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家庭的危機家庭的危機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09/05/2008
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英美法澳的離婚率大概翻了一翻。美國現在的離婚率約50%,44%十八歲以下的孩子活於單親家庭裡,通常是由母親撫養──其中近一半活在貧窮線下,她們離婚後的平均收入有30%損失。
再思娼妓合法化
陸君樂
| 海外傳媒工作者 | 明光社 前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05/2008
三月份本港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有團體就此提出娼妓合法化,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大部分支持者都相信娼妓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1.擺脫黑社會操控;
2.改善接客環境,以近期兇殺案為例,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沒有工時規管及工資保障,
鄧寶山先生
| 施達基金會 教育及推廣幹事
09/05/2008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家庭凝聚力的概念,以回應接二連三發生的倫常慘劇及日益嚴重的家庭暴力問題;並逐步開展一些具體措施如加強家庭教育、完善處理家庭暴力 機制、向偏遠社區增撥資源、營造對家庭友善的工作及社區環境等。措施有何成效,還需拭目以待。可是,這些措施並未觸及工作過勞及經濟收入不足兩大核心因 素,因工時長、工資低帶來的家庭問題更時有發生,難免令人懷疑措施的實質成效。
社會要總動員推動家庭價值
鍾劍華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09/05/2008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以為香港作為華人社會,家庭制度較西方社會穩健,香港政府也常常以此作為否定某些社會政策措施的理由。但事實上,香港家庭制度並不如想像中穩健。
基督信仰對家庭價值的詮釋和信念
鄭順佳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09/05/2008
按舊約創世記的記載,上帝把夏娃帶到亞當面前,從而創立婚姻和家庭制度,並且以十誡的第五誡,「當教敬父母」,顯明對家庭關係的重視。說清楚點,這是指一夫一妻的異性戀家庭制度。然而舊約聖經的敘事,反倒看似與這制度對着幹。單就創世記,已記載了多個家庭悲劇。
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整理 : 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09/05/2008
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熱情的「書香社會」;想像香港有一天成為可親的「愛家社會」;想像你我都在奮力推動這個城市──「愛家、樂閱讀、有夢想」。
色情無害?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5/2008
上週出現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在韓國大邱市揭發一群初中、小學的學生的集體強姦、猥褻低班同學的案件;涉案的主犯都是13、14歲以下的少年,而受害學生超過一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