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基層家庭同度暑假
感恩在不同基金的資助下,這個暑假本社舉辦了三次的戶外親子活動,包括:南丫故事花園、認識荃灣社區遊及大澳水鄉遊,在活動中我們能服侍基層家庭。
南丫故事花園
感恩在不同基金的資助下,這個暑假本社舉辦了三次的戶外親子活動,包括:南丫故事花園、認識荃灣社區遊及大澳水鄉遊,在活動中我們能服侍基層家庭。
南丫故事花園
較早前由於天氣持續酷熱,長時間留在戶外工作或身處高溫的環境之下(例如在沒有冷氣的劏房或天台屋),都難免有中暑的危機。有教會為了街坊著想,決定開放教會的禮堂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入內避暑,就像有些教會在寒冷天氣警告時開放作避寒中心一樣,都是以積極的行動回應鄰舍、特別是基層市民的需要。不過,能夠排除萬難,身體力行去做好鄰舍的教會實在太少!究其原因,相信與不少教會缺乏這方面的負擔,以及不願打破常規有關。
教會和不少機構一樣,為了有效管理,避免公物受損及維持場地的整潔,對如何使用場地都會有一定的規矩,愛護公物本身是好事,而有規有矩亦可以避免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做法而帶來執行上的混亂,對於一些使用率高和會友人數較多的教會有其實際上的需要,但凡事都有例外,當遇上一些特別、緊急或現行規定無法解決的需要,若執行者仍然墨守成規,將程序和規矩變得至高無上,令組織以及政策發揮不了應有的原意,就變成了官僚主義。而所謂官僚作風指的不一定是政府的官員或公務員,也包括所有只會按本子辦事,只重視本身所定的規矩,只想確保自己不會犯錯的機構,當中自然也包括教會。
![]() |
|
(晴報.2022年7月14日) |
疫情持續下學童受到不少壓力,有調查以問卷跟進1,501名學童壓力情況,發現9至18歲學童中,有近兩成學童壓力指數高於正常水平,部份人更感到抑鬱及焦慮。部份受訪學童在壓力下感到容易被觸怒、難自律學習,也有的擔心自己會出醜。
香港人愈來愈長壽,有調查指2020年香港有3,500多名超過100歲的人瑞,但諷刺的是安老政策卻令人愈老愈煩惱!現時香港約有145萬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而入住各類安老院舍的長者約有59,000人,即佔了65歲以上人口大約百分之四,但輪候政府的津助或合約安老院舍的平均時間長達三年零五個月,與抗戰差不多一樣長!2020年就有超過7,000名長者「等到死」亦未獲安老院的宿位。在沒有足夠的退休保障支持下,祝人長命百歲,若沒有加上身體健康,有樓安居和基本生活保障的話,其實和咒別人「因住最尾幾年」可能差不多。
![]() |
面對疫情的變化起伏和社會的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街坊、一些正接受服務的受眾以至教會的弟兄姊妹,都有迥異的需要,教會及機構可以如何回應?2022年2月22日,本社舉辦了「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四面受疫,卻不被困住 ——堂會及機構在疫情下面對的需要和事奉機遇」網上講座,邀請了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歐偉民博士、
明光社對基層家庭的服侍始於2020年3月,由於當時疫情爆發,一些學童家長向我們表示有經濟困難,及後我們收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開給予各機構的電郵,邀請機構為合資格的劏房戶申請現金資助,為劏房戶解決燃眉之急,本社便申請參與「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及「抗疫失業慈善基金」,成為執行機構。
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每每教人措手不及,特別是對基層人士來說,原來的生活已經十分艱難,疫情下的種種政策無疑是讓他們生活的擔子百上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