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神創造人類,也創造了動物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5/04/2022

當網絡成為信仰的一扇窗 牧養的範式轉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5/04/2022

從網絡牧養實例中探索未來

林天然、歐陽家和    |    林天然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25/04/2022

疫下學童的需要及教會的機遇

林天然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5/04/2022

疫情下爸媽的難題與出路

傅丹梅、林天然    |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林天然 | 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5/04/2022

失業並不等於失去所有……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5/04/2022

教會在疫情下所遇見的機遇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5/04/2022

疫情之下,政府對宗教場所的限制愈來愈嚴苛,甚至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教會只有受薪同工才能進入,教會在這段期間可以有甚麼機遇,即使四面受疫,仍不被困住?明光社於2022年2月22日,舉辦了一次網上講座,當晚的分享嘉賓包括了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堂主任陳淑娟牧師、宣道會屯門堂甘晨智牧師及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歐偉民博士,他們分享到教會在疫情下的機遇,以及面對的困難。

疫情不能困住愛鄰舍的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5/04/2022

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每每教人措手不及,特別是對基層人士來說,原來的生活已經十分艱難,疫情下的種種政策無疑是讓他們生活的擔子百上加斤。

疫裡同行主開路,夥伴結連成祝福

楊潔華    |    明光社督導主任(拓展及對外事務)
25/04/2022

明光社對基層家庭的服侍始於2020年3月,由於當時疫情爆發,一些學童家長向我們表示有經濟困難,及後我們收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開給予各機構的電郵,邀請機構為合資格的劏房戶申請現金資助,為劏房戶解決燃眉之急,本社便申請參與「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及「抗疫失業慈善基金」,成為執行機構。

認識疫情焦慮

譚日新博士    |    臨床心理學家
25/04/2022

1. 疫情焦慮的成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簡報,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鬱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一般來說,對疫情有過度焦慮的人士本身可能對其他事情也有過度焦慮。而焦慮症的成因可以分為生理和環境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