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認識、關懷、謹守
對於同性戀的問題,過去二十多年經歷了很大的變化,由大家認為是不正常、道德上不接納的性行為,逐步轉化為一些人聲稱的天生正常性傾向。傳媒對同性戀者的描繪,由陰陽怪氣、濫交不忠,轉變為充滿藝術細胞、愛情專一,甚至可成為異性戀者軍師的粉紅救兵!
「通識」 @ POP SONG
最近耳畔常傳來「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做隻寵物至少可愛迷人……」短短幾句歌詞,歌者賣力,聽者亦痴醉。若說流行音樂反映一代的精神面貌,恐怕現已由「同人唔同命」的失戀嗟嘆,進化到「人不如狗」的自憐!
關注同性戀事工的組織介紹
「重建整全心性」網絡主要由一些關注同性戀輔導事工的機構組成,機構包括新造的人協會、香港性文化學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明光社、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等。
珍惜每一票
911這個日子,相信不是美國人的你和我也清楚明白代表什麼;但是今年的912,同樣地對於香港人也有很特別的意義!你當日有去投票嗎?你憑甚麼去投出你神聖的一票呢?對候選人的形象?往績?政治取向?道德立場......
賭博預防從理財教育開始
自去年賭波合法化後,再加上一些大型足球賽,如歐洲國家杯、美洲和亞洲杯等賽事,並馬會不斷增加不同的彩池和投注的途徑,已吸引更多巿民投入博彩。而熾熱的賭風亦挾持著本是健康的足球運動,順理成章合法地蔓延至青少年,就連中學低年級學生也透過高年級學生買波纜。情況極需家長、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工作者和社會人士關注。若不加緊推行預防教育,青少年極易受到荼毒而誤墮賭博陷阱。
青少年防治賭博教育工作的體會
執筆之際,碰巧是香港賭波規範化後一年,工福「戒賭」隊工在過去一年應邀往各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等主領講座,粗略統計已接觸了一萬三千多人,其中大部分為中學生。同工們像在賭海汪洋中,靠主乘風破浪。
筆者亦剛完成了一個專為中學生而設的「賭博行為治療小組」(以下簡稱「小組」),願向大家分享個人的一些體會。
「家庭」被忽略的核心價值
「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公平公義 、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1
自六月上旬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發表後,引來社會極大的迴響。宣言肯定了以上八項不同的價值為香港引以為豪的核心價值,表達了香港賴以成功的共同價值,及肯定了全港市民為一命運的共同體,而本會主席關啟文博士亦為宣言的聯署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