當時政府只忙於宣傳管制甚麼,市民收到的訊息大概是這不可以,那又不可以,但原來受管制的塑膠產品都有代替品的,市民還可以選擇竹牙籤及紙軸棉花棒。

當大家經歷過香港的氣溫如過山車般的「大冷大熱」,不少人都明白保護地球的重要,然而,如果環保政策一直都只是強調「徵費」,一旦違規便要罰款(至少曾在港鐵車廂內播放的宣傳片,很多時都只強調這類資訊),相信不少商家及市民亦只會從成本方面去考慮,甚或想盡方法巧妙地處理垃圾和減少用指定垃圾袋,多於去想如何真正實踐環保生活。即使在5月時政府宣佈垃圾徵費暫緩實施,但在未來制訂環保政策時,或許可以考慮除了徵費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有助推動環保。

對動物友善的公共設施

2024年初,深圳鯤鵬徑一號橋已啟用,它把兩山連接起來,而在橋的旁邊,有個小小的提示牌,當中畫了一隻兔子,一條小蛇,並寫著九個字:「動物通道  行人請繞行」短短九個字,便足以看見人們在興建一條行人橋的時候,也會顧及到大自然其他生物的需要。而設計師在設計這條橋時,鋪了一些可以讓豹貓在下面躲避的石頭,為小動物栽種了花香類、漿果類的植物,也在橋上做了一些方便鳥類滑行的通道,這些安排彷彿都在告訴人類,人雖是萬物之靈,卻不代表可以隨便踐踏其他動物。

除了這一條橋,深圳的地鐵站內也會見到動物的「蹤影」,車廂會播放著充滿活力的彈塗魚影片,而站內牆身亦懸掛了大型海報,主角有彈塗魚,也有其他鳥類,海報上更寫上「深圳是我們的家,也是牠們的家」的字句。4月,深圳首條寵物公共交通專線開通了,顧名思義,這代表著主人可以名正言順帶著寵物搭「巴士」了。

與香港情況相近,深圳市的居民也很努力拼搏賺錢,但在賺錢之餘,這個城市還是會保留一些空間給其他生物,當老百姓漸漸覺得其他生物美麗可愛,生態環境重要,人們會漸漸懂得去愛護地球,而這一種氛圍需要刻意營造,才能將訊息灌輸給社會大眾。2023年,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嗶哩嗶哩製作的公益環保紀實節目《一路前行》在東方衛視播放,這個項目的發起人胡歌、劉濤、陳龍,在節目裡成為環保的行動者及參與者。這三位演員中,以胡歌較為香港人熟識,一開始他在節目中的妝容整潔得有如翩翩公子,之後,他漸漸不再在意自己的儀容,就像普通人一樣,這是節目效果?還是他真的被大自然或其他環保人士的真情感染了?

令荒土化為良田的心願

節目其中一集,幾位演員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了解沙漠化問題,又訪問了努力治理沙漠化問題的人士,他們到訪了致良田生態農場,在農場中一起觀看了一段外國影片,當中提到:所有使用化學品的傳統農業下的土壤,幾乎完全不含微生物,土地愈脆弱,農民們愈會覺得需要噴灑化學品,自從20世紀70年代,全球化學農業加速發展以來,我們已失去了全球三分之一的表層土,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正在沙漠化,除非我們想辦法拯救土壤,否則我們只能再收穫60年農作物而已。致良田生態農場便是希望「把逐漸退化的耕地重新變為良田,進而影響更多的農戶和土地。」當胡歌問及創辦人馬彥偉為何把生態農場起名為「致良田」時,馬彥偉表示那時他在讀王陽明的書,王陽明心學提到致良知,馬彥偉認為致良知就是「每個人心裡都知道甚麼是對的,關鍵是怎麼去實現它」,王陽明還提出過知行合一,馬彥偉希望未來幾十年,甚至到老,都可以「實現良田」,這是他希望實踐的事情。

馬彥偉的宏願讓人佩服,但願有更多人可以被打動,由上至下,可以做得更好,不要為了拼經濟,導致爛尾樓或豆腐渣工程出現,危害他人生命財產之餘,更大量耗損及浪費地球資源。亦但願更多人欣賞這個世界,明白人、大地及其上的生物是共生的,就如《一路前行》的主題曲提到:

「最美麗的風景 從不會關上門
天空荒原大海和人生
路上做個孩子 又明亮又單純
如小鹿一樣看星辰……

天上有日月和星辰
地上沒有異鄉人
都曾呼吸狂奔 相愛支撐 命才成為生
一路有熱淚與天真
擁抱細碎的傷痕
別害怕鯨魚在遠方吟唱 燈塔的歌聲
我以渺小愛你同行的旅程」[1]


參考資料

〈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 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ShenzhenWeekly、《香港01》。2024年2月9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即時體育/984970/深圳行山-打卡鯤鵬徑一號橋橫亙兩山之間-漫遊市中心5大公園

SMG上海電視台官方頻道SMG Shanghai TV Official Channel。〈【一路前行 EP05】胡歌、劉濤、陳龍攜手走進大西北沙漠 探索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領略良田生態農場好風光!參與治理土地荒漠化在行動!〉。YouTube。2023年12月9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TbbYupw8Q

孫海燕。〈大漠裡的良田:生態種植讓阿拉善逆轉沙漠化!〉。獨立評論。2022年4月6日。網站: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12125

(原文於2024年2月7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1] 歌曲《我以渺小愛你》,由周以力作曲,唐恬填詞,周深主唱。

環保是一種文化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7/2024

由走塑步向裸買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為了推動環保,2024年4月22日港府開始實施第一階段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的管制。[1] 一開始推行時,眼見不少食肆在外賣餐具上真的「捩咁棄」(音:呢咁hea),許多消費者於社交平台上投訴及嘲笑紙製餐具的「無能」,在使用上,紙製的匙羹浸得太久一定會變軟,木製的刀叉也無力去鎅開厚肉。筆者認為,既然外賣大多送到辦公室或家裡,何不直接拒絕使用外賣餐具,在辦公室中自備一套餐具?最多也只是吃完後清洗一下它們,大不了就放回去小盒子中,回家再洗!從事外勤工作的人士則可考慮隨身攜帶一套餐具。

為著要保護環境,讓世界「可持續」下去,犧牲自己的一點「方便」,是應該的吧。減少用即棄的物品,如膠樽,並自備一下水樽,減少買珍珠奶茶亦有助減廢,因為膠杯及飲管也是難以降解的廢物。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相關的政策要針對塑膠,盡量令市民減少使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在局長網誌中分享到:「塑膠難以分解,可在自然環境中殘留動輒過百年的時間,破碎後成為微塑膠,再經海洋生物吸收後便可進入食物鏈,對環境生態以至人類健康可以造成深遠禍害,有不少國際科學研究報告已經在人類血液內找到微塑膠,所以必需採取行動減少使用塑膠。」[2]

走塑、減塑方法多

以下是一些平日可行的走塑、減塑行動,給大家參考,如何在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3]

自備:
1. 水壺、水樽
2. 咖啡杯
3. 環保袋,以備不時之需
4. 外出用膳時攜帶食物盒放剩食,尤其是飲宴或多人聚會的飯局
5. 使用布餐巾,不用餐紙巾

開始減少或不再購買、使用以下物品:
1. 瓶裝水或任何瓶裝飲品
2. 飲管,或改喝熱飲
3. 香口膠
4. 減少用膠袋,或將膠袋重複使用
5. 避免用密實袋或保鮮袋存放食物,改用玻璃器皿或其他環保物料
6. 避免用即棄塑膠或任何塑膠餐具
7. 避免購買外賣食物,減用即棄塑膠餐具和器皿
8. 減少網上購物,或儲多一點東西才一次過買
9. 避免購買專為某家具而設的清潔用品或工具
10. 減少用膠紙、貼紙、便利貼之類等文具
11. 避免使用即棄剃鬚刨、噴髮膠
12. 減少購買節日裝飾物,或使用可以循環再用的款式
13. 停用雨傘膠袋
14. 減少購買新衣服,選擇二手衣服,並減少選購人造纖維物料的衣服

建立新習慣:
1. 減少廚餘,便可減少用垃圾袋
2. 自家製清潔劑,選用的材料如白醋、檸檬、果皮等,減少購買市面上的膠瓶清潔劑
3. 以抹布代替紙巾
4. 可嘗試自製調味料和醬汁
5. 選擇購買玻璃瓶裝牛奶,或自製植物奶
6. 選擇多些到街市買餸菜
7. 盡量購買本地生產農作物
8. 先考慮購買二手物品,毋須一定要購買全新的產品
9. 尋找在家附近的裸買店(無包裝商店),自備容器購物
10. 改用番梘,或選擇裸買洗澡液和洗髮水,避免用市面上的瓶裝洗澡液和洗髮水
11. 原子筆墨水用完便換筆芯
12. 以紙箱作為家中的收納工具,而非用膠箱
13. 以碗布代替洗碗海綿
14. 善用圖書館,減少購買書籍
15. 做好塑膠類物品的回收
16. 將所有賬單改為電子賬單

重用餐具節省環境資源

綠色和平在2023年11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重」塑未來》指出,重用杯系統與即棄杯系統的「生命週期」(life-cycle)有很大的分別,兩者對環境會有很不同影響。重用杯在生產及使用後,只要經使用者清潔後便可以繼續使用,直至它退役才被回收;而即棄杯在生產後,只會被使用一次,它們要不就被回收,要不就被棄置。研究人員以真實的重用杯借還系統營運數據作分析及比較,發現重用杯較即棄紙杯及回收再造的膠杯(rPET)節省更多資源,例如消耗較少的水,並產生較少溫室氣體及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報告的結論部份指出,如能大規模且有計劃地落實重用餐具借還系統,有助進一步節省環境資源。[4]

裸買有助源頭減廢

如消費者想再進一步「走塑」,除了減少購物外,在購物時亦可以自備容器,即是實踐「裸買」(shop naked)。許多人早已醒覺到源頭減廢的重要;回收物品的過程也需要投放資源去處理,與之相比源頭減廢就更為直接。簡約的生活,用幾多買幾多,並在購物時減少無謂的塑膠包裝,可以節省生活成本。

香港的環境保護署與環境運動委員會於2023年9月推出「咪嘥盒食店」計劃,鼓勵市民自備餐盒到全港過百食店購物,部份「咪嘥盒食店」更設可重用容器租借服務。而綠色和平亦向市民推薦了一些裸買小店,鼓勵消費者可以按自己需要來買合適份量的生活物資,如個人護理產品、食品、清潔用品及有機蔬菜等。本港各區其實已有支持環保消費的裸買小店,日用品、柴米油鹽等貨品都可以裸買,但記得前往店舖購物時,要自攜容器去裝不同的產品。[5]

綠色消費原則

在生活的細節上,我們又會否開始為環保而改變生活習慣或文化?如送禮時,會否減少挑選過度包裝的禮品,而改送比較平實包裝的產品?台灣近年開始推動全台灣「淨零綠生活」,有環保團體於2024年公佈訪問調查的結果,發現在台灣有七成多的受訪民眾,會因為禮盒過度包裝而降低購買意願。而在台灣的環保局亦提醒市民要掌握「一多三少」原則,就是「產品份量多、包裝材料少、種類少、印刷少」,在購物時努力減少廢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家庭中慢慢實踐環保,由節約開始,試著源頭減廢,買少一點和用少一點塑膠產品,減少不必用的浪費。至於自己不用的物品,則不要輕易丟棄,如果有朋友可以用得著,便可轉贈他們。其次是重複使用,好好珍惜、運用現有的資源。使用二手產品,穿二手衣服,並非代表貧窮,而是珍惜它們仍有被使用的價值。雖然分類回收也是環保,但要實踐這一步都需要能源去清洗、再造,物件如真的沒有用,才讓它來到最後一步吧。


[1] 鄧宇詩:〈4.22走塑.懶人包|外賣即棄膠餐具即日受限制 兩情況可獲豁免〉,《香港01》,2024年4月22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010821/4-22走塑-懶人包-外賣即棄膠餐具即日受限制-兩情況可獲豁免(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2] 謝展寰:〈4月22日齊「走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2024年2月4日,網站:https://www.eeb.gov.hk/tc/see_blog/blog20240204b.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3] Greenbobo:〈40個日常生活走塑大法〉,Greenbobo,2021年1月22日,網站:https://greenbobo.hk/40個日常生活走塑大法/(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4] 〈請即聯署爭取2025年全面管制即棄餐具並落實重用餐具系統推行時間表〉,綠色和平,網站:https://cloud.greenhk.greenpeace.org/petition-plastics-dpt-policy(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5] 〈環保購物自備容器助減廢 「咪嘥盒食店」裸買店名單一文睇〉,明報新聞網,2023年10月6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熱門hotpick/article/20231006/special/1695892901557(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9日)。

 

過猶不及的「斷捨離」?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24/07/2024

愛牠變成害牠的節日消費

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24/07/2024

在華人社區,12生肖的故事深入人心,2024年是龍年,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吉祥和強大,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父母都望子成龍,身價暴升會被視為一登龍門,可以說龍在華人社區備受喜愛。生肖之說也會帶動養寵物的潮流,兔年的時候有人喜歡養兔子,狗年就會有人考慮養狗,那麼龍年人們會養甚麼?原來有「龍吐珠」之稱的亞洲龍魚也是一個選擇。此魚的魚鰭寬大,游姿優美,顏色多樣,有金色配搭墨綠色、也有紅色或青色,難怪獲不少養魚愛好者的青睞,甚至被視作高級觀賞魚。[1] 不過,一條成年龍吐珠的魚身可長達60厘米至1米,其體重可達7公斤之重,絕對非同小可;而牠是肉食性魚,需要以小金魚、蝦、青蛙等來餵飼,也需要充足的器材維持水質的溶氧量;在決定飼養之前,實在需要仔細考量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和經濟能力負擔其膳食費及器材費。

兔年與棄兔

因應節期掀起的飼養熱潮,其實也造就了一些不幸事件。本港有保護動物團體成員,就曾經在2023年年初,即步入兔年之前呼籲市民不要因為「應節」而衝動購買兔子飼養,又表示過往在聖誕節及情人節都會收到遭棄養的兔子,現在則幾乎每天都收到棄兔,令協會一度宣佈暫停接收兔子。由於兔子的價格不高,幾百元便可以買到一隻,有飼主會因此購入,可是兔子一旦患病,飼主則要承擔上萬元的醫療費用,[2] 遇上不願意承擔的飼主,寵物隨時遭到遺棄。

探討人類與大自然關係的倫理學

棄養現象對動物來說是一場災難。約在1970年代在西方哲學界開展的環境倫理學,當中探討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當時人們漸漸意識到以人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如何令大自然生態運作出現環境問題,從而思想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類應該怎樣永續利用環境資源以回應人類及未來世代的需求,同時兼顧對環境生態的關懷,並且以保護環境的政策應對大自然出現的危機,這都成為了討論的課題。[3] 而在基督教倫理的範疇裡,也有涉及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論述,當中有三個主要的進路,以人類為中心、以生物為中心,及以上帝為中心的進路。簡單來說,以人類為中心的進路,將人類作為關注的核心,認為上帝為人類創造一切,亦把統治權交給人類,所以人類應按自身的權益去使用自然環境的資源。以生物為中心的進路,則將人類視為地球上云云物種之一,地球上所有生物皆有本質上的價值或評價,而這些價值和評價都是同等的。以生物為中心的人士往往會以泛神論的角度去談論上帝,將上帝看為地球或宇宙本身,或將祂視作地球或宇宙的一部份。而以上帝為中心的進路,則反對以人為中心的效益主義,也反對將各種生物視作徹底平等,支持此一進路的人士堅持上帝是價值的核心,而上帝的受造物,包括人類在內,只有在上帝所創造的群體中才有價值。因此敬拜上帝的人,也要看顧祂的創造,因為上帝致力看顧祂的創造,也看顧祂創造的重要部份,也就是人類。[4]

動物福利漸受關注

人類覺醒到自己與自然環境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令他們不能再只著眼於自身的利益。近年關懷動物福利的意識日漸抬頭,除了上文提及有關兔子遭棄養的報道,每當城市發生殘酷對待動物、飼主疏忽照顧的事件,都會吸引傳媒報道,讀者、網民會熱烈討論,也會有人痛斥犯事者不仁。這都反映了社會人士期望在人類利益和動物福利之間能取得一些平衡。

關注動物福利的朋友可能會認為,現時社會有更多進步的空間,期待在動物政策上有更多改變,進一步保障動物的福利,[5] 誠然這也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動物也是人類社區中的成員,即使沒有飼養寵物,城市人每天幾乎都與麻雀、野鴿、噪鵑、黃狗、野貓擦身而過,牠們每天都在提醒城市人,動物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印度聖雄甘地曾經講過一句家傳戶曉的話:「一個國家的偉大程度與道德發展,可從其對待動物的方式來衡量。」善待動物是一種生活態度,這是人對自然生態表達關注的其中一種表現。拒絕以節日消費的心態對待動物,避免牠們承受不必要的苦楚,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


[1] 〈龍年養龍吐珠 活揮春添意頭〉,《香港仔》,2024年2月7日,網站:https://dw-media.tkww.hk/epaper/hker/20240207/p06-0207.pdf(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2] 〈門檻低藥費貴 兔年勿亂養兔兔〉,《東周刊》,2023年1月4日,網站:http://www.hkrabbit.org/?p=22214(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3] 萬宸禎:〈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社團法人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網站:https://web.taeanimal.org.tw/animal-equality-encyclopedia/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s-and-animals/1143-「永續利用」教育觀能夠引領人類過渡到永續的未來嗎?-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4] 司道生〔G. H. Stassen〕、顧希〔D. P. Gushee〕:《國度倫理:在當世處境跟隨耶穌》(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紀榮智等譯(香港:基道,2014),頁629–637。

[5] 〈動物福利法的發展〉,愛護動物協會,網站:https://www.spca.org.hk/zh-hant/what-we-do/animal-welfare/animal-welfare-in-hong-kong/welfare-law-development/(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13日)。

成為受造世界的環保管家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4/07/2024

為甚麼基督徒要環保?答案很簡單,因為神一開始便把大地及一切的生物交託人類,要求人好好「管理」它們(創一26)。「管理」一詞在希伯來文帶有統治、控制、支配的意思,在希臘文聖經中所用的詞語同樣帶有統治及帶領之意。《和合本》、《新譯本》、《呂振中》及《思高譯本》都將該詞譯作「管理」,《新漢語譯本》(試讀本)則譯作「管轄」,英文譯本的翻譯更貼近希伯來文,NIV將它譯作“rule over”、JPSLXENRSV則譯作“dominion over”,除了管理及管轄,我們可以把它譯作管治或治理。

神賜予人類管理之責

人之所以能治理大地及其上的生物,在於人有神的形象及樣式(創一26),神賦予人獨特的身份,以至人可以代表神,如王者般治理大地。[1] 人雖然比天使微小一點,卻有榮耀尊貴的冠冕,萬物都被放在人的腳下(詩八5-8)。神也要求人去「征服」大地(創一26、28《新譯本》),但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為所欲為,隨從己意剝削及奴役地球的生物,因為神才是創天造地的那位,祂也是一切萬物的主宰(創一1-31;參申十14),人類沒有土地的真正擁有權,神對受造物有完全的主權,一切都按祂旨意及心意行事(參耶十八1-10),所以,我們只是受命去治理大地。至於如何治理?當然要跟從創造主的意思,祂如何看待祂的受造物,人類就當如何管理。

創造主視其他生物也是好的,牠們如人類一樣被神賜福要繁衍增多(創一21-22)。洪水之後,人類可以宰殺動物充饑(創九3),卻不可以苦待動物,因為天地的主不但看顧人類,也看顧其他生物,祂餵飽獅子(伯三十八39-40),也為烏鴉(伯三十八41;詩一四七8-9)及其他生物(詩一零四24-28;太六26)預備食物。神設下律法,除了確保祂的子民得到保護和合理對待之餘,亦要確保其他生物得到保護,例如「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申二十五4)。另外,如果人在路上遇見鳥窩,鳥窩或是在樹上,或是在地上,裡面有雛鳥,或是有蛋,母鳥伏在雛鳥身上,或在蛋上,人就不可連母帶子一起取去,總要讓母鳥飛去,只可以取子,這樣人就可以得著好處,「得享長壽」(申二十二6-7《新譯本》)。十誡中指出兒女要孝敬父母,這樣他們便可以在神所賜的地上「得享長壽」(出二十12《新譯本》)。申命記二十二章7節與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都提到了「得享長壽」,在希伯來文聖經中,這兩處使用了同一個詞,可見在神眼中,孝敬父母與維護生態平衡都是相當重要,以至祂樂意賞賜那些願意如此行的人。還有,動物也如人類一樣,可以享受神所設立的安息日(出二十三12)。

神的拯救臨到一切受造物

神拯救人類,也拯救整個大地及其上的一切。神決定以洪水毀滅大地,除了挪亞一家,其他受造物也能進入方舟(創六18-22)。洪水過後,神主動提出的彩虹之約,主角除了挪亞一家及其後代,還有跟挪亞在一起有生命的活物(創九9-10《新譯本》)。神本來要毀滅尼尼微城,但最後神的恩典憐憫不獨指向著尼尼微城人,還有其中許多牲畜(拿四11)。基督的救贖也是如此,祂要拯救的不單是人類,也關乎整個宇宙(西一20),讓萬物失落的秩序可以被調整過來[2] 在神所應許的新天新地中,給人類看到一幅整個受造界都重拾平安與和諧的圖畫(參賽六十五17-25)。[3]

彼此依存的關係

人與大自然同樣是神所創造的,大家都是彼此依賴,互相影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4] 一開始,亞當為各樣動物命名(創二19-20),而人類的行為,更直接影響其他生物。始祖犯罪,使後人不能住在伊甸園之餘,也使大地長出荊棘和蒺䉫(創三18)。而因著不義的人類,大地及其他生物也一同受害,承擔被滅的後果(創七17-24;何四1-3),[5] 被造的萬物都在一同痛苦呻吟,等著最終的釋放(羅八19-22)。

值得留意的是,神創造世界,先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菜蔬、和各樣的樹、樹上有果實結種子的」賜給人類作食物(創一29《呂振中》),洪水之後,神才把「活著的動物」賜給人類作食物(創九3《新譯本》)。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太明白為何洪水之後,神才容許人吃肉,但可以肯定的是,神刻意讓人類與大自然及其他生物之間,存在著緊密及奇妙的連結。是神吩咐「地上要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在地上的果子都包著核!」(創一11《新譯本》)不過,在神的設計中,還是需要人類殷勤地耕種大地,照料好人類自己的「食材」,以確保食材有優良的品質、種類繁多,以及供應不斷(創二5)。這樣,才能保證人類可以進食到不同種類及安全的食物,令自身吸收到均衡的營養,有利於身體健康及正常的發展。[6] 人類如何對待大自然,大自然便會怎樣回饋人類。

基督徒要如何治理大地?世上有不少統治者,利用權利滿足私慾,但從神而來的統治卻不應如此,這位統治者應該堅守著神聖的原則及公義,成為仁慈的統治者,善待大地及一切生物,能促進治理對象的和平及繁榮之餘,自己也能與牠們好好相處,[7] 因為我們的神也是如此對待我們。

「耶和華善待萬有,他的憐憫臨到他一切所造的。」
(詩一四五9《新譯本》)。


[1] 鄺炳釗:《創世記(卷一)》,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2006),頁121–122,128;Gordon J. Wenham, Genesis 1-15,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87), 33。

[2] John G. Gibbs,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A Study in Pauline Theology (Leiden: E. J. Brill, 1971), 39–41;另參威爾遜〔J. R. Wilson〕:《基督教教義淺析》(A Primer for Christian Doctrine),李金好譯(香港:基道,2011),頁118–120;Peter T. O’Brien, Colossians, Philemon,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44 (Waco: Word Books, 1982)。

[3] 萊特〔C. J. H. Wright〕:《基督教舊約倫理學:建構神學、社會與經濟的倫理三角》(Old Testament Ethics for the People of God),黃龍光譯(新北:校園,2011),頁178。

[4] 參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47–148。

[5] Gibbs, Creation and Redemption, 39;另參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73–174。

[6] 吳慧華:〈維他命竊案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維生要素?〉,《生命倫理》,第84期(2023年11月):2–4,網站:https://ethics.truth-light.org.hk/nt/article/維他命竊案是誰偷走了我們的維生要素(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6月25日)。

[7] 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頁155–158。

上帝愛世界 信徒歎世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4/07/2024

有些人很喜歡說一些偉大的口號,例如祝願世界和平,因為說起來冠冕堂皇,十分動聽,但實際上似乎甚麼也不用做,或者說甚麼也做不到,他們認為作為一介草民,對於驚天地、泣鬼神,轟轟烈烈的大事,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亦毋須負責,因此,最難的事反而成為了最易的事,因為「講咗等如做咗」、「做同唔做都冇分別」。

對於信徒來說,類似的口號多不勝數,例如向普天下傳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大家當然不會亦不敢反對,但做與不做感覺上分別亦不大,亦難以衡量。又如環保的議題,多年來不少關心地球未來和人類福祉的有心人都作過不少努力,但在教會和基督徒的圈子,似乎仍然沒有很積極的回應。大家只能繼續眼巴巴看著環境被污染、大自然被破壞、氣候持續惡化。近年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迎來非常酷熱的夏天,極端天氣恐怕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而我們又好像無能為力、沒有責任。

寄居者過著沒有節制的生活

極端天氣是人類沒有節制地「歎世界」的產物,只要我們的心態不改變,恐怕我們每年都要為愈來愈極端的天氣煩惱。有人批評基督徒不重視環保,因為不少信徒抱著很強的「這世界非我家」的寄居者心態,認為這世界已經墮落,最終必會滅亡,「醫返都嘥藥費」,因此,只關心看不見的將來和天國這些屬靈的事,而不願意「浪費」時間去拯救地球和關心屬世的事,但諷刺的是大家不愛世界卻又十分享受「歎世界」的生活方式。雖然近年已多了信徒明白約翰福音三章16節的內容,神愛世界,神並非單單只愛世人,神的救贖對象除了人類以外,也包括萬物在內,但不少基督徒對環保仍然只是抱著葉公好龍,口惠而實不至的心態。

有些事本來是舉手之勞,但有時信徒就是懶得去做,主要因為缺乏強烈的動機。於是在家中也好,公司也好、甚至教會也好,有人會任由毋須使用的電燈、電視、冷氣長開;在洗手洗杯的時候開大水喉,任由食水長流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有些弟兄姊妹飲茶吃飯的時候,興之所至便會隨意落單,卻又「眼闊肚窄」,吃不完又不願帶走,不斷浪費食物亦沒有歉意,而且並非偶然預計錯誤,而是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轍。當然,有人會覺得做人可以隨心所欲,不設限制地享受生活和生命是一件開心寫意的事,但這卻忽略了個人對整個受造世界和有需要的鄰舍的責任。公平地共享資源、節省能源、減少浪費的想法無法在他們心中生根,他們雖然不會公然反對環保,但根本樂於過自己任意而為的生活,環保和愛鄰舍一樣,只是成為了一句動聽的口號!

低下階層者備受苦楚

當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已習慣了個人享受,亦不介意多花金錢,持續過著沒有節制的生活,要令地球的環境不再受破壞,可持續地發展談何容易!於是受苦的便是落後國家或發達國家的低下層市民,他們缺乏資源、沒有能力透過消費減輕自己的苦楚,只能繼續捱熱、捱餓、捱世界,就算在反常的高溫之下仍然要在戶外辛勞地工作,甚至因為種種原因而猝死,大家雖然不殺伯仁,但伯仁卻間接因大家而要吃更大的苦。

善用而不浪費資源

當然,有時我們沒有為環保出一分力,亦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太過渺小,根本無法影響大局,因此,提不起勁去做一些好像愚公移山、很長時間都不會見到果效、「細眉細眼」的事。我們是否忘卻了人類是受上帝所託要管理大地的管家?一個不戰而降、知難便退的信徒,又如何可以做一個忠心良善的管家呢?路加福音十六章10節提醒我們:「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如果我們相信好好管理大地、愛護鄰舍是上帝交予每個人的重要召命,我們便應該重新反思我們的生活態度,多想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既享受上帝所賜予、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但又不會浪費資源和加重其他人的負擔,不要因為我們想「歎世界」而令上帝所愛的世界不斷受破壞。

 

(原文於2022年8月4日刊於本社網站,其後曾作修訂。)

害怕錯失機會和逃避自由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7/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提起壓力、焦慮、不安,你會聯想起甚麼事情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福爾摩斯和拉赫壓力量表 」(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顧名思義,這心理測驗是用於衡量一個人受到壓力的程度,此測量表是由精神科醫師霍姆斯(Thomas Holmes)和雷赫(Richard Rahe )於1967年研究而成的,他們檢查了五千多名病人,最後歸納出四十三種可能引起生活壓力的事件,例如離婚、家庭成員死亡、財務狀況出現變化……但你可能意想不到,其中一項會導致壓力、焦慮的事件是休假!

對於忙得不可開交的人來說,「休假構成壓力」好像是風涼說話,但事實確是如此。首先,現在通訊科技發達,即使休假期間,人在千里外,你可能仍然參加Zoom會議、回答電郵、處理工作、傳送文件。有些人不願意參加「鴨仔團」, 而是喜歡自由行,但自己安排行程、交通、節目,真的是大費周章,若果出現狀況,便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筆者正是屬於上述的兩種人,但我還有一個額外的負擔,我喜歡攝影,故此每次出門前都好像要行軍佈陣,我要配備超長鏡頭去拍攝野生動物,要攜帶廣角鏡去拍攝風景,又要用魚眼鏡去拍攝建築物,亦需要微距鏡去捕捉花卉和微小物件的風貌,還要預備林林總總的配套,包括了大小三腳架、濾色鏡、照明系統……

有時候機場安檢人員要求我將所有攝影器材由行李裡面拿出來逐一檢查,你可以想像到這是多麼不方便。不消說,無論我到甚麼地方,滿身都是掛滿大包小包,有朋友曾經取笑我說:「你好像是特種部隊的成員。」自己搞了那麼多「大龍鳳」,只是因為害怕錯過了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機會見到的良辰美景。

「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將本來是令人神經鬆弛的休假變成了壓力的源頭,這概念是由行銷策略師赫爾曼(Dan Herman)於 2000 年提出來的,原本的意思是泛指錯失任何機會,隨後麥金尼斯(Patrick McGinnis)稱這概念為「害怕錯過」,這類似中文的「蘇州過後無艇搭」描述的狀況。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在社群媒體中人們害怕錯失與人互動的機會。後來這概念延伸到旅行,這是形容旅客經常會因為在行程中遺漏了景點而感到焦慮,有時候旅行焦慮比工作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你可能一生中只會到某地一遊,但在工作崗位中你會有第二次機會補救遺漏或者錯誤。

面對數量龐大的景點而難以取捨,再加上繁複準備的重擔,我當然會感到疲累不堪。有時候,我反而會因為別人為我做了決定而感到高興,也許這就是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所描述的「逃避自由」,他認為,雖然一般人都嚮往自由,但自由也可能成為焦慮的根源, 於是乎,人們有時會試圖逃避選擇所帶來的責任。我經歷過很多次這種心理狀況,以下是幾個例子:

許多年前,我和太太參觀了赫斯特城堡(Hearst Castle),這是一座位於加州中央海岸的歷史建築,這座超級豪宅是出版業大亨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宅邸。在出發前我構思要採用甚麼器材和角度去取景,隨後知道赫斯特城堡是不准拍照的,我心想:「真好!他為我做了決定!」

兩年前,我和太太到阿拉斯加旅遊,旅程的其中一站原本是去卡特邁(Katmai)國家公園觀賞棕熊捕獵三文魚,但遊客只能夠乘坐小型飛機,才可以到達這偏遠地區。太太與我發生了爭論,她對乘坐小型飛機有點懼怕。幸好後來飛機師通知我們,因為天氣狀況欠佳,飛機不能起飛,我們當然無需要爭論下去,天氣為我們做了決定!

去年我們到夏威夷茂宜島旅行,其中一天我們參加了一個觀賞鯨魚之旅,出發時間是早上六點,在同一天我們原本又參加了一個觀星之旅,出發時間是下午,回程時間是半夜。在觀鯨之旅結束之後,我們互相嘆氣,說這將會是艱苦的一天,明早又要清晨起床,去追趕下一個節目。突然之間,觀星之旅的導賞員向我們發出短訊,說因為山頂大霧,所以必須取消節目。我們不但完全沒有掃興、失望的心情,而且感到如釋重負。再一次,造物主為我們下了決定!

慢條斯理和走馬看花是兩個極端,老生常談的說法當然是要取得平衡為佳,但這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性格傾向的催逼,若果我不能自制的時候,那麼別人為我做決定也許是好事。有時候,失去了選擇的自由,可能會重獲自由!失去了觀賞良辰美景的機會,也許是上帝給予我休息的機會!

有得揀……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1/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不少香港人看到「有得揀……」這前半句話,也能立刻配上下半句。曾幾何時,我們真的盼望或相信「有得揀」。而事實上,「選擇」是銀幣的兩面、利劍的兩刃;有人能持之而勇往直前,有人卻懼之而封殺退步;自信者喜歡,無能者害怕。

英國提前大選,其實,有不少人也猜測到現屆首相會提前選舉,卻絕少料到竟提前至7月初。但知情人士,即是現屆政府的要員,在執政民望極低的情況下,在改選之前竟不是同謀選舉對策,而是相繼在宣佈改選前下注博彩。[1] 只顧謀取個人利益、蠅頭小利的官員,大概也能反映現時執政黨的素質及能力。

若你是「老闆」,大概你也能英明地作出正確的選擇。這一批「員工」雖然已在「公司」崗位上執勤了十多年,也許對一切運作或架構,已有一定的掌握、熟練。然而,正正是在一切看似駕輕就熟,就變得不思進取,不求爭取表現,但求有日過日,聽不到民聲怨道,只沉醉於吹捧掌聲。

爭取「表現」成了⻆力者的日常或必要的工作。「老闆」在生活中把一切事情看在眼裡,就能把握手上的選票,選擇最佳的「公僕」。這大抵就是民主可貴的地方。

在倉猝的預選期,候選人均各出其謀爭取或博取「老闆們(選民)」的歡心。每天早上BBC都會追訪候選人,不是某參選人坐在長途的公共客車(coaches)上接受訪問,表現出他是清廉(不坐私家車或火車),並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聚會;就是某參選人及相關人士,在一般的平民咖啡廳內進行早餐例會,避免在辦公室內偌大的會議廳中開會,予人有距離、超然、疏遠之感;又或者是現屆首相在大選前數天,接受電視台訪問,其虛擬背景也是一間普通不過的超級市場。[2]

當然,這等行徑不過是一些吸引人眼目,甚或是故作親民的舉動,來得是有點虛假,這是一般人也能看穿的技倆。但作為被選者,為成功「受聘」,多作一些「門面」工夫來討好「老闆」也不為過。這不僅是民主可貴之處,亦是它「可愛」之處。

盼望我們的城市能有一天變得更「可愛」。

 


[1] 〈英國大選|保守黨下注門 數據總監押注數十次被揭〉,星島頭條,2024年6月24日,網站: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world/3356907/

[2]  Chris Mason, Kate Whannel, “I've not given up on winning, says Rishi Sunak,” BBC, July 1, 2024,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6p2l1ln7nno.

購物新常態?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04/07/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去年7月,我們一家首次選擇了一個電力供應商的綠色能源計劃(Green Energy Plan),[1] 計劃中的電費計算,每度電會比平日貴少許,但該供應商提供了50美元的回贈優惠,只要該月的用電量達到500 kWh或以上就可以從電費單中扣減50美元,且用戶每星期都會收到電郵通知,了解每週的用電量,這樣就能預計該月能否「達標」獲得回贈。

今年1 月因某些原因所以用電量特別的多,在月結前最後一次電郵通知中知道我們還差少少就可以獲得回贈,當時心裡想要不要「最後衝刺」、「多用一點電」,比如多洗兩機衫、多吸兩次塵……但最終都決定了以平常生活方式來用電,不想浪費能源。當時的想法是,以平常心應對,如果得到回贈便省了錢,得不到回贈其實也省了能源。結果1月份的用電量是499 kWh,差1度電就可以享有50美元的回贈,最後需要繳付約110美元的電費,是六個月來最高費用。

上星期收到「恭喜我們」的電郵通知,6月份可以獲得回贈。收到該電郵通知的第一個感覺不特別驚喜,因為每年5月下旬到9月底都會「熱到爆炸」,即使沒有特別調低冷氣的溫度設定也肯定能達標(我們夏天的冷氣設定溫度高於25.5°C,加上風扇的效果已很舒服,而且只是晚上幾個小時才開冷氣)。反之,當時心裡卻是有些「矛盾」,用戶消耗能源多了竟然值得恭喜、值得現金回贈!豈不是跟環保和綠色能源計劃之精神背道而馳?

最近我們也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環保消費模式,除了購買含植物成份(Plant-Based)的和可自然分解(biodegradable)的個人和家居清潔用品外,還盡量選擇「一加侖補充裝」。雖然補充裝沒有附上泵(pump),但可以重用過往儲起的膠樽和泵,將清潔劑注入到小的膠樽裡,都是一樣的方便好用,大瓶用完後還可以鎅開當作花盆或儲物之用呢!

在購買日用品時,我們會盡量選擇玻璃瓶或紙盒包裝。現時坊間已有很多「環保選項」,例如洗衣紙、洗碗紙等都是紙盒包裝,用時只需按衣物或碗碟的多少去取出一兩片來用,甚或撕開只用半片來洗幾件衣服或碗筷。個人衛生用品方面有牙線、牙膏、肥皂、洗頭膏、漱口餅等等,都備有環境友善設計或包裝(省卻大量的膠樽)供消費者選擇。

護膚護髮用品更有不同類型冷壓(cold pressed)的植物油,如:荷荷巴油(Jojoba Oil)護膚、蓖麻油(Castor Oil)護髮、茶樹油(Tea Tree Oil)防蚊蟲等等,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化學成份。這也令我們想起小時候常用水開稀甘油和橄欖油來防止皮膚「爆拆」。

原來只要在網上搜尋鍵入可分解的(biodegradable)、可堆肥(compostable)的、環境友善的(eco-friendly),可持續的(sustainable)等等的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購物新選擇。雖然這類環保產品價錢可能會貴一點,但若果多些人一起「發揮抉擇力量」,讓「地球之友」產品能在市場有一定的佔有率,便能引發更多環保產品推出市場,加上環保意識普及化,期望將來價格會更大眾化,讓更多經濟條件有限的人也可以響應環保。從另一角度看,「名牌」產品往往因為廣告費用及要增加豐厚利潤而把價錢大大地提高,相對來說「沒有品牌」的環保產品的價錢很多時還比「傳統名牌」便宜呢!

一向有提供會員特享翌日送貨服務的網店亞馬遜(Amazon),在送貸安排上也增加了環保選項,會員可以選擇若干天後才送貨(fewer boxes fewer trips),讓公司可以儲多一些該區的訂單才送貨,或讓顧客選擇自行到附近的店舖提貨。此外,亞馬遜同時也轉用了物料「較薄的」紙盒、紙信封袋、膠袋和氣泡膠袋,而店舖內亦有氣泡膠袋回收安排。

近年去歐洲旅遊探親,發現航空公司或餐飲店已改用了木、竹或紙製的餐具,它們亦頗為耐用,我們還保留了一些回家繼續用。此外,在超級市場買樽裝飲料可以「回樽」,憑空樽取回歐元一毫;這令我們想起小時候在「士多」買鮮奶可按樽的日子。導遊說那邊的流浪漢喜歡拾飲品膠樽,因為它比紙皮值錢,且在超市換錢後還可以即時購買食物。我們入住的青年旅舍大堂更放置一個大籃用來收集住客用後的飲品膠樽,若作為該天值班員工的「打賞」也相當可觀呢!

農曆新年時收到朋友送的一個元寶狀的人工肥皂,是她的朋友自製的,環保美觀,可以送禮自用和在朋友圈內發售賺點外快。有朋友每次到唐人街午飯總會自備飯盒「打包」,他們說除了可以減少使用發泡膠外,老闆娘通常會因此而「加碼」,加大食物的份量。若再瘋狂(crazy)或創新(creative)一點,相信還可以激發更多環保生活日常的「好點子」。

我們每次在唐人街吃午飯總會點一杯港式凍奶茶(轉為煉奶,其實是「茶走」)來懷舊一番,但由於味道太濃,不能一次喝完,所以會自備保溫瓶作打包之用,希望環保一點省一隻發泡膠杯。怎料一位90後侍應生一看見我們已自備保溫瓶,便說:「不如我直接把凍奶茶倒在你的保溫瓶內,但你的保溫瓶太大,我們不會盛滿給你!」其實她的提議很不錯,可以省了洗盛奶茶的玻璃杯;但她的環保「情操」卻不及那「加碼」給自備飯盒客人的老闆娘。其實醉翁之意豈在乎那「少少著數」,我們這上一代人為環保多出一點力只是想減慢氣候變化的速度,為下一代人留下「比較無咁差嘅」生存環境。


[1]  The renewable attributes of power generated from a variety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sun, wind, geothermal, hydroelectric, wave or tidal energy, and biomass or biomass-based waste products, including landfill gas.

不合常理的事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27/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近來辭退了台灣教會的工作,有時間和空間回香港一趟。回到香港,一落飛機,已經感到很親切。因為熟悉的粵語、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事物。回香港前,在台灣很多的人都會問筆者:會否回香港工作?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International City,香港的工資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高,香港有筆者熟悉的語言、朋友、教會和家人等等。台灣食物消費按比例是比香港高,台灣買菜都比香港貴,而台灣的工資比香港少3至4倍,筆者台語又不好,台灣教會中又很少青年人(多數都是長者),教會也開始萎縮,事業發展有點難,與其在台灣面對文化差異,那回香港不是更好嗎?就算連筆者的丈夫,也是有這樣跟筆者討論過。

當然從經濟及前景來說,堅持以外國人的身份留在台灣的確是不合常理doesn’t make sense。沒有人會選擇這種既不合常理又反常的事,根本都「冇著數」(粵語指沒有利益的意思)。在此,筆者都覺得有時自己真是有點傻勁,十分阿Q精神。然而,筆者卻很清楚一件事情,上帝對筆者一家的帶領是肯定的,因著信神的存在,每一個的行動都會有改變,在人的眼光看為不合常理、反常的事,在神的角度卻是有祝福的。我們每個決定都應該假設神的存在,就算只是選擇去或留,選擇中有沒有假設神的存在,也是牽涉到真正敬拜神的生活。不是祈禱祈五小時,而是每個決定都有神的同在,以神為神的生活Let God be God,相信神的同在。而這個相信神同在的選擇可以是說「完全沒有著數」,沒有好處的。

在這裡筆者想起路得記一章16至17節,這也是有關「選擇」的課題,而路得的選擇又是不合常理的。這卷書一開始說到以利米勒選擇離開伯利恆,到最後拿俄米選擇返回伯利恆;而拿俄米的其中一個兒婦俄珥巴選擇留在摩押,路得卻選擇跟隨拿俄米歸回伯利恆。故事中有人的選擇是理性的,也有人的選擇看似不理性、不合乎常理的,這些人的選擇都帶來不同的結果。信徒的人生中都會經歷很多的「選擇」,也會用「理性」來作出選擇。其實,我們知道路得的決定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決定。她是放棄將來再次結婚的可能性,放棄對親族、家人、朋友及出生地摩押的歸屬感或熟悉感,甚至是放棄所有有形的及無形的希望及安全感。俄珥巴選擇了可見的將來。而路得則把這一切拋在腦後,看作不重要,並相信那位與她同在的神、選擇那位賜她應許的神。

伯利恆是應許之地,是救主耶穌基督降生之地,而摩押則恰恰相反,是遠離神之地。因此,要決定的其實是選擇回歸基督或是遠離基督。路得的選擇可說是完全「冇著數」,她跟隨拿俄米到伯利恆其實是要面對做乞丐(拾麥穗)的處境,她是要面對以色列人對她這個外邦人的議論或不接納,她甚至可能有語言的障礙。但她相信選擇基督才是盼望的同在,就是這樣她才改變了歷史。應該說:不是她改變歷史,是神透過她的選擇改變歷史,有她才有大衛王、有她才有耶穌,她是出現在耶穌基督家譜內的四位女性之一。只因她相信神的同在,她願意順服,神使用她的選擇改變了歷史。有時,信徒只有付出高昂代價回歸基督,才能在空虛的世界中找到希望,看見基督、被基督使用改變歷史。

筆者思想到選擇留在台灣的決定,很大原因是因為神的同在和丈夫的所在。在人的理性來說,筆者要選擇放棄工作和預測不到的將來、有語言的障礙、甚至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做乞丐,甚至乎存在更多的傷害或不能預測的關係時,是應當如何抉擇?台灣人都建議筆者回香港去,因為有大好前途,可以有無限可能,不值得為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在人的理性衡量上的確是如此。不過,今天神讓筆者看到路得記一章的經文時,筆者覺得自己不是甚麼偉大的人物,而是筆者相信應當堅持自己的崗位及家庭的見證,因為筆者深信神帶領自己與丈夫兩個不同地區的人,在時間的洪流中相遇,帶領筆者到台灣,必定有神美好的旨意。可能筆者的人生只是像路得一樣煮飯、洗衫、拾麥穗,做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但筆者仍相信每一件的事情都有神的同在,神能夠進入歷史、創造歷史和改變歷史,只要我們願意順服神和相信那位願意與人同在的神。求主幫助我們,無論我們必須拋下甚麼,我們都要歸向祢,並相信祢豐盛的應許。

白髮多少丈

林俊牧師 | 林俊牧師為法國圖盧茲城宣教士,他在堂會事奉崗位退休多年,之後任不同地方堂會短期宣教士及作推動宣教事工牧者。師母在2022年亦提早退休和牧師同行宣教。他們現於法國圖盧茲城Toulouse華人群體、與已工作超過十年的香港播道會宣教士同工配搭事奉。
20/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法國

我和師母5月8日返回香港述職,至今已四個多星期,但仍在克服時差的問題。不知道是否因掛念圖盧茲而有時差,或是倒轉。李白以三千丈白髮來說自己的離愁;我也有,但處境和心境有很大區別,因為我們多有功成身退之感,對圖城、巴黎或奧爾良(Orlean),都覺得回應了須做的。

我這次體會到宣教學其中一課,當中講述如何處理別離。這不是純粹指離愁別緒,而更多是講如何作恰當的放下責任、交代工作。從去年9月由港返圖盧茲前,已經和我的差會有默契,會在今年1月份就結束在圖城的事工,因要為未來宣教工場籌備及鋪排,所以返圖城後,就開始先交下部分行政工作,然後步向劃個完美句號的目標,但在實踐中我衡量處境後,改為3月初才結束工作,3至4月去了三次巴黎以支援有需要的教會,也去了一趟泰澤(Tazie)靜修,5月初才返港。

圖城小組雖暫未能註冊成為教會,但是會章初稿、核心成員及行政財政系統算是初步建立了,對成立教會的異象及對教會的期望也有作溝通,又得到法語教會提供聚會場地,但能否切實執行成立教會,就有待各成員一起努力達成。

我這金齡多病的宣教人,自忖餘生短促,拿一兩年出來不是易事,既要有差會肯接受,又要籌得足夠生活費始合乎差會的條件,勞師動眾,兼且要用讀書方式才取得逐年居留簽證去一趟宣教。而在陌生的國度,不懂當地語言文化,舉步維艱,就如在香港只需半小時就能辧妥的網絡服務申請,在當地可以用上三個月仍弄得很糟。夫婦兩人又在此期間染過新冠疫症,頭半年既要做許多申請手續,又要上課和交功課,又要安頓生活,又要事奉,又要設法延續在香港要做的例行醫療檢查,過程並不容易。常感到千頭萬緒,那種缺乏支援的徬徨和焦慮不易面對,及後又經歷寄失必需藥物的驚嚇、被搶刧的驚悚等,只能積極學習隨遇而安。

圖城弟兄姊妹人少,資源不足,但用半年慢慢建立關係後,卻能得到他們窩心的鼓勵和愛護,使我們對這趟宣教,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和寶貴的情誼。由於我們已經不能繼續用學生簽證申請居留,若要繼續歐陸的宣教,最大可能是用居英權給我們的權利,更按主給我們的機會,也需要巴黎或其他城市華人教會或團契小組發出的邀請,才能繼續宣教。

現在估計要9月才能再出發。目前在港這幾個月要完成差會及堂會的述職分享,各項醫療跟進,處理家人事務和賣掉房子,並希望完成功課可向教授作較好的交代。求主幫助我們用平靜的心靈和力量去解決各種問題,並能憑信靠主恩夠用的信心,去妥善安排在英國落腳的事情。

我的白髮正在交替的加長和脫落,小信的我要信靠主會帶領一切。過去多次的宣教挫折、曾使我想放棄宣教的方向,覺得自己不適合宣教,還是告老還鄉罷了。金齡宣教口號易講,實踐起來不易,擔憂會令情況變得更糟。但這樣的灰心並未熄滅我的心志,沒想到先有差會的鼓勵,崇拜中唱了《主的妙愛》,又有弟兄出其不意向我提起《無名的傳道者》這首歌,令我像不認主的彼得那樣(約二十一15-19),重拾使命的動力,讓我們在端午節中反省愛天國委身事主的情懷。

廟祝文化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畢業於建道神學院,在香港牧會五年後移居台灣,現於中華福音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現為自由傳道,丈夫為台灣人。
13/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筆者在台灣的教會曾經全職及義務事奉過一段日子,現在已辭去全職的事奉。作一個自由人,某程度上是對教會制度的失望,也發現很難融入台灣教會的文化。在台灣,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類似是廟祝一樣,基本上不需要講甚麼呼召、Mission和Passion,只要你「人在」就可以了,因為在台灣,基督教尚不算普遍,根據2022年台灣教會報告,全台共4,714間堂會,而全台立案廟宇的數目則有12,284間,是基督教會的2.6倍。受到廟宇文化的影響,台灣的人普遍信了主後多多少少仍會帶著民間信仰的模式,每星期到教會對很多人來說是「例行公事」,有事找牧師/傳道禱告祝福,無事安然工作在家帶小孩。信仰無疑是與宗教相似,而在台灣教會,教牧很少為著開拓福音事工而作些事情,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是人口老化;教會的內容了無新意;小孩都是跟家人回教會,連為甚麼受洗都不清楚,反正阿公阿嬤叫我洗就洗;教牧只循固有的體制傳統來運作教會。對於信徒真實生命的難處、信仰能否與生活整合、全人的信仰生命有沒有成長,這幾方面根本毫無突破,這樣的台灣教會真的很難發展和傳承福音。

筆者本身是做青少年事工,然而,眼見台灣教會對於青少年事工的牧養只遵從傳統文化,讀經、祈禱、主日崇拜,然後呢?沒有了。對於青少年人的問題和本身的遭遇困難,只用一句:禱告就是了!沒有真正的了解生命和觸動生命,某程度上是因為傳道牧者不知道如何與他們「同行」,只知道「教導」。對於後現代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最不需要的是教導,最憎惡的也是教導,他們需要的是同行者,需要在他們受傷、困難和掙扎中,有人與他們同行。他們所認識的、頭腦上認知的都有很多,所欠缺的卻是信仰的實踐。筆者很欣賞盧雲在《喧囂中的寧靜:來自沙漠教父的心靈智慧》一書中提到:「我們的世界,是個喜歡『大』的世界。但是靈性生命的成長,往往卻從『小』開始,小動作、小細節、小念頭、小關懷,都是培育靈性花朵綻放的契機。」台灣牧師或教會欠缺的就是這些「小」,卻因而失「大」。

這種「因小失大」的台灣教會文化令筆者想起神學家祈克果的話,祈克果認為:「所謂的世俗化就是指『順從』,重視身邊的群眾,忙於世間的各種事務,跟隨世俗的智慧,卻忘了自己的本質,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不相信自己,認為不應該做自己,於是選擇較為容易和安全的途徑:成為像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個同樣的樣版,一個數字,跟從群眾。」台灣教會的順從體制,正正就是世俗化的行徑,這只會讓教會愈來愈萎縮。曾經筆者也是從屬於體制之內,失卻了信仰的獨立性,然而,筆者的丈夫卻在行動和文字中再次提醒筆者:基督的信仰是有其絕對的獨特性,而遠離普遍性。就好像「刺鳥」與「旅鼠」,前者是幻想生物,一生在尋找最尖銳和最長的荊棘,讓它往心臟刺入以唱出一生唯一一次讓神也動容的歌聲。後者是實際生物,因容易繁殖導致數目過剩,牠們會自發的集體遷移,也會因為錯誤的判斷湧入海岸集體死亡。這與祈克果認為信仰的獨特性就是基督教的定規相似。因此,他認為罪也是屬於獨特性的範疇,因為基督教將每一個人都看為一個獨立個體和一個獨立的罪人。

教會的每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這些微「小」的罪人,不是為了盲從教會的體制,認同教會的制度文化,乃是要在神裡面找到和堅持自己的獨特性,才不會迷失,和做到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牧者應該要看到和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不是為了作個像廟祝的傳道者,只顧打理教會的日常,而傳道者也需要幫助信徒在生命中找到他們的獨特性,並予以牧養。如果傳道者只會跟從體制,為做而做,只會隨流失去,也會令教會萎縮,失去這一代的年輕人。

對無知的無知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05/06/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在知識上,美國是一個兩極化的社會,一方面,美國人囊括諾貝爾獎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學者,美國在高科技領域亦一直遙遙領先;但另一方面,美國人在科學、數學、地理、時事測驗中的得分卻低於其他國家的公民。2018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11%美國成年人沒有聽過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22%的千禧世代對此歷史慘劇一無所知。超過 50%受訪者以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出自華盛頓或者奧巴馬,其實這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念;此外,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不知道美國革命發生在哪個世紀,一半受訪者以為南北戰爭、《解放奴隸宣言》、1812年戰爭發生在美國獨立之前。

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一年之後又廢除了聯防條約。但202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 21%美國人知道現在美國與台灣沒有國防協議。英國於2020年正式脫離歐盟,儘管英國脫歐的新聞在當時是鋪天蓋地,但2022年的調查顯示,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國人(48%)知道英國已經不是歐盟的成員。

你可能會說:「這只是一般人,受過教育的美國人應該不會這樣無知吧!」大約10年前,美國受託人和校友理事會 (ACTA)委託一間研究公​​司調查大學畢業生對美國歷史的了解程度,結果令人非常失望,例如三分之一的大學畢業生不知道羅斯福總統推出了新政,超過三分之一的畢業生無法將美國內戰的年份放在正確時間的20年之內。你或者會說:「美國大學的質素參差不齊,名牌大學畢業生的程度應該比較高吧!」該組織委託另一家研究公司對美國最頂尖五十所大學的高年級學生進行了類似的調查,結果同樣是令人驚訝,例如只有22%的學生知道「民有、民治、民享」是源自林肯總統的一次演講。

可能你會這樣說:「民眾無知並不打緊,若果國家領導人能夠掌握資訊,並且高瞻遠矚,那麼國家仍然可以運作和向前發展。」遺憾的是,有些美國總統的無知已經鬧出了笑話。1976 年總統大選期間,福特總統與對手卡特辯論,福特宣稱:「蘇聯不會控制東歐,在福特政府的領導下永遠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番說話令人瞠目結舌。事實上,在二次大戰之後蘇聯已經控制了東歐。福特後來澄清說,他的意思是東歐人民的精神和意志並沒有被蘇聯壓垮,他並不是說蘇聯沒有真正控制該地區,我覺得這似乎是馬後炮。

2017年5月,特朗普總統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家報》記者齊托(Salena Zito)採訪時表示,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有能力阻止美國內戰。但事實上,傑克遜在內戰爆發前的16年已經去世。此外,根據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John Bolton)所說,特朗普曾問他的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到底芬蘭是否是俄羅斯的一部份,這暴露了他缺乏基本的地理知識。

健康的民主依賴公民及政治人物做出明智的選擇。然而,當兩者皆是知識貧乏時,他們可能會根據不完整或誤導性的信息而做出具有危害性的決定。筆者已經觀察了這個現象與思考這個問題很多年,也許,真正的問題並不是無知,坦白說,我對很多東西也是一知半解,甚至糊里糊塗,當遇上自己不明白的東西和無法勝任的事情時,我會閉口不言和找人幫忙。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或者這是對無知的無知。

舉例說,當筆者還是研究生的時候,一位美國教授曾經和我爭辯中國歷史,他是統計學教授,而不是歷史學家,但他辯論起來卻振振有詞。他當然錯漏百出,我心想:「為甚麼他覺得自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會比我多呢?」因為他是我的教授,所以我不好意思說出口。

很多年前我在某大學擔任研究部門主任,上司要求我要跟幾個資訊科技單位的主管合作,推行一個研究計劃。在開會之前,我以為他們扮演的角色是為研究部門提供技術支援,但在開會的時候,所有人對研究設計指手畫腳,儘管他們從來沒有發表過半篇研究論文,我忍不住說:「我不會指導你怎樣去安裝伺服器、如何去編寫程式,在這裡我們各人都有自己的專長,為甚麼我們不專注於自己的拿手好戲呢?」最後這研究計劃無疾而終。

並不是人人都需要萬事通,其實,我們只需要找尋和信任有知識的人,二千年前太史公司馬遷已經有這種洞見,他在《屈原列傳》中寫道:「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但司馬遷慨嘆這並不經常發生,相反,亡國破家卻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