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政府精心安排,政黨體面轉軚

03/09/2003

《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終於在7月10日三讀通過了。賭波合法化投票中,究竟那些人贊成,那些人反對,那些人表裡不一?今期《燭光網絡》為你揭露投票中的玄機!
 
首先看看《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三讀結果:

監察賭風聯盟

03/09/2003

很多人認為,賭波合法化後,反對賭波運動已告失敗,繼續堅持反賭波立場亦無濟於事!其實新成立的足獎會,馬會,以致政府政策均可被市民監察;馬會也不可再任意宣傳賭博;政府則須承擔預防、治療、教育等工作。在監察賭風工作上,我們仍有可為!
 

賭波合法化事件簿

01/07/2003

賭波合法化問題,自98年世界盃已引起社會關注和討論。今期燭光網絡,我們特別表列近3年來有關賭波合法化的發展,與大家一同回顧。

廿一世紀罪人網絡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1/07/2003

你家裡有罪犯嗎?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今年一月下旬,將轄下公共圖書館訂閱刊物的名單進行「執位行動」,把青少年雜誌《壹本便利》在名單上剔除,從此不再訂閱,理由是該雜誌屢有「案底」,曾多次被評定為第二類不雅刊物,內容「不健康」。
 

賭波合法,我們還可做甚麼?

陳永浩    |    明光社項目主任(教育及行動)
01/07/2003

面對政府馬不停蹄,趕緊於本年度立法會休會前(即7月9日)通過賭波合法化條例(全稱為《2003年博彩稅(修訂)條例》草案),馬會亦積極備戰,很多人卻認為8月開賭勢所難免,我們現在還可做甚麼呢?

家長們,你願意承擔多少責任?

梁麗娟    |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01/07/2003

據成都日報報道,家住成都天仙橋街的黃芹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才5歲,可對廣告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她和家人擔心:廣告會不會使孩子“不正常”?據黃女士反映,他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自己5歲的女兒陽陽,一個是姐姐7歲半的兒子黎黎,每天晚上她都會帶著孩子們看電視劇。最近她發現,兩個孩子都對電視劇不感興趣,卻喜歡看廣告。常常你一句我一句地學,基本全都能背下來。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還會“活學活用”。

二十三條不應匆匆立法

01/07/2003

《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自推出以來,一直給社會一個很趕急立法的感覺,由於希望趕及七月通過有關法例,立法會對法例中很多細節未能做到充分的諮詢及審議。事實上,草案公佈不久後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市民都忽略了法案的討論。
 

踢走不良刊物

陳燕萍    |    明光社項目主任(教育及行動)
01/07/2003

相信大家經過報攤,翻開報紙雜誌,扭開電視及收音機等,都會發現不同程度的傳媒問題,色情暴力、渲染報導、誇張失實及公器私用等都是我們經常批評傳媒問題的詞語,其實,批評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實際行動可以回應林林總總的傳媒問題?
 

全面性觀察

洪子雲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01/07/2003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於2001年,有64.4%的青年人(15-39歲)接受婚前性行為,[1]浙江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二學生同意只要相愛,就可以發生

停、思、再問:閱「毒」報?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
01/07/2003

當你每天站在書報攤或便利店前,從擺放在報紙架上的十多份報章中,機械式的拿起慣常看的銷報章,如常地從袋裡拿出幾塊錢付款前,可會停下來想想,手上報章的內容,是能登堂入室的選擇,還是造成思想污染的「播毒」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