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抗爭
暴力抗爭與強力鎮壓
逆境.重建.復原
2020年11月6日,研究中心舉辦了「逆境.重建.復原」週年研討會,在此與讀者重溫當天的一些剪影。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
適當的制衡
良好意願與違法手段
目的與手段
警搜好鄰舍 指瞞1800萬眾籌 拘兩女涉洗黑錢 凍5戶口2500萬 | |
(明報.9-12-2020) |
2020年最糟糕?
封面再現紅色大交叉 時代雜誌:最糟糕一年 | |
(東方日報.7-12-2020) |
毋須迴避的移民問題
中大亞太研究所最新一項電話調查發現,有近四成四受訪市民表示如果有機會將會打算移民,而在打算移民的市民之中,有大約三分一近期已經有為移民做準備。
過去幾年社會運動引起的社會撕裂和暴力衝突,令到不少市民對香港的現況不滿,而在今年港區國安法頒佈之後,中央和特區政府一連串的行動,亦令不少人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及宗教自由的前景感到憂慮。失望、恐懼、尋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有新的發展機會,通常都是一個人、甚至一家人決定移民的理由。九七年前香港已經經歷過一次大量中產、有學歷、有財力的社會中堅份子移民的衝擊,想不到今日我們又要再次面對,而教會亦都首當其衝。
香港教會一般比較中產、有能力移民的人不少,而且中央對宗教自由的看法、以及近年來拆十字架、加強限制教堂以外的宗教活動、打擊家庭教會、以及拘捕一些敢言的牧者,都令不少的教牧和弟兄姊妹感到憂慮,教牧和信徒有移民打算的人相信不會比一般市民少,問題是教會想不想正視這個敏感的話題。
計算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態度
過去一年,大家有沒有為了一時的不滿、怒火、甚至義憤,講了或做了一些傷害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事呢?大家在做任何決定、講任何說話之前,有沒有先好好坐下來計算代價呢?還是為了做一分鐘英雄;為了一時的衝動;或者為了出一啖氣,而做了一些會令自己後悔、或者自投羅網、作繭自縛的事呢?
路加福音十四章28至32節提醒大家「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
當然,講了一些話、做了一些事,為自己帶來麻煩,並不等於一定就是做錯了,因為,很多時做應該做的事,講應該講的說話,都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但馬太福音五章37節亦提醒我們,「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我們是否說一些話,做一件事不能單憑後果來決定,而是要跟隨主的心意,不能違背一個信徒應有的原則。 那麼路加福音十四章想提醒我們甚麼呢?我想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計算代價,權衡輕重,懂得分辨甚麼是不能不做,以及避免無謂犧牲,誤己誤人。
在不正常的世界呼喚正常
第三波的疫情粉碎了不少香港人期望生活可以早日回復正常的夢,而近期的政治形勢亦為大家帶來很大的衝擊,香港已愈來愈不是我們熟悉的香港了!不過,何謂正常對我們來說亦愈來愈吊詭,也許是時候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何謂正常的生活,以及我們究竟希望回復到哪個時候、哪種狀態的正常生活呢?還是我們一直將不正常當作正常?
無論是社會運動或疫情的問題,單一議題已漸漸成為一些人的正常生活,因為腦子裡彷彿只有一件值得關心的事,以及期望只有一種自己想出現的結果,漸漸忘記了、或拒絕接受社會上其實有不少人與我們的想法原來很不同,但我們卻很快便將對方定性,給予一些負面的標籤,然後便大條道理將對方視為壞人,不用理會他們的錯誤想法,而自己的想法由於出於正義,因此一定是對的。
東西薈萃、政治上左中右並存、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社會氣氛包容、多元、曾經是我們很重視的核心價值和正常生活,可惜今日我們看到的只是壁壘分明,各走極端,大家對不同意見和立場的包容度不斷下降,更加難以容許別人中立,因為不是站在自己相同立場的人,便是自己的敵人!而不幸的是,教會亦受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有些弟兄姊妹將政見和就社會問題的不同回應方式凌駕了信仰,以政治立場來判定對方是否真正的基督徒,直接審判持不同信念的人,甚至將對方打入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