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與時並進

——時代論壇 總舵主心聲
30/09/2000

沒有時代論壇的日子會是怎樣的呢?十年了,一段不長也不短的日子,它可有在你我的心中留痕?「時代論壇最大的貢獻,在開拓了教會的新文化。這也是我們繼續辦下去的原因」李錦洪先生說。

辦報的路也不是一徑的好走,開頭也有不順當的時候,比如關於同性戀、靈恩運動等課題,就曾經掀起了激烈的討論,還招來不少反對的聲音。如今大家的視野開闊了,自然多了討論的空間,正如近日對「穌哥show」的討論,採取的角度就不下五、六個,再沒有所謂「一言堂」的風氣,這實在是可喜的現象。

話分兩頭,一份辦了十多年的基督教報紙,有前景嗎?有發展空間嗎?訂報的,是「實」讀者,還是精神上支持的「虛」讀者?李錦洪先生毫不諱言地說﹕「時代論壇是小眾媒介,開拓的空間著實不多,讀者的數量也似乎到了極限。然而,就一份收費的宗教刊物來說,時代論壇的銷量算是挺高的了,也可說是其中銷量最高的一份。我們發去贈閱的,諒不超過一百份,訂戶佔了大比數。訂閱的都是些「實」讀者。我們的收支情況接近平衡,儘管談不上完全自給自足,但也已經達至80%。能完全自給自足,不依賴奉獻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心願。」

經營網上報紙,是開拓空間的一個途徑。將時代論壇的內容挪到網上去,一方面可突破實質報紙的限制(如只限三張紙,每星期刊行一次),既可以每天更新內容,還可以把新舊的資料捎上去,建立一個資料庫,供讀者查考;另一方面,又可以和讀者在網上即時互動,再說,外國的訂戶也可免去郵費的負擔。

說到發展空間,我們難免會想到非基督徒讀者群。時代論壇能不能打入非基督徒的世界,在汰弱留強的業界中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呢?時代論壇既然是小眾媒介,答案不問而知。話雖如此,它能以星期天郵報(Sunday Post)的形式面世,吸納其他的讀者嗎?這麼多年來,時代論壇是不是固步自封呢?李先生以不疾不徐的語調回答說:「基督教報紙的市場空間小得很,也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辦郵報一樣的報紙。迄今似乎還沒有成功的例子。」知其不可而不為?可不是!李總舵主另闢蹊徑。

36.com是他們的策略性伙伴。這個網站的基督教網頁便是其中的成果。這個網頁有所謂《動力快報》、《名人見證》、《信仰沙龍》和《影音頻道》等,其中包括時事評論(錦洪講義)、新聞和直擊報道,內容每日更新,不僅吸引基督徒,也有一定數量的非基督徒瀏覽。四個月下來,已成為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網頁。李錦洪先生打了個比方說:「狐狸抓兔子,兔子不跑就死定了。這個網頁正好打破時代論壇的困局。時代論壇做不來的,36信仰網做得來;反之亦然,彼此互補不足。反正我們把一條路走出來了。」說到這?堙A李先生驀地抬眼上望,輕輕舒了一口氣,嘴角微翹道:「神的帶領著實奇妙。二十年了,神給我這方面的裝備可不少呢。當下傳播人、傳道人和文化人都集於一身,而文化工作、電視工作、福音工作和廣播工作也一起攏到身上來。過去的裝備,如今一絲一粟的派上用場。」

以時代論壇這麼一份小小的報紙,資源人力有限,怎麼可以撐得起一份報紙和一個網頁的工作呢?神的恩典總夠用。他的同工是一支精銳部隊,他們全都是多面手,能上網工作,能拍照、能寫作、能編輯和翻譯,能......每個都能夠獨當一面。有怎麼樣的主管,大概就有怎麼樣的同工,我們想。

末了我們問他目前最大的挑戰是甚麼,李社長沒半點猶豫的答道:「與時並進,保持當初辦報的熱誠;堅持不變,可又要通達權變。栽培接班人也是當下要務。我盼望有更多的人上來,即使我將來不在,時代論壇仍能上下一心,向前挺進。同工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相關文章

漫畫,與青少年的成長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8/10/2022

編輯﹕謝芳

「你們既是順服的兒女,就不要再效法從前無知的時候放縱私慾的生活。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的,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聖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聖經新譯本》〈彼得前書 1:14-16〉

現今世代的年輕人,不是徘徊在動漫世界,就是沉迷於遊戲世界,甚或愈來愈少閱讀,就算偶而閱讀的,許多只會看漫畫。說到漫畫書,或許大家腦海聯想到的,是一本本的漫畫書,但事實上,漫畫書電子版已成潮流,就像其他電子書一樣,就算有紙媒印刷版,大概亦是為收藏所用。漫畫的電子化,加上盜版翻譯漫畫層出不窮,各類的漫畫令青少年更容易觸及,特別在不同的漫畫網站及應用程式內,無論收費或免費都是「海量」般供應。

現實上,大部分坊間的漫畫都暗藏一定程度的不良意識或性意識,例如看過《多啦A夢》的讀者,都會意識到內裡有不少欺凌事件,甚至大雄亦有多次進入靜香正在洗澡的浴室。在《蠟筆小新》的動畫和漫畫中,小新也多次露出臀部,甚至利用股間摩擦物件。故此,在漫畫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意識不良的情節。不過,是否因此就禁止青少年閱讀?筆者認為有討論的空間。或許我們不宜亦不可能完全禁止青少年看動漫,但我們卻可以教導他們如何選擇合適的讀物。本文嘗試帶出在不同種類漫畫中的文化是如何影響青少年,並推薦一些較為健康的漫畫給青少年選擇,家長亦可多加留意子女閱讀漫畫的習慣。

漫畫中的正面意識

在坊間,縱然會出現帶有不良意識的漫畫,但當中亦有一些能夠帶給青少年正面信息的作品。觀其一些比較流行的漫畫,諸如《海賊王》、《火影忍者》、《鬼滅之刃》等等,它們都是連載於日本《少年JUMP》漫畫週刊。而《少年JUMP》的漫畫通常都會有一項貫穿整個劇情的黃金法則:「友情、努力、勝利!」這個法則主導著故事的走向,內容不會脫離:擁護友情,甚或友情至上和追求不斷變強的主角,最後邁向皆大歡喜的結局。

我們會認同,如果青少年可以學習到友情和努力是一件正面的事,這也正正符合青少年需要改善的特徵,包括自我中心、個人主義、部分缺乏上進心等等。現時青少年大多為「網絡原住民」,加上疫情的影響,或許已經不懂得如何面對面社交了,而這類型漫畫非常強調友情或友誼,當中的角色可以為朋友而犧牲自己的,許多角色都是為了朋友而努力的,這帶出了一種「為他者」的倫理教導,換句話說,就是擺脫自我中心的教導。

漫畫中性與暴力

但不容忽視的是,無論漫畫內容帶出的信息多麼正面,它們表達的手法就必須細心留意,正如之前所說,不少漫畫當中都暗藏著許多不良意識或性意識。無可否認地,性意識已經融入了不同的媒體和創作,根本就令人防不勝防,何況是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在網絡發展迅速的今天,漫畫也不能夠倖免於色情資訊氾濫,最著名的種類大概就是戀愛後宮漫畫了(即1男多女的感情生活),當然也有所謂的逆後宮漫畫(1女多男的感情生活),只是比例較少而已。顧名思義,即是愛慕主角的角色會不斷地陸續出現,而主角會與不同的異性發生曖昧的關係,甚至出現涉及色情成分的內容,如《約會大作戰》、《五等分的花嫁》等等都是感情混亂的漫畫,可能會讓人憧憬著這些關係,令到一對一的戀愛關係不再被重視。當《出租女友》這種美化援交的漫畫或動畫都受到不少的好評時,不少的錯誤的價值觀或正嚴重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特別是未來對愛、婚姻和家庭的價值和期望。

除了主要談及感情、兩性關係的漫畫,也有一些主打暴力、血腥、展露人性陰暗面等等的漫畫(部分含有性暴力),類似《魷魚遊戲》的題材,或者可以說是《魷魚遊戲》的參考資源。舉例而言,《彌留之國的愛麗絲》、《朋友遊戲》、《殺戮都市》、《進擊的巨人》,還有「海量」的恐怖漫畫,如集結恐懼、暴力、死亡、黑暗於一身等等的作品,都將暴力與人性的醜陋推至高峰,雖說當中的主角都會有拼命幫助朋友的特色,但似乎劇情中的暴力和黑暗(人性的黑暗)才是焦點。這類作品的確會影響社會上的暴力行為,葛洛斯曼的《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內亦有提及媒體及電玩傳播的暴力如何從心理學上對人造成影響,有興趣可以看一看。如套用在青少年,或許心智並未成熟、未懂得批判當中的內容便有可能受到影響。綜觀現時的教育,除了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很少有中學聚焦於性/倫理觀念的教導。

部分漫畫的推薦

既然漫畫作為一個主流文化,又無法避免地會夾雜著不良意識,筆者選擇一種名為Lesser evil的做法:即是從眾多不良意識的漫畫中,選擇一些較少不良意識,同時內容的焦點是主要放在正面訊息身上。以下可推薦:

  1. 《火影忍者》:故事內容為一位失去雙親的小朋友如何透過努力,對友情的執著,最後邁向夢想,也是一個頗勵志的故事。
  2. 《灌籃高手》、《排球少年》:它們都是以運動項目為主軸,主角和其他角色為邁向目標而努力,內容大致是正面的。
  3. 《名偵探柯南》:是一套懸疑偵探並帶有少許恐怖情節的漫畫。主要講述犯人無論犯罪的手法多麼精密,主角作為偵探,都會竭盡全力找到犯人,而犯罪者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4. 《我的英雄學院》:故事講述一位少年面對別人的嘲笑仍努力不懈的故事,為典型的「友情、努力、勝利」漫畫。

篇幅所限,欲推薦的漫畫未能盡錄。不過,需要留意的是,縱使一些看上去只是普通題材的漫畫,例如運動、烹飪等等,都有機會充滿不良/色情資訊,如漫畫《食戟之靈》雖然是一套廚藝比拼的漫畫,但內裡的色情訊息卻佔據了大部分。故此,如何選擇合適的漫畫伴隨青少年成長,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曾經刊載於:

明報「談天說道」,10-10-2022

認識假新聞 從定義說起

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01/12/2021

相信市民對「假新聞」(fake news)一詞並不會感到陌生,其實早在1890年代已有人使用fake news這個詞,[1] 在今天,它更成為了一個日常用語。不過,要為假新聞這個詞下一個定義並不容易,學者亦有不同的看法。美國辭典界執牛耳的《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並未有收錄“fake news”一詞,他們認為這個詞是不需多加說明(self-explanatory)的,因為它只是個複合名詞,由兩個顯淺的字“fake”和“news”組成,當使用時大家自然是很容易明白其意思的。[2] 但有學者反駁,假新聞並非不需多加說明的詞語,因為它所涵蓋的大大超出了新聞的範疇,它可以是指向謠言、大話、惡作劇、胡鬧的話、諷刺的話、誤導的內容、偽冒的內容、捏造的內容和操控的內容。[3] 有政治人物將對自己作負面報道或有欠公允的新聞說成是假新聞,[4] 到底甚麼是假新聞?本文會嘗試從學者的見解,探討一下假新聞的定義。

錯誤資訊與虛假資訊

假新聞被指為「假」,可能是指它的內容是模仿、偽造、不可信的。[5] 研究錯誤資訊對社會影響、賓夕凡尼亞大學的講師Claire Wardle認為,假新聞不只涉及新聞,更牽涉到整個資訊生態系統(information ecosystem),而單單以「假」這個形容詞,亦不足以描述錯綜複雜、不同類型的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即並非蓄意分享但與事實不符的資訊,及虛假資訊(disinformation),即蓄意創作、分享的虛假資訊。[6]

Wardle將坐落於資訊生態系統中七類有問題的資訊內容列出,它們分別是諷刺或模仿(satire or parody)、錯誤的聯繫(false connection)、誤導的內容(misleading content)、偽造的處境(false context)、偽冒的內容(imposter content)、操控的內容(manipulated content),及捏造的內容(fabricated content)。

她指,諷刺或模仿的內容並無意圖帶來傷害,目的可能只是引人發笑,但亦有令受眾受騙的潛在風險。而錯誤聯繫、誤導內容、虛假處境則涉及拙劣的新聞報道手法。錯誤聯繫是指標題與內文不符或圖片說明跟相片無關;誤導內容,則指錯誤引用資料,以陷害某人或對某事件帶來負面影響;而虛假處境則是指將真實的資訊連繫到虛假的處境之中。

她提到偽冒的內容,則是指有人刻意模仿某人作為消息來源,背後的動機可能是純粹想作出滑稽的模仿,但也可能是別有用心,以煽動、從中獲利或作政治宣傳、鼓吹一些思想。[7] 與諷刺或模仿相比,製作偽冒內容的人,其動機更顯複雜。而有關操控的內容,她指是真實的資訊或圖像遭到操控和利用,以圖欺騙接收資訊的人;而捏造的內容,則是指有關內容100%都是虛假的,製造這些資訊的人是故意這麼做,以圖欺騙及帶來傷害。

使用假新聞一詞的六種情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新聞學的學者Edson C. Tandoc Jr.聯同兩位學者,研究了2003至2017年出版的學術文章,探索假新聞一詞如何被定義和使用,他們發現了以下六個種情況假新聞一詞會被使用:諷刺的新聞(news satire)、模仿的新聞(news parody)、捏造的新聞(news fabrication)、相片操控(photo manipulation)、推銷及公共關係(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及政治宣傳(propaganda)。[8]

Tandoc Jr.的團隊對假新聞的分類,跟Wardle提及的錯誤和虛假資訊分類有相似之處,Wardle都有提及諷刺的新聞、模仿的新聞、捏造的新聞、相片操控幾類有問題的資訊內容。不過,Tandoc Jr.的團隊在綜合過去的學術文章時,作了較詳盡的補充。幾位學者在文章解釋到,諷刺新聞式節目,以誇張幽默的手法去報道新聞;而模仿新聞的網站,則以滑稽的手法去模仿新聞人物。這兩類媒體都以娛樂觀眾、諷刺時弊為目標,受眾在大部份情況下都知道有關的報道並非真實事件。而捏造的新聞,則是指有心誤導讀者的報道,例如有些網頁會模仿新聞報道的風格來杜撰故事,令故事看起來更可信和合理。這類型的資訊會在網頁、網誌或社交媒體出現。Tandoc Jr.的團隊解釋到,當社會矛盾早已存在、大眾對某些政治或種族議題有重大分歧,受眾就愈難辨別收到的資訊是否捏造新聞。製作有關資訊者除了可能有政治意圖外,也可能在訊息分發的過程中獲得金錢利益。相片操控,則是指透過數碼軟件修改圖片,以合成的圖片或修改過的影片來杜撰事件。文章提到其實正規的通訊社如路透社,都會調整新聞相片,但他們有嚴謹的守則,只會平衡顏色和色調,而絕不會在相片作添加或刪除,而在調整顏色時亦會盡量避免影響到相片中的處境,以免引起讀者誤會。[9]

至於推銷及公共關係類型的假新聞,Tandoc Jr.的團隊則解釋它是一些以新聞形式推出的廣告,讀者會在具公信力的新聞網站中看到,其內容或會配以統計、訪問或學術研究,以推廣產品、為某公司賣廣告,或推廣某些思想。推銷形式的假新聞雖然會作出一些聲明(例如指出該欄位是付費欄位或聲明報章的編採人員無參與編輯),好讓讀者知道他們是在賣廣告,但其形式卻很容易惹人誤會,以為是正規的新聞報道。而在社交媒體中也會出現這類型的假新聞,例如有類似新聞的帖子會出現在用戶的頁面上,當用戶以為是新聞並點擊帖子後,才驚覺對方在推銷產品。最後,與政治宣傳相關的假新聞,Tandoc Jr.的團隊則解釋政治宣傳是指一些政治團體杜撰的新聞故事,以圖影響大眾的觀感。政治宣傳的假新聞或以新聞評論的形式出現,作者的評論帶有偏見或傾向某一方的政治陣營或觀點,以求說服讀者改變他們的想法。

資訊來源變得模糊

不論是Wardle對錯誤及虛假資訊分類還是Tandoc Jr.的團隊對假新聞的分類,都有助我們對假新聞有進一步的理解。Wardle提出,要理解現時的資訊生態系統,就必須認識三個元素:第一、不同類型的資訊內容都有被創作和分享出去的情況;創作有關資訊者,他們的動機是甚麼;及有關的內容如何被傳播。現今社會資訊的流通量十分高,我們都正值資訊戰之中,她提醒讀者和觀眾,除了要留意無意中發放的錯誤資訊,更要注意有系統地進行的虛假資訊活動。因為社交媒體的出現,令政治宣傳的「原子(atoms)」分散出去,資訊被直接傳遞給本身已偏好某一方面資訊的目標用戶,而用戶進一步將訊息繼續分發出去。在此情況下,有關資訊便一下子像火箭般,透過用戶的朋友網絡,高速的發射到不同地方。[10] Tandoc Jr.的團隊亦有提到,社交媒體的出現除了令假新聞更容易被傳送,它同時亦令人對資訊來源的概念變得模糊,用戶看到的帖子,有可能是來自新聞機構的社交媒體,也有可能是朋友轉發的帖子,雖然用戶可以追蹤到帖子的來源,但這倚靠用戶是否自發地做這件事,而在一般情況下,用戶都很少會核查新聞來源。[11]

假新聞所牽涉的範圍甚廣,不同的人對它的定義都有一些分歧,若透過立法規管來遏止假新聞的傳播,恐怕在界定何謂假新聞時也會無可避免地引發爭議。此外,在辨別資訊發放者的動機,要了解他是蓄意發放虛假資訊還是誤傳錯誤資訊,亦有一定的難度。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社交媒體的興起,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要杜絕錯誤、虛假的資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若循公眾教育的途徑,讓社會大眾對假新聞建立清晰的概念、了解發放錯誤資訊的不良後果,以及在分發訊息前先核查一下資訊來源,可能是一個更理想的應對方法。


[1] “The Real Story of ‘Fake News’,” Merriam-Webster, accessed September 20, 2021,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words-at-play/the-real-story-of-fake-news.

[2] “The Real Story of ‘Fake News’.”

[3] Nolan Higdon, The Anatomy of Fake News: A Critical News Literacy Education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0).

[4] 陳韜文:〈政治對立與社交媒體激發虛假新聞〉,載周詩韵等編:《媒體解碼:時事背後》(香港:明報出版社,2019),頁54。

[5] Edson C. Tandoc Jr., Zheng Wei Lim and Richard Ling, “Defining ‘Fake News’,” Digital Journalism 6, no.2 (August 2017): 140, https://doi.org/10.1080/21670811.2017.1360143.

[6] Claire Wardle, “Fake news. It’s complicated,” FIRST DRAFT, last modified February 16, 2017, https://firstdraftnews.org/articles/fake-news-complicated/.

[7] Wardle, “Fake news. It’s complicated.”

[8] Tandoc Jr. et al., “Defining ‘Fake News’,” 141–147.

[9] Tandoc Jr. et al., “Defining ‘Fake News’,” 144–145.

[10] Wardle, “Fake news. It’s complicated.”

[11] Tandoc Jr. et al., “Defining ‘Fake News’,” 139.

媒體解碼

2020生命倫理對談 漂一本有聲好書

23/10/2020

當我們說人人都是記者時,傳統記者、網媒記者及公民記者到底有沒有分別?報業的營運愈來愈艱難,它們究竟有何出路?《媒體解碼:時事背後》集結香港五大資深傳媒人蘇鑰機、陳韜文、李立峯、楊志剛及陳智傑的文章,為大家解讀正在發生的媒體事件、現象。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郭卓靈以豐富的插圖為大家介紹《媒體解碼》的第一部份——性質功能。關心香港傳媒的朋友,值得一看這短片。

收看「媒體解碼」短片,按此進入

新聞,還是付錢看比較好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6/09/2020

新聞行業今日十分難做。媒體沒有資金做新聞,新聞記者受制於廣告和讀者興趣,只能做些沒有深度的新聞,部份免費網絡媒體更要為了流量而淪為標題黨,用誇張、出位的標題吸引網民點擊,做劣質新聞,部份則被財團收購,淪為財團喉舌。我們到訪不同的網絡平台,以為看了很多資訊,原來這些只為吸引我看廣告,平台不斷送上討我的東西,也不過是希望留在平台。最後我們知道的東西,反而是愈來愈少,愈來愈偏頗。我們可以怎樣打破這個困局呢?

收入與運作

首先我們要理解今日新聞資訊的運作。今日報紙銷量甚低,傳媒只能依靠三個方式賺錢:一、廣告;二、社交平台流量;三、收費。要賺取廣告的收益就務必要有非常吸引人的內容,以及,要在社交平台產生極大流量,以致有人願意落廣告,同樣地,這其實亦要求大量吸引人的內容。所以要做到第一、二點,最直接的方法是令新聞必須吸睛(引人注目)、簡單、易明、牽引情緒,甚至有機會加插植入式廣告。除非傳媒能成功透過收費,而且是獨立收費,即是讀者付款後不會影響編採決策情況下,編採部才能有足夠的自由度獨立、深入和有意義的文章。

不過,能成功進入收費模式的傳媒不多,大部份免費傳媒,為吸引眼球,引起讀者注意,以減低新聞生產成本,甚至為了討好投資運作的金主,往往會生產很多壞新聞,當中包括:一、標題與內文不符的新聞,例如選用誇張的標題,但內容卻不甚了了的新聞;二、快而不準的新聞,因著網絡24小時運作,不少傳媒索性就抄別家24小時新聞台的報道,直接改寫以作為自己的報道,營造緊貼時事的效果,但有時事態發展已有改變,往往又慢了半拍,於是出現快而不準的新聞;三、未經核實的新聞,很多網媒為求方便,用「爆」的標題改寫另一間網媒的新聞,以抓住讀者的好奇心,但在抄的過程往往不求甚解,也沒有辨別網絡上一些真假難分的訊息,常用「疑」、「或」等含糊的字眼取代核實的工作,網民收到訊息繼續將它們傳來傳去,最後假消息便不斷流傳。

社交網絡平台與政治

這類免費新聞,很多人在社交網絡分享、轉傳,如果立場客觀的,傳一下也無傷大雅,不過有時內容卻真假難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就有指整個選舉工程的操作就在社交網絡平台出現,他們先針對地選擇滲透一些社交網絡平台,並在適當時候針對性發放訊息,在改變網民對某些議題的立場,有關的做法成功之處在於網民習慣接收訊息,但求過癮開心而不問真假,最後整個選舉的風向居然就因著這些不同的社交平台的專頁而改變。

在香港近年也有很多類似的專頁,除了打正旗號做政治議題之外,也有煮食的、攝影的、二手買賣交易的專頁,看起來可以與政治無關,但到重要時份卻又會有一兩則有立場的新聞在專頁上出現。這種免費平台的資訊,即使社交平台本身想作出規管,也難以實行。是故筆者幾可肯定,以後大家在社交媒體的專頁閱讀那些不明來歷的新聞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小心閱讀。

閱讀持平的報紙

除此之外,為打破偏聽的情況,建議你選擇一至兩份中立持平的報紙,平心靜氣坐下慢慢閱讀。在社交媒體即使你仍然可以免費看到很多報紙的內容,甚至是全份的內容,但畢竟沒有排版和順序,你較知道事情的優次。因此,的話請回到該報章的主頁閱讀新聞,如能力許可,請盡量付費,買印刷版的報章,支持持平的報章。同樣,不少網媒評論和觀點也是有理有節的,可能的話也請加入付費行列,以表達對有關媒體的支持。

時間太少,網絡太雜,要知天下事,有時難免要花一點錢,讓人幫你更有效接收資訊。


參考書目
黃哲斌。《新聞不死,只是很喘: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台北:天下雜誌,2019。

傑夫.賈維斯〔J. Jarvis〕。《媒體失效的年代》(Geeks Bearing Gifts: Imagining New Futures for News)。陳信宏譯。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6。


資料庫

紙本報章雜誌會消失?

傳統報社的收入倚賴報紙銷量,在網世代中工作愈見困難。紙媒的生意難做,紛紛尋求轉型。有媒體在2020年8月報道,當時即將離任的《紐約時報》行政總裁一職的Mark Thompson表示,他相信該報會在未來10年繼續印刷紙本報紙,甚至可能是15年,或者再多一點點時間,不過,如果說未來20年會繼續印刷紙本《紐約時報》,他則對此感到十分詫異。[1] 一些傳統紙本報章雜誌,在時代巨輪下成為了歷史的產物。有26年歷史的日本關西時尚雜誌Cazi Cazi在2020年7月宣佈停刊。[2] 鮑爾媒體集團澳洲公司(Bauer Media Australia)亦在同年7月宣佈旗下多本時尚雜誌,包括澳洲版的ELLE、《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等停刊。[3] 在香港,免費報章《都市日報》亦自2019年年底停止出版印刷版。[4]

(本文原載於第134 期〔2020年9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Alex Sherman, “New York Times CEO Mark Thompson says he expects the end of the physical newspaper in 20 years,” CNBC, last modified August 10, 2020, https://www.cnbc.com/2020/08/10/new-york-times-ceo-physical-paper-will-end-in-20-years.html?&qsearchterm=MARK%20THOMPSON.

[2] 趙紀瑩:〈【紙媒寒冬】關西雜誌《Cazi Cazi》停刊 網上眾籌才是新出路?〉,《香港01》,2020年7月16日,網站:https://www.hk01.com/一物/498866/紙媒寒冬-關西雜誌-cazi-cazi-停刊-網上眾籌才是新出路(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9月23日)。

[3] 〈澳洲時尚芭莎ELLE等雜誌停刊〉,《信報》,2020年7月21日,網站: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international/article/2527402(最後參閱日期:2021年9月23日)。

[4] 〈拖欠逾千萬印刷費 《都市日報》相關公司被頒清盤令〉,東網,2021年3月10日,網站: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310/bkn-20210310102656538-0310_00822_001.html(最後參閱日期:2022年1月25日)。

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面對的挑戰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7/2020

根據香港記者協會於今年5月公佈2019年的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調查結果,分數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低;[1] 而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發表今年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顯示,香港於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80,亦是歷史的新低。[2] 香港電台亦因為個人意見節目《左右紅藍綠》及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而被分別發出「嚴重警告」及「警告」,之後政府於港台內成立專責小組,檢討其管治及管理。[3] 我們特意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博士,分析一下傳媒所面對愈來愈惡劣的境況。

梁博士指出,大部份傳媒主要分兩種付費形式:直接付費與間接付費。直接付費是受眾直接購買或訂閱,如報紙或付費的媒體平台,如在Patreon看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分享,[4] 訂閱者更可與KOL對話;而間接付費,就是通過廣告來獲取收入,如我們在看YouTube時看了廣告,廣告的費用會間接分發給有關的KOL,他們又會繼續製作節目分享創作或意見。

傳媒的處境

明光社

梁博士認為,香港電台隨著時代和市民的轉變,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由開始時扮演著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橋樑,拉近高高在上的政府與不理政事的市民的距離,到現在多了市民關心政事,積極熱切表達自己的意見,也通過參與投標一些外判節目,製作特別主題的節目在電台中播放。現時政府想將香港電台變回做政府的喉舌,站回政府那一邊,維護中央的利益和政策方針,所以給了該台不少壓力。「當中的矛盾點就在於政府的利益與市民的利益不一致,當香港電台想代表市民講出與政府不同的意見時,就被視作不忠於這政權。」

對於香港很多的新聞媒體都已被中資收購,梁博士認為它們亦面對著同樣的壓力,又或在廣告收入上被操控。她說:「在街上買到的報刊,它們所報道的,有很多都會跟著政府的『主線』。如『國安法』,很多媒體的回應都興高采烈或表示支持,連保持沉默、不表態的權利都沒有。」

對於相對自由度較大的KOL,梁博士觀察到近來愈來愈多KOL由YouTube分享平台轉到Patreon,因為如果在YouTube觸及「逃犯條例修訂(反送中)」或「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等「敏感」議題,該影片就會被「黃標」,[5] 指影片不適合多數廣告客戶,也無法賺取流量相應的分紅,即是以減少KOL廣告收入來逼使他們閉嘴,使投入很多資源去製作影片的人士感到困擾。

面對前所未有的局面——「國安法」的設立

對於設立「國安法」,由於香港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一個局面,梁博士稱未知影響會有多嚴重。會否一開始就很嚴厲?危害國家安全所包括的範圍有多大呢?會否嚴厲到批評或指出重要國企或中資企業的負面消息也不容許呢?或是讓大家去協議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空間去發佈言論?她相信「國安法」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擔子,如媒體不能如實評價商業活動,相信會影響到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十分深遠的影響。對於教育及學術研究的未來,她也感到憂慮並說:「這可說是一個很大的陰霾或壓力,不同界別的人如何處理有關中國相關或概念上有負面的東西?是否完全避而不談呢?學術自由或言論自由又何在呢?」

抬頭不做鴕鳥

面對媒體不同的聲音,梁博士明白我們很容易選擇性地看自己認為安全或舒服的訊息;遇上與自己一向信念相違的,或不想那事情發生的資訊,就會似鴕鳥般把頭埋在沙裡不看。她建議我們多開放自己去理解社會分裂的狀況,多去了解不同人所講的「真實」究竟是甚麼,因為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事情還是在發生中,對香港任何人都會有影響。

最後,她認為香港作為一個自由的堡壘,或作為一個體驗普世價值的地方,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是一條最後的防線,如果被人破壞了,就和內地任何一個城市沒有分別。這個經過百多年建立的金融中心,世界性的一個窗口,是大家努力建立出來、值得擁有的,所以她建議我們要捍衛自己重視的、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堅持這城市的核心價值。在不同位置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中做好自己,做得更加專業,以我們的專業來拖慢制度變化的速度。


[1] 蘇鑰機:〈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急跌 又見新低〉,《明報》,2020年5月14日,網站:https://news.mingpao.com/ins/文摘/article/20200514/s00022/1589363481084/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急跌-又見新低(文-蘇鑰機)(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6月17日)。

[2] 黃金棋:〈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指數2020 香港排80創新低 中國續排倒數第四〉,《香港01》,2020年4月2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462623/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指數2020-香港排80創新低-中國續排倒數第四(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6月17日)。

[3] 〈記協憂當局高壓整治港台 促讓職方代表加入專組〉,香港電台網站中文新聞,2020年5月28日,網站: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29001-20200528.htm(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6月17日);〈政府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管治及管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5月28日,網站: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5/28/P2020052800280.htm(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6月17日)。

[4] Patreon是一個集資平台,讓創作者向贊助者以每件作品或定期取得資金。加入分享內容是免費的,但當創作者戶口有收入時平台就會收取2.9%或5%的費用及服務費;平台適合文字、藝術創作的人士,在其中分享影片、影像、文章、音樂、連結等不同的創作形式。

[5] YouTube影片廣告營利符號:當YouTube影片啟動了營利功能後,YouTuber(常在該平台分享影片的人士)會見到三種關於廣告收益分享的符號:綠色可正常獲得廣告收益;紅色則完全沒有收益,這主要是因侵權問題導致;黃色是指影片不適合多數廣告客戶,只會有很少廣告甚至沒有廣告收益。〈YouTube黃標惹爭議 官方解釋非針對某群組〉,《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2020年2月24日,網站: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572438/YouTube黃標惹爭議%E3%80%80官方解釋非針對某群組(最後參閱日期:2020年6月17日)。

面對寒冬要轉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與行動)
20/07/2017

近來又有傳媒集團因為紙媒寒冬而被迫要壯士斷臂,把自己創立而曾具有江湖地位的「兒子」賣出……見著紙媒一份份、一本本的倒下、賣盤,不禁令人感到可惜。

集八卦消閒、報道時事於一身的流行雜誌,面對網絡的發展及網民的習慣改變,市場的情況也就改變了。不是讀者八卦的心態改變了,而是這些資訊在網絡已經太多,而且很多藝人還會使用社交媒體親自向大家分享、直播。我們拿著手機於無聊時,手指往上掃,碌呀碌呀,無數報道及短片都可以看到,八卦新聞、爆料文章在大家眼中的價值還有多少? 而時間方面,我們還需等一星期一次才可看到的八卦新聞嗎?經過編採和印刷,再運送到報攤,很多都已過時了吧……

而新聞時事方面,網民已習慣了可以即時知道,以便可以緊貼現況。當拿起每天出版的報章都已經變得有點麻煩,看到的內容都覺得「昨天不是已在網上看過了嗎?」的時候,雜誌的時事報道,或被娛樂化的報道可以給我們甚麼價值?

面對新時代科技及市場的改變,要不就是適應它,另覓轉型新方向,要不就是放手。放手容易轉型難,傳媒要繼續生存,就要細察讀者的偏好與習慣,亦要令自己變得有價值。如要比快,紙媒與網媒比,實在輸蝕(快,不是不好,但傳媒畢竟有其責任要報道有質素的新聞,若為了快而缺少查證,犠牲其準確性,實在連自己的公信力也輸掉!)而且當大家都在報道類似的內容,或是不盡不實的內容,又有何獨特或如何可以顯出其價值?

反觀,如果可將紙媒的缺點變為優點,以時間專心做好人物專訪、對時事作深度的調查、專業的分析等,為讀者提供獨有的資訊,而且在排版設計上花心思,這才會讓人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記者是一種專業,應有其操守、有其底線、有其對社會的責任及影響力,與一般人在網上隨時上載在的隨意分享應是不同的。作為讀者/網民,無論在紙媒或網媒所看到的專業報道,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們花了心力、功夫去採訪與編撰,他們都需要生存和值得尊重。如該媒體的報道手法是你所認同的話,除了在社交媒體中轉載分享外,請付款購買,或給它們經費上的支持,讓它們可以繼續營運下去。若所有良幣皆被劣幣驅逐,損失的將是普羅市民。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7月20日

網媒的原罪?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6/04/2017

政府不准網媒入場採訪,其實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政府新聞處以往曾以「順利舉辦活動需要」和「保安需要」,拒絕讓網媒記者採訪政府活動。政府今年初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就指出,互聯網及社交網站的普及降低發放訊息的門檻,很多不同性質的網站自稱媒體,所以難以將他們歸類,又社會及業界對網媒的定義未清晰,因此未有安排網媒採訪。

過往,部份網媒有時在採訪過程中忽然會變成抗爭者,由於在會場中得到記者席佔優的地點,發難起來事半功倍,所以政府或者不少記者會的搞手,都對網媒有些避忌,特別是政見立場與舉辦記者會單位不同的網媒,就會更加特別提防。不少傳統傳媒,無論報刊、電視雖然都有明顯的立場,但記者理論上仍會謹守採訪者的角色,將記者會或現場所見所聞的精髓告之編輯,之後大家商量版面大小,選取新聞角度,記者清楚知道自己在事發現場只是一個觀察員而非參與者,不會因為現場的氣氛而改變自己的角色。

但現時有些網媒,以打破傳統傳媒的限制為己任,當然不會遵守既定的採訪規則,既然他們選擇或曾經不守規則,又要別人信任,甚至打開門讓他們深入腹地採訪,當然就需要多花功夫做建立信任的功課,並用報道的質素、深度和內容證明自己的專業,以搏得對方尊重,好讓別人讓自己進入採訪現場。

當然,話分兩頭,這不代表記者就要「跪低」求別人開門給你採訪。採訪新聞的人應該曉得,所謂的採訪現場,也只是收集資料其中一個方式,縱使對方不開一個方便的門給你,也不代表你就不能得到新聞資料。作為記者,或者就需要去敲更多的門,得到的反而可能更多,再迫使原本關門拒訪的,也要開口回應。即使是一些大國如中、美,封殺傳媒也是家常便飯,新聞自由當然需要爭取,也是社會的重要權利,但爭取的過程,要堅持有理有節,而在爭取新聞自由的同時,也要讓人看到記者有可信賴的操守

我們相信,政府對傳媒愈公開透明,愈重視溝通,才愈能得到社會尊重。若果因為網媒數量太多,很難分辨誰是真正專業採訪社會新聞的記者,分辨的權力就應交回一些有代表性的記者團體,若記者團體願意向某人發記者證,間接亦有責任監察有關人士的操守,並在有需要時取消其會員資格。至於政府方面,若因為場地所限,不能安排所有記者進入採訪現場,又或者一些網媒有不守規則的前科而適當地限制其記者進入會場尚情有可原。但一刀切拒絕網媒採訪是完全與時代脫節,亦有妨礙新聞自由之嫌,將來輸的恐怕不只是官司,而是政府的公信力。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4月6日

高質素網絡新聞有賴公眾支持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3/2017

對於網絡新聞,相信有不少人仍是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在社交媒體中朋友流傳的就看看,無論對其出處、真實性或報道角度等方面,都未必深究。對於這些網民,他們不在乎新聞質素的高低,因為他們對於求真的追求意欲不大。

但對於另一些想了解真相,而又不想看內容農場的網民來說,他們又是否願意付出金錢去支持真正的新聞媒體?網上新聞媒體的生存方式,大多依靠廣告收入,網民的點擊率愈高,就可以收取更高廣告費用。但該新聞網站就有機會成為標題黨,或以煽情及誇張的手法來報道新聞,但其內容可能未夠深入探討議題。

近日有新網媒「眾新聞」出爐,由十位極有經驗的新聞工作者創辦,以深度報道、數據新聞等方式報道新聞,同時亦有公民記者深入發掘不同的社會議題,令人再次對以眾籌形式的獨立網媒寄予盼望。加上早前新成立的網媒「香港自由新聞」(HK Free Press) 、新聞機構「傳真社」(FactWire) 等團體對捍衛新聞報道的自主性、真確性及作深入調查的方式都十分認真,盼望香港人可以以金錢繼續支持這些堅持新聞本質的機構,就像以往每天購買報紙一樣,每人每月二、三百元,集合眾人力量,就可以讓它們繼續營運下去。

網絡新聞傳媒的生存空間,取決於大家對新聞的真確性有多在乎。

 

傳媒業界歷經挑戰的一年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3/01/2017

紙媒經營仍然艱難 網媒發展節節上升

一年又過去,傳播媒界變化迅速,紙媒更遇著不少壓力:壹傳媒旗下的《Face》停刊與《壹週刊》重組;東方報業旗下的《太陽報》停刊;星島新聞集團旗下的《東TOUCH》停刊;新傳媒旗下《東方新地》、《新假期》及《新Monday》三雜誌合併;《南華早報》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網媒《香港01》又加入戰團出版週報…… 當中亦有不少傳媒機構因財政壓力而裁員的消息。

數位媒體急速成長,不少廣告轉投數位媒體,而新聞業界亦不約而同在網絡繼續發放新聞,再加上不少低成本運作的網媒於網絡發展,令網絡使用者漸漸養成於網絡和社交平台閱讀免費新聞,持續減少購買報章雜誌。在廣告及銷售收入皆減少的情況下,我們可預計紙媒所面對的壓力將會愈來愈沉重。

免費電視汰舊立新 節目品質仍受關注

而免費電視方面,亞視雖然停播,但卻新加入了港台電視及ViuTV,令香港市民多了選擇。另外,有電視台可能為了增加廣告收益,在綜合節目中植入廣告硬銷產品,令觀眾反感而被通訊局罰款。同時,有電視台勇於創新,加入優質劇集、旅遊節目,不過卻在晚間清談節目中折磨藝人取樂,因而被通訊局裁定違規,局方認為節目品味低劣、不雅及毫無意義,因而發出強烈勸諭,促請電視台嚴格遵守《電視節目守則》。

同樣因著科技發展及新媒體湧現,人們多了電視以外的選擇,亦可能因著電視節目少了新鮮感和話題,以往一家人一同吃飯追電視劇的情況亦減少了。盼望在本年5月有線電視旗下的奇妙電視啟播後,能激發更多良性競爭,增加各電視台的創作力,為家庭帶來值得一同欣賞的高質素節目。

小心辨別網上資訊  並要努力保護私隱

而在多姿多彩的網絡中,筆者認為「辨別資訊真偽」及「保護私隱」這兩個題目特別值得我們留意。面對海量的文章及新聞資訊,我們必需要留意其來源,辨別真偽,亦以免被「標題黨」及內容農場的資訊混亂事實及真相(欲了解更多,可參閱本刊第25頁「網媒影響力不容小覷」一文)。

在保護私隱方面,現在不少應用程式、資料搜尋器、社交平台,甚至手機也在收集我們的個人資料數據,我們要小心盡可能不在社交媒體中主動提交個人資料,以及不胡亂下載來歷不明的應用程式,並選擇以匿名的方式搜尋資料,免得自己的電腦或手機內容被收集為大數據,讓陌生人對使用者的資料作出分析及歸類,或被使用為欺凌或網絡騙案的材料。

我們仍然捍衛大家在各傳播媒介中發聲的自由及空間,但在自由當中,我們認為仍要自律,並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免受不良意識資訊影響。

樂見原味新聞歸位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5/01/2017

(網上截圖)

 

近幾年,很多人質疑新聞的內容譁眾取寵,煽情造作,偏頗失實。《眾新聞》走出來說他們要「傳承專業新聞精神,回歸新聞初心,為公眾利益、為公眾服務」。那麼,甚麼是原來的新聞初心呢?我嘗試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想像一下如果相同的新聞材料,放到其他報館手上會怎樣處理。

例如處理行政長官梁振英的UGL事件,記者要做的其實就是搜查背景資料,將從搜查中發現的不妥「還原」為問題,之後告訴讀者:我們發現這裡有問題。今日傳媒首先願意大費周章去做查證,閱讀數以百頁甚至千頁的文件,已經甚少,甚至即使收到其他傳媒的報道,自己也未必會重閱文件,只需草草說「引述XX報章報道」,彷彿文責就不用自負,幾千字「炒台」的作品一下子就完成,記者根本就只是抄寫員。

我們也留意到,整份報道建基於不同的文件,沒有一個消息來自「消息人士」。這種純粹搜集資料就得來的新聞,其實以前常常出現,用清楚的文件去提出合理的質問,本來是新聞日常,可今日的新聞材料,大都是由「消息人士」提供,如此口買口賣「口水稿」(還要不具名),如何能成為有公信力的材料?消息人士各有盤算,記者寫的究竟是這些消息人士的想法、意見,還是他真的知道的事情?如果連第一步也分不清做不到,就隨意下筆,最後這種文章的可信力當然薄過紙了。

眾新聞也沒有避開文件中未能解開的謎團,甚至不怕文件又多又煩,寧願公開慢慢將之拆開解釋。文章中只列出事實,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包括連他查不到但仍然認為是關鍵的部份,也誠實地不知道也就說不知道,不會視而不見。寫的時候也不用譁眾取寵的標題,只列出基本事實。另外,文章會詳列他們究竟曾向多少個機構求證和要求回應,以及他們回應內容。(他們甚至每天都去求證,每天都要求回應,利用他們的版面有無限空間的優勢,每天跟進他們是否願意回應,這態度令人欣賞。)

隨後就是邀請各相關的人回應。如此新聞報道手法,用事實說話,並以所謂的「一分鐘懶人包」呈現,「懶人包」其實就是一個精美的時序表。如果這種材料放在主流傳媒,就一定加幾句「梁振英XXX」;如果是一般的網媒,或許就二話不說,將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個人的政治議程放上去了。這種無添加的做法,相信會令看慣現時新聞的人,感到十分不習慣。

又有另一則相關新聞,亦是談到關於梁振英利益申報的情報,不過記者卻用另一種方法:電郵到美國白宮去查詢總統的利益申報,然後將之與香港的特首對比。文章同樣少有評論香港的利益申報制度,只說美國總統提供的資料,內容比香港特首申報的更詳細,之後記者就是介紹兩地的利益申報制度。或者你會質疑,這種新聞究竟有沒有「新」聞,還是只是我們已有的知識?但其實她多了一份查證的功夫,傳媒機構真的找記者去問及等回應。整件事的之所以能成,也是建基於對方的回應。尋常的人和事在有觸角的記者手上,亦有機會發現其新聞價值。

當然,我們了解到《眾新聞》其實人手很少,所以新聞數量根本不多,大部份的文章仍然是評論,但難得地他們在採訪和評論劃下很清晰的界線,編採和評論很難得地分家。新聞就是新聞,將之還原只報道事實,評論就另外從看到的事實用不同角度分析。習慣看先有立場而寫的新聞,我們看完雖然彷彿知道整件事的一切,但原來卻因為要方便預設的立場,新聞不會寫一些對他們預設立場不利的部份。由於《眾新聞》將事件盡量還原,最後你要做的,可能反而要多看幾篇文,才能跟得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但同時你得到的訊息,相對更整全。

我們天天看的報章新聞,就像即食麵,好像很豐富,很多味道,但誰都知道,這和偏食沒有分別。要生存,我們需要的是清水。但願多點清水,能使我們早就失去的味覺漸漸回復過來,以致我們能更好去閱讀新聞。不過,請謹記,濁世清泉,價值不菲,但願有人去珍惜。

曾經刊載於:

獨立媒體,2017年1月5日

網媒記者爭取採訪權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5/2016

一向本地的網媒記者、學生媒體及公民記者都不被香港政府承認,也不會被邀請採訪參與記者會,亦不能收到政府發出的新聞稿和使用政府新聞系統。於本年二月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投票日,一眾網媒亦被拒以記者身份進入新聞中心採訪。為此,部份網媒發出了聯署,記者協會亦向政府發出聲明,促政府立即開放網媒及公民記者的採訪權,承認具公信力的網媒地位。[1][2]

我們已進入網絡時代,新聞除了傳統的報章及電視電台外,市民大眾接觸新聞的渠道亦包括影響力漸強的網絡媒體,參與網絡新聞的工作者,無論是否全職,又或是公民記者、學生記者… 都認該被尊重。否則新聞自由及資訊的流通可能會被影響。

當然,由於新聞業是一種專業,不能人人都可以做者,為保持質素,新聞工作者要維持其應有的操守、遵守記者守則,如:不能扭曲事實、不侵擾當事人或作出偏頗的報道。盼望政府早日面對媒體的發展,參考外地的做法,與世界接軌。

 

 
[1] 〈四網媒聯署聲明 促政府立即開放網媒及公民記者採訪權〉,《立場新聞》,2016年3月11日。
[2] 〈記協不滿新聞處拒多家網媒進新東補選會場採訪 籲與時並進〉,取自香港記者協會網站: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1456&lang=zh-TW

 

進入網媒世界的挑戰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27/01/2016

在2015年,部份傳統紙媒面對的壓力愈趨沉重,《成報》曾一度停刊,而《新報》和《忽然一周》現已停刊,《壹週刊》也要改革重組。筆者在撰稿時亦收到消息,《CUP》月刊及《Av Magazine》雙週刊,將全部宣佈停刊。[1]

紙媒面對的挑戰

因著可以隨時隨地進入互聯網世界去搜尋自己喜歡的內容,當中包括本地及世界的即時新聞及娛樂資訊,大家不用再等待紙媒排版及印刷的時間,於是人們漸漸轉用這個看似免費又方便的渠道去接收資訊,甚至轉發、分享訊息。大家對傳播媒體的關注,在數年間慢慢地由印刷媒體,逐漸轉往網上媒體。

如要比較速度,傳統紙媒一定比不上互聯網,而且網上媒體大多為免費的資訊,內容可能互相抄襲,令市民有時會難以判別真偽,質素亦有參差。所以,如果可以加強市民的傳媒素養,而紙媒亦為大眾提供時事的深入報道及分析,紙媒應該可以找到新的出路。[2]

另外,去年亦有傳媒機構削減人手,但同時又以獎金吸引讀者將身邊發生的事拍攝下來,再傳送給報館,彷如人人做記者般,;如相片或影片經編輯採用均可獲數百元到十萬元的獎金。[3] 這種寧願放棄聘用新聞工作者,卻以獎金吸引坊間「報料」,正反映該傳媒對新聞的態度:寧追求更爆更新鮮的話題,卻未有顧及培養專業新聞工作者和關注採訪是否顧及基本的新聞操守及道德。

網絡資訊的處理及影響

以隨身擕帶的智能手機拍攝、溝通、於社交網絡「報告行踪」,人們似乎已習以為常。然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有一些新推出的應用程式可讓人們上載相片及短片,它們卻缺少對色情內容的限制,因而容易助長色情資訊的氾濫及性罪行,亦成為賣淫者以這些平台來賣廣告,或令不少人發佈色情資訊來吸引收看率賺取金錢。[4]

對於網絡資訊的關注,我們還要考慮到私隱與被遺忘權。網民在網絡上留下的每個瀏覽足跡、停留的時間、搜尋喜好等資料,都會被記錄為大數據,成為商家在制定市場策略時所涶涎的藏寶圖。[5] 而每個網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資料是否可以隨意地被收集及搜尋。歐洲法院早前通過了被遺忘權,讓網民可以申請刪除網絡上一些個人事件或網絡欺凌等資訊,讓當事人可以不再被搜尋得到,重新生活。當然,法例亦可能造成一些重要的超連結被移除,令人不能於Google搜尋器中找到需要的資訊,窒礙網上資訊流通。[6]

網絡的創新及變化極快,來年的關注點應該仍遊走在言論自由及保護使用者之間。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紙媒寒冬與網媒熾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7/09/2015

本年7月,創刊了五十六年的《新報》[1]及七十六年的《成報》[2]先後傳出停刊的消息;而壹傳媒亦於同月宣佈旗下的《忽然1周》於8月將會停刊,並將《壹週刊》、《飲食男女》及《me!》合併出版。[3]在網媒長期的競爭下,紙媒漸漸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寒冬浮現。

隨著通訊科技及網絡技術發展,市民大眾多以智能手機接收新資訊,其方式除了使用網絡的新聞媒體,亦會透過社交媒體將自己覺得重要或感興趣的資訊互相傳閱通報。

以網絡傳播資訊,傳播時間被高度壓縮。以往要得知新聞消息,觀眾往往要透過電視或報刊的報道,可能要等數小時或一天才能接收;而對於傳媒機構來說,印刷數量亦有限制。但透過網絡發佈資訊,發佈者只需按一個鍵,數秒內就可以傳送出去,不到數分鐘已經可以被廣泛發佈,而且也沒有數量的規限,其造成的影響力或輿論壓力可以在很短時間就變得極具威力。

就以7月份一位六歲女童相集疑似載有兒童色情照片的事件為例,經過網媒連文帶圖的報道及網民的轉傳發佈,數小時內已經造成極大的迴響及批評。許多網民都未必看過整本相集,但就以網媒所剪裁的相片作出回應,並轉寄或分享出去。在報道發佈的二十四小時內,該刊物最終下架,女童在書展的簽名會亦告取消。[4]

作為網民,我們可能很享受網絡帶給我們高速、高資訊量及動態影像等優點,亦很享受分享及評論事件的樂趣;但亦正正由於是這種高速度的資訊傳遞,甚至是帶有立場的報道,未必能令我們了解事件的完整性或作深入分析。在許多事件上,我們或許需要靜下來作多方面的搜尋、整理與思考,才能從多角度觀看及分析事件。

或許,加強專業分析、獨家調查並立體剖析事件,可以是紙媒未來可以走的其中一個路向。

注:在短暫停刊後,《成報》於8月7日復刊。[5]

 


[1] 「130員工獲賠離職 56年《新報》停刊告別讀者」,《星島日報》, 2015年7月12日。
[2] 「紙媒面臨寒冬:香港老字號《成報》停刊」,《BBC中文網》,2015年7月17日,網址: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7/150717_hk_newspaper_singpao_suspended
[3] 「《忽周》創刊廿年下月初結束遣散70人」,《蘋果日報》,2015年7月20日,網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720/53995999
[5] 「《成報》下周四復刊」,《成報》,2015年8月1日,網址:http://www.singpao.com/xw/yw/201508/t20150801_567085.html
 

 

網民取代巿民 言論誰負上責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8/05/2015

近月閱讀新聞,特別是社交網絡媒體,往往用如此格式寫標題:「社總指何君堯自稱社會工作者疑違法╱網民:你不如話你是個性工作者!男性工作者啦!」網民取代了巿民,成為社會普羅大眾的代言人。

同時,不難留意近來的新聞中,發言人三個字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成員」,甚至就是引述支持者的意見作代表。箇中原因不難理解:大台消失了。社會上原本應該有人作代表的發言人,每個人都因為XXX不代表我,於是原本的群眾領袖失去了認受性,他們自己也只能以「代表自己」的方式發言。客觀效果是他們所說的言論的影響力下降了,因為他只代表自己;同時他們的言論也會偏向激一點,因為無論怎樣說也只代表他自己而已。

網民取代巿民,個別人士取代發言人,傳統傳媒整合不同意見的工作,難度將會增加。而更可怕的情況是:你根本不知道網民的真正身份是甚麼。那個被引述的「網民陳一二」,他可能根本就只是一個五毛黨;甚至乎媒體可以一邊做新聞,另一邊找個「網民」來回應,私相授受一番也可。因此,網民的言論代表性成疑。

另外,網民沒名沒姓,又沒有相片,他又願意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嗎?傳統媒體進行街頭採訪(街訪),受訪者即使沒有全名,也會有姓,或者英文名,再加上受訪者的配相,讀者可以看到真人相貌,大家相對相信這些是「街訪」,也是真正的巿民意見;但在網上世界,根本分不清誰是真身,他能為自己的言論負上甚麼責任呢?

有時,媒體為了方便,截取網上言論作為了解社會意見或者巿民想法的流向並無不可,但如果將之放在標題之上,彷彿是民心所向,導致過度將民意扭曲和誇張。大家閱讀這些文章時也要留意,不要隨便被這些「民意」影響,認為他們就等於是大部分人的看法。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8/5/2015

新聞有價 沒有免費的傳媒午餐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7/08/2014

新聞評論網站《主場新聞》結業,創辦人稱其中一個原因是商業上不能營運,亦有稱遭到政治打壓。不少人就認為事件顯示香港新聞自由已受損,又有人說已到世界末日,甚至指新聞自由已死。

根據《主場新聞》透露,其營運資金一直都是依賴幾位主筆在某大報章寫稿所得的收入,但近日他們的寫稿陣地突然改版,變相令網站收入來源大打折扣。

新聞業界須要有收入才能營運,而收入來源不外乎以下三項:一、巿民購買或訂閱其媒體;二、透過招攬廣告賺錢;三、報紙本身賺不到多少錢,但透過所謂「金主」支持,維持新聞服務。

環視香港的傳媒,若要擁有真正的新聞自主,最好當然只單靠巿民購買報紙就能達到收支平衡;而透過招攬廣告或找金主支持,多少有機會受到左右,特別是當廣告商以抽廣告作為要脅或出現一些涉及金主的新聞時,能否堅持編採自主與新聞自由,這便成為傳媒的考驗。可惜的是,若細閱香港不同的上巿傳媒公司的年度業績,總不難發現,沒有多少間是單靠巿民購買其產品便能達至收支平衡的。

未有互聯網之前,新聞有價,若要知道外間的資訊,就需要買報紙;而且電視及報紙上自然會有廣告。然而,在互聯網世界中,新聞「無價」,現在數份香港大報,其電子版基本上已全部可供大眾免費線上閱讀。

當新聞不再賣錢,新聞從業員總會受到四方八面的壓力,甚至別人還未出聲,就先自我審查。這情況自回歸後日益嚴重,自我審查不再只像以前所說的由上而下,現在甚至由下而上的出現,再加上近日所談的白色恐怖,只會令人更擔憂。可是,我們卻未必能直接將種種事件與新聞自由倒退畫上等號,但肯定的是長此下去,非主流的聲音將難以如實地在公共空間發聲。我們可以怎麼辦?很簡單,支持你信任的傳媒。新聞有價,請付鈔支持。由其他人(金主)付鈔的免費午餐,點的多數不是你喜歡的餸菜。
 

曾經刊載於:

《成報》 7/8/2014

更快、更廣,但更膚淺?

——即時新聞與新聞內容膚淺化

阮大可 |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
19/09/2013

筆者1989年入職電台記者,那時新聞行業基本上以新聞平台劃分為報章記者、電台記者和電視記者。由於電台每半小時一節新聞簡報,所以電台記者的職責,首要就是迅速地消化採訪所得,提綱挈領地把重點,在下一個半小時一次的新聞時段帶給聽眾。接著便是把採訪所得的聲音元素,製作一條約一分半的聲音新聞,在電台主要新聞時段播放。那時前輩教導我們說,電台新聞最重要是「準而快」,其中「準」要行先。背景資料不要寫得太複雜,因為太複雜不適合電台,聽眾有興趣的話,第二天自然會看報紙。突發新聞也不是電台的強項,因為電台聽眾看不到事發現場。一場大火,任憑電台記者如何努力地描述,也不及報章的一張火舌沖天、消防員抱著老小離開火場的照片震撼,亦沒有電視的30秒畫面來得真實。
 
這種以新聞平台劃分的傳媒世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無聲無息地逐步被互聯網、智能手機、日漸輕巧的視像攝錄器材和高速的數據傳送系統所打破。傳媒不再以文字、聲音和視像平台劃分,而是以職業的內容提供者和業餘的內容提供者來劃分。

業餘內容提供者為新聞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時,職業的內容提供者所面對的挑戰和競爭是前所未有的,無論以往是屬於報業集團、廣播電台還是電視台,他們不但要繼續面對所屬行業的競爭,還要面對跨行業集團和新加入者的競爭。現在,不少報業集團已在網站提供即時新聞和視像新聞。電訊公司毋須佔用大氣電波,亦可靠網絡涉足電視業。由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程式提供了一個相對廉宜的文字、圖片和影音兼備的平台,現在要建立一個傳媒機構,比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
 
除了職業內容提供者之間的競爭外,業餘內容提供者表現往往更突出,尤其是在突發新聞的表現。2011年發生在內地溫州動車追撞事故,從新浪微博的現場互動紀錄顯示,第一個發出列車慢駛消息的是當地居民在事發前七分鐘發布;撞車後四分鐘在車內已有乘客發布車箱停電和有兩次猛烈撞擊的信息;十三分鐘首名乘客發布求助信息,轉發超過十萬次。
 
「人人做記者」已是現在進行式地發生著。當突發新聞發生時,主流媒體亦一窩蜂地上網找尋資料、圖片和視頻,希望有人在現場把最新情況上載。在發布資訊角度而言,人與人之間從未如此平等。我們不用特別昂貴的器材、不用特別難學的技術、也沒有難以發布的平台。只要你喜歡,任何人都可以發布自己的新聞。
 
「人人做記者」、「人人做傳媒」對新聞傳播行業的衝擊是空前的,特別是對職業內容提供者更是史無前例。職業內容提供者為了競爭,必須更快、更好和更全面地提供受眾渴望得到的資訊。

科技進步衝擊新聞準確度

筆者2007年至2012年重返香港電台,負責新聞部的多媒體服務。電台記者已經不是一名純聲音廣播的記者,他們既要向網站即時新聞供稿,也要拍攝硬照上載至不同網絡平台,部分更要拍攝視像新聞。另外,新聞發生時,記者更要出盡法寶,又快又多地在網絡世界找尋資訊。
 
科技發展確實讓我們可以更快地發布資訊、更容易地製作訊息、更廣泛地收集訊息。可是這個「快、易、廣」卻直接挑戰著新聞行業的核心價值——準確。
 
由於技術上的進步,新聞發布已基本上可即時做到,行家間的競爭令傳媒機構有很大壓力去盡快發布新聞。由於人人視「快」為輸贏的其中一項標準,行家們在收集資料時做到愈快愈好,很多時哪家媒體率先發布消息,其它媒體的記者心跳立刻加快,務求盡快要把訊息發布出去。記得一個行家例子,某次發生突發新聞,採訪主任(採主) 叫一名實習記者追查該宗新聞,不消半分鐘,該記者便向採主如數家珍地匯報,採主十分驚訝。追問之下,該名新晉淡淡地說是某網站的報道。我聽了之後,不禁搖頭,作為記者,採訪本地突發新聞,不向警方求證,只憑一篇人家的報道,就成了自家的出品。若人人如此,誰首先報道,其他人不求證便信以為真的話,凡有甚麼出錯,這個錯誤可能永遠錯下去。
 
不但文字信息如此,圖片也經常張冠李戴,尤其是涉及內地突發新聞,很多圖片都是被轉發的,稍一不留神,就會錯誤引用。記得某次內地群眾與執法人員對峙,某電視台播出一張內地網上照片聲稱為現場情況,查證後發現該照片是之前在另外一個省市所發生的警民對峙。

不要因速度而犧牲準確度

為了競爭,各大媒體紛紛製作背景資料式的新聞,這些資料固然有助受眾了解事件,但在事事講求快的文化下,差不多主體新聞一出街,就必定要跟一個背景故事。在時間壓力下,記者要寫背景故事,網上資料一定少不得,網上首選「維基百科」,但「維基百科」的資料未必準確。試過某次一位明星去世,維基百科的年歲與部分網站不同,結果那位明星的壽數就「百家爭鳴」各說各話。
 
在我還在新聞房工作時,我經常提醒同事新聞的核心價值是準確。科技進步讓媒體運作由以往單獨平台變成多平台,媒體間的競爭更為激烈;然而,行家卻有更廣闊的空間找尋資料。但我們不能因為「競爭」、因為「快」而犧牲準確。網上找資料,應以原始資料為主,多找幾個互相印證,製作新聞時要想清楚才動筆或剪接;發布前要再三覆核,避免出錯。
 
只要新聞人把準確放在首位,那麼我們才可利用科技提高新聞質素。
 

立場新聞與讀者立場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11/07/2013

要向青少年提及有關閱讀新聞時要留意的地方,其實困難在於如何提升他們的興趣。即使老師預備了一個全面的方法,若學生昏昏欲睡,也是無補於事。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張志儉博士於明光社「傳媒教師訓練-如何教青少年閱讀新聞」第二場講座「我們如何閱讀立場新聞?」中作了一個示範。
 
在場20多位老師及青年工作者分組看不同報章,並記下其中觀察。而在討論中,大家的觀察令人大感意外。例如其中一組看到一份較有公信力的報章,其報道原來也是口語化,並會醜化受訪者。張博士指出透過觀察及討論後,結論隨時會令大家驚訝。張博士指學生更可以從簡單的計算方法著手,「如廣告佔整份報章多少頁?甚麼廣告類型較多?」同學慢慢就能觀察到更多不同報章的特色。

青少年慣從互聯網搜查資訊

除了學校要求,現時青少年較少看報章。張博士笑言:「我死了的時候,應該也沒有人看報章了。」他指現時青少年較喜歡上網搜尋新聞及資料,因為青少年早已習慣在互聯網上搜尋,而且這方法既免費又方便。何況即使報章的報道再快再新,也難以與互聯網比較。張博士認為媒體競爭激烈,為了吸引真正的客戶——廣告商,因而要吸引更多讀者閱讀,甚至有媒體開始討論根據該報道點擊率而分配花紅的事。

「批判」與「思考」並重

現時學校講求青少年要懂得批判思考,張博士卻覺得「只做了前一半(批判)」。他說現時學生們的挑戰很多,其中一項是面對大量的資訊。現今學生要思考的是:究竟應否引用維基百科網站的資料?當收到一些轉發的短訊時,又應否轉傳?張博士建議嘗試從其他渠道核實資訊真偽。即使屬實,我們也要反思「為何要跟從對方建議?」隨著讀者的能力增加同時亦「帶來更多責任」,我們不應胡亂轉發訊息,而真相亦可能會隨時間改變。張博士建議青少年應該追蹤有關消息,例如「梁振英是否仍然會帶齊紙、筆、摺椅去聽市民意見呢?」

說到現時不少報道充滿立場,張博士建議學生對內容進行比較,如同為辭職事件,有報章卻會以「突辭」來形容事件;其次亦要留意報道內容的資料是由誰去提供,是否有真實姓名。但張博士亦指,其實每個人也是從自己的立場去選擇看新聞,故是與新聞報道互相影響的。他希望我們要留意,不要被自己的立場主導,變成只看屬於自己立場的新聞。
 

動新聞如何影響我們閱讀新聞的習慣

黃仲賢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30/06/2013

自2009年11月16日在台灣開始以寫實動畫來詮釋新聞,壹傳媒花了龐大資金在台北建了一間「動畫工廠」,。壹傳媒本希望在台灣發展收費電視台,並藉動新聞助其新聞頻道去吸引觀眾注意。但由於動新聞的動畫過於真實,在處理性侵犯、家暴等新聞時容易造成身歷其境的感覺惹禍出不少的爭議,引起一些社會團體的抨擊,結果《蘋果日報》除了在台灣罰款外,政府甚至禁止高中以下之校園訂講《蘋果日報》及公共圖書館禁止未成年讀者閱讀。

香港動新聞的製作過程

當採訪記者回來寫好稿後,就會與台灣方面進行視像會議,半小時後台灣就會畫好storyboard給香港過目,再隔數小時,一齣動畫新聞便製作完成。其次,記者要預計動畫師的要求,在「收料」時特別小心,例如一宗兇殺案,會查問刀插進的部位,若受傷的位置不明,就會以模糊化交代。後期製作主要是加上配音、配樂和配對白等。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動新聞」製作團隊有些是未受過正規的新聞專業訓練的。

從黎智英接受CNN電台訪問中可了解,他認為動新聞就是未來新聞的前景,但對於美國華盛頓郵報卻並不認同,認為他只是用新聞的材料玩新聞,有如On Line game,黎智英卻表明他是建基在可靠的資料,加上想像而製作,其餘就由讀者自行判斷。

動新聞與傳統電視新聞的比較

以近期一宗碎屍案為例,無線電視記者表達的字眼是較為中肯,報道平實,盡量準確,資料來源主要來自警方,疑犯由於並未被定罪,所以只會用‘懷疑’或‘疑兇’等字眼。而新聞報告時有距離感,讓人感到報道可靠。蘋果動新聞明顯內容較詳細,吸引、有個人感受。然而表達手法偏向口語化,其資料來源有可能是錄口供時得來的,容易對當事人做成未審先判的效果。兩種表達方法有這麼大的差異,並非一定是因為電視台記者比較持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電視台的新聞是受通訊及事務管理局監管,反之動新聞選擇在網上播放,沒有類似監管,可說是肆無忌憚。

動新聞的爭議

動新聞最爭議的地方是真實與虛擬的交替。動畫給人戲劇化,超現實的感覺,很容易脫離現實。那是因為它進一步模糊了新聞與娛樂、事實與虛構之間不能逾越的界線。另外,製作動新聞的人很容易便超越了記者應有的界綫,硬要為新聞本應留白的一些空間,以主觀的臆測填上與事件未必有關的色彩,削弱讀者對事件的價值判斷。梁博士認為新聞針對的應是「疾病」(社會狀況),而不是單單留意「病徵」(事發經過)。她舉例指先前兒子斬殺父母的倫常慘案,動新聞只是著眼於發生過程,犯案手法,卻忽視這宗凶殘案件的問題。

通識第一炮之「新聞最前線」花絮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5/05/2011

我們每天都看到不同的新聞:突發新聞、娛樂新聞、災難新聞……但記者們如何採訪,他們所遇到的難處及挑戰又是甚麼,這些都是行外人難以知曉的。為讓公眾能夠多些了解傳媒的運作,明光社於本年3月舉行了「傳媒通識教育系列- 新聞最前線」,吸引了許多中學生參加。

第1課:「狗」臉的歲月──無所不用其極

為一套電影的造型照,喬裝成地盤工人潛入拍攝場地,於山邊「瞓坑渠」多天;為了跟蹤藝人而假裝邀請他做訪問,再尾隨目標人物離開……這些都是香港第一代狗仔隊歐建樑先生(春麗)昔日的採訪手法。

春麗是一名攝影記者,最先在體育版工作,後來轉投《蘋果日報》的娛樂版,並加入了狗仔隊。在春麗眼中,狗仔隊的新聞,不外乎「偷拍」、「搶」、「作」及「屈」!平日的線索都是靠報料或者在藝人出沒的地區埋伏等出來的。

當春麗問及課堂參與者,近日最留意的娛樂新聞是甚麼時?大家都說是關於一對男女歌手復合的報道,而且還猜想是否有人想借此催俗演唱會票房。

但春麗卻以另一角度帶大家思考:究竟大家是從哪裡得到上述的想法呢?春麗指,傳媒所鋪陳出來的娛樂新聞,往往有很多版本,當中很大原因是牽涉不同記者或傳媒集團,與該藝人或名人的關係,因此就算在同一事件上的報道也可以很不同。

春麗又透露在娛樂圈裡,有許多名人很善於運用傳媒去製造輿論及壓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他鼓勵我們看新聞要多看幾個角度,並且建立正確價值觀來幫助我們作明智的分析。

第2課:人人做「記者」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李月蓮博士講述新聞業環境的轉變及網絡新聞的影響力。面對Web2.0的出現,互聯網成了可讀亦可寫的平台,也驅使人們「看」新聞的習慣有所改變。大家開始有了參與,不單主動上網找新聞,也成為資料提供者,公民新聞就是資料互動下的產物。

李博士認為,互聯網是傳播歷史上的最大革命,因為傳播從此由單向、由上而下,變為雙向,而且普羅大眾都可以發聲。當中,傳播者及受眾的界線模糊了,亦模糊了記者及讀者的界線,打破了專業記者是第四權的傳統說法,因為在互聯網下,人人都可以做監察,人人都可以發聲做「記者」。

至於公民新聞的特色,往往是非主流的觀點,如反霸權主義的報道;而且大多是社會、政治及文化的題材,較少經濟及日常的新聞。由於新聞內容較為個人、小眾及主觀,因此報道風格不少也帶有鼓吹式,例如宣傳社會運動。

公民新聞的優點是低成平、資料多、並有批判性;但弱點是不準確、可信性較低、主觀、並可能具有冒犯性。為此,李博士認為我們應思考如何恰當地使用網上傳播的力量,以及反思傳媒教育角色的路向。

第3課:移動「新聞」界──媒體發展的變化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導師梁麗娟博士介紹了報業的發展及變化,並帶出了動新聞的爭議。在70至90年代,報章新聞的內容及分析,多以文字來表達,因為菲林沖曬及印刷清晰彩圖的成本十分高,而讀者就需要具備閱讀能力的基礎。由於涉及抽象思考,令讀者有距離感,也較難煽動他們。

但1995年《蘋果日報》的出現,報章開始著重以圖片來報道新聞,令讀者慢慢被影響而著重視覺衝擊及官能刺激。及後,報章更以插圖來解釋新聞,甚至成為主要的表達形式。

由於新一代在成長中經常接觸電視及電腦遊戲,對平面媒介的注意力減弱,於是在2009年,壹傳媒投入了龐大資金,於台灣成立動畫工廠,為香港及台灣製作動畫來詮釋新聞。

動新聞以「動態」來顛覆傳統的「讀」報形式,以「睇」和「聽」的3D動畫故事,來滿足受眾的視聽感官刺激。但由於動新聞模糊了新聞與娛樂、真實與虛構之間不能逾越的界線,並且成為發放色情及暴力資訊的平台,梁博士認為會對社會有一定的傷害。另外,新聞的本質是求真抑或求有趣吸引?記者的角色是旁觀者抑或是編劇演員?這些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第4課:走進「災與禍」──以勇氣尋找真相

資深新聞工作者張翠容小姐透過戰地相片及她走訪戰地的故事,讓參加者明白到記者尋找和說出真相的重要性。由於記者是第四權,又「挖」新聞,所以向來不太受歡迎,她承認愈接近真相就愈危險。

張翠容稱,說出真相,要面對很多指責及壓力,因為說出真相,不單止不受當權者歡迎,有時替眾人眼中的壞人說「好話」,也可能被視為政治不正確,會被投訴和抨擊。不過她認為講出真相才能為和平帶來希望。

「記者不是沒有立場,但其立場應建基於事實,有道德判斷。」張翠容強調,記者的責任是找出事實真相,任重道遠,因為真相是公民很大的武器。但她補充,要找出真相,必須有充足的知識「武裝」,做足功課,才能容易成功。

另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曾在四川災區採訪的潘小文小姐,當日在四川做義工而遇上大地震,她向與會者分享了地震的經過,也帶出新聞工作者在採訪時,帶著懷疑態度及求問真相心態的重要性。

被問及面對傷患者,記者應先救人或是採訪?潘小文以過往的採訪經驗為例,她認為記者是有其限制,未必有專業人員的救人技巧,所以最好還是留待救護人員去作拯救。此外,她亦不忘鼓勵與會者要珍惜生命,爭取時間做應該及值得做的事情。
 
 
 

反轉新聞界的「動新聞」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8/01/2011

從2009年開始,香港《蘋果日報》逐漸於其網頁加入了「動新聞」。起初只是一些剪輯的新聞片段,後來慢慢加入一些動畫,並運用想像力填補了新聞資料中的一些空白地帶,以達到刺激讀者眼目的效果。但我們觀察了當中的一些報道手法,發現「動新聞」可能成為傳媒集團用作渲染「煽、腥、色」的平台。當青少年本著關心時事的心態瀏覽新聞,很可能輕易在「動新聞」中接觸到色情及暴力的畫面,不知不覺地吃著糖衣毒藥。

團體聲討「動新聞」

台灣的情況和香港十分相似,前年台灣《蘋果日報》(下稱:台蘋)「動新聞」刊載了一則父親強姦幼女的新聞,該報道以動畫方式模擬強姦的情境和細節,再配以旁白解說,詳細地呈現事件的過程。由於當地不論讀者成年與否,均可藉手機下載報刊的內容,1事件引起了台灣一些婦女組織及監察傳媒團體的不滿,並發起聯署抨擊有關網站渲染色情,要求當局糾正歪風。

面對相近的情況,台灣當局比香港採取較為積極的做法。首先台北市政府重罰台蘋,就該報的兩則新聞處以新台幣共100 萬元(約23萬港元)罰款。台北市長郝龍斌更宣佈,台北市所有中小學均要立即停止訂閱《蘋果日報》,校園內電腦網站IP 亦已鎖碼,而台北的圖書館也規定需年滿18歲才能借閱《蘋果日報》。2

台灣訂立「蘋果條款」

另外,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但通過法規修正案,規定無線廣播、無線電視台與衛星頻道,兩年內累積罰款金額分別達到新台幣300萬、600萬與1,000萬元,即可重罰停播最長90日;及後該會更表示壹傳媒提供的新聞台樣帶內容明顯違反NCC「通訊傳播應維護人性尊嚴、尊重弱勢權益」的精神,同時,新聞報道使用動畫呈現,以戲劇演繹手法,也不符合新聞的專業要求,因而一度否決壹傳媒有關新聞台、綜合資訊台的牌照申請。3

除了NCC,台灣立法院去年11月亦初審通過了「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部份條文修正草案。有關法規將規範報刊不得刊載有關犯毒、吸毒或描述暴力、血腥、色情、猥褻、強制性交的情節及圖片。修改的條文更明定為「蘋果條款」。違反「條款」者將處以最高50萬元新台幣的罰款並公佈負責人姓名,而限期前未有改善者,最高將被勒令停業一年。4

面對同樣的處境,我們香港這邊的回應似乎很不一樣。家長方面肯熱心站出來表達不滿的人士仍是不多,而政府當局面對色情及暴力資訊,仍沿用廿多年不變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經過多次要求,只作了一次向民間的修例諮詢後便不了了之。欠缺大眾監察的聲音及政府嚴謹的監管,香港未來的傳媒生態會變成怎樣?
 

1 2009/11/25,《am730》,新聞M16,〈手機看性侵動畫 台壹傳媒網 惹非議〉。
2 2009/11/27,《明報》,中國A20,〈不滿傳播色情暴力 台團體聲討壹傳媒〉。
3 2009/12/03,《太陽報》,要聞A01,〈動新聞宣淫販賤手尾長 電視牌照碰釘 台灣鐵腕封殺壹傳媒〉;2009/12/10,《星島日報》,中國 A30,〈被指「踐踏人性尊嚴」台壹傳媒申電視台受挫〉。
4 2010/11/18,《東方日報》,兩岸A38,〈台祭「蘋果條款」對付壹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