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
即民間記者,一般市民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撰寫獨立於主流傳媒的報道,同時,網上的獨立媒體亦會鼓勵市民成為民間記者,以報導形式介入社會諸多議題。民間 記者採訪的動力來自自己的生活,興趣和對社會的關懷,不計報酬,是一種自我的實踐,並透過採訪進入他人的生活處境,了解別人的狀況和思想。所以民間記者的 新聞所觸及的議題多種多樣,寫作時亦不會扮客觀中立,而是帶有感性和主觀的色彩。
當我們說人人都是記者時,傳統記者、網媒記者及公民記者到底有沒有分別?報業的營運愈來愈艱難,它們究竟有何出路?《媒體解碼:時事背後》集結香港五大資深傳媒人蘇鑰機、陳韜文、李立峯、楊志剛及陳智傑的文章,為大家解讀正在發生的媒體事件、現象。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郭卓靈以豐富的插圖為大家介紹《媒體解碼》的第一部份——性質功能。關心香港傳媒的朋友,值得一看這短片。
網絡發展已進入「可讀可寫可執行」的Web3.0時代,新聞業的生態被徹底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已不一樣,對資訊的需求亦愈來愈快,令一批網媒短時間內崛起。它們不但為網民提供了許多新聞資訊,也同時令不少紙媒感到壓力,有些合併出版,甚至停刊。為更了解本地網媒的發展與運作、優點、問題及如何閱讀他們的資訊,明光社舉行了一次傳媒教師課程,並邀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月蓮博士到來講解,以下是李博士在課程中的一些要點。
(網上截圖)
近幾年,很多人質疑新聞的內容譁眾取寵,煽情造作,偏頗失實。《眾新聞》走出來說他們要「傳承專業新聞精神,回歸新聞初心,為公眾利益、為公眾服務」。那麼,甚麼是原來的新聞初心呢?我嘗試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想像一下如果相同的新聞材料,放到其他報館手上會怎樣處理。
一向本地的網媒記者、學生媒體及公民記者都不被香港政府承認,也不會被邀請採訪參與記者會,亦不能收到政府發出的新聞稿和使用政府新聞系統。於本年二月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投票日,一眾網媒亦被拒以記者身份進入新聞中心採訪。為此,部份網媒發出了聯署,記者協會亦向政府發出聲明,促政府立即開放網媒及公民記者的採訪權,承認具公信力的網媒地位。[1][2]
於雨傘運動期間,市民透過新舊媒體得知最新資訊,加上公民記者湧現,記者報道的中立性屢受質疑。為了探討此現象,明光社及香港傳媒教育協會於2015年1月16日假中聖書院禮堂合辦「雨傘運動的媒體操守」座談會,當天約有30多人出席。
不知道在佔領運動完畢後,大家看新聞的習慣有否改變。在運動期間,大家不難發現縱然報道同一件事,媒體報道內容亦會大不同,有人因此毅然轉台,或罷買某份報章,有人亦因希望更快更廣地得到最新消息,從而瀏覽網絡媒體的報道。
就近日有關台灣服貿協議爭議的報道,大家是從哪裡看到呢?傳統媒體給讀者的大多只是最新進展,但若果在網上搜尋的話,更可看到現場直播,而你亦順道能找到不少分析。在這個「人人做記者」的年代,不少人都在自己的「地盤」或在網絡媒體上分享。加上智能手機十分普及,要拍照及短片亦十分容易。這批被稱為「公民記者」的人,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資訊,而是主動參與及報道,甚至傳統媒體有時都要借助他們的資料作報道。針對台灣的情況而言,由於不少台灣人不太信賴傳統媒體,亦令更多台灣人轉而選擇閱讀「公民記者」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