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感同身受
有關風化案及性侵犯的新聞報導,在報章上都經常出現,我們也習以為常地閱讀,並不覺得有甚麼問題。但是,如果大家細心去閱讀該類報導時,你會發現很多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及背景,你都可詳細知道,而報導的重點很多時亦側重受害人被侵犯的過程,而不是犯案者的動機及治安問題,這些報導無論對受害人及其家人和輔導員都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以下是林姑娘所面對的真實個案。
業界「鑽空子」為風化案「捉角度」
最近,香港報章的內容,愈來愈多風化案﹔雖然這些案件已屢見不鮮,但報導手法就漸趨大膽露骨﹔例如一些非禮或強姦案,除了詳細描述事主受害經過,以漫畫作圖解,甚至以淫褻及不堪入目的語句為標題,比較很多風月小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在報導中會有意無意間揭露事主之身份:例如他們的照片、住址、就讀學校、與親友的合照等等。
淺析性罪行受害人免被傳媒揭露的法律保障及現況
近年各大報章在報導法庭新聞的篇幅有顯著的加增,本來多報導法庭新聞會令公眾得益,一方面這是法治及新聞自由的體現,另一方面亦可以讓公眾多一個途徑認識切身的法例並法庭如何依法作出裁決。不過新聞自由一旦被濫用,公眾不但未能得益,某些人以至社會也會因此而蒙受損失。
報章手法論壇(六)
- 粗口乃不雅言語,傳媒不應加以渲染(如必須引用亦要謹慎處理),不應在青少年可閱讀的報刊大字標題刊載,免起錯誤的示範作用,縱使以代號表示,仍然值得商榷,但《蘋果日報》近期經常以粗口代號為標題,令人反感。例如:
00年9月23日一則法庭新聞的標題是「男子庭上爆粗:『唔X使,正狗官』,辯稱X你老母親切,終於道歉寬免起訴」
我最喜愛的傳媒
本港的傳媒界五花百門,有傳統的報刊,通過收音機廣播消息的電台,還有廣受大眾歡迎,有聲有色的電視節目。但科技日新月異,新的傳媒相繼出現,互聯網便是最為人熟悉,也是我最喜愛的傳媒。
兩年前,我第一次接觸互聯網。一切都是新奇特別,它帶我穿過不同時空,其有趣之處更多不勝數。
走訪電影揸fit人
「生命揸fit人」是近年難得的福音電影,成功地打入普羅大眾觀眾群。亨利‧潘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亨利語重心長,以下面的一段話概括了他導演生涯所走過的日子:「從入行到現在,沒有改變的就只有神。祂用百般恩典和奇妙的作為,帶我在電視台經過十多年的訓練。我今日成了何等樣人,端賴神奇異的恩典。」
藝人專訪 羅慧娟
對於愛看電視的人,《人在邊緣》、《蓋世豪俠》和《書劍恩仇錄》等劇集一定不會陌生,而大家記得當中有什麼主角嗎?
今期我們邀請了以上劇集主角之一的羅慧娟小姐抽空接受訪問,分享一些生活點滴和感想。
影音使團-Ministry Impossible
影音使團是在香港傳媒方面服侍的基督教機構之一。至今成立了十多年,由最初幾個人的機構發展成為今日約有60多位同工。在今年五月,影音使團由舊辦公室遷往一個新辦公室,以籌備全港首個福音電視台的成立。
筆者有幸於日前訪問影音使團總幹事袁文輝,聽他侃侃道出他的異象。
與時並進
沒有時代論壇的日子會是怎樣的呢?十年了,一段不長也不短的日子,它可有在你我的心中留痕?「時代論壇最大的貢獻,在開拓了教會的新文化。這也是我們繼續辦下去的原因」李錦洪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