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何必偏偏玩「謝」我? Laughing哥,救我!
茶餘飯後對「Laughing哥」評論囂於塵土,無論師奶兵團、年青學生皆把他說在口邊;躍登為娛樂雜誌封面、狗仔隊目標,更是人氣急升的明證。討論焦點除了十萬人悼念一死以謝天華,及Laughing哥「復活」之謎外,為何天華以四十不惑之齡,擊敗帥佬三哥及二位新晉小生,成功擄掠觀眾歡心呢?
香港家庭暴力@現在式
當社會人士熱烈討論《家庭暴力條例》(下稱《家暴條例》)的修訂時,究竟前線社工在處理香港家庭暴力的實況又如何?而有關條例是否可以全面解決受虐者面對的問題?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姑娘,以及危機工作員何綺菁姑娘,綜合了多年的前線經驗,與大家分享現今本港家庭暴力的情況,以及其中的個案經驗。
以兩性關係法保同性關係
《家庭暴力條例》“Domestic Violence Ordinance”(下稱《家暴條例》)並非一條頻常被使用的條例。執業律師戴少清先生,在執業廿多年的經驗中,處理過不少家事個案,對有關條例有相關的認識和見解。
為《家暴條例》創雙贏
防止家居暴力蔓延 要求家暴條例改名
既保障同性同居者 同時擴大保障範圍
近期社會對政府建議的《家庭暴力條例》修訂有熱烈討論,然而坊間對一些反對政府原來建議的團體(包括明光社)存有大量誤解,我們希望一些對我們有先入為主印象的人士肯花點時間了解我們真正的立場:
《家暴條例》演變事件簿
1986年的立法起因
上世紀80年代,虐待配偶問題引起了公眾極大的關注,所以香港政府在1986年制定了《家庭暴力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現行的刑事法律框架之上,為不能或未有打算提出離婚訴訟程序的人,又或因各種理由不願向警方舉報施虐者的暴力行為的人提供快捷和簡便的民事補救措施。
移風易俗的同性戀運動
同性戀運動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近年香港亦先後有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的爭議;法院裁定肛交合法年齡定於21歲是性傾向歧視;同志團體要求學校性教育要加入多元婚姻及多元家庭;甚至最近的《淫審條例》及《家暴條例》的爭議,以及反「宗教霸權」遊行等等。
此「情」不再成追憶?
今屆柏林影展塵埃落定,最高榮譽金熊獎由西班牙和秘魯合資拍攝影片《The Milk of Sorrow》(下稱《Milk》)獲得,此片講述一名秘魯少女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正值國家政治暴亂期間,親眼目睹母親被害,遠走他方試圖走出遺留的陰影,努力開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