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多面睇——機友的日常
對熱愛打機的青少年來說,每逢節日假期,都是相約好朋友一起打機的好日子,而在打機愛好者的家庭當中,總有時候家人之間會因為打機而產生磨擦,或許因為老一輩不懂得表達關心,年輕一輩又認為家長只顧著責罵自己。
對熱愛打機的青少年來說,每逢節日假期,都是相約好朋友一起打機的好日子,而在打機愛好者的家庭當中,總有時候家人之間會因為打機而產生磨擦,或許因為老一輩不懂得表達關心,年輕一輩又認為家長只顧著責罵自己。
香港青少年的性教育不足其實是老生常談,除了因為香港學校的課程一直以考試為中心,沒有太多的空間可以讓學校教授一些「非必要」的內容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華人社會對性的議題仍然有很多的禁忌,不少老師和家長都不習慣和不願意主動和學生及子女討論相關的問題。此外,對於性教育的內容,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亦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所謂不足,有時並不單單指時間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大家對性教育內容有不同的期望而出現的落差。性教育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個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的倫理,不單涉及青少年的成長,更影響他們長遠的福祉,每當社會有任何涉及未來性教育的方向和內容的討論時,作為關心學生和子女的教師和家長實在不能掉以輕心,應該積極表達意見和留意其發展,因為性教育其實是一場文化角力。
對於不少人來說,疫情就好像一個竊賊,偷走了我們不少珍貴的事物:包括一些摯愛親朋的寶貴生命;本來以為可以終老的穩健事業;可以四出享受人生、放眼世界的樂趣;以及與大群新知舊雨一起吃喝玩樂的時光。
明明有片段看到警員從後向記者發射海綿彈,涉事警員亦被訓斥,但投訴的調查結果卻是無法查證,老實說,對小市民來說,實在無法理解這宗有人證、有物證、甚至有片為證的事件,究竟有甚麼問題無法查證?更莫名其妙的是相關部門的首長說遭訓斥不代表有錯,那麼訓斥一個下屬所謂何事?日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口頭警告或書面警告?是上司問候下屬的方式,還是日常向下屬擺擺官威而已?再推而廣之,我們應怎樣向青少年解釋何謂警司警誡,是警司和你閒話家常, 還是警告後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究竟警司警誡你是因為你犯了錯,還是對方得閒無事兼職做社工?
當然,我們明白在社會運動期間,幾乎每天都有許多不同程度的警民對峙、甚至是衝突,不少執法者與示威者一樣都是血氣方剛,並且長期面對壓力,有時難免沉不住氣,表現會激烈了一點,若沒有對他人的身體造成傷害,以及財物上的嚴重損失,也是情有可原,無論對執法者和示威者都毋須過於苛刻,畢竟人誰無過,最重要的是知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