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生命的餘震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7/2008

512,將繼64之後,成為這一代香港人另一個特別的符號,血濃於水的感情不是靠每晚新聞報導前的國歌,而是因為一個個無名英雄,以及一個個生離死別的故事所激發,地震不僅發生在四川,也發生在很多人的生命裏。
 

民主、人權與道德

15/07/2008

* 「因為人有罪,所以民主是必需的;因為人有上帝形像,所以民主是可能的。」Reinhold Niebuhr
 

報道四川大地震:港式「遙距貼心」採訪

李月蓮    |    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 新聞系 副教授
15/07/2008

 四川在5月12日發生八級地震之後,香港記者在當日下午就奉命啟程前往災區。據悉在兩個多星期之內,香港媒體共派出250多名新聞工作者接力到地震災區採訪。究竟今次的地震報道有甚麼特色?香港記者有甚麼貢獻?對新聞界有甚麼影響?

在碎片世界裡做信仰整合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15/07/2008

 一個曾考慮當傳道人的律師,會是一個怎樣的基督徒?一個在大學時代已關心香港前途的律師,會是怎樣的基督徒?一個不死讀書也不困死象牙塔的學界中人,會是 一個怎樣特別的基督徒?4月25日晚上「閱讀雲彩」分享會的嘉賓講員,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先生,絕對是一位肯思索、有堅持、與時代同行的當代門徒。

福音需要道成肉身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15/07/2008

 如果這並非一般的時代,香港亦並非一般的城市,也許從中大崇基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身上,頗能折射著這個特別的時代並香港這個獨特的城市和社群。盧龍光牧師在5月25日於明光社的「閱讀雲彩」分享會中,和參與者分享他作為身體力行的神學學者的故事。

家暴條例明年暗渡陳倉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7/2008

 
政府於2008年5月中向立法會議員發出一份檔案,表示政府計劃於2009年再次修訂《家庭暴力條例》,將同性同居者納入《條例》的保障範疇,卻沒有清楚交代原因。這個決定與政府之前的立場相抵觸,因此,明光社就有關事件去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詢問政府為何突然改變立場。左面是政府覆信的主要內容:
 

5.12四川大地震

搜集及整理: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7/2008

 <四川大地震>[1]

 

主震及餘震
 
主震時間:2008/5/12(一)2:28pm
主震強度:黎克特制8級
主震震央:中國四川省汶川縣
主震區累計餘震:13,096次

若有一天,「家庭」變成這樣……

陳碧珊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26/06/2008

若有一天,在一個婚禮上,一對新人為對方戴上婚戒,互證婚盟,你以為他倆是一位新郎加一個新娘時,這假設可能已不再成立了。至少,在已實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及地方,一男一女的婚姻已不是定律…
 

「生仔協議」與「邊青調查」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6/06/2008

昨天有兩則令人震驚的新聞,都是與青少年性觀念有關。一則是來自美國的“生仔協議”[1],而另一則就是本土的“邊青調查”[2]

網上「大起底」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4/06/2008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網絡早已由剛開始的「單向」發放資訊的模式,發展到Web 2.0 的互動世界,當中的網誌、討論區、影像分享及交友工具,都讓參與者可以自由地在網絡上發放資訊,互相回應及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