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同運政治

同運政治是近年實踐性解放思潮的前線,以同志身份(LGBT,或進一步包括QQIAA)轉變文化和制度的社會運動。

同運政治觸及生活各層面,是推動各種性別身份、性關係都是自主、天生、不可改變和道德正當的意識型態,與之相反的價值觀被視為保守、恐同或歧視。本頁放置了較宏觀的同運政治資訊,如你想查詢特定課題,如性傾向歧視條例、同性婚姻、或跨性別等,請在「性倫理」頁面查找。

 

(每期燭光的LGBT AGENDA)
(「基督徒如何回應同運」教案及未來其他教案)

影完婚紗相就是「家庭」?

28/05/2008

趁青春,留倩影,能夠與愛侶拍一輯婚紗相,為二人的愛情留下美好的回憶,是不少人的憧憬。2008年5月25日就有報章以「同性戀影樓留倩影廿多對女女男男償婚紗照心願」作為頭條,報導中指出本港首次有一間由四位同性戀者自資經營,專門為同性戀者而設的婚紗影樓,開業大半年已替廿多對男男或女女情侶圓了影婚紗相的夢。[1]
 

「性文化」回顧與前瞻

23/01/2008

同性戀運動的衝擊在2007年看似離開了香港社會,在剛去的一年我們好像沒有聽到高調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聲音,沒有看見有關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激烈討論,也沒有遇到像外地數以萬計人仕參加的同性戀遊行……惟事實是否真的如我們所想像呢?

的而且確,剛過去的一年,好像沒有一些大事發生,惟也有不少已被遺忘的片段,或許大家認為是無傷大雅的事件,其實也值得我們注意的:

關鍵字 同運政治

為何醜化老師來美化同性戀?

16/01/2008

星島日報2008-03-04的一宗報道:學校憂歪曲老師形象同性戀漫畫公然登陸校園。報道內容簡略如下:
 
一本由政府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資助,旺角街坊會陳慶社會服務中心出版的漫畫小冊子《「同」尋愛》,引起教育界的批評。漫畫冊子的內容描述一對中學女生的同性戀情被揭發後,受盡同學的譏笑、老師的公開揶揄、父親的責打,種種不合理的對待。後來被逼離家出走,遇上車禍;最後父親深明大義,接納他們。
 
這段新聞帶出幾點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
 
1.中學生拍拖談戀愛是否值得鼓勵?

「自由,多少人假汝之名!」(節錄)

16/08/2007

中大學生報處理「性」話題的態度到底是「尊重」到甚麼程度,相信同學、社會自有判斷。生活中有對與錯之別,判斷在於人的理性與良知,而不在於審裁處的判決;我們毋須法庭判斷孝順父母是否應該,人若放棄了可貴的理性與良知,把判斷是非的本能出賣給一個制度或一套遊戲規則,所指望得到的,只能是一個「說法」,而不是一個真相。
 

關鍵字 同運政治, 性倫理

禁止同性在公眾地方肛交 = 性傾向歧視?

27/07/2007

終審法院於2007年7月20日裁定,禁止同性在非私下場合肛交的法例,帶有性傾向歧視成分,是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的。事件是一對分別30歲及19歲的男子於荃灣汀九橋於私家車內進行肛交,及後根據《刑事罪行條例》第118F條,他們被控在非私下的場合作出肛交行為。惟裁判法院以案件違憲為理由,撤銷控罪,律政司後來向終審法院上訴。
 

關鍵字 同運政治

評「壹周刊」的《性戰沙皇蔡志森》!

27/06/2007

今期「壹周刊」刊登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訪問,就「中大學生報事件」而引發的性倫理與道德爭論再展開話題,該文題為《性戰沙皇蔡志森》。首先聲 明,我並非明光社成員,也不是教徒,雖然認識蔡志森,但他並不認識我,而本文亦未經明光社過目。只是,有鑑於「壹周刊」該記者以訪問為名,聲討為實,對維 護道德文明和持不同價值觀的人進行人身攻擊,東拉西扯、穿鑿附會,加上外圍的性解放思想已嚴重地侵蝕人類文明,故為此文,矛以駁斥。

關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文的補充說明

25/05/2007

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早前撰寫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文,引起張國棟先生關注,並在1041期《時代論壇》撰文要求我們澄清。

首先,該文乃就當時社會上不同人士對明光社的一些批評和誤解而作出,並非回應個別人士及文章,亦沒有提及任何人名及引述某篇文章。

其次,該文從沒有指一些批評我們的人士不再中立、不再友好,相反,我們一直樂意與不同意見的人士溝通和對話,正如文章中所說:「若果他們的批評是出於誤解,我們願意盡力澄清,若果是意見不同,我們願意努力溝通」

是遠?還是近?

15/05/2007

在過去一段時間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討論像已暫時告一段落、同性婚姻的討論也好像仍不是主流的意見、遠方傳來外國同性戀運動的趨勢,好像仍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的挑戰是否也離我們很遠呢?
 

關鍵字 同運政治

美國同性戀運動發展對香港的啟示

26/03/2007

今年一月,明光社、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聯盟聯合邀請美國聯合辯護基金Alliance Defense Fund的兩位律師Glen Lavy 和Jeffery Ventrella到香港,與教會領袖及法律界人士分享歐美同性戀運動的情況,以及分享他們在美國介入同性戀運動訴訟的經驗。兩位嘉賓首先於一月十二日上午假播道會港福堂與六十多位教會領袖分享同性戀運動在美國的情況,然後於十二日晚上及十三日全日為一些法律界人士提供深入的訓練,包括訴訟個案分享,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在此只節錄一月十二日上午部分內容。
 

關鍵字 同運政治

對近日對「新造的人協會」遭同志團體惡意批評的聲明

15/12/2006

日前「新造的人協會」在民政事務局的「少數性傾向人士論壇」中被十多個同志團體評擊,認為該會歧視同性戀者,應被逐出該論壇一事,我們感到非常遺憾。

關鍵字 同運政治, 性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