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闊一點、看遠一點
人生總有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不想面對的處境、以及不能逃避的現實,有時,學會看闊一點、看遠一點,才是避免令自己走進死胡同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作為父母的,對子女總會寄予十分高的期望,而期望愈高、壓力愈大,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學會如何調校自己的態度和期望,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十分重要。
人生總有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不想面對的處境、以及不能逃避的現實,有時,學會看闊一點、看遠一點,才是避免令自己走進死胡同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作為父母的,對子女總會寄予十分高的期望,而期望愈高、壓力愈大,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學會如何調校自己的態度和期望,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十分重要。
實踐社關服侍 關懷基層家庭
在不正常的世界呼喚正常
每年10月17日 是國際消除貧窮日,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貧窮數據,2020年貧窮人口,在政府一些扶貧政策介入之前,達到165萬3千人,按年大增16萬2千人,貧窮率是百分之23.6,兩者都是200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 而在香港貧窮線的定義是住戶的收入在所屬人數組別的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在2020年,一人家庭的每月收入如果少過4,400元,五人家庭少過2萬元就是低過貧窮線了。當然,貧窮是一個相對的問題,香港作為一個相對富裕的大都市,不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不過,生活得很艱苦、特別是居住環境狹窄和衛生環境惡劣的情況就肯定存在,我們無法消滅貧窮,但應該致力減貧和扶貧。
做了單親媽媽近三十年的Grace(化名),過去一直默默忍受前夫Victor(化名)一次又一次擅自削減贍養費的舉措,「除非有錢請律師,否則要自己透過小額錢債去追討,太費神了。」
教牧嚴重流失已成為當前香港教會面對的重大挑戰,在退休潮、移民潮和離職潮的帶動之下,有關教牧同工的招聘廣告每星期在教內的報刊都佔了幾版的篇幅,需要招聘同工的教會數以百計,當然,還未計那些招聘多時並無結果,自身經濟能力有限,或早已對登廣告請人心灰意冷的教會。不過, 挑戰雖然大,但有危同時有機,生死禍福很多時都是一線之差,主要視乎我們怎樣回應,而當前的挑戰也是我們重塑教會觀和事奉觀的一個大好時機。
大量教牧因為移民而流失實在令人感慨,我們必須反思究竟牧養是甚麼一回事?牧者究竟又是甚麼人?馬可福音第六章描述耶穌出來見有許多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就憐憫他們,於是開口教訓他們;在約翰福音第十章,耶穌說好牧人為羊捨命,又說當狼出現便撇下羊逃跑的只是雇工,不是牧人,因為羊不是他自己的;祂又說祂認識祂的羊、祂的羊也認識祂。很明顯,牧羊人是看到羊有需要,所以願意擺上時間和心力去照顧羊,當羊面對危險的時候,願意挺身而出,抵擋敵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最終,牧羊人和羊之間是會建立一種愈來愈深入,彼此認識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