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影出個「o靚」來

陳永浩    |    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06/08/2009

今個夏天,有關o靚模的一舉一動,迷倒了一眾電車男,御宅男,甚至少男,通宵達旦到書展,電玩展,他們日以繼夜輪候排頭位,為的要買到最新最熱辣辣的水著寫真,與模特兒一同食雪糕,飲牛奶合照,甚至有13歲少年搶著購買限量版的「人形攬枕」。總之o靚模一到,全城哄動,風頭一時無兩!
 

《2009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 ── 明光社發言稿

29/07/2009

過去一年多,明光社一直透過不同途徑表達對家暴條例修訂的意見,由一開始我們已表明,任何人若受到暴力對待,政府必須正視及予以適當的保障,但任何條例的修訂亦必須留意其細節,避免令人誤解及出現可能導致司法覆核的伏線。
 

關注焦點

27/07/2009

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問題(例如賭博),一直都是明光社關注的重點,我們會在每期《燭光網絡》和大家介紹和分析一下,近期在這幾方面一些值得我們關注,會對香港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並一同探討回應的重點和策略。
 

援助交際:

何故先生    |    香港中文大學 日本研究系 兼任講師 跨媒體創作人
27/07/2009

援助交際,簡稱「援交」,是一個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源自日本的新興名詞,最初代表少女為了獲得金錢(援助)而答應與男士約會(交際),但不一定伴有性行為。然而,隨著社會風氣惡化,如今已成為學生賣春的代名詞。
 

變化就在不知不覺間

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27/07/2009

早陣子,公眾就馬會擬多加賽馬日鬧得熱烘烘,然而青少年吸毒問題一出,報章頭條全是青少年的臉孔。跟其他社會敏感議題一樣,此議題也就乘機「火速趕路」。相關的政策,據報導,不知不覺已於5月下旬獲「博獎會」通過,之後又不知不覺於7月上旬獲行政會議通過。多個受馬會資助的志願團體,也不知不覺由關注事件變成無異議……
 
在此不知不覺之間,謹將事件再次鋪陳如下:

物慾 道德底線模糊 空虛 ── 網上歪風正常化

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27/07/2009

近年援交新聞接二連三,這股風氣仿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隨著互聯網不斷擴散,情況已一發不可收拾。從失蹤少女王嘉梅疑被殺害肢解案到時下少女將「援交」行為正常化,展開了捍衛道德與拜金主義的角力賽。[1]

網中人,網中淫?

陳永浩博士    |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27/07/2009

由最早於90年代初期在東京MSN?QQ?找朋友?上Chatroom?這些原本是極普通的網上平台,其實都可以是網上援交的重要傳播媒介。究竟現時本港的援交情況,與網上各個交友及通訊網絡有多大關係?
 

「懲」、「教」與「愛」的照顧

吳巧華姑娘    |    路德會賽馬會華明綜合服務中心 社工
27/07/2009

少男少女在未成年已開展性工作生涯的情況,過去一直存在。故此當「援交」由最初的逛街看戲吃飯,演變成包括性服務,甚至只提供性服務時,當中有很多理解與介入,都是可以互相參考的。
 

防患於未然

採訪及整理: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7/07/2009

本年初有調查顯示24%的初中生接受援交行為,[1]而援交少女最小更只有十三歲,

是誰播下援交的種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7/2009

援交,一個比較中性的名詞,讓人聽了感覺比較舒服,相對於少女賣淫來說,的確「好聽」得多,就如電影《我不賣身、我賣子宮》中的「性工作者」瞧不起內地新娘而挺起胸膛說:「我只賣身、我不賣子宮」一樣。在這個喜歡去污名化的年代,我們總有辦法將一些事情的真象掩蓋,然後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