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社會工作 = 扶助「弱勢社群」 = 性解放?

關啟文    |    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
13/07/2004

我在下面會評論香港社工界近期的一些轉變,就是一種較為激進的性解放思想,為了避免誤解先要澄清:一、社工界並非只有一種主導思想,我所觀察的只是一種趨勢,社工界內部當然存在多元性;二、這種思想的興起有其社會和文化背景,往往反映一些傳統框架的不足,其存在有正面意義;三、我敬佩很多社會工作者敬業樂業,在破碎的社會邊緣默默耕耘、扶助弱小,已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門外「看」社工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3/07/2004

專業=中立?
中立=服務對象為先?

專業究竟是甚麼?當聽到某些大律師千方百計找著程序上的一些錯誤,令法庭放走一個明明證據確鑿的犯人,大律師卻以這是遊戲規則而表現得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心裏總感到慼慼然!當然,在能力上自己沒有當大律師的條件,但在心理上,自己亦不能接受法律為成為了不是伸張正義,而只是鬥智鬥力(財力)的遊戲!

「吹」出台灣夢──台灣性文化研討會

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香港性文化學會執委
13/07/2004

吃宵夜雖是極不健康的習慣,但有時候也造就了一些有價值的事工。每當香港性文化學會開組完畢後,學會主席關啟文博士都會以他圓渾的肚腩作旗幟,率領一眾組員到附近餐廳吃宵夜、「吹水」,再加上一眾組員都較熱衷於學術及教會事工,故「吹水」得來也非常高質素。

將溫情替代苦困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香港,是一個矛盾的地方。最近有權威的國際雜誌報道,香港億萬富豪的身家位列世界前茅,其中更有人當選亞洲首富。但不久前,卻有人權組織的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情況嚴重,其差距同樣站在世界的前端。

究竟,香港的貧窮問題癥結在哪?弱勢社群的生活是否每況愈下?這會成為社會性的危機嗎?為此,我們訪問了兩位關注貧窮人士的前線工作者,了解有關的情況。
新移民家庭的悲歌

由家國、人文、科技 到 「放、認、關、爭」細說香港大專生的文化素養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近年,香港的大專生常被詬病為「一蟹不如一蟹」,從學術表現到待人接物的品格上,都讓人有每況愈下之感。究竟香港現在與過往的大專生是否真的有很大分別?他們欠缺了哪些質素?我們分別走訪了傳媒機構負責人以及大學教授,看看他們對現時香港大專生的文化質素有何見解。

爭取不應是唯一焦點

訪問、整理: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12/05/2004

自上年七一遊行以來,香港的政治生態急速改變,最近人大常委又主動進行釋法,究竟未來的政局將會如何發展下去?作為基督徒可扮演甚麼角色呢?我們訪問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先生、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陳慎慶博士及中國神學研究院副院長余達心牧師為我們作分析。

女為悅己者「殘」!

傅丹梅    |    明光社督導主任
12/05/200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像自古至今,男子皆喜愛身材窈窕的女子,這個情況被傳媒的吹噓下,變得越來越嚴重。炎夏將至,各纖體美容公司已急不及待推出一系列產品,美其名為幫助女士重塑身體曲線及重獲自信,其實還不是要女士們將「賣肉錢」送上。

如何扭轉傳媒新一代的價值取向

余志瑩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5/2004

「曾xx滿口垃圾」、「變態姦殺 北嫂裸屍」、「43歲余xx賣肉養家」…… 每天經過報攤,都不難看見類似的頭條新聞;斗大奪目的標題,配以震撼的相片彩圖,利用好奇心煽動著行人的購閱意欲。

跳入旋渦,走出泥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2/05/2004

吵吵鬧鬧何時了?意義有多少?

愚人?娛人!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12/05/2004

去年四月一日,一代巨星張國榮從文華東方酒店一躍而下。自此,本來以開玩笑為樂的愚人節即被賦予南轅北轍的意義;對中、港、台、日等亞洲地區的華人來說,這娛人娛己的節日蒙上了淡淡的哀愁。

作為一代偶像與影帝,張國榮對演藝界的貢獻,毋庸置疑。筆者雖不算是他的忠實歌迷,但對其動聽的歌聲、精湛的舞技及演技,仍甚表欣賞;只是對於巨星自我結束寶貴生命的選擇,無論基於甚麼原因,恕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