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世盃直播的公義

歐陽家和    |    明光社 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8/06/2010

世界盃上周開鑼,我們見識了特別飄的足球,特別吵耳的「嗚嗚吱拉」,於是爆冷很多,入球很少。除了馬會成為慣常的大贏家外,相信就只有獨家播放的電視台才有機會賺錢。馬會賺的,是傳統所謂的「偏財」,但有線賺的錢,被人痛罵得更厲害。

抄襲和惡搞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6/2010

近日,不論電燈柱,地鐵燈箱,到處都是紅、藍、白的「起錨」廣告,顏色鮮艷,信息簡單易明,尚算成功。可是正因為簡單,所以網民要將之改頭換面,易如反掌,當中除了近日成為城中話題的「超錯」外,尚有「起義」、「平反」,甚至其他不同種類的俗語等。記得六四集會當晚,就有人派「超錯」的貼紙,霎眼望去,以為怎麼人人「起錨」支持政府,細望才知是「超錯」。

網絡有私隱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03/06/2010

於全球擁有四億用戶的facebook,爆出與合作夥伴分享用戶私隱,私隱設定功能更朝令夕改,安全性、可信度跌至低谷,網民發起「戒臉書日」。更早前,facebook發生了不少保安漏洞:俄黑客盜取150 萬帳號、用戶的即時聊天及私人對話內容洩漏等,錯失之嚴重令人詫異。

抄之無愧?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03/06/2010

近日報章報道有市民向廣管局及無綫電視投訴,指無綫一套偵探劇集《談情說案》疑似抄襲另一套曾於該電視台播出的日本劇集《神探伽俐略》,引起了許多市民討論,甚至被日本傳媒報導,有網民更留言質疑這是「盜版之作」,造成不少迴響。
 

再談賭博問題

陳永浩博士    |    監察賭風聯盟成員
27/05/2010

就日前繆鴻山君之文章,筆者有以下幾點回應,敬望賜教。

是報道,還是廣告?

梁麗娟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及傳播學院導師
24/05/2010

流行消費雜誌某一期有一篇知名人士訪問一名歌手的報道,表面上是由前者訪問後者在澳門舉行演唱會後的感受,但訪問的地點是在澳門某酒店一間高級餐廳,而在一問一答的同時,亦有加插餐廳的位置、裝潢、氣氛及著名菜色等文字及圖片,其實整篇報道是變相為該餐廳作了宣傳,而它比宣傳更有效力,因為增加了名人的效應,換言之,若某某與某某都經常光顧,顯然這間餐廳是明星級的了;加上若有關的報道不是打正旗號的廣告,讀者一般

《十月圍城》 ── 保鏢與刺客?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24/05/2010

近期看《十月圍城》,令人看得有點沉重。

還未夠五分鐘,故事中的興中會會長楊衢雲(張學友演)還未說完民主的意思,就被人暗殺了,彷彿爭取民主就會流血,就要有心理準備要犧牲似的。故事在這次暗殺行動後徐徐展開,眼見一個個平民、商人、軍人、乞丐、文人,為了未來的革命家孫中山(孫文)來港籌劃革命,一一獻上生命,義無反顧。

積極備戰2010世界盃 ── 向博獎會及警方進言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5/2010

四年一度球壇盛事世界盃即將於南非舉行,除了一眾球迷引頸以待欣賞精彩的賽事外,非法外圍賭波的經營者亦開始積極部署,務求藉此大賺一筆。據資料顯示,每逢世界盃舉行期間,非法賭波活動特別猖獗(表一),以2002年為例,警方共進行了70次行動,成功拘捕131名涉嫌開設非法賭波的人士。行動中共檢獲約5760萬元的波纜,較2001年非世界盃舉辦年份的2000萬元增加了接近兩倍。

賭博防治 刻不容緩 ── 教會可願伸出援手?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4/05/2010

根據政府2008年的調查數字顯示,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活動,而「可能已成為問題賭徒/病態賭徒」的比率共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