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魷魚遊戲2》的跨性別爭議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7/12/2024

2021年韓國劇集《魷魚遊戲》全球爆紅,第二季已在12月26日登陸串流平台。劇集早前舉行發佈會介紹參演演員及角色卻引來一陣爭議。事緣導演在第二季中加入了一位跨性別女性(男跨女)角色,該角色的形象正面,並由一位順性別的男演員飾演,有人就認為這個角色應該由真實的跨性別人士來飾演。類似的言論其實不會令人感到陌生,在美國的荷里活,這類訴求更是常態。

鏡頭以外的內地百姓

林天然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一直關注內地事工,曾多年居住內地不同的城市,做家庭教育及生命教育,希望藉此使更多人認識主。
27/12/2024

在內地,出現了房價暴跌、西方脫鈎撤資、商店工廠倒閉如潮、地方銀行倒閉、民眾不敢消費等情況。名校大學生畢業可能要面臨失業、底層民眾更有機會經歷無工可打,睡大街,挨餓受凍、一些人走投無路,選擇了輕生,亦一些想法極端的人報復社會——傷害無辜者,類似的情況在內地一些城鄉,正在上演中……

凡事感恩——讓人更容易看見美善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0/12/2024

“In ordinary life we hardly realize that we receive a great deal more than we give, and that it is only with gratitude that life becomes rich.”

地獄是……?!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9/12/2024

誰能料到「地獄」竟成為全城熱門話題!電影《破.地獄》不僅在東方小島突破過億票房,在西方的大島也是爆滿全場,成為一眾同鄉討論的熱話。

讓學童快樂起來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9/12/2024

12月22日是將臨期的第四主日,一些教會在這個節期期間會擺設將臨圈及四支蠟燭,在第四主日,教會將燃點將臨圈的第四支蠟燭「馬利亞之燭」。馬利亞對上帝的信心,令她勇於接受聖靈的呼召,誕下了耶穌基督,給我們展示信心榜樣。在迎接這個充滿盼望的聖誕節,我們也應該學習以信心和感恩的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

蘋果的啟廸

陳偉洪    |    過去10年,搬家超過10次。一家四口,由市區搬到長洲小島接受三年神學裝備;到德國短宣一年;再回小島牧養兩年;隨後出發,旅居台灣,等候上帝的吩咐。原以為暫居數月,誰不知停留四年,與旅居、流散者同行。之後又再啟航,遠赴英國,一步一步跟隨,繼續客旅人生。
12/12/2024

大概可以推斷,傳說中那個落在牛頓(Isaac Newton)頭上,給他一閃靈光、帶來啟發的蘋果,該不會是繪本上所見色澤光潤的蘋果。樹上熟了又可以隨手摘取的果子,應該早早給人吃光。那些懸掛在高處成熟飽滿的,似乎極少會自然掉下。

婚姻本是幸福號,為何變為「廝殺」列車?

韋佩文    |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
12/12/2024

一對情侶簽下婚姻誓約,彼此承諾一生只愛你一個,二人便向著幸福的婚姻生活出發。初婚夫婦會經歷一段蜜月期,稱為「蜜月」而不是「蜜年」,因為甜蜜的日子只以月計,甚少超過一年。在現實生活中,除了羅曼蒂克的時光,夫婦也得面對柴米油鹽的需要,要經營一個婚姻家庭,猶如管理一間公司,當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夫婦共同計劃和執行,財務及實務亦得一起分擔。

由瓊瑤輕生說死亡權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2/12/2024

一代愛情小說著名作家瓊瑤逝世,讓人感到非常惋惜。《還珠格格》、《煙雨濛濛》、《一簾幽夢》……多少早年暢銷的作品,雪泥鴻爪,成為某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瓊瑤生前留下了不少名作,也留下了一封遺書。瓊瑤期盼在遺書首句安慰她親愛的朋友知音,深情寫下「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

編者序:都是性教育惹的禍?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1/12/2024

每當社會上發生一些與青少年性議題有關的新聞,例如未婚懷孕、墮胎、性騷擾、裸聊騙案和援交等等,社會人士和傳媒多數也會有同樣的回應,就是性教育不足,彷彿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學校沒有做好性教育所惹的禍,批評學校太過保守和落後,在性教育議題上有太多禁忌。

在BL宇宙裡漫遊的女性

陳希芝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翻譯)
11/12/2024

Boys’ Love(BL)是指男性之間的愛情故事,這些故事往往以女性作為對象,作品包括漫畫、動畫、廣播劇CD、小說、真人劇、電子遊戲等。BL最先在日本崛起,其風潮已遍及亞洲各個地區,包括泰國、韓國、內地和香港,當中涉及龐大的經濟收益,據估計,在2010年代,BL每年的日本市場規模就達210億至22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