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有品上網」嘉許禮暨有品親子講座活動回顧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20/01/2022
因著疫情持續及科技進步,學童增加上網時間,容易在網上接觸不同的人及事物,要令他們懂得分辨善惡對錯、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是十分重要。本社的「有品上網」- 青少年品格培育計劃透過製作不同形式的資源,如動畫短片、填色及漫畫冊、教育單張等,讓學童明白如何於不同的場景保護自己。
贍養費的法理情
韋佩文
| 明光社輔導員及項目統籌經理
20/01/2022
香港的離婚數字持續增加,很多單親家庭需要依靠贍養費去應付生活開支,但離婚夫婦經常因經濟困難、恩怨情仇或缺乏承擔等原因,為贍養費爭持不休,連子女也受到牽連。
當小孩遇上禮物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0/01/2022
人們送禮物的原意是藉著看得見的禮物,來表達看不見的關懷。深明此道理的人會看重禮物帶出的心意,而非禮物的市場售價,古人更會以「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重」來表達這種情懷。在物質豐富的年代,這種情操似乎慢慢地失落了,「交換禮物」已成為節日的例行環節,禮物好像已失去了特殊的意義。
元宇宙與未來世界的想像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0/01/2022
科技發展,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關鍵字,如果要為2021年找個關鍵字,可能是「元宇宙(Metaverse)」。當線上開放遊戲平台Roblox用這個字來招股,上巿首日公司估值突破400億美元,又連facebook公司也改名叫Meta,將facebook放在Meta旗下,成為子公司,更多不同的科技公司追捧,彷彿其未來發展定必十分光明。
版權條例修訂捲土重來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0/01/2022
2021年10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本港的《版權條例》落後超過10年,當局要進行「保底」工作,修訂法例,並以《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作藍本諮詢公眾。
大麻來了怎麼辦?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0/01/2022
近月不少傳媒將有關大麻的議題炒熱,說學生可以在商場隨便購買大麻產品,沒有法例禁止,又說大麻產品成行成巿,有糖果、咖啡、酒、又有香薰油,可以用來吃、用作美容、醫療,甚麼都有。為甚麼大麻產品可以在香港出現?這些「大麻」產品是毒品嗎?外國如何處理這類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