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關係成癮(Codependency)

莫陳詠恩    |    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實踐科副教授  |  整理:李嘉敏、吳慧華、陳永浩
15/10/2010

摘要
 

工作沉溺——工作狂也是成癮行為嗎?

李耀全    |    牧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教牧事工部 副主任
15/10/2010

摘要

沉溺問題的心理成因

葛琳卡    |    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 拉法基金會 義務總幹事 | 整理:李嘉敏、吳慧華、陳永浩
15/10/2010

摘要
 

序 : 「一步一腳印、穩步中成長」的研究中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0

過去一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穩步成長。研究中心建基於有關生命倫理的研究工作,同時也對影響生命價值、道德倫理的社會問題作思辨和分析;在回應當今社會的問題,我們嘗試從倫理角度探討不同議題。
 

性教育,可以在哪裏學?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4/10/2010

近日翻開報章,不少標題十分駭人,包括「小女友珠胎暗結16歲父山頭埋嬰」;「風化案增加,強姦三日一宗」等,許多專家學者往往將事件歸因於性教育不足。

廣告掩眼法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4/10/2010

平日,不知道當大家看報紙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報紙咁多頁,又幾乎每版彩色印刷,都係賣六蚊,而免費報紙仲係唔使錢……其實都幾抵喎?」但當我們打開報章細閱的時候,我們卻會發現每兩版就有起碼一半是用來賣廣告的,因為廣告是報業主要的收入來源。
 

誰移動新聞界綫──動新聞還算新聞嗎?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10/2010

在報業評議會十周年的研討會,台灣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呂郁女教授表示,《蘋果》動新聞在台灣引起很大反響,由於內容巨細靡遺描述暴力、性侵害、兇殺等事件,對兒童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嚴重的影響,被台北市政府開出兩張五十萬台幣的罰單。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教授在回應時直指,動新聞根本不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