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FF到盡頭還是兵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一位剛畢業的青春少艾上載一幅與男性密友的合照,標明是比男朋友更親更重要的好友,更獲得女方家人認同,因而被一眾網友戲稱為大將軍。
為造勢而拋棄傳媒操守?
現今資訊爆炸及網媒盛行,網上新聞資訊快速流動,不少人根本沒有時間去細閱或思考新聞背後的訊息。因著這樣的網絡生態,所謂的內容農場 (Content Farm)在網上應運而生。這類網站的文章一般都沒經嚴謹審核出處及檢察內容的準確性,而且多以誇張標題作招徠,公信力極低。但如果有一天,本地傳統媒體也效法內容農場的做法,無論對讀者或傳媒界都是一場大災難。
唔好輸俾個「抵」字
在剛過去的11月11日,於部份熱愛家庭的朋友眼中是「夫妻節」,但在內地卻是被稱為讓單身人士自豪的「光棍節」,近年更被大財團塑造成為瘋狂割價的日子,催谷網民購物。今年淘寶光棍節當日全球交易額超過了1200億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多!當馬雲先生擔心物流系統因包裹一時間增加太多而未能消化之同時,究竟有沒有人會擔心在衝動消費下,物質的浪費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留與墮的抉擇
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現代醫學能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檢查胎兒的成長是否正常健康。可是,當檢查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或在醫學上已被判斷難以繼續生存,甚至繼續懷孕會影響母子平安時,留或墮胎,成為一個無可避免,卻又必要面對的殘酷抉擇。倫理往往不只是簡單的是非題,而是有血有淚的生命抉擇,為此我們走訪了幾對經歷過掙扎的父母,嘗試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完美──必然完善嗎?
假如這個世界再也沒有身體殘缺、沒有智障、沒有衰老,是否表示這個世界已經達至完美了?當然不是,隨著基因科技愈來愈發達,身體健康只是最低標準,人們所追求的只會愈來愈高,希望力求完美,排斥及改造所有不完善之處。基本上,人類力求進步,只要科技許可,製造出高智商、高能力、「高顏值」的人類應該沒有問題,為甚麼還會有人提出反對呢?
服侍與合一
孩子有「缺陷」,父母當然不好過。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但當教會遇上有殘障的肢體,家人處於徬徨無助之際,不少教會方發現原來自己缺乏與他們同行的經驗。
智障人士的福音工作
基督教靈實協會福音事工部社區福音事工組,夥拍教會為基督教靈實協會轄下服務單位的智障人士提供服侍,開辦智障人士的團契活動及崇拜,讓智障朋友及其家人認識福音。周家成牧師回憶事工發展初期是由個別教會義工的定期探訪開始,及後教會派出義工帶領智障人士到教會參與福音團契或無障礙敬拜,有些教會更會租用小巴提供接載服務。智障人士得到教會的牧養及栽培,受洗加入教會的亦不計其數。
權利與禮物
今天的生殖科技一日千里,很多以前看為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在科技已不是很難的事;50歲的婦人可懷孕生子,甚至一個單身男子可以透過捐出的卵子和代母的腹,取得一個有他基因的孩子。不過,聖經告訴我們:「甚麼事我都可以作,但不是都有益處。甚麼事我都可以作,但我不要受任何事的轄制。」(林前六12)《新譯本》我們要追求的,不是最大的可能性,而是最美善的生命,建造合乎上主所設立的秩序的生活。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6年10月)
國際
美國的同運及跨性別政治議程繼續鋪天蓋地地發展,不單校園、法庭、公共領域,甚至教會亦無法倖免;所謂的「性別友善廁所」在香港亦掀起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