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97回歸 風波裡的召命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9/01/2015

經歷了八十年代的躁動與不安,香港在九十年代迎來了回到中國的歸期。歸期屆滿那一夜伴隨著風雨,然而一切卻那麼平靜:官員平靜地宣誓;英國國旗徐徐降下,換上中國國旗;解放軍車隊順利駛進香港。

一起走過沙士、七一的日子

羅遠婷、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9/01/2015

2003年是紛擾的一年,香港人歷經非典型肺炎(沙士)一役,接踵而來的是有五十萬人參與的七一遊行。在那年,生命似是特別脆弱,香港人坐困愁城,盼望「光復」的日子。然而,疫情剛過去,香港人因長期受政治民生問題壓得喘不過氣,結果在隨後的七一遊行通通爆發出來。

到了大台後 節目變了樣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6/01/2015

近日,很多網民大肆批評杜如風主持的旅遊節目《流行首爾》,指無綫的節目製作水準低俗。筆者就已播出的數集來看,主持人以第一身角度帶觀眾飲飲食食,買手袋玩手槍,化韓妝食牛肉。對,杜如風或者真的表達得很低俗,但也不全然低俗得只有購物消費。

《Black Mirror》直播的影響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15/01/2015

近來朋友見面,最常問的一句是:「你若在現場,是否會執錢?」

性別重置與《2014婚姻(修訂)草案》的前景

束健銘    |    大律師
13/01/2015

2013年5及7月香港終審庭頒下《W判決》,確立性別重置手術後的人士可以其手術後的性別身份而註冊結婚,香港政府須於12個月修改有關法例;同時,終審庭的附論 (Obita Dicta)認為,政府須就變性人的權益作出全面復檢,盡快可行訂定性別認同法例。

問卷問題要具體 回歸務實化分歧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社關行動)
08/01/2015

性傾向條例家校關注組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就《公眾對性傾向歧視意見》進行電話訪問,最後得到611位人士回覆,當中有六成人沒有宗教信仰。結果顯示7成人認為社會應包容不同的意見,包括反對同性戀的意見;亦有近6成意見反對強逼學校違背辦學宗旨,強制教導學生將同性戀和異性戀視作同樣美好。

弱不禁風?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2/01/2015

一場雨傘運動令我們驚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弱不禁風,大家撕裂並不僅僅因為政見,而是因為缺乏基本的信任以及包容。

情意綿綿 婚前性行為要三思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2/01/2015

聖誕節剛過去,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維港兩岸掛上亮麗燈飾,為寒冷的冬日增添浪漫氣氛。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平安夜被喻為失身夜,是年輕人發生性行為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