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德性社會」的建立與「有理想社會」
這是令人驚訝和無言的年頭──六月廿二日明報有一則名為《抄出我天地》的新聞,指香港公共圖書舘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之「2007年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中,初中組入圍的10篇中,竟有3篇屬抄襲作品!
評「壹周刊」的《性戰沙皇蔡志森》!
今期「壹周刊」刊登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訪問,就「中大學生報事件」而引發的性倫理與道德爭論再展開話題,該文題為《性戰沙皇蔡志森》。首先聲 明,我並非明光社成員,也不是教徒,雖然認識蔡志森,但他並不認識我,而本文亦未經明光社過目。
為子女注射價值觀防疫針
子女沉迷上網,除了會影響學業之外,還有什麼問題?
誤交網絡損友?
上癮打機?
長期睡眠不足?
缺乏運動?......
以上的上網問題,都會影響子女的日常生活,但各位父母有否想過:子女經常上網又缺乏家長指引,會引來對他身體的傷害,甚至做出犯法行為?
近日自「中大學生報」事件後在報章上出現對明光社的指控
指控 1
明光社是幕後黑手?
「舉報《中大學生報》的是與明光社有關的牧師。而在打壓香港電台的《鏗鏘集》事件中,扮演啦啦隊角色的,同樣也是明光社那幫人。」
(「我們要為自己掘墓嗎?」 2007-05-12蘋果日報 A18論壇 黃世澤)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也許你會說,那又如何?
對,非但九寨溝已經不下雪,北極區的冰島和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去年也錄得攝氏十度的暖冬,你大概也懂得全球暖化的情況,正在世界各地造成各式各樣的古怪氣候,不過對於身處香港的我們,這些都實在太遠了,搔不著癢處。
性傾向歧視條例有助預防愛滋?
5月29日,衛生署公布07年第一季愛滋病病毒感染人數,當中20人經異性性接觸感染,35人經同性/雙性性接觸感染,後者高於前者的情況已持續了四季之久(註1) 。同一天,有報導指社會上存在對同性戀的歧視令愛滋病防治工作難以展開(註2),故需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消除歧視,從而減少愛滋病毒蔓延,這說法有沒有根據呢?另外,在預防教育方面,當局又有甚麼需要正視?還有甚麼訊息應該向市民傳遞呢?
就899期《壹週刊》所作的澄清
2007年5月31日第899期《壹週刊》第76-80頁「性戰沙皇」一文中對本社總幹事有不少人身攻擊,內容不盡不實,除資料錯誤外,亦有不少斷章取義,容易引起誤會,此外,整個訪問過程亦令本社總幹事感到不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