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爭議不斷的兒童跨性別治療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1/2025

在過去的10年間,跨性別運動席捲全世界,有些國家已經修訂法例,容許市民按其性別認同,毋須任何醫療證明和手術便可更改他們的性別。雖然如此,但仍有不少跨性別人士會選擇進行不同程度的醫療程序,如荷爾蒙治療或性別重置手術,讓身體呈現出他們期望的另一種性別的形態。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4年12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01/2025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在不安裡忠於自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5/01/2025

韋莉搬到三藩市兩年了,透過努力,她與同學貝兒和姬絲成為了冰球好手。而她的情緒控制台出現了「青春期」警報,之後消極的阿厭、內向又尷尬害羞的阿尷、容易焦慮的阿焦、經常羨慕其他事物的阿羨來到了控制台前。

如何處理家庭留下的創傷?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1/2025

家庭應該是子女的溫室,奈何在有意無意之間,不少家庭帶給子女的卻是傷痛經歷,這些負面經歷伴隨孩子成長,有可能影響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甚至出現精神或心理障礙。

在幻覺中醒覺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1/2025

許多人每天都在追逐理想,對人生、愛情、自我、未來、社會、信仰……而理想與現實、幻覺與醒覺之間,有時可能只是一線之間。

愛情既要浪漫也要麵包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1/202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年輕人在談戀愛時如何合理管理財務及開支,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邀請了資深財富管理規劃師、認證家族傳承規劃師周鴻斌先生,分享在戀愛中明智消費和理財的心得。

拍拖理財智慧,貴乎用心和坦誠

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

傅丹梅    |    明光社事工顧問
15/01/2025

原生家庭像DNA,無形地影響著婚姻

欺凌,從另一個角度去想......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1/2025

校園欺凌情況在香港時有發生,曾有調查指香港校園欺凌問題亦是全球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若不妥善處理會導致學童心理質素受到影響,甚至出現自殺等危機。無論欺凌者、被欺凌者、學校、家長在欺凌事件上都有很多迷思,當事情真的發生了,學校或會像驚弓之鳥,希望盡快擺平事件,家長又怕得罪學校而啞忍,被欺凌者恐懼告訴老師反遭責罵而沉默不語,這些迷思最終會損害學童的身心靈健康。

婚姻,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韋佩文    |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
09/01/2025

曾經遇見,一位妻子罹患重病,丈夫對她守護照顧;
曾經遇見,一位丈夫債台高,妻子對他不離不棄;
曾經遇見,一對夫婦分居多年,他們可以破鏡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