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自殺

問題不在手機、在於戒癮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7/10/2020

今年中秋,本來是疫情緩和後的一個快樂假期,可惜一宗中三學童自殺事件,再次令社會響起「開學自殺潮」的小警號。一名居住在長沙灣的學童因為沉迷手機遊戲,以致令學業退步,他在復課後被老師發現上課時玩手機,最終他被沒收手機兼記缺點,孩子因此自尋短見,離開人世。

再思處理自殺新聞的原則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1/06/2018

對於近日發生的屯門三屍慘劇,筆者深感哀痛。對於有部份報道將三名死者的樣貌公開,並使用「女疑兇」一詞去描述懷疑自殺的那位女死者,並將事件定性因為她飽受濕疹困擾才導致慘劇發生,筆者感到這種做法並不恰當。

如何與面對逆境的青少年同行

舉辦日期: 
22/04/2016
當家庭、學業、友情及對將來就業前景等重重的壓力走過來的時候,如何成為青少年的同行者,身為家長、老師、友伴,如何從種種的跡象中,察覺青少年的需要及情緒的變化,以致能夠成為他們的同行者,陪伴他們走過逆境,我們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與參加者分享青少年的情緒變化,及早察覺及辨認情緒背後可能出現自殘及自殺危機,盼望能夠透過認識,學習成為同行者,陪伴青少年走出困擾,活得精彩。
 
日期:2016年4月22日(五)
時間:晚上7:00-9:30

學業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吳慧華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高級研究員
17/03/2016

一直以來,亞洲某些地方,如日本及香港的學生,都要在學業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緊密的課堂、繁多的作業及課外活動、頻密的測驗及考試、再加上父母或學校的期望,真的讓學生都喘不過氣來。有些不幸的學生,還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校園生活淪為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