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去留.安身.立命 研究中心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8/10/2021

2021年8月27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去留.安身.立命」順利舉行,在此謝謝各位講員及約90位參加者,也謝謝旺角浸信會借出場地,以及在場同工提供的支援和協助。讓我們與大家一起回顧當日精華。

李樹甘教授

明光社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發佈了一項由研究中心委託的「香港基督徒移民意願與生活狀況研究」。是次項目同時採用量化與質性的方法。量化方面,李教授的團隊把956位受訪者分類,估計於未來五年會留港的佔51.3%、移民佔28%、一半半佔20.6%。傾向移民信徒中,經常參與教會活動頻率為21%,經常參與教會服侍頻率為12.3%,他們的離開對教會有一定的影響。李教授希望研究的目的是要「描述」探究現象所出現的規律、形態、過程和條件,以反映探究現象的情況,藉此幫助教牧同工建立一些方向,因此他運用路徑分析方法(Path Analysis),發現對於留港信徒來說,當信徒愈「對於未來充滿信心」,愈能增加他們的「生活滿意度」,當他們的「生活滿意度」較高,一方面愈期望教會「加強靈命培育」、「更多教導聖經」、「更多彼此守望」及「努力廣傳福音」,另一方面亦會減少他們期望教會最需要多做「爭取社會公義」及「爭取宗教自由」。統計上又發現,「子女教育」與「照顧父母」是五年內有可能移民或留港的決定因素。子女教育增加了移民信徒決定移民的可能性;信徒要照顧在港父母讓他們在移民一事上有掙扎。至於質性研究方面,在49位受訪者中,無論選擇留港或移民,大部份均表示現時身處的教會都缺乏去留議題上的牧養,認為教會大多傾向個別地關顧有需要的信徒,較少在教會講道及活動上與信徒公開討論。受訪者認為教會需要提供更多空間予選擇留港人士作交流分享,並透過不同的講道、主題活動及祈禱會,讓選擇留港的信徒之間建立同行系統,互相守望。

 
 

陳永浩博士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在回應研究報告時,借用了李氏遷移理論(Lee’s Migration Model)闡釋當事人考慮移民與否,他們與家人的關係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他指出人們都不是沒有情感的「經濟人」(Rational-economic Man),不會單單以理性計算然後便作出如此重要的決定。如研究報告指出,下一代的子女教育與上一代的父母影響人決定移民與否,因為人們是有情緒,是講關係的,家人的關係可以成為攔阻遷移的障礙。

而三位牧者則圍繞著「如何牧養信徒去或留的掙扎」這個主題,在研討會中分享:

 
 

陳傳華牧師

明光社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陳傳華主任牧師表示,為了了解移民這巨變對自己的教會有何影響,他在教會推行了一個調查,也建立了公開和透明的討論空間,深入從《聖經》、情緒及實踐的角度去了解移民,當中鼓勵同工分享,也引導教牧同工和會眾一同認識、思考、祈禱。陳牧師坦誠地提醒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沒有一個去或留的決定是容易的,沒有一個決定是不需付代價的,但每個人去或留的情況都不一樣,《聖經》亦記載了不同去或留的人物,所以不要用責備的態度去批評他人,反而要尊重別人的選擇及決定。他強調無論去或留,都要帶著時代的使命。

 
 

游淑儀牧師

明光社

宣道會屯門堂游淑儀主任牧師分享到牧者可用向上望及向下調這兩個向度去牧養有去或留掙扎的信徒。向上望指到仰望上主,從上主的眼看世界和未來,就移民本身,其實並無好壞、對錯,重要的反而是基督徒生命的方向和態度。游牧師表示她的教會本身亦有較多正面討論,舉辦過不同的講座,從歷史、教會及情緒等方面去幫助信徒分享或反思,有助信徒彼此接納,並且在深思熟慮下作決定。向下調指到靈命往下扎根,也指到調校教會的事工,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教會奉獻減少的挑戰,不要縮減擴展或關懷貧窮等服侍,但需要審慎理財,思考可以如何與神學院及基督教機構尋找合作空間,共享資源。

 
 

陳明泉牧師

明光社

旺角浸信會陳明泉主任牧者分享到旺浸會視移民的決定為一個家庭問題,牧者會從家庭輔導角度和適應角度來幫助會眾思考。牧者會坦誠地破除弟兄姊妹一些浪漫的想法,例如有一些信徒在港生活已感到很困難,便要提醒他們去到外國,可能要面臨更大挑戰。陳牧師也提醒會眾,不是申請移民的過程順利,申請獲批便表示這是神的心意。他指出教會不是一個宗教服務提供者,反而是在弟兄姊妹的成長路程中關懷他們,幫助他們茁壯成長。無論去或留,陳牧師不希望弟兄姊妹憂憂愁愁,反而希望他們成為門徒,特別是留下來的信徒,可以帶著使命感留下。

 
 
明光社

在論壇的發問時段,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就教會爭取社會公義一事上,如何兼顧去或留的信徒向三位牧者提問。三位牧師都認同要基於《聖經》去理解社會公義。游淑儀牧師指出牧者需要有智慧,按不同群體的情況去教導及牧養他們。陳明泉牧師表示除了社會公義,靈性培養、廣傳福音也是教會很重要的職責,不能被忽略。陳傳華牧師提到耶穌的門徒中也有奮銳黨,因此不必對人貼上標籤。不過,亦要看行出來的公義是否合乎《聖經》。

 
明光社
 
 

紀治興博士

明光社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紀治興博士以「時機和際遇左右眾人」為主講題目,他教導大家以「轉化」及「靈巧」來思考去或留這主題。他借用哲學教授Laurie Paul的理論,把移民定義為一個轉化性抉擇(transformative decision)——就是要為自己從未親身經歷過但影響深遠的事情作決定。轉化性的抉擇或會失敗,讓人後悔、自責,甚至變得保守及頑固,但也可能成功,若然成功,對人的好處便是打破人的慣性思維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為了減少轉化時引發的不確定性,人們需要靈巧,即分析事件的技巧:可以為去或留列出一個表,當中從長遠及多角度考慮「機」與「危」的後果。重要的是「慎選」,要知道「格局決定結局,未來發生在今天」。

 
 

譚日新博士

明光社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譚日新博士主講的題目為「恐懼不會沒了期」,他回應現場參加者的提問,指恐懼是可以存在的,只是不要任由恐懼主導自己的決定。在主講時段,譚博士透過闡述人們面對去或留的實際掙扎,讓大家更能了解當事人,尤其是想移民的人將面對的實際挑戰。他指出即使計算完代價,決定移民,恐懼也不一定完全消失。至於那些留下來卻感到恐懼的人,需要整理感受,譚博士分享到楊錫鏘牧師寫的〈我為何留在香港?〉,文中楊牧師提到留下來希望服侍華人教會,並指只有神是他的保障,這激發譚博士去思想在世的日子還有多少?自己的召命是甚麼?最後,譚博士相信當人具備愛和勇氣這兩樣生命質素,恐懼是可以有了期的。他亦指出肉體的居所固然重要,但心靈的家鄉更值得人花心思探索及建立,因這才是人們真正的所繫所依。

 
 

高銘謙教授

明光社

建道神學院滕近輝教席副教授高銘謙以「離開、留下、回歸各按其時」為主講題目,以傳道書當中既有循環又有直線的時間觀,來與參加者談人生,說移民。高教授指傳道者用太陽、風動、江河等循環不息的自然現象來闡明循環的時間觀(傳一4-11),在循環不息之中「地卻永遠長存」(傳一4下),這又說明地上所有的運作都是一種循環不息及存到永遠的時間觀;然而,人的一生卻又是直線的時間觀:「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傳一4上),面對循環不息的永恆世界,人生是有盡頭,也是有定時的。人類是世界的過客,是寄居者,把一個寄居者放在一個一千年的時段的永恆循環中,便應該有寄居者的心態,即是無論移民到英國或留在香港,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擁抱「定時」,擁抱某個時刻,接受那刻的好與不好。另外,人類既是地上的過客,真正擁抱的是天上那個家,在永恆之下,一生所做的決定其實微不足道,若然知道到了「定時」,人生又會進入另一個階段,這樣看來,便不必把移民視為一個「返唔到轉頭」的決定。

明光社

相關文章

由排遊情緒說到文化衝突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夏威夷大學數據科學教授與課程主任。
12/09/2024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美國

夏威夷的觀光公害

一年前筆者舉家搬遷到夏威夷,本來太太和我打算保留著加州的駕駛執照,但最近我們決定申請夏威夷的證件,原因之一是為了方便旅遊。夏威夷瓦胡島有許多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其中一個是恐龍灣(Hanauma Bay),那淺水的海灣遍佈珊瑚礁和熱帶魚,很久以前太太和我曾經瀏覽此地,至今仍然印象深刻。遷徙到瓦胡島之後,我們一直想重遊舊地,但由於觀光人數過多,現在州政府實施了人流管制,每天只容許一千四百名訪客進入海灣,外地遊客需要在網上預約,然而,當網站開始接受預約的時候,只需要幾分鐘,所有位置都會被掃清光。但當地人卻不受限制,只要持有夏威夷駕駛執照或者身份證,便可以長驅直入,這是我們申請成為正式當地居民的原因之一。

但這只是第一關,擺在面前還有其他挑戰。恐龍灣在清晨六點四十五分開閘,根據蒐集得來的資料,停車場往往在七時三十之前已經爆滿,為了避免向隅,我們在六點左右已在門口守候,如你所料,來到時已經有一列車隊在我們面前。

州政府的限制措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爆發之前,恐龍灣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三千人次,高峰日更高達一萬人次。不消說,如此繁忙的人潮會對珊瑚礁造成了破壞,據估計,每天約有412磅防曬乳流入恐龍灣,這些化學物質會傷害珊瑚礁。

根據 2022 年的一項調查,約三分之二夏威夷居民認為他們的「島嶼是為了遊客而運營,犧牲了當地人的利益」。一位 Reddit 用戶表示:夏威夷原住民,特別是摩洛凱島(Molokai)的居民,希望政府將土地歸還予他們,而不是去發展旅遊業。

「排遊情緒」 蔓延至全世界

這觀光公害和「排遊情緒」的情況並不只是局限於夏威夷,美國許多國家公園亦面臨著人滿為患,去年參觀國家公園的人次為3.255億,比2022年增加了一千三百萬人次,加州約書亞樹國家公園是重災區,遊客對該公園造成的破壞,需要幾個世紀才能修復。

再說遠一點,意大利威尼斯的人口只有五萬五千人,但每年卻接待二千萬名遊客,不消說,這小城市已經不勝負荷,現在威尼斯開始向一日遊遊客收取入場費,在全盛時期威尼斯人口有十二萬,由於許多當地人無法忍受遊客的滋擾,故此逐漸外遷。這種不歡迎遊客的態度在全球各地都在發生,瑞士一座小鎮對遊客已經不勝其煩,宣佈要效法威尼斯收取入場費, 印尼峇里島由二月起亦對外國遊客徵收旅遊入境稅。在西班牙馬略卡島和巴塞隆納,當地人都舉行了針對過度旅遊的抗議活動,巴塞隆納街上甚至出現塗鴉,要求遊客回家。五月,一座可以觀望到富士山的日本小鎮豎起了視線阻擋屏障,因為太多旅遊巴停在那裡,讓遊客下車拍照,擠擁的車輛和人群對當地人造成了不便。

雖然旅遊業會帶起當地經濟,但同時推高貨品與服務的價格,沒有直接受惠於旅遊業的升斗市民當然會叫苦連天。此外,過多遊客會造成環境污染、交通擠塞。另一個問題是文化衝突,例如有些遊客會趾高氣揚、大聲說話和叫囂、不尊重當地文化,有些遊客甚至乎在不適當的地方大小便。總括來說,遊客受到排斥,是因為我們干擾了當地人原本的生活方式。直到目前為止,筆者所接觸到關於觀光公害的評論都是傾向於同情當地人,這包括筆者在內。我完全明白當地人的感受,筆者十分喜歡旅遊,我知道這是甚麼一回事,因為我就是「加害人」之一,例如根據保護野生動物條例,遊客應該跟野生動物保持一大段距離,但筆者太喜歡攝影,有很多次我忍不住在近距離拍攝野生動物,結果招致一些人責罵我,在他們眼中,我就是一名「醜陋的遊客」。

歐美社會的移民潮導致文化衝突

有趣的是,在討論當地人和外來移民的文化衝突時,不少人卻站在外來移民的一邊,譴責當地人是種族主義者、排外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者……眾所周知,近年來歐美國家都受到大量移民問題的困擾,中南美洲的無證客如潮水般衝過美墨邊境,這已經成為了民主黨在今年總統選舉中的致命傷,最近共和黨領導的十六個州提出訴訟,要求停止一項聯邦計劃,這計劃旨在向美國公民的無證配偶提供合法移民身份。

歐洲國家則接收了大量來自非洲和中東的難民或者移民,例如由1970年至今,法國已經接納了大約二百萬名來自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的移民。而德國由2015年至今,則接收了大約一百萬名敘利亞難民。請恕我再一次政治不正確,這些難民和移民對當地人在教育、醫療、財政支出、生活方式上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比起遊客更為深遠,首先,遊客只是短期過客,但難民和移民卻是長期居留;還有,相對來說,遊客的影響尚算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例如大聲喧嘩或者破壞環境,但後者卻構成了治安問題,甚至牽涉到恐怖主義襲擊,例如最近德國警方拘捕了一名敘利亞籍疑犯,他涉嫌在索林根市(Solingan)建城六百五十週年慶祝活動上持刀攻擊多名途人,被捕後,他承認自己認同伊斯蘭國的信念。

任何事情都會由量變到質變,當遊客只是小貓三、四隻的時候,這不會構成觀光公害或者「排遊情緒」,相反,人們會表現出好客之道;同樣道理,從前難民或者無證客的數目還未至失控的時候,人們會大愛包容。然而,當數量越過了臨界點之後,人們的耐心就會耗盡。在面對觀光公害的問題時,人們會設身處地去為當地人著想,會認同有關當局的限制措施,會要求遊客自律和尊重他人;那麼,在面對當地居民和外來移民的衝突時,我們又可曾想過當地人也有合理的憂慮呢?

吾男吾女——性別的變與不變 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4/09/2024

2024年6月28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研討會,約有120人出席了聚會。當日的聚會得以順利完成,有賴各位講員不辭勞苦,在百忙中抽空預備簡報及為文集撰文,黃偉康博士更是自費從美國遠渡來港,特此致謝。另外,感謝旺角浸信會借出場地,以及同工們提供音響等支援,亦感謝當日蒞臨的參加者。現在讓我們重溫當日的精華片段。

 

張穎思博士

明光社

精神醫學哲學博士及香港註冊心理學家張穎思博士在「男女腦不同——再思同行路」的短講中用具體的生活例子闡明男性與女性的不同之處:女性找路的方式,傾向依賴地標、視覺空間記憶;男性則傾向靠移動的速度、方向及指南針等,推測所在的位置及找路。即使只是嬰兒,也已展現出男女不同,例如女嬰較喜歡看人臉,男嬰較喜歡看物件。專家透過分析男女兩性腦部功能活躍區域,普遍來說,女性的語言能力較好,而男性的邏輯性較佳;女性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高於男性的平均水平,男性則強於分析及處理數據。女性更擅長從長期記憶中提取訊息。另外,由於女性在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的連接較強,女性通常更擅長識別和處理個人或別人的情感。

 

姜雁慈女士

明光社

新造的人協會總幹事姜雁慈女士則與參加者分享到同行的意義是甚麼,她指出無論是男性或女性,他們都需要被了解及被聆聽,而身為同行者,需要明白當事人話語背後的真正意義,以及關心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例如曾有求助者對她說以後都不返教會,因為信仰讓她覺得自己「不男不女」,但當姜女士問到底,發現這位求助者可能因為覺得女性很弱,所以才想成為「男性」去保護女性,在耐心引導下,求助者亦願意祈禱。她提出了幾個成為同行者的元素,同行者透過檢視自己的角色及限制(check)、與當事人同在及接納(acceptance)他們、反思(reflection)他們的深層問題,以及關注他們各方面的成長指標(effectiveness),這樣便可以「從他的故事連結他的需要」。

 

在論壇的互動時段,在場參加者可以向兩位講員提問,而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則負責在論壇中擔任主持。有參加者都想了解變性人的腦部與其他人有沒有不同,張博士回應時指出,有一些研究顯示,一些年紀較輕並且想變性的女性,其腦部似女性,而一些較為年長才考慮變性的女性,其腦部則會似男性,這反映成長的過程會令人的腦部結構出現改變。尸而在接受輔導服務時,不同性別的跨性別者會否有不同的表現?姜女士分享到,她所服侍男士組別的組員(即生理男性有更改性別的想法),與一般男士不同,他們勇於表達自己,反而是女性組別的組員(有更改性別想法的生理女性),話語不多,也與一般女性的表現不同,因此,跟進女士組及男士組要有不同的方法。參加者中有一位婦科醫生,她分享到縱然跨性別者有服食荷爾蒙,若沒有進行變性手術,他們若遇到跟生理性別相關的醫療問題,適宜向有關的專科醫生尋求幫助。

明光社
 

李樹甘教授

明光社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發佈「有關對變性的看法及接納度研究」報告時指出,是次研究於2023年12月13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間,以網上問卷及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形式進行,共收到有效回應問卷789份,其中男女百分比為43.6%及56.4%,年齡層方面:18-25歲佔16.48%、26-45歲佔20.91%。根據迴歸分析結果,受訪者接受人權的話,相對會更接受已完成變性手術的人士。受訪者相對接受已經完成變性手術的人士從事個人接觸的工作(包括服務性、教育領域,以及家居服務工作),進入變性後性別的洗手間及參加另一個性別組別的運動。相對而言,受訪者較不接受未完成變性手術的人士,進入另一性別的洗手間及參加另一性別、與體能相關的運動。相比進入另一性別的洗手間及參加另一性別組別的運動,受訪者較為接受未完成變性手術人士以另一性別身份從事教育領域及需要與個人接觸的相關工作。基本上,信仰不大影響受訪者的接受程度。

 

陳永浩博士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回應研究報告時指出,變性不變性不是最大的問題,無論是信徒和非信徒,主要都是從人身安全及公平原則去考慮事情。然而,這是否表示,由於香港教會並不十分熱衷於現今性文化與不同性傾向的議題討論,以致令信徒未有太多意見?這便不得而知。總而言之教會以至社會,都應該給予會眾及公眾討論的機會,不應該避諱或逃避這個議題。以香港過去多宗關於變性或跨性別人士身份或婚姻案的判決來看,法庭顯然已代社會大眾決定了對「變性」及「跨性別」人士的接納度,這作法也會影響到大眾的接受程度。根據本研究的數據來看,公眾對公開討論似乎已經作好準備,有關跨性別者及變性人議題等相關的決定,實在應先由大眾多作討論,才能作出定論。

 
明光社
 

黃國維院長

明光社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教授,在「性別差異的神學意義」的主題演講中,提到神學家巴特曾將創世記一章27節提出的「神形像」和「男和女」作出的類比,他指出,神是三位一體的神,父子靈之間的關係,既然是三一神內裡的關係,也是所有受造物的關係之基礎,這關係先反映在聖子基督——「神本體的真象」——與人之間的關係,繼而呈現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人按照神形像受造」之意思。人作為身體的存有,巴特強調身體上性差異(sexual differentiation)的重要性,男和女的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典範。人要尊重神所創造的獨特身體,性差異就是最核心的差異,亦賦有神學意義及倫理上的意義。

 

黃偉康博士

明光社

美國加州持牌執照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則以「當『變性』不似預期——跨性別者的掙扎」為題主講,他提出了「ABC」預防方案,A是指到痛苦(Anguish),他指在LGBTQ(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群體中,高度敏感的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佔的比例很高,他們敏銳的感官使他們更容易受到傷害和創傷,所以首先要幫助當事人解決痛苦。B是信念(Belief),在孩子出現改變性別的想法之前,父母要鼓勵孩子學會批判性思維和清晰思考。C是社區(Community),當父母無法為孩子提供安全和庇護之所時,往往會有其他人接手「照顧」孩子,例如來自網絡社群的訊息會逐漸影響孩子。父母需要以關懷的態度接觸這些孩子或成年子女,而非拒絕他們,通常當情感需求能以健康方式獲得滿足時,性別轉移的慾望就會暫停甚至完全停止。

 

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以「談的不是性別政治,而是常識」為題主講,他指出跨性別議題是香港及教會面前的一大挑戰,雖然是次研究並非隨機抽樣,但卻是很有誠意的研究,他希望大家可以對問題有初步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藉著今次研討會,幫助大家思想社會及教會的層面該如何面對有關議題。他提醒參加者,必須正視性別議題引發的挑戰,當中包括:一、如何界定性別(變性的要求及更改身份證性別標記的準則);二、廁所、更衣室和安排(考慮加設性別友善/無障礙的設施);三、學校宿舍和營地安排;四、運動比賽/選美的分組安排;五、醫療上的分科/病房的安排;六、監獄/中途宿舍/庇護中心的安排;七、法律上/傳媒/日常生活對別人的稱謂;八、保險/年金/制服/假期(產假);九、丁屋的繼承/傳統權益/族譜上的安排。他希望大家可以從醫學、神學及社會政策等角度去理解及思想問題。

慢走.活路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4/1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昨晚徹夜大雨,醒來,竟是晴朗的一天。沒有藉口不外出跑步。還好,並沒有出現「局部積水」的情況,亦見不到的士司機轉身變成船夫,在急流中棄車逃命的場面。只是,雨後清晨的行人路上,竟遇見一幕幕為存活而奮進求生的片段。

明光社

英國住宅區的行人路與香港截然不同。在香港,一些較繁忙的街道會設有欄杆作分隔,但更多的行人路就只有升高了數公分的階級作區分。每當擁擠的時候,趕路的行人往往漠視自生的安危,跨過分隔線,走出在馬路上來越過人群,這亦成為繁忙都市的生活常態。在英國,馬路跟行人路之間,往往舖設約兩米寬的草皮,而兩米寬行人路的另一邊,就是一般平房的前花園,甚少出現人群擁擠的情況。這樣寬敞的路面,對行人或跑步者來說,實在是無所挑剔的設置。但對深居於草地下的小蝸牛來說,卻是另一回事。

 

明光社

整夜的大雨,不僅喚醒了沉睡的小蝸牛,更因泥土裡積滿了水,迫使牠們走出其安舒區,來換取一絲絲的空氣免得被溺斃。離開了熟悉的黑暗,告別了習慣的氣味,在草面上爬行、尋找、等候可再鑽下去的乾土。掙扎了整夜,怎料,天一亮,在陽光下,竟置身在混凝土的行人路上。背後是一尺多的草地,往前走,卻是遙遠的未知。鑽不下,惟有奮力的緩緩前行。短短的兩米距離,猶如無垠的曠野、沙漠。自持的硬殼,那能敵得過行人無意的踐踏?柔軟的身軀,那能抵擋朝陽的溫度?回不了頭,就只得繼續往前,冀望能找到安舒之地。窮一生之力,僅能前行十數厘米,確是進步,但卻救活不了自己。

過去數年因著戰亂、政局、時勢,不少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出生地、安舒區,流散異國。有些確實是生死攸關的選擇,但更多是為求一宿安睡或一口自由的空氣。幾經掙扎,到了看似安全穩定的地方,誰知要面對的,不僅是適應的問題,還有自身一直被壓抑的情緒,對故土舊地的思念,更要兼顧與配偶、家人、孩子的關係。環境確是改變了,亦是進步了,但似乎還是未能找到出路及平安。

小蝸牛從不知己身已陷困境,亦未料到當陽光漸露,牠會因水份流失而愈爬愈慢,突然,發覺身體不聽使喚,無法繼續前行。當牠意識到危機時,已是進退維谷,求助無門。

未能察覺到身處困境的,豈只是小蝸牛?

我們自恃過去的學識、技能、工作經驗、社會地位和人脈關係,卻猶如脆弱的蝸牛殼,在他鄉異地,似乎無法應對我們當下的處境及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及環境,不可能只靠自己獨力探索或盲目前行。異鄉客不僅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陪伴,亦需要與同為異鄉客的他者同行。同行所指的大概就是彼此攙扶,不介意示弱人前,不計算成敗得失,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甚或是,每當力竭迷失時,需要吶喊求助,並接受別人的幫助、救拯。

行人路上的小蝸牛,有否放聲求援?還是默言地等待死亡來臨?同在行人路上的我,雖聽不見牠們半點聲音,但卻看得到這努力奮進的生命及竭力向前的求生意志。這份不妥協、不言敗的堅持,總會令我放下腳步,把牠們放回草地上。我們的艱難、困境、委屈、傷痛,或許難以讓人明白,亦不容易揭示人前。但在我們未曾求助之先,那創造我們並愛我們的上帝早已看見,祂更願意隨時作出拯救,讓我們安躺在青草地,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溪水旁,叫我們再一次甦醒過來,並得享祂的恩惠與慈愛。[1]


[1] 詩篇二十三篇1至6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不變.情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4/09/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闊別香港差不多四年,幾經波折,終於能夠重回![1] 再踏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所看到及感受到的,可用一句諺語反過來作形容:「人事依舊,景物已非」

匆匆十數天,唯一的「公事」就是申辦身份證。而更大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相約最多的朋友、家人。雖說是「任務」,但其實亦是我們的心願以及回港最大目的和理由。但「任務」果真是適合配上「不可能的」來形容,要見的人多,逗留的時間少,難免顧此失彼。有的朋友,只得在機場送行時僅見一面,把重聚與道別濃縮結合在一起。Hello, Goodbye[2] 放在一起竟找到了其合理的解釋。好友問候一句:「你回來數天,有甚麼不習慣?」立時回答:「不習慣是站著不動也叫人流汗的天氣、每天要吃三餐(甚或四餐)、太晚吃晚餐……」只是,稍微停頓細想、用心感受一下,不習慣的就何止這些!

茶餐廳早上的奶茶配菠蘿油美味依然,茶樓的點心依舊精緻悅目,只是已聽不到電台的phone-in節目或看不到多元的報章社評,當然,更欠缺了食客對時事的高談闊論,圖書館每天仍然按時運作,但不少書籍已莫名下架,原來「圖書館戰爭」[3] 已不再是虛構的小說或漫畫,竟然已默默地醞釀發動,行人路的欄杆依舊默默地保護市民,但已見不到過去懸掛在上,種種促進改善社會民生的橫額,更看不到不同代議士爭妍鬥麗的風采,中區銀行門外的獅子,飽受風霜,歷盡叫人催淚的歲月,仍然屹立不倒、風釆依然,但其背後的經濟金融體制,卻已不如往昔,銅鑼灣的籃球場,每天仍充滿著球員、觀眾的汗水及喝采,但已容不下每年普羅市民的眼淚與哀鳴,大型基建仍在持續,只是讓人存疑,這能否真的促進經濟發展往前?還是名副其實的「倒錢」落海?在營造的昇平下,民眾是否仍可自由、盡興地歌舞?

助興者勸道:「我們不應該留戀過去,應放眼向前,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及思想模式,日子總能適應,生活總會好過來。」聽來也頗有其道理,惟有順其潮流盼望著:「明天會更好,光明再復來。」

歲月留痕,改變了外在的環境或面貌,卻動搖不了人心的單純、善良。

這次回香港,竟能重遇幾近失聯的夜校同學,這叫人倍感雀躍。認識他們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時,大女兒剛出生,心想孩子漸長,更需要爸爸陪伴,加上考慮到日後若進修神學,也需要具備學士的學歷,故日間上班,晚上兼讀社工學位課程。當年,同學們下班趕來,大多數也是匆匆忙忙,來不及say hello,已進入一邊吃便當,一邊聽課的狀態,終於熬過數小時的課堂,從半睡半醒中回過神來,來不及say goodbye,就如夢遊般踏上歸途。這一次相聚是非常難得!但見面前,內心仍有點躊躇,如何開展話題?彼此會否感到陌生?甚或能否認得出對方?誰知,踏入食肆,正在尋覓著這些早已認識的陌生人時,竟然在照面的一瞬,對方便衝著說:「你是偉洪,我認得你!」隨即,便有說不完話題:生活的點滴、過去數年的掙扎、對將來的憧憬……或許,是因著彼此曾一起走過青蔥的歲月,一份無形的安全感,能讓人暢所欲言。

與一同成長的好友見面,話少而言深。在輕描淡寫間就能道出生活上、家庭裡難以言說的壓力及困惑。

與舊同事的相聚,成為我們過去每次回港的「指定動作」。數算一下,原來已與他們認識超過二十五年。大家不僅見證著彼此在工作上的投入及貢獻,更是見證著我們所投身的社福界種種改變或妥協;這次,喜見對我有知遇之恩,已故上司的兒子。惟願他能像其母親一般,成為別人的幫助及祝福。

不曾改變的,還有在教會認識的弟兄姊妹,有的是扶持我們成長,有的是陪伴我們成長,有的是我們栽培成長。在主裡,我們不僅能享受當下的團契,更可在永恆中與主同在。

不可或缺的,當然是我們的父母、家人,縱然世情混亂多變、時局動盪不穩,他們仍是默默的守護我們,叫我們知道在世上,不論走到天涯海角,我們總有可停靠的地方。故此,我們亦深願,那怕對面幽谷盡頭,他們仍能在上帝裡找到永恆的歸宿。

或許,天地也會改變,但「情」總是不變。一首舊歌,由新生代演繹,其music video把「情」由男女相愛轉變為父女親情,看到極為普通的鹹蛋蒸肉餅,原來也足以叫人觸動:[4]

「是活在幻變不息的歲月裡 從前曾恆逸永遠不改事情

        也天天在變幻 妳我亦成習慣

        ……

        明日會「點」?[5]

        樣樣事亦難預見

     新的挑戰裡 實在是有得失進退

        明日會「點」?

但願是仍能互勉

     人在變 情懷未變 愛願永久長存」

                                                          (《天變地變情不變》,作曲:盧冠廷,詞:唐書琛)

愛,永久長存;

情,總不改變!


 

[1] 可看本文作者的幾篇文章:陳偉洪:〈回家.難〉,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22年3月8日,網站:https://ethics.truth-light.org.hk/nt/article/%E5%9B%9E%E5%AE%B6%E9%9B%A3(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4日)。;陳偉洪:〈回家.好難〉,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22年6月30日,網站:https://ethics.truth-light.org.hk/nt/article/%E5%9B%9E%E5%AE%B6%E5%A5%BD%E9%9B%A3-0(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4日);陳偉洪:〈離家.遠〉,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22年8月31日,https://ethics.truth-light.org.hk/nt/article/%E9%9B%A2%E5%AE%B6%E9%81%A0(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4日)。

[2] The Beatles, “The Beatles - Hello, Goodbye,” YouTube, last modified October 22, 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lYSKz_VnI.

[3] 〈圖書館戰爭〉,維基百科,2023年8月29日,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zh-tw/圖書館戰爭(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4日)。

[4] Universalmusichk:〈Gin Lee 李幸倪 - 《天變地變情不變》MV〉, YouTube,2017年1月5日,網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4qPD2G9jo(最後參閱日期:2023年9月14日)。

[5] 明天到底會如何呢?

婚離從來不易——教會能否成為同行者? 週年研討會精華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0/07/2023

2023年6月16日,研究中心的週年研討會於旺角浸信會順利舉行,我們十分感謝旺角浸信會借出場地,以及同工們提供音響等支援。當天有120位參加者出席聚會,在此讓我們重溫研討會的精華片段。

李樹甘教授

明光社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發佈的「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指出受訪基督徒,包括平信徒、信徒領袖、教牧同工,較接受信徒因家暴問題、被配偶離棄、及配偶有婚外情而離婚,即是信徒在受配偶傷害的情況之下可以離婚,他們亦較接受那些重新明白婚姻意義、已經完結前一段關係、以及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的信徒再婚。對比信徒領袖及教牧同工,平信徒較能接受信徒基於個人理由離婚或再婚。對比45歲或以下、46-55歲的兩組受訪者, 56歲以上組別的受訪者較接受信徒因個人理由如性生活需要、失去愛意、事奉方向不同,以及移民意向不同而離婚。反過來,45歲或以下受訪者較為接受已完結前一段關係、已在神面前認罪悔改,以及重新明白婚姻意義的信徒再婚。
 

陳永浩博士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回應「基督徒離婚再婚觀研究」時指出,《聖經》沒有提到家暴,但受訪信徒接受家暴為離婚的原因,接受程度甚至高於婚外情,這表示實際情況與教會教導是有落差,陳博士絕對認同確保人身安全是重要的,但亦提出信徒要留心處境與《聖經》教導之間的張力。另外,陳博士提到,一般來說,教會很關心受害者,但其實一段婚姻中,很多時並不是只有一方完全犯錯,有時加害者也可能受到傷害,需要被挽回。更重要的是為了保障下一代,避免離婚的情況再出現,他指出教會除了需要提供婚前輔導,也需要有婚後輔導。
 

韋佩文女士

明光社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韋佩文女士以「誰是離婚再婚者的鄰舍?」為題分享,她談及自己在輔導過程中,心路歷程有何改變。韋女士聽了很多求助者的心聲,有些人在婚姻中,想要得到的愛,配偶沒有給予,反而另一半不想要的,配偶卻故意塞給他,這些求助者的經歷都讓韋女士明白,勸人不要離婚很容易,但當自己有相同的處境,也可能想要離開。她亦反思到神是一位給人機會的神,即使摩西因以色列人的叛逆而打碎了神第一次交給他的兩塊法版,但神仍為他們第二次預備法版。當人的婚姻去到無可挽救的地步,為了人的好處,可否給他一條出路?韋女士學習放下自己的掙扎,擁抱離婚再婚的弟兄姊妹,這樣讓她明白接近他們、接納他們,以及接待他們的重要性。
 

明光社

屈偉豪院長

明光社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屈偉豪院長以「成為更好的同行者」為題主講,他提到即使離婚者中犯錯的一方不願悔改,但只要他願意接受輔導,屈院長只會擁抱他,等待挽回他的時機。屈院長深深體會神的憐憫及恩慈,他深信雖然神不喜悅人犯罪,也不喜悅人離婚,但神卻愛罪人,祂只是恨惡罪,離婚者仍然是主的羊。屈院長提到在離婚事件中,無論是遺棄者、被遺棄者及其子女,都會分別面對不同的社群壓力,他們同樣需要體諒、接納及同行。既然是同行,同行者就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審判他們,而是俯就他們,接觸他們的生命,知道他們的渴望及需要。教會有教導的責任,讓人知道不能對罪妥協,所以在合適的時間要對遺棄者作出提醒,但對於被遺棄者,教會要體恤他們的狀況,千萬不要在傷口上撒鹽,只一味說離婚不合乎神的心意,說到底,教會最重要的是牧養與挽回。

辛惠蘭教授

明光社

中國神學研究院余達心教席副教授辛惠蘭教授為參加者闡述了新約聖經中跟離婚相關的教導。辛教授相信無論是耶穌,又或是保羅,都不是憑空談論離婚這課題,而是在故事的場景中談論或回應當時教會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因此人們必須根據原有的故事和歷史背景來理解,而非把它們視為一些沒有時空參照的道德規範。為此,辛教授透過賴特(N. T. Wright)提出「即場演繹」的釋經進路來詮釋新約幾段跟離婚相關的經文(可十2-12;太五31-32,十九3-12;林前七10-16),它們對當時婚姻的當事人產生意義之餘,教會及個別信徒亦能從中作出反思,明白如何繼續演繹這些經文,讓《聖經》的教導對今天的婚姻當事人產生類同的意義,從而帶領大家去思考更多不同的真實過案,例如一個離婚的人能否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可以在講壇上與其他人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離婚經驗,藉此服侍其他人。
 

明光社

譚廣海牧師

明光社

在「人神關係有take two」的論壇時間,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牧師譚廣海牧師分享到教會對離婚及再婚的看法,與社會及信徒出現的落差。教會按照《聖經》,大多接納信徒因著「婚姻關係外的淫亂」及「被未信主配偶離棄」可以離婚及再婚,但卻未有討論其他情况,例如:嚴重家暴及精神的虐待等問題,這其實已經延誤甚至窒礙教會回應信徒離婚再婚的需要,這些都值得教會去思考,以至能夠應對信徒求助的需要。他提到教會不能急於執行紀律,要約見夫婦二人,充份了解夫婦的情況,繼而辨識。紀律最終的目是挽回,而非為懲罰,讓人的生命得以釋放,幫助他們審視自己的罪,也還給他們應有的尊嚴及身份,不漠視他們所受的苦痛,這一種漫長的復建同行,對當事人及同行者來說都是一種操練。

劉雅菲牧師

明光社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牧師劉雅菲牧師分享到牧養離婚單身姊妹的寶貴經驗。劉牧師相信向她們傳講真理非常重要,但亦要引導姊妹們親自去尋求神的話,在真理中成長,並且在神裡面看自己的問題及經歷神。離婚者來到牧者面前,牧者當然要聆聽她們的需要,無論她們在婚姻上是否犯錯的一方,也需要被接納,但這並不代表凡事都得替她們解決,又或是替她們下決定,姊妹們要知道自己有何責任,也要學習承擔自己的責任。若有姊妹想要再婚,劉牧師也會勸勉她們不要急著再婚,最少要在離婚後三年才考慮是否再婚,因為離異的調適一般要三年,要完全渡過憤怒期,令信仰的基礎穩固,好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認真思考,自己是否已經作好再婚的準備。

蔡志森先生

明光社

論壇時段由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擔任主持,在交流期間他提到舉辦是次研討會的目的,並非要指出教會以往的做法不合時宜,也沒有鼓勵他人離婚的意思,而是純粹想要帶出平衡這訊息:在清楚神的心意如何看婚姻的同時,也要看到人有很多軟弱及問題,如何在公義與慈愛之間、理性與感情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原則需要寸步不讓,但當面對人的困難時,則需要進入人的處境,去考量一下有何空間可以讓當事人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工作.意義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23/03/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移民英國的香港家庭,有不少匆忙而至,只能見步行步;也有不少準備充足,出發前已選定宜居城市,甚至隔山買牛,預先買(租)下房子,務求一蹴而就,盡快安頓。

筆者一家到埗後,曾到幾個港人聚居的熱門地區走走,看看是否方便接觸香港人?感受一下該區氣氛,了解一下華人教會的情況?觀察一下「織帳棚」(工作)的可能? 

我們落腳雷丁(Reading)之先,已聽聞這城有不少香港人,朋友也因此鼓勵我們來看看。第一次到雷丁,朋友領我們在市中心遊覽,街上確實有不少華人面孔迎面而來,很自然會展現一個微笑。若主動打個招呼,大家相認是「自己友」,很快就放下戒心,攀談起來,甚至加個WhatsApp,以便日後聯絡。那天,友人請我們到一食肆午餐,但因客滿而沒有光顧。愛妻當時留意窗戶張貼了招聘告示,心想在這地方「織帳棚」大概是有可能的。 

2022年10月初,我們搬到雷丁,友人再帶我們去光顧那食肆。餐後愛妻到櫃台結賬,趁機與經理閒聊,對話是這樣的: 

「我們剛到雷丁一個月。之前來探朋友,已想來幫襯一下。但當天客滿,所以今天特意再來光顧,記得那天店外還張貼了招聘告示㖭。你是香港人?到英國很久了嗎?」 
「……我們仍請人,你有興趣嗎?」 
「……都有想過!」 
「你想做樓面?還是廚房?」 
「……都可以試試。」 
「你,做樓面啦。咁你下星期一嚟試吓。」 
「星期一唔得,星期二可以嗎?」 
「好呀!」 

簡單的對話,愛妻就開始在英國的第一份工作。 

店內的經理、樓面、廚房員工都是華人,能說廣東話。他們分別來自國內、馬來西亞、香港。而香港人分別有來了半年的年青人、兩年多的大哥、十幾年的大嬸。
 
第一天上班,經理交代了工作,但沒有談及薪金。第二天愛妻主動提問,經理這樣回應:「樓面是8鎊一個鐘,廚房就8鎊半。」愛妻聽後不以為意,畢竟她自覺是個「學徒」,而且有機會接觸這群離鄉背井的華人才是她所在意。那天下班回家,與友人傾談,才得知英國的最低工資為9鎊半。因此,經理所說的薪金明顯低於法定工資,乍看有點欺騙及壓榨員工的味道。隨後,太太跟一位移居英國超過半世紀的朋友分享(她家人亦曾經營中式餐館)。友人表示,由於英國的稅收重,一般華人小店難以負擔,因此,為了營運、生計,不少小店經營者,不會把薪資及收入全數上報政府,以避繳交高昂稅款。顯然這是不誠實的做法,但當中也有可理解的辛酸。然而,太太工作的食店是集團式連鎖店,不是經營艱難的小店。他們竟然以「慣常」做法,每週以現金出糧,實質是剋扣工資,實在令人不爽。員工薪金是受法例保障的,為何他們甘願接受這種不合法的待遇呢?

流離在外,總希望走近熟悉的環境和人,「同聲同氣」成為凝聚同胞的重要元素。能夠以母語去說話,即使是表面的溝通,已見親切溫暖。華人在外,語言限制著他們的社交圈子,亦阻礙了他們的工作機會。接受較低的工資,能夠在「自己人」圈子中工作,可能亦是他們作取捨的因素。為了「生活」而接受不公平的對待,成為「不守法」的一員,這也是一份淒涼及悲哀。 
 
愛妻是重視「公平」的人,亦堅持「守法」的原則。她星期二上班,經了解後,她決定星期五離職。僅僅數天與同事的相處,氣氛由冷漠到有問有答,愈見融洽,她也有不捨。就在星期五完成工作,準備收工的時候,其中的同事問道:「下星期能見到你嗎?」一句簡單的說話,讓愛妻有一份觸動,希望多一點與他們接觸,多了解他們的需要,多一點與他們分享上帝的愛。 

短短一星期,略略體會異鄉客的工作,愛妻再一次成為「無業」,但肯定不會是「遊民」。她的「工作」往往是在無業而正式展開!「意義」不一定由薪金、地位、前途所界定。關心身邊的人,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在冷漠、孤獨的城市裡,叫人感受到人間有情、世上有愛,這豈不是更有「意義」!?

計劃趕不上變化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現在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31/01/2023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仍記得當駐校社工時,總要籌辦一些「生涯規劃」的課程和活動。大概就是讓學生計劃人生,為未來做好準備。認識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探索合適的升學途徑或就業渠道,這也算是一段「知己知彼」的過程。「己」也許可以藉活動的啟發而發掘出來,但「彼」卻非個人能掌握,往往狡猾多變,突如其來。誰能料到,學習場所竟一下子由偌大的校園,轉到自己狹小的房間;三五成群的同儕學習,卻變成獨自一人的孤軍作戰;有些人心之嚮往的大學學府,卻變作烽煙之地,更一度重門深鎖,難以進出。社會環境的劇變,實在叫人始料不及。孩子還來不及預備考試、升學;初出道的還來不及預備面試、上班;工作穩定的來不及置業、結婚……。一瞬間,整家就要連根拔起,出走異地。

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還有意義嗎?

就如筆者,本來計劃在台灣工作多一些時間,但突如其來的變動,我們整家就要離開。感恩有上帝的預備,帶領我們到新的地方。回想當時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要撫慰離愁別緒,搬離居住了四年的地方,隨即又要面對新環境,適應各樣的轉變.....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實在難以跨過。

在英國,重遇一些在台灣認識的香港人,當中不乏深思熟慮、計劃周詳的人。其中一個家庭,兩年多前以投資移民到台灣,順利取得國民身份並買下房子,因著希望得到更穩固的保障和工作機會,去年移居英國並購置房子,預計六年後入籍,多一本護照多一個機會。誰料到,家中成員突然離世!再周詳的計劃,再仔細的部署,也趕不及人生難料的變卦。

想起主耶穌提到財主的比喻:有計劃的財主,因自己田裡的出產甚多,他就籌劃重建更大的倉庫,好作收藏。他更對自己說:「你這個人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供多年享用,只管安安逸逸吃喝快樂吧!」(路十二19《和修版》)最後:「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就要你的性命,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十二20-21《和修版》)隨後,主耶穌再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路十二22-24)馬太福音就這個論述有這樣的結語:「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計劃周詳的就是期望更能掌握「明天」,好降低或減輕「憂慮」出現。可是,誰能掌管明天呢!明早能否起來,我們也沒有把握;一條頭髮要掉落地,你我也無法阻止。財主為豐收作好準備,說實話,並沒有可責之處,問題是他只顧自己的「安逸」「吃喝」「快樂」,而忽略了他者的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積穀防饑、生涯規劃……固然是好,但我們不應費盡心思去計劃明天,卻忽略了在今天好好地活著。

基督徒相對較有力量面對逆境,活得輕省及快樂,因我們能靠著主耶穌,常常喜樂,更知道主已經近了,就能夠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我們所要的告訴神。深信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參腓立比書四章4至7節)

「人心籌算(計劃)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確立)他的腳步。(The heart of man plans his way, but the Lord establishes his steps.)」(箴十六9《和合本》、ESV

轉變中的挑戰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2/11/2022

轉變中的挑戰

回望過去有時需要勇氣,因為許多酸甜苦辣會像波浪一樣,此起彼伏,令我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伏,25年對一個機構來說是一段不短的年日,當中的董事、同工、顧問和合作伙伴已有不少轉變,包括退休、移民、離職、甚至回到天父身邊,不想道別、還須道別!翻開舊照片,大家昔日的熱誠、幹勁、以至青春都能令人心動。慶幸大家曾經一起為香港、為神的國度獻上時間和心力,無愧於我們的時代,無論是回應來勢洶洶的同運、泰山壓頂的賭波合法化、糖衣毒藥般的色情暴力文化,以至岌岌可危的婚姻和家庭價值。我們曾經一起力竭聲嘶地吶喊;過百名的代表在立法會輪流發言;洋洋灑灑地以四頁全版的登報;超過十萬人的聯署;幾千名弟兄姊妹一起上街請願;日日夜夜拜訪官員和游說議員;一年到晚往學校、教會和機構分享。回望過去,難免唏噓,究竟過往所做的有沒有白費?這一切都像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我們不會假裝過去幾年香港的變化對我們沒有影響,不會掩飾同工及友好的退休離職和移民對我們的衝擊;但感恩的是神仍看顧我們,仍有忠心的董事、同工和合作伙伴一起為守望我們深愛的香港、宣揚神的國度而堅持下去。我們雖然好像在波譎雲詭的霧中前航,甚至感到天色愈來愈昏暗,但感恩的是仍可以抱著單純的信心,努力學習在不正常的世界做個正常的人,說正常的話,做當做的事,然後安然將一切交託給創始成終的上帝。趁著25週年,但願我們能繼續持守我們卑微的願望: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1-2)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回望.感恩.展望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2/11/2022

打斷不了的週年研討會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為研究中心)每年都會舉辦週年研討會,探討社會上不同的議題,以下是近幾年的研討會主題及相關的資料。

明光社

2018年6月15日,研究中心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惜生知死」週年研討會。研討會集中討論了人對於死亡寬闊交纏的看法,當中邀請了多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包括雷競業教授、陳一華牧師、吳思源先生、李少秋教授、陳曉蕾女士、伍桂麟先生及樓曾瑞先生,與大家一起思考死亡,探索存活的意義,鼓勵參加者把握在世的時光,避免遺憾。

 
明光社

2019年6月21日,研究中心舉辦了「性不教,誰之過? ——如何在學校推行情性教育」週年研討會,本社在當中邀請了康貴華醫生、莫林天欣博士、梁林天慧博士、關啟文教授、鄭安然先生、陳靈騫女士、竺永洪先生、李顯雋先生、灌秀雲老師、聯同本社的張勇傑先生及熊嘉敏女士,一起與大家探討如何幫助年青人建立健康的性態度,並討論何謂健康整全的情性教育等課題。

 
明光社

2020年我們一如既往的籌備該年的研討會,並期待它在6月19日與大家見面,無奈有時候,「在世上,沒有多少東西會盡如人意」,隨著新冠病毒疫症爆發,研討會在觀望中延至11月6日舉行。感恩的是,疫情沒有打斷週年研討會,我們仍能繼續每年一次與不同持份者相聚在一起,探討大家所關心的課題,即使對某些人來說,有關課題可能是敏感的,並誤解明光社「走偏了」而「脫粉」。

「逆境.重建.復原」週年研討會最後順利在2020年11月6日舉行,我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討從牧養、復原、諒解、寬恕等課題中,教會、牧者、長執、以至不同年齡層的信徒如何彼此重建,走向復和。我們邀請了余達心牧師、何志滌牧師、李耀基醫生、郭志英博士和雷競業教授與大家分享,研討會的主軸不是談政治,而是談「逆境」和「分裂」之後,人的身心靈可有實質的方法得以「重建」與「復原」。

 
明光社

2021年8月27日,研究中心舉辦了「去留.安身.立命」週年研討會,就香港迎來了移民潮,不少教牧及信徒移居海外,研究中心為此邀請了陳明泉牧師、游淑儀牧師、陳傳華牧師、紀治興博士、譚日新博士及高銘謙教授與大家一起探討香港移民潮之下,去或留的信徒有何掙扎,牧者可以如何牧養他們,並鼓勵留港的牧者及信徒,無論前景如何,能因著神的掌管及看顧,安身及立命。

 
明光社

2022年8月12日,研究中心舉辦了「無牆無盡——善用恩賜的斜槓事奉」週年研討會,在疫情持續的大環境中和移民潮之下,蕭烜醫生、鍾俊傑先生、呂慧明女士、關浩然牧師、溫南聲先生和李志剛牧師,與參加者分享新一代的基督徒如何看事奉,教會或機構如何締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幫助弟兄姊妹或斜槓一族投入事奉。

 

研究停不了

每年的週年研討會,研究中心除了邀請專家、學者及牧者就主題與大家分享訊息,會上其中一場「重頭戲」便是發佈研究報告。「重頭戲」當然由重量級人士主講及回應,我們邀請了不同學者參與其中,許多時都由超級有「份量」的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陳永浩博士主力回應。

2018年,研究中心前高級研究員招雋寧先生匯報了「16位香港嬰兒潮出生者對死亡看法」的訪談結果。是次項目研究員進行了16個單獨訪談,嘗試以「嬰兒潮一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疏理受訪者講述死亡時複雜交錯的想法。該年研討會,由前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羅耀增博士致歡迎辭。

2019年則在招雋寧先生協助下,陳永浩博士分析了明光社由2002年至2018年,在17年間,與三百六十多間學校推動性教育的經驗和數據,並發佈了「廿年需要幾番新?從性教育講座內容看中小學性教育的重點及需要」調查,剖析學校在推動性教育時的特點。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如上文提及,因疫情的緣故,研討會要延期,研究一開始搜集資料時便遇上困難,由於過往以紙本問卷為優先考慮,當教會在疫情中遲遲未能開放給弟兄姊妹,紙本當然也無法發放到弟兄姊妹手上,設計好的問卷差一點要全盤作廢。不過,感謝主總有出路,疫情除了帶給我們「危」,也帶給我們「機」,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我們突破了框框,主力集中於網上問卷,最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完成了「香港基督徒心理狀態、信仰生命及社會參與研究」,主要探索信徒心理健康、社會參與及靈命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於研討會當日發佈,由陳永浩博士擔任回應講員。

2021年本社再次邀請了李樹甘教授進行研究及發佈「香港基督徒移民意願與生活狀況研究」,主要了解到香港基督徒的移民意願,有何因素影響了他們的移民決定,以及對教會回應移民議題的意見,是次研究由陳永浩博士作回應。

2022年,我們得到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郭毅權博士義務幫助,進行一項名為「新一代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工作態度與事奉觀研究」,藉此了解香港新一代基督徒的生活形態、工作態度,以及對事奉的理解和期望,是次研究由陳永浩博士作回應。

「磚頭」仍在搬運中

研究中心既是文字搬運工,負責推出《生命倫理》雙月刊、「我有話說」、「生命倫理錦囊」欄目的文章,以及週年研討會文集,過去亦不時舉辦課程、讀書會、對談等活動,但疫情效應下,人們愈發喜歡參與網上聚會,研究中心便開始嘗試製作影片。「大城.小理」系列,讓大家在當下的大城中,透過故事和考據,看看蘊藏在當中小小的道理。「與鼠鼠一起上信仰課」系列的影片期望大家藉著可愛的寵物反思信仰,反思與人的關係。至於「其實你不用看完一本書」系列的影片,則想為大家分享好書,介紹書本的精華內容。不同的嘗試,在於配合新一代的需要。

研究中心雖然有實質重量級的研究主任,但始終人丁單薄,感恩的是明光社的同工協力相助,否則重量級主任也撐不起一片天;此外,感謝研究中心的諮議小組成員:吳思源先生、吳澤偉先生、辛惠蘭教授、李樹甘教授、洪子雲博士、張志儉博士為研究中心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及身體力行參與;最後,感恩及感動的是支持研究中心的「你們」,在我們問卷數目不足時,總有你們出手相助,雖然我們曉得,我們的問卷實在「好難填」

明光社25歲,研究中心仍然年輕,只有14歲。我們仍需作「拋磚」之舉,以此引來你們這些「美玉」,繼續支持我們的問卷調查、研討會,以及文字與影片的製作。

離家.遠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31/08/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幾乎同一時間,筆者的爸爸及岳母分別把回港隔離日數改為三加四的報道傳給筆者。雖然他們再沒有說甚麼,但大抵都可以感受到,不單單我們想回家,他們更希望我們可以快快回家。無奈,我們卻要告訴他們,將於短時間內遠赴英國。

原本預備在台灣多留一年。想不到,7月底才得知工作簽證未能辦理,並須於8月10日居留證到期日離境。時間倉促,要處理身外物,更要舒解離情別緒!經過與移民署的溝通,得知交回居留證後,再申請入出境證,可以通融十數天。在未足一個月的時間,要收拾行李和心情,離開一個寄居了四年的地方,遷到另一個國家!

「逃難」是一回怎樣的事情?大概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收拾所有的家當,能賣的就賣,可送人的就送,要丟掉的就掉。還好,我們的家當比較簡單,沒有甚麼貴重東西要賣,只要將不能帶走的送人,沒必要留下的丟掉。一家四口,所有的物品,受航空公司託運所限,只能濃縮於八個各重23公斤的行李箱及四個7公斤的手提行李之內。

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筆者一家更深體會到過去香港人要「逃離」的心情。由熟悉的地方,走到陌生的環境殊不簡單;由一個剛熟習的環境,無奈被迫離開,更是殘忍。

這正正是在台港人所面對的窘境!

他們選擇移居台灣,原因不單單因為這裡是近文化的地方,比較容易適應。更多的原因是希望能與香港的親人,尤其是年老的父母,在一個較近的距離,可以保持聯繫及支援。殊不知近來台灣政府不斷在改變及收緊移民政策,令不少在台灣生活了一段時間,亦適應並融入當地的香港人,感到無所適從。投資移民的,縱然已滿足最初申請時的要求,但到申辦定居時卻被拖延,甚至被要求延長營運期,再等半年、一年後才可申請定居(到時能否獲批,也是未知數)。專業移民的(以護士為例),原本只需要居台一年,就能取得國民身份證。近月卻突然要求他們必須考取台灣護理師的資格,才可以申請定居。而其考試資格卻要依據台灣本土的法規。因此,大部份香港的專業護士們,就連參與考試的機會也沒有。

無法留下,就必須再覓移居之地。原本計劃定居台灣,現在卻要再次被迫離開。

離家遠,要捨棄的不再是身外之物,而是遠離那份土生土長之情;
離家遠,不捨的不僅是已熟悉的人或事,而是居於遠方的親人;
離家遠,回家要多花十倍的時間及十倍的飛機票價。

然而只要家人仍在,再高的代價,也是值得花。祝願遠方的家人平安健康,期待著再聚的一天。

流離 所愛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09/06/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就算分開,仍然能相愛,你願永遠等待……誰為我今天流離所愛,愛願放置於心內」[1]

若你能馬上把上面的歌詞唱出來,大概你跟筆者一樣,曾生活在一個仍有「廣播劇」、仍有「想像空間」、仍有「理想」及「夢」的時代。「為了學業 為了不羈理想,迫於掉低這份愛」。過去青春追夢的掙扎,今天還有這樣的「閒情」嗎?

往日的「流離」絕大多數是自己主動作的決定,今天的「流離」不少是為勢所迫。沒有太多的部署計劃,更談不上甚麼「不羈理想」,所相同的仍是「迫於掉低這份愛」。要「掉低」所愛的人或事,別了成長的地方,「流離」異鄉,能撫平傷口、獲得療癒已不容易,更遑論能否重新尋找到「愛」。

曾生活在同一時代,擁有共同經歷的人,不僅容易走近,關係亦更顯密切。對一些人來說,當日「手足」之間的豪情氣概、以命相扶;「爸媽仔女」相稱的關懷、營救。縱然,漂泊流離或處身於天涯海角,那管是偶然的遇上,只要談到昔日片段的種種,相近、相知、相識,一份互為彼此的關係油然而生。

欠缺「同生共死」的經歷,哪有「至死不渝」的愛?

過去兩年多,「流離」在外的香港人,雖說不上有「同生共死」的經歷,但曾有過相近的遭遇,或對自身、家人有著類同的擔心,甚或是對自由擁有相同的渴望……。彼此在異地遇上,不管是在超市百貨,或在食肆公園,甚至是鬧市街角的行人路上,只要一聽到「廣東話」,就自然地攀談起來:「香港人?」、「幾時嚟?」、「住得慣唔慣?」、「一個人嚟?還是同屋企人一齊?」、「再聯絡,你個WhatsApp仲有無用,加個signal或line都可以……」,縱然是萍水相逢,但卻有一份難以言喻的親切。

基督徒可算是一個「慣性」流離的信仰群體。或是出於外在的逼迫,要逃亡避難;或是出於天國使命,自發的宣教行動。身在不同的地方,體現「天國子民」的同共身份及價值。初代信徒,在羅馬管治下,就是經歷著「互為彼此」、「同生共死」的關係。他們堅持以「天國」的法則來成為其生活的日常標準,就是不妥協於當代的文化、價值觀,堅持以「愛」來回應當權者(包括猶太宗教領袖及羅馬政權)的種種逼迫,決意藉著「彼此相愛」來讓人認出他們是「主耶穌的門徒」。「基督徒」活現出另類的生活形態,從安提阿起,不僅給別人安插了一個帶有嘲諷性的稱謂,亦成為了對當代社會、制度的一種無形的挑戰。

今天,「流離」在外的香港基督徒,因著類似的經歷及相同的信仰,亦是較為容易走近。在台灣,有本地教會增設廣東話的崇拜,亦有新開辦的香港人教會,也有以香港人為主,亦歡迎台灣人參與的同行團契,各盡其職,為要凝聚「流離」異地的港人。雖則同是圍爐取暖,但作為「天國子民」,活在世上理應有多一層意義,就是叫人認出到這一群「彼此相愛」的群體,不僅是「主的門徒」,更可以讓人見到,同是「流離者」的我們,可以藉著上帝的愛與安慰,得以撫平創傷、獲得療癒,在主耶穌留下的平安及喜樂中,重新尋找到「愛」的可能。

「流離」仍盼望著「所愛」,舊地的人或事總是叫人魂牽夢縈……「誰都不可以再分開,不想擔心這是否錯愛,你話過任何時候需要你(需要我),重新可開始這熱愛。」不管是「需要」或「被需要」,愛在任何時候,只要你(我)願意,也是可以重新開始。


[1] 〈港者時光機1:流離所愛,黃凱芹,余劍明〉,每日頭條,2020年6月3日,網站:https://kknews.cc/zh-hk/entertainment/n23lno3.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6月7日)。

離婚父母移民 子女走唔走好?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06/04/2022

這兩年,香港家庭移民的情况非常普遍,身邊總有家人、朋友或同事移民,離婚的父母亦可能基於不同的原因去外國生活,有些是因為再婚,有些是為了工作,有些是覺得移民門檻低。當離婚父母其中一方選擇移民,應否帶同子女一起離開?

我遇過一個個案,單親媽媽與居於外國的男朋友,因著疫情分隔兩地超過一年,她擔心再不往彼邦結婚,這段感情會畫上句號。最後,這個媽媽雖然不捨,也無奈地留下孩子,並交由爸爸及嫲嫲照顧。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媽媽很自私,為了自己的幸福拋下小朋友,這確是很多單親媽媽的狀况,但誰敢確定孩子留港跟爸爸生活不是更好?由於這名媽媽移民是因為要再婚,未來的繼父是否比親生爸爸更愛惜孩子,仍是未知之數。

移民是「為你好」?先與孩子溝通

即使父或母可以帶同子女移民,但對孩子真的是最好嗎?很多家長會認為子女可以去外國生活及接受教育,前途及視野必然更好,一如電影《小孩不笨》裡的媽媽所說︰「一切都是為你好」(It is all for your own good),但是,父母有否詢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呢?他們是否也想離開這個地方?如果子女年幼,仍在襁褓或幼稚園階段,父母雙方經協商後決定把幼兒帶在身邊一起前往,這個安排無可厚非,但如果子女已讀小學甚至中學,他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這個階段的兒童很重視朋輩關係,父母離婚已令他們感到被父母其中一方遺棄,還要離開同學、朋友,會進一步令他們失去人際關係的支援,面對不可預計的未來,他們會因為欠缺安全感而焦慮,產生抗拒離開熟悉學校、同學及生活環境的想法。因此,父母在安排移民前,最好先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讓子女感受到他是被重視的生命個體,而不是父或母可以隨意搬遷的附屬品。假如子女不想離開香港,一切決定應以子女的最佳福祉作考慮,而不是父或母的意願。

科技保持聯繫 親情不因地域疏遠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都可以透過很多方式聯繫。移民離開的父或母可透過視像方式與子女定期保持聯繫,偶然寄一些禮物給子女,讓他們知道雖然你們沒有住在一起,不能經常見面,但你仍然愛他們,這份親子情不會因地域的距離受到影響。未來假如疫情有所改善,孩子放暑假時,也可以嘗試去父母移居的地方,短暫居住,看看將來是否適合往那裡讀書或發展,這樣豈不是更好。

曾經刊載於:

明報 – 教得樂,5-4-2022

捨、留、離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10/02/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與一位台灣朋友分享了較早前寫的一篇文章〈耶誕節平安夜〉。他看畢,留言給筆者問道:「請問817台灣移民修例是甚麼?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也難怪,正如筆者來到台灣後,才稍多了解甚麼是「228事件」、「和平紀念日」、「九合一選舉」、「罷免公訴」……港、台雖近,所用的同是繁體字,但曾經歷的遭遇、現在的境況都不同,說真的,實在不一定能互相明白、感同身受。

當然,縱使是成長於同一地區,人民彼此也有藍與綠、黃與藍、黑與白、留與去、愛與恨的區別。說共融,真的談何容易?捨下過去在香港所經營的一切,別了自己的朋友、親人,在一個看似認識,卻又是全然陌生的台灣,重新開始,實是殊不容易。

留在異地努力生活,既要適應文化習慣上的差異,又要苦心經營,不僅是所投資的生意,更是整個家庭以及其人生。離開(或再離開)是意料之外的事,是帶著無奈或是委屈,甚或是點點的不忿。

自2019年後,選擇移民台灣的港人激增。不少人是以投資或專業身份作申請。一心以為在這裡努力一年(或三年)的時間,[1] 苦心經營生意,打造出達標的營業額,甚或是買房子、學騎機車、作志工(志願工作者)……讓自己更多的投入此地,更讓當地人見到我們願意並積極融入,就能按著最初申請時的移民要求,取得入籍定居的資格。誰料在2020年8月17日,台灣以國家安全為考量,避免來自中國的滲透、統戰為由,進一步收緊入籍定居的資格。[2] 其中的要點包括:在大陸出生的、曾經在政府部門或在傳媒機構工作過的人,將很大機會不獲批台灣身份。當然,在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這樣的篩選是無可厚非的。正如,香港人亦曾批評,不應該每天容許150名持單程證的國內同胞來港一樣。

修例所引發出的討論就是執行追溯期的問題。究竟所影響的是在817之後的來台申請?還是會導致已在台灣生活年多或接近申請定居的港人,因為其背景問題而不獲許在台定居?

臉書「在台港人入籍困境關注組」的專頁內,不難找到一些個案,備受影響的大多是已進入申請定居程序的港人。他們已達到移民的要求,所開辦的公司或投資亦符合法規,只是因那些「不能改變」的過去,而遭拒絕入籍。要知道,他們在年多前遞交移民申請時,這些資料、背景,他們並沒有半點隱瞞,已如實地交代清楚,正反映其磊落光明、問心無愧。

出生地是我們不能選擇的。過去的工作崗位,也不過是因著個人的學識、專長而作取捨。若硬把這些「不變」因素成為評審的唯一標準,這也是欠缺周詳,況且,所影響的是修例前的申請,情況也有點缺乏公允。

選擇匆匆離開自己成長及曾經所愛的地方,是「移民」?還是「逃難」?對移民者來說,所求的是公平、合理的審批。對逃難者而言,所求的不一定是同情或憐憫,而是給予他們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一個療癒的空間、一段可歇息的日子……他們所求的,也不過如此!


[1] 投資移民新制度,由過去營運公司一年改為三年,更需要有實體的店面及聘請兩名台灣人。

[2] 〈台灣移民政策再收緊,8月起這部分港人連申請居留都難了〉,台灣移民網,網站:https://www.immigratetw.com/2020/08/8.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2月9日)。

萬事互相效力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2020年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學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17/01/2022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在英國政府未公佈香港英國國民(海外)簽證安排前,新西蘭曾經是香港人移民的其中一個熱門選擇。在我所認識的香港移民中,絕大部份透過以下兩個途徑申請移民新西蘭(自己或配偶持有新西蘭籍除外):

  1. 技術移民:申請人的職業須在新西蘭政府的技術清單內,移民局會按申請人的英文程度、薪金、工作經驗、學歷和年齡等各項條件計分,如有足夠分數就可以入表申請。通常在香港時以此途徑申請移民的以年輕家庭為主。
     
  2. 升學:由於我在教會的大學生團契事奉,因此接觸了不少透過升學,輾轉間(或計劃若干年後)申請移民的年青人。按新西蘭現行政策,任何人在政府認可的大專院校就讀學士或以上的課程,畢業後可申請三年工作簽證,如有僱主聘用、有兩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且薪金達一定要求,他們便有資格申請技術移民,從而獲得永久居民資格。除年青人外,亦有少數家庭以此方式申請居留權,因為只要夫妻其中一人獲大學取錄,其配偶會同時獲批工作簽證,而子女亦可享受免費教育。對未有足夠分數直接申請技術移民的家庭來說,這亦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我自2019年起參與教會大學生牧養事奉,過去兩年,我所接觸的年青人絕大部份都希望畢業後留在新西蘭,始終香港當時和現在的社會環境狀況很難讓年青人感到安心,當然亦有少數團友選擇回港發展。今年亦見到團友在未完成學業前跟隨家人移民英國。

容讓我在今次投稿分享一個年青人的故事,話說他在三年前修畢學士課程,畢業後獲一間五星級酒店聘用,原打算兩年後有足夠分數申請技術移民。但人算不如天算,COVID-19疫情自2020年起席捲全球各地,新西蘭政府在2020年3月時即時宣佈封關,凡沒有公民和永久居民資格的人均不得入境,而持其他簽證類別的人士一旦離境都不能再入境。

此政策出台後,本地旅遊業深受打撃,尤以客源集中國際旅客的五星級酒店為甚。封關不久,這名年青人工作的酒店將95%的員工裁掉,當然這名年青人也難逃裁員的命運。原以為只要努力工作,多等數月就能滿足移民局受聘技術職位、薪金和工作經驗的要求,豈知希望頓時變為泡影。這名年青人的工作簽證只餘一年多,以當時旅遊業的市道,他根本不可能即時找回相關職位。

由於一心想留在新西蘭發展,因此他只有兩條出路:一報讀另一個學位,但他沒有永久居民身份,這意味他需要支付國際學生的高昂學費,但他不想再加重家人的財政負擔;二見步行步,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再作其他打算,但其工作只餘一年多,若找不到相關技能的工作,意味屆時需要離開新西蘭。

最終,這名年青人選擇見步行步,而他亦很快就找到一份零售工作。雖然工種和薪金都未能滿足移民局技術移民的要求,但總算能自給自足,沒有為家人帶來額外的財政負擔。坦白講,我十分欣賞他的決定,這總比閒在家中,靜待另一份五星級酒店的聘書實際,且他有為家人的財政負擔打算,思想非常成熟。美中不足的是零售業工時不穩定,令他再無法恆常參與教會聚會。而作為導師的我亦只能間中透過WhatsApp關心他的近況,讓他在逆境中能感受到同行者的關懷。其實與他情況相近的人,在教會以至新西蘭全國比比皆是。

眨眼間,一年快將過去,這位年青人仍舊在零售業工作。眼見他和很多情況類似的人將要離開新西蘭之際,2017年上台時主張收緊移民政策的工黨政府在連任後,竟在今年9月宣佈一項一次性的移民政策,凡在宣佈政策前持任何簽證在新西蘭居留超過三年或以上的人士可以在無任何額外條件的情況下申請居留(學生簽證除外),即使在新西蘭未滿三年,如薪金達一定標準或其職業在長期技術短缺清單中亦能符合資格。按政府估計,此一次性移民政策受惠人數高達16萬人,當然亦包括文中提及的這位年青人。

正當世界受疫情影響時,新西蘭其他行業受惠於封關政策得以持續發展,期間經濟出現強勁增長,而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但礙於政府過去兩年沒有批出任何新的簽證,同時不少沒有永久居留權的人選擇離開,令很多僱主無法在短時間內填補職位空缺,而同業間競爭人才的情況亦十分嚴重。在種種因素交織下,迫使向來主張收緊移民政策的工黨政府推出此一次性的政策,本地的華人群體更稱之為「大特赦」。

或許你會抱怨疫情影響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或你的如意算盤,有些人因為通關無期,加上政府連續兩年沒有批出新的居留簽證而感到茫然失卻信心,有些人更黯然離開新西蘭。但這件事讓我對「萬事互相效力」這句經文有一番體會,如沒有疫情,根本不會有此「大特赦」的政策出台;如沒有此政策,即使沒有疫症出現,相信今次受惠的16萬人中,有不少仍為如何得到居留權而苦苦掙扎中。「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時若非走到絕路,我們根本看不到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出路。

“Have a Good One!” 親切的陌生人

彭順強 | 現居加拿大,彭順強為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Regent College神學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社工碩士、曾任中國宣道學院講師,及該院基督教靈修學碩士課程統籌,《靈深一席談》主編。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溫哥華特約教授、《時代論壇》的「香港處境下的屬靈導引」專欄撰稿人、輔導與屬靈導引綜合服務、推動靈修的YouTube Channel:「彭博靈修」創立人,著作包括《二千年基督教靈修神學歷史》,《還我屬靈本色》,《勇闖七重山》,《盧雲的誠與愛》,《潘霍華的順服與判逆》、撰寫靈修學文章超過200篇。
07/10/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加拿大

重回溫哥華


因著在溫哥華的獨居母親已年老多病,故決定了本年重回加拿大居住,好能照顧她。雖然當我住在香港時,基本上每天都會在早上約7時30分致電慰問她(等於溫哥華下午3時30分),但每每當她有病時,她便總會這樣說:「你咁遠,有咩事你都幫唔到我喇!」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便知道已不得不回到她身邊了!有港人會為到年老的父母而暫時不離開香港(我也認識不少),但卻因著同一原因,我卻不得不離開香港!


回到溫哥華,除了如在香港以往一般,寫作,教神學,服侍教會,及繼續推廣靈修的個人YouTube Channel:「彭博靈修 Dr. Pang on Spirituality」(https://youtube.com/user/danielskpang),拍攝短片外,也做一些社區中心的服務工作,及開展網上的「輔導與屬靈導引綜合服務」,可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加版:「隔籬鄰舍,定係隔離咗嘅鄰舍?」


香港人對於在西方住的人,都會有一個想法:外國地大物博,而且「個人主義」很強,所以人與人之間距離很遙遠。但根據我曾住在溫哥華的15年經驗,和現在重返這地方來說,除了首句是尚算客觀外,後面的兩句未必是真實的描繪。


不過,雖然西方地大是真實的,但若以加拿大溫哥華為例,過往一般人都能付得起價錢的獨立屋,現已昂貴到大部份人都已買不起了,於是便只好住在靠近鐵路的多層大廈。雖然如此,但也不致於迫近到你可以與對面大廈的另一戶人握手!


外國的大廈不像香港般會有看更,但卻不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香港人起初可能不習慣的,是每每當你乘電梯時,無論你是或出或入,遇上的人都會臉帶笑容地跟你打招呼:Hello或Hi there或Good morning;並且,當你到了你要去的樓層時,對方會說聲:Have a nice day,或Have a good one,或take care。對方也可能跟你傾幾句!另外,因著一般人都會駕車,並且要自行將垃圾拿到垃圾房,故此其實出入遇上別人的次數每天都不少,而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是不少的。正如早前香港的一個廣告口號:「隔籬鄰舍,定係隔離咗嘅鄰舍?」加拿大人的確比較能夠活出前者!


親切的陌生人


在香港你不會跟陌生人傾談,如果有人主動來跟你說話,我們會說這是「搭訕」,不懷好意。雖然加拿大現在也有向少數族裔行騙的港版街頭「祈福黨」,但一般來說,「搭訕」的人都是懷著好意的。他們並不是要認識你,只想找人表達少少的內心感受和關懷而已。


還記得,當我還未買車的日子,有一天站在巴士站等巴士(這裡等巴士可能要等上20分鐘甚至半小時),巴士站也有一位老人家在等著。當她見到我時,便跟我談天說地,上至政府政策,下至與家人的關係,她都有興致跟我講,並且態度親切。後來要到巴士埋站,我上車以信用卡付車費,這對話才結束。這情況自我於1985年來到加拿大留學時,便經常有這類經歷:陌生人在巴士站跟我談天說地!


無限電話分鐘無人用


有趣的是,溫哥華只要付上便宜的手提電話月費,便可以「無限」傾電話,而在香港手提電話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就算付高昂的費用也有時間限制)。但奇怪的是,雖然香港有通話時間限制,但人人都在街上傾電話(可能是用WhatsApp吧);反之,溫哥華沒有通話分鐘限制,但你卻不常看到有人在街上或商場中不斷講電話,他們較喜歡較親切的直接面對面接觸。


「敬業與樂業」下的溫情


這種善意的慰問和關心,也會在商舖中遇到。一般來說,加拿大人都比較「敬業與樂業」的。曾有調查報告指出,香港人的服務態度是全球最差的城市之一。我想,這也許因為香港是一個很有階級觀念的地方,這不單只是在行業上有階級,甚至是在同一公司裡,都有職位上的階級。於是,作為前線的服務人員,就是所謂的「sales」,而在這階級下的文化裡,培養不了「敬業與樂業」的態度,也拿不出愉快友善的服務態度來了。


在溫哥華我喜歡吃經「drive-thru」買「A & W」的各式漢堡包。[1] 對講機會先問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當店員遞食物給你時,會說:「Have a good one!」而且笑容可嘉。另外,到了香港也有的「Pizza Hut」餐廳,在加拿大,服務員會帶著笑容來到你身邊自我介紹,並會慰問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在品嚐食物的時候,服務員也會到你桌邊問你:「How do you like the food?」,或「Is everything alright?」感覺十分親切!


有一天我收到WhatsApp的訊息,原來是來自那位剛賣了車給我的汽車售貨員。他訊息的內容並非是有關我剛買的車,也不是要推銷甚麼的產品,而是只想告知我,他與女朋友駕車時,看到我的新車經過,故此想打個招呼而已!


當然這可能是公司的訓練,或是規矩,但從服務員的笑容中,你會感受到他/她自己也享受這種的交流,做到了「敬業與樂業」。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這裡並沒有強烈的階級觀念,故此,每一個人都在平等的社會中,隨心做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便很滿足了!



 

[1] Drive-thru是指在車上的顧客可毋須下車便可以透過對講機點餐,隨後取餐。而A & W是加拿大的大型連鎖快餐店。

研究,思考其他人所沒思考的……我有話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5/10/2021

受訪者:李樹甘教授(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匈牙利生理學家Albert Szent-Györgyi曾說過:「研究就是看到其他人所看到的,並且思考其他人所沒有思考的。」歷世歷代都有不少人看過蘋果掉到地上,唯獨牛頓因而開始思考重力的起源,於是萬有引力定律誕生了。就著不同學科,研究方法可以不同,心理學多採用個案研究法、觀察法、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等,至於經濟學則大多應用數學方法、計量方法、歷史方法等在研究上。沒有一個研究方法絕對比其他方法優勝,視乎研究課題的本質和需要,例如一位文學家有興趣研究唐代詩人為何對酒情有獨鍾,應該不會採用個案研究法或實驗法,而是主要採取文獻分析的分法。用對的研究方法固之然重要,但比起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思考其他人所沒有思考的」更為重要,這能讓人增長知識、或是使商人生產出好用的產品、或是幫助決策者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或是啟發他人的思維,甚或反思人生態度等。研究——不一定是冰冷的,可以是有溫度的。今次「我有話說」,我們邀請了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與我們一起談研究,看看他所思考的,對我們又有何啟迪。

踏入新的領域做研究,不可停止學習

明光社

李教授本身是經濟學出身,研究經濟學,較多使用「二手」和可觀察的資料,例如利率與樓價分析,卻因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成立,承接的研究項目不再局限於經濟學,讓李教授不得不跳出自己的框框,踏入其他社會科學學術領域。

學習不單停留在厚厚的教科書上,也在於如何與不同領域的專家溝通。不少心理學與經濟學研究都運用計量技術,使用的模型及工具可以一樣,兩者亦同樣嘗試找出收集到的資料,以及計算資料之間的關係,但兩者的側重點,以及解讀方式卻可以不同。不過,正正由於大家的不同,李教授表示當大家討論的時候,不同的觀點反而可以啟發彼此,這是相當有趣的事情。李教授又認為社會需要專才,但不是所有專才在一起便能締造出一個成功的社會,社會也需要視野廣闊的人才。研究也一樣,研究不能集中於一人身上,需要分工,因為每一個人的習慣、思維、個性都不一樣,研究人員除了知道自己不一定對,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強弱不同,更需要互相合作。
 

眼見未為真,小心尋求因果關係

李教授相信當人們踏入另一個領域,理應可以大開眼界,但實際上人們可否真的開闊眼界,視乎人能否把不同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加以整合。李教授認為整合相當重要,不同領域的學科需要整合,研究本身更加需要整合,才能讓研究結果變得更有意義,因為只看見眼前發生的事情是不足夠的,重要的是事件與事件之間有甚麼關係,這些現象可以如何解釋,以至透過解釋現象與推測未來,有助於改善人類的生活。

人類理應可以比動物看得更全面,然而,當互聯網出現,人們面對海量的資訊,便容易出現因注意力「不夠用」而衍生出其他問題。套用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的說法:網上資訊大量生產,從不缺乏,反而人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而出現了資訊供應過剩的情況,在供過於求之下,於是乎人們的注意力變得十分珍貴,成為了網絡商人相繼爭奪的對象。人們的注意力的確有限,於是漸漸不想看長篇大論的文章,反而想通過一篇撮要或精華中的精華去認識事情。網絡商人或網紅看準人們注意力有限,於是生產了符合大眾口味、既易看又易讀的東西,問題是這些精華片段不能全面地交代事件,當中的立場或看法取決於「供應商」本身,而讀者在有限的「片面之詞」之下,亦只能「吃下」零碎的資訊,不知不覺間有可能把別人的看法或立場當作自己的看法或立場,又或是從中選取符合自己想要的看法或立場。

不是人人都需要做研究,但健康的研究態度並不是學者的專利,只要人們能夠更專注,更深入去研究事情,虛心接受自己也會出錯,並且接受他人不同的見解,便是一位好的「研究員」。面對資訊爆炸,人們注意力有限,李教授提醒大家不可以只憑眼前所看到的一兩點便以為自己已經清楚事件的真相,又或希望從中找到因果關係。李教授提到在統計學上,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要小心察看甚麼是因,甚麼是果,才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不過很多時,人們連關係都可能弄錯,發現的只是虛假的相關性更不必談因果。

虛假相關性可能因為忽略第三個變量(其他變量)所產生的,例如綜合各地數據,不難發現雪糕銷售遇溺數據之間存在統計上相關性。雪糕銷售與遇溺數字真的有關嗎?很大可能因為第三個變量(例如溫度)造成。當溫度高時,雪糕銷量增加;同時,去游泳的人多,遇溺的人數也可能增加。此外虛假相關性亦可能因為趨勢所驅動,由非平穩時間序列(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引起。例如香港樓價與李教授的兒子身高十多年來一同增加,兩者相關性自然非常高,這是否意味著孩子的身高與香港樓價有關?雖然,一些計量技術可解決上述虛假相關性問題,例如多重變量分析(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已控制其他變量的影響;協整檢驗(Cointegration test)有助檢測非平穩變量之間長期穩定相關性;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Granger Causality test)和脈衝響應(Impulse Response)分析有助檢驗因果關係的存在,但是,這些計量技術各有一些問題,世上沒有完美的方法。

不過,研究雖然沒法找到真理或絕對真實關係,但並不表示研究沒有用處;正如通過身體檢查不等於確定身體完全健康,但根據現時醫學所能認知出來的疾病,知道身體沒有大礙。同理,計量模型通過認知的統計診斷檢查(statistical diagnostic check),雖然它不是肯定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可信程度,非一般觀察所能做到。此外學術研究配合前線引證,可減少「離地」的結果,更顯真實。

研究結果要維護,但不要視之為絕對權威,更要小心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

李教授笑言被他人告知,原來他常把「我不知對不對」掛在口邊。因為他知道實證也不足以證明一切,理論也一定有可能錯。即使經濟學理論非常有趣,可以提供另類的角度看事情,但如果盲目跟從並在現實世界中應用,會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例如從經濟學角度來推斷,在大學低年級教科書不難找到推論社會最好不要立法管制軟性毒品,這可會讓街頭罪案增多;又或推斷出偷竊可以對社會有利。對大學生尤其是剛進大學的同學來說,這可說是「眼界大開」的東西,甚麼推論都有可能,但真實應用時卻要十分謹慎,這絕不是用來在法庭上為偷竊辯護的理據。其實理論本身會隨著環境一直在改變,現在對的不代表將來一定對,將來不對亦不代表現在無效。李教授認為研究操作上即使有局限,只要盡力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研究,即使研究結果有機會出錯,他亦無愧於心,因他不是要找絕對正確,只是盡力找出通過認知統計診斷檢查後的最後首選(final preferred)模型。

李教授提到面對自己的研究,當受到他人評論時,他會按自己所知捍衛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人討論,但他不會認為自己所提出的一定沒有錯。而經常發表學術和專業研究結果亦讓他適應了別人的批評,只要批評的內容是針對事而非針對人。他分享到其實真的試過被人認真地質疑:「究竟教授你懂不懂……是否太離地……」而教學生涯中,李教授每學期都必須面對校內校外審查評論他的課程大綱、試卷的題目及評分以保證質素。他在「比人話慣」的學術環境中已學習到不容易因被人質疑而感到被冒犯,也讓他更可以心平氣和地去處理事情以及與人相處(當然感情上亦有激動的時候)。李教授留意到當人習慣了自以為權威,其實較難接受異議,因此他自我省察之餘,亦同時勸勉為人師表,特別是中小學低年級老師,要知道自己說出來的東西是有份量的,因為老師說甚麼,低年級學生一般都會「照單全收」,大家更需要學習謙卑的功課,不要以為自己一定對,無人可以挑戰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般性研究態度亦可用於日常的常理當中,李教授指人們或會在實際環境中看到一些例外的東西,這些不能解釋的事情,的確需要補充,但要小心查考,避免過快以相反角度來看事情,因為自己看到特殊例子,便判斷整體情況不是這樣。

研究有限制,惟有造物主知道一切

李教授多次提到謙卑,因為他表示除非是重言(Tautology),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任何有用的理論都可以被推翻,即是只是仍未被推翻的理論。所謂重言,就是指白色的花是白色的,這是必然正確的。他又表示在實證方面,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驗證方法,尤其是社會科學,就算此時此刻此環境實驗證明到,有可能在另一時間空間實驗是失敗的。理論的不絕對正確讓李教授知道人們只是嘗試去發掘真理,事實上卻沒有人知道真理,又或完全知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即使努力研究出來的結果,也有機會出錯,真理需要神的啟示,唯獨神知道真正的關係。

李教授表示研究的滿足感,在於用計量研究工具有時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多數據多維度的事情與關係,相信這是每一位研究者想要達成的目標,不過筆者認為,可以在研究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以至懂得在神面前謙卑,以及願意聆聽他人意見,這種「看見」更會一生受用。

英國食VS加國住

陸君樂 | 本社前性教育項目主任,曾任記者、懲教、保安、軍人,現職算是「商人」,近年常穿梭港加兩地工作。其後在英國取得刑事司法及保安管理碩士,並完成MBA課程。
31/08/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加拿大

自去年英國為BNO持有人提供新簽證計劃,倫敦市長表示目前最少收到3.4萬名港人申請;[1] 而加拿大於今年二月推出「救生艇計劃」,在首三個月亦已收到近六千份申請。[2] 筆者身邊都有親朋申請這兩國的移民計劃,比例約一半一半。有些朋友知道小弟移居加拿大多年,又曾在英國留學,對兩地生活有些體驗,所以都會找我了解當地生活細節。

不過英國方面,小弟留學已經是20年前的事,疫情爆發前有次前往公幹亦只逗留數天,故此有關經歷或會與現況有出入。留學時最深刻印象的是去吃K字頭炸雞,套餐價錢的銀碼和加拿大一樣,但卻是英磅!故此便覺得英國甚麼都比人貴(2002年一英磅兌2.27加元、兌11.14港元)。

但是移民不同留學或旅遊,到達當地落腳生活後,特別是初到貴境還未找到工作,或有工作但其實「騎牛搵馬」時,柴米油鹽多項開支,每次查看戶口結餘都會倍感沉重壓力。故雖俗套,但筆者認為計劃移民第一考慮因素必先是確認當地物價及生計收入,第二才是各地移民的要求手續規則門檻等。要不然即使順利移民,一家大小到步後才發現現實和期望相差太大而家嘈屋閉便不值 ,所以事先做資料搜集是必需的。

雲吞麵指標

在了解當地物價方面,筆者都曾聽過不少叔父輩跟我分享這經歷,可稱之為「雲吞麵指標」,這指標是指,去到歐洲或美加食碗雲吞麵幾貴幾貴(通常最後一句便是「仲要唔好食」),但是在香港吃則幾平幾平,然後結論便是「外國食嘢/物價/乜都好貴」(近年不少華人開始引用珍珠奶茶為指標)。

雖然筆者強烈建議有意移民的朋友先做物價開支等資料搜集,但並不是這種價錢比對。

雲吞麵在香港是一種十分街坊的食物,打個比方, 在香港食碗雲吞麵就類似加拿大食街邊熱狗,但在外國,特別是二十多年前,即使在唐人街,雲吞麵亦屬於異國風情食物,類似在香港去食南美洲食物一般。雖然在加拿大近年雲吞麵已非甚麼特別事物(筆者住處附近,珍珠奶茶店比酒吧咖啡店還多),不過這邊雲吞麵貴的其一原因是因為人工高(如安省最低工資每小時13加元,即約80港元)。

由於是為了計劃移民,所以比較各地開支有兩種前設,如果閣下打算移民後繼續工作,那麼第一個前設是「嗰度搵嗰度洗」,故需知道當地平均收入(及最低工資)才能算出當地生活及物價指數,可以的話,知道當地華人及移民的平均收入更佳。第二個前設便是閣下去到彼邦諗住食老本,慢慢「搣」積蓄過活,那麼以原來地物價或收入作比價亦可(但都不要以雲吞麵為參考)。

倫敦買樓平租樓貴

之前小弟曾有一文比較全球多個城市樓價及呎價,文中引用的調查機構Demographia今年二月亦有報告出爐,[3] 香港供樓壓力指數無懸念繼續蟬聯榜首(20.7),加拿大溫哥華及多倫多分別排名第二(13)第五(9.9),英國倫敦排第十一(8.6)。簡單來說,括號內的指數代表當地平均每個家庭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置業——供完當地一個平均單位。不過Demographia的分析針對買樓置業,故筆者這次另外找了些倫敦和多倫多租盤市場數據及其他生活需要作比較。  

倫敦.多倫多.香港各項比較

 

倫敦 (£)

多倫多 (C$)

香港 (HK$)

平均年薪

約40,000[4]

(HK$431,586.57) 

59,307.00[5]

(HK$367,288.65)

228,000[6]

500至1000尺大廈住宅月租尺價[7]

3.91[8]

3.37[9]

34.96[10]

白麵包800G(約)

1.07[11]

2.20[12]

20.80[13]

500G免治牛肉(約)

2.77[14]

6.08[15]

44.00[16]

奶每公升(約)

0.60[17]

1.30[18]

18.92[19]

特級無鉛汽油每公升(約)

1.30[20]

1.64[21]

21.00

萬事得CX-5休旅車(基本配置)

27,545.00[22]

28,950.00[23]

257,990.00[24]

手機月費[25]

21.88[26]

34.25[27]

190.75[28]

玩具Lego 75312

45.00

0.1125

70.00

0.118

400.00

社區中心游水班(每堂)

50.00[29]

45.00[30]

225.00[31]

失業率

6.5%[32]

9.8%[33]

5.5%[34]

 

 

根據另一資料來源,[35] 倫敦兩房住宅平均月租約£1,810.5(約HK$19,538.45),約佔當地平均月入54%,但視乎地區地段,如西敏寺、Kensington等區則漲至近每月£3,000,倫敦南面的Sutton則約£1,163。不過在全英國,倫敦以外的地區平均租金都比倫敦便宜85%。[36]

同樣雙睡房單位,多倫多平均月租約C$2,502(約HK$15,489.12),[37] 佔平均月入一半,較倫敦略低。

在「住」方面,買樓英國壓力略低,但租樓住則加拿大較划算。意想不到的是,在「食」方面,麵包牛肉牛奶,不論是以「嗰度搵嗰度洗」或絕對價格來比較,英國均完勝加拿大(當然是以較經濟一方為勝方啦)。 

手機月費及玩具方面,倫敦、多倫多兩市比例接近。今年奧運雖然英國比加拿大取得較多游水金牌,但游泳班收費方面,多倫多則便宜一些。 失業率愈高則代表當地愈難找工作,這方面多倫多最不理想。 

半日睇水怪

小弟另一項對有意移民的港人的溫馨提示是——特別是對加拿大有興趣的朋友——如果希望到步後不失望及盡快適應當地生活,決策移民時先了解這些國家的地理(及人口分佈)。 因為筆者親耳聽過不少初來加拿大報到的朋友吐苦水,指花了太多時間在馬路一事上。

例如英國國土面積比日本還小,連七成都沒有,從倫敦駕車上蘇格蘭北部看尼斯湖水怪只需半天車程(約935公里),但橫跨加拿大東西的高速公路Trans-Canada Highway則約8,030公里(港京拉力賽由香港昂船洲到北京天安門路全程都只約3,400公里)。

簡單來說,加拿大是個在大部份地方都看到地平線的「平面國家」,往超市買餸或送小朋友補習都要駕車。 反過來,英國人口比加拿大多80%(6,800萬 vs 3,800萬),但國土面積只有安大略省的22.5%,相對十分「地小人多」,故此其基建及公共交通亦較發達和高效(相比加拿大),例如倫敦往曼徹斯特駕車約四小時,但搭火車最快兩小時左右便已到達。習慣了生活在人口密度最高城市之一的港人來說,這可能是較易適應當地生活的因素。小弟當年留學的感覺是,在英國住得愈近市中心,愈不需要自置私家車,故此移居英國大有機會省下買車養車這項開支(愛車或喜歡駕駛人士另計)。

此外,如果閣下有親朋都往同一國家移民,倘若是英國,即使在不同城市落腳或生活,相約見面聚頭亦非難事,但加拿大便難講了。例如筆者住在多倫多(其實是北面的約克區萬錦市),如親朋在卡加利、溫尼伯等地留學或落腳(在加拿大未推出今年特別為港人而設的移民計劃前,這兩城亦是不少華人考慮之列),前者和多倫多相距3,200多公里,後者近少少 ——只隔2,000多公里,相信相約在香港會合的機會比在加國見面更高。溫哥華還有些機會,不是因為較近,而是因為回港時可能在當地轉機,及多倫多人喜歡前往該省滑雪。如果看地圖,由多倫多往溫哥華比香港飛大阪還遠。

筆者移民加國三十多年前,還在香港時亦有鄰居移居溫哥華,我家則前往多倫多,在啟德機場送機時還相約將來在加拿大得閒出來見面。移民初期每次回港和舊親朋聚頭便會被問到「嗰個我哋都識的人都喺加拿大喎,有冇見過佢呀?」幸好多年來還見過一次面,但亦止於此,畢竟多倫多往溫哥華並不是荔枝角入元朗那麼方便,而且自從有了多倫多往香港直航機後,往溫哥華的機會更少了。

 


[2] Sarah Wu, “Canada’s new immigration path for Hong Kongers attract strong interest,” REUTERS, last modified June 10, 2021,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canadas-new-immigration-path-hong-kongers-attract-strong-interest-2021-05-20/.

[3] “DEMOGRAPHIA,” accessed August 30, 2021, http://www.demographia.com/.

[7] 筆者隨機抽十數個租盤算出來的平均數。

[24] www2.mazda.com.hk/

[25] 每月最少4G或無限數據

角色

陳偉洪 | 過去八年,整家往返三地,搬家七次。由市區搬到長洲,從香港移居到德國,回港後再到台灣。經歷由社工成為神學生,畢業後,曾嘗過作宣教士的辛酸,體會過牧養教會的苦樂,現在又以學生的身份暫居於台灣。客旅人生大概莫過如此,作為寄居者就只能聽從上主的帶領。
27/07/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台灣

一下子,由已婚人士變成假單身;一下子,由工作多年的「打工仔」,變回重返校園的「學生哥」;一下子,由家中的「寶貝兒」,變成了流離別處的「異鄉客」;一下子,由準備安穩退休的主管、老闆,變成了重新為籌備生意而傷腦筋的投資者。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令移居台灣的香港人,一下子平添了不少壓力。再加上文化、生活上的適應;語言、習慣上的更改;家庭關係上的衝擊,實在叫人措手不及、無所適從。

從數字來看2020年在台灣取得居留權的香港人約有11,000人,比較過去數年每年約四、五千來說,多出達一倍。[1] 估計來台的香港留學生在2021年更有機會突破10,000人。[2] 筆者在2018年年底來台灣,當時,除了旅遊的旺季,街道上真的不常聽到「廣東話」。難以想像,在不足三年時間,香港翻天覆地的改變,迫使不少人逃難般的離開。還來不及跟親朋道別或疏理自己紊亂的思緒,就要立即投入全新的「角色」,真的談何容易?

所謂出色的演員,大概就是能夠在不同場景、舞台,把角色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只是我們很多時候把角色錯置:回到家中仍充當老闆;在朋友間充作專家或政治評論員;在孩子面前變作老師或教官;與配偶一起就開始化作指控者或法官。又或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某一個角色上,而忽略了人生中較重要的戲份;演活了出色的員工、主管或老闆,但在每晚回家或退休後,竟突然發覺家庭中已沒有了自己的位置,當不成父親,也作不了丈夫;做好了完美媽媽的角色,當孩子離巢後,才發現與配偶成了陌路人;成了電動遊戲排名的TOP 1後,卻發現已遠離了最親近的家人、朋友……

認清自己的角色,排列優次,並分配好所需的戲份,大概就能營造出較健康及滿足的人生。

回到來台港人的處境。除了適齡的留學生外,大概移居到來的港人,也是追求個人的自由或看重家人的福祉。若是個人,就請你/妳好好地享受生活。在自由的氛圍下展示及發揮自我。若是家庭,就好好地享受與家人相處。專注身旁那陪伴你/妳漂洋過海過海的她/他;再一次擁抱那在出生時給予你/妳無限喜悅的孩子。珍惜這難得的機會,重新飾演好生命中重要的角色。

「新住民」是台灣統稱所有移居到此的外國人。與香港的分別在於一個「移」與「住」字。「移」是予人動態、不穩的感覺,既能移入,亦有機會移出。但「住」就是定下來的意思。縱然是「新」但卻已是「住」下來。住下就意味著要安定、扎根的意思。真的,成為台灣的新住民是一個嶄新的角色,需要來台港人多花一點時間去揣摩、投入及演繹。不容易卻是必須,或許需要放慢我們在香港急速的腳步,慢慢地融入及適應,總有一天定能把角色演好。

偶有亂了陣腳,踏錯步位,走了調子……,還請記緊,這不是一場獨腳戲,我們並不孤單!


[1] 〈統計資料〉,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21年7月23日,網站: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3/?alias=settledown&sdate=202001&edate=202112(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7月27日)。

[2] 〈【2021大學招生五大趨勢】港生來台報考人數 可望突破萬人〉,大學問,2021年2月19日,網站:https://www.unews.com.tw/News/Info/4100(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7月27日)。

異鄉異文化——初到英國

廖新達 | 在2021年初,與妻子及仍在腹中的小寶寶移居英國。在異鄉尋找扎根之處,於異地跟隨主的足跡,並與大家分享移民生活點滴。
07/07/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英國

移英決定

在陰霾下,離開熟悉的地方,與妻子前往異鄉,在一處較自由寬廣的地方,讓下一代健康地成長。

在香港政治動盪之前,筆者還未婚之時,已與女友討論及計劃移居異地,一個能更放心讓小孩子在足夠的空間成長之處。在各種社會和環境的推進下,由計劃移居加拿大,到上年暑假後,切實地決定移居英國。預備時間大約只有一年,在此期間及這不足半年的移英生活,高高低低盡都經歷過!也感受天父從沒離開過!

租屋

初到英國時,最難適應的就是整個社會節奏文化——悠閒。雖然其中一個移居目的,是讓生活慢下來,但英國人不但生活悠然,工作態度也十分悠閒。

第一個面對的難關,就是租房子。我們透過網上租屋平台聯絡中介,希望預約時間看房子,但很多預約都需要等待幾天才有回覆。此後,我們才領略到,需要很主動地以電話聯絡中介,並自行致電了解進度,才能有效地預約到看房子。的確,他們並沒有香港人強大的金錢慾,亦不了解我們租房子的迫切性,這便是第一個要適應的文化。兩星期後,感恩一位業主願意接受我們這對未有工作的租客,租住一個安全並且較幽靜的單位。

莫名「奇」妙

第二個要適應的文化——莫名其妙的原則。繼租屋後,就要申請銀行戶口,以便申請各種家居所需服務,例如水、氣、電、上網。我倆拿著租約,到本地銀行分行遞交申請時,被告知租約一切內容都正確,但租約的地址與表格所寫的不一樣 (網上選擇的地址,在地址最前有「Flat」字,而租約則沒有) ,因此要重新網上申請後再到分行辦理手續。第二次申請時,地址已修正好,但這次亦被拒絕,原因是:租約中,業主是個人名字而非公司名稱 (即使有公司印章作簽署)。經過多番嘗試後,在租務代理的耐心、快速協助下取得多款新租約格式,終於申請成功,也得知銀行是為了保障我們的利益,避免我們最終因文件錯漏而被財務部門拒絕申請,這會導致個人信用分數下降。回想起這段經歷,在我們急需要新文件時,租務代理並不似以往的悠閒,莫名其妙地快速協助我們,這是天父莫名「奇」妙的恩典!(其實在虛擬銀行會較容易申請到戶口!)

離開令人安舒的香港生活,初時會感到些彷徨,也有需要適應種種文化上的差異。但,雖離開了故居,天父並沒有離開我們,祂一直都在。

最後,剩下辦理申請水、氣、電、上網戶口的功夫,完成這些便會完成家居事務。我們沒有在租屋時記錄最初的用量度數,所以只能在一個月後,預測性地計算最初度數。(如果大家打算移居外地,記緊租屋時要自行拍照記錄,以免日後有爭議!)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們使用了本地一些優惠網站,以賺取回贈。例如我們申請了24鎊一個月,為期12個月合約的家居寬頻計劃,它有總共80鎊超市禮品卡及48鎊現金回贈。在英國消費前,緊記要在優惠網查詢一下,或者可以節省不少支出呢!

物質上,辦妥了家的需要;情感上,這裡仍只是一個寄居處。

你的安居之處在哪裡?是香港嗎?是移民後的地方嗎?哪裡才是真正得享平安?

初到英國 → 租屋,主動地與地產聯絡(注意要記錄水、氣、電度數)→申請銀行戶口→使用優惠網頁申請水氣電上網,賺取回贈

移民抵埗七件事

蘇恒泰 | 2016年開始研究移民的可行性,2018年付諸行動舉家移民新西蘭,剛剛完成兩年的移民監。育有三名女兒(其中一名在新西蘭出生),現於奧克蘭華人長老會聚會,並在大專生粵語團契擔任導師。
18/05/2021
專欄:有情無國界 (*所有文章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國家:新西蘭

有移民經驗或準備移民的人或多或少總會為到埗後如何安頓而感到懊惱。筆者也不例外,因為當年向香港公司申請內部調職至新西蘭,我直至離港前一天仍在上班,而到埗後只有兩星期時間安頓。因此對移民前從未踏足新西蘭的筆者來說,這兩個星期可算是分秒必爭;亦因為自知時間倉促,所以這兩星期只會做個人認為必要做的七件事情:

1. 換領車牌
新西蘭和香港有互認制度,凡持有香港車牌超過兩年以上,就可免試申領新西蘭車牌。更重要是車牌在新西蘭並不單純是駕駛執照,更加是身份證明。有了車牌,之後申請電話卡、寬頻、水、電或其他事情也方便很多,不用經常帶護照出街。

2. 銀行開戶
筆者知道這裡有很多香港人到埗前會先在香港某銀行申請離岸戶口。但礙於本人未曾使用有關銀行的服務,因此選擇到埗後才在當地銀行申請開戶,之後再以電匯方式將錢從香港匯到當地戶口(此匯款方式大概一個工作天可以收到款項)。

3. 申請稅號
有了銀行提供的證明文件,我和太太隨即向稅局申請稅務編號,以便日後出糧和交稅(在新西蘭,收租和收息等收入都被視為入息的一部份,均需要交稅,法例上所有居民都要申請稅務編號。)

4. 尋覓居所
礙於之前筆者未曾踏足新西蘭,加上在當地沒有親朋戚友,所以我和太太對各區的認識可謂少之有少。不過,我倆當時只打算短期租住房屋一年,待適應過後就購買屬於自己的居所,因此我們在尋覓新居上只設下兩個條件:
  • 位置距離公司需少於15分鐘車程:太太當時沒有車牌,如太太或女兒在家中或學校出現任何突發事情,我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回家支援,讓太太有多一份安全感。
  • 可短時間內搬入:到埗前,我只透過網上平台租了一間屋,為時是兩星期,而兩星期後我便要開始上班,因此我和太太未有太在意屋內裝潢,只要業主容許我在上班前搬入即可。

感恩的是我們到埗後第四天已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居所,業主更提供全屋傢俬電器,這樣我們可待買屋時才選購適合新居的傢俬。

5. 申請入學
新西蘭學制是小朋友足五歲便可即時申請入學,不用等下一個學年。剛好二女到埗時已足五歲,她可與姐姐一同入讀小學,令她們在新學習環境中可以互相照應。
而當地政府按人口將所有公立學校劃分為不同校區,只要能出示居住在該校區的證明,所屬學校就一定要取錄。此制度的好處確保每一名適齡兒童都可在住所附近上學。而簽訂租約後,亦代表我可以即時為兩名女兒申請入學。
不過,有很多移民或本土家庭為安排子女入讀當地名校會不惜一切購買或租住名校區內的房子,造成區內樓價高企的問題。幸好我和太太均不是名校出身,加上深信世上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因此從不期望子女能入讀名校,這令我們免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6. 購買汽車
筆者早於大學畢業不久已取得車牌,但礙於香港養車成本太高,十多年來未曾在香港駕車。但新西蘭地大物博,而公共交通卻沒有香港般四通八達,故此只好硬著頭皮購買汽車代步。
坦白講,我對汽車認識近乎零,有很多在香港的朋友建議我買新車,以確保一家大細出入安全。但自問新手一名,駕駛全新一手車的壓力可真不少呢,因此比較屬意二手車。幸好這裡買二手車只需花百多新西蘭元(約800港元),買車前可以先找政府認可的驗車師傅上門驗車,確認汽車安全後才正式購買,就能確保安全。

7. 物色教會
筆者和太太在過去二十多年都在同一間教會聚會,視教會為我們一家屬靈的家。因此,自我倆決定移民後,已四出搜尋有關奧克蘭華人教會的資料,可惜絕大部份均以普通話為主。
但上帝早有預備,經朋友介紹,到埗後認識了奧克蘭華人長老會一位來自馬來西亞,但在香港修讀神學及牧會超過20年的牧師。教會分中、英文堂,中文堂崇拜用粵語,會眾以香港移民和留學生為主。由於牧師講道時內容貼地,閒聊時明顯感覺到他對香港情況十分掌握,加上到埗不久即約我家外出食飯,關心我們安頓情況,因此參與了兩、三次崇拜後已決定今後在這裡聚會。
及後牧師介紹我們認識了教會內另外兩、三個年輕家庭,他們的孩子跟我的女兒年齡差不多,讓我們一家大細在新地方有了同行夥伴。教會的弟兄姊妹亦非常接納我們,差不多每星期都相約我們外出遊玩,對我家融入和適應當地生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及後數月,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年輕家庭來到教會當中,因此,我們成立了自己團契,好讓大人和小朋友都得到關顧,互相支援。短短兩年間,我們的團契已招聚了近20個家庭。

無可否認,移民他鄉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我們花時間處理。不過,個人和家人的靈性支援,社交生活都十分重要。筆者慶幸在教會中認識了一班非常好的弟兄姊妹,我們一同查經、一同吃飯、一同外遊、一同分享、一同適應,使我們一家人迅速融入和享受彼邦生活。

未知準備移民或已移民的你,你的to-do-list(待辦清單)有沒有物色教會這一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