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同心同行荊棘路

採訪及整理:楊潔華、吳秀紋    |    明光社 督導主任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20/09/2010

究竟有沒有人會願意了解,面對同性戀掙扎的基督徒的內心世界?同性戀者家人的感受又是怎樣?何解有些人會堅持服侍同性戀群體,成為同行者,陪他們走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希望以下的訪問能讓讀者更明白他們的心路歷程。

選美節目的成敗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6/08/2010

「2010 香港先生選舉」於上周六晚剛剛結束,曾奪亞視「亞洲先生」亞軍的翟威廉當選「香港先生」,同時奪得「活力先生」、「魅力先生」、「粉絲關注大獎」以及「旅遊大使獎」(早前已頒發),成為首位「五料港男」。雖然賽果惹人爭議,更有網民在無綫官方討論區中直指賽果內定,但終歸亦有粉絲力撐當選者,人氣急升。

向標籤「剩女」說不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5/08/2010

近日看到一份暢銷報紙頭條的新聞稿:「香港地,越來越多女人剩。政府統計處公佈往後30年人口推算結果,發現本港女多於男的差距將會擴大,未來每三名港女便有一個獨身。剩女飆升,估計現有剩女人口為數五萬。統計處長馮興宏相信,港女擇偶條件會有所調整。」

「公審」「起底」勢成趨勢 ── 公眾能如何回應網絡欺凌?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6/01/2010

近年網絡世界興起「人肉搜尋」和「網民公審」現象,有被「起底」的受害者因不堪網民的滋擾和圍攻而需報警求助。

知道孩子在閱讀甚麼嗎?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3/01/2010

相信今日大部分家長不會反對子女追星和閱讀青少年雜誌,多認為這是成長必然的產物,但大家真的很了解這些雜誌的內容嗎?不要被它們的封面欺騙!是時候自我「升呢」了──嘗試翻開內頁看看當中的內容,也許你會發現出乎意料的內容和資訊。

坊間一本自稱為「全天候年輕人雜誌」的刊物,內容常圍繞年輕偶像和流行文化,加上每期均會送一些偶像贈品或購物折扣優惠券,是以至今仍屹立不倒。

子女應否認識同性戀?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對於子女並非同性戀者的家長,他們大多不太強烈反對同性戀,但也沒有贊成。他們大多認為,成年人的性傾向較難改變,故也不排除有些人天生有同性戀傾向。但大部份都認為同性戀是出於心裡、環境以及家庭的問題,是以青少年期間灌輸正面的戀愛和婚姻觀實有必要。
 

當知道子女是同性戀者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很難接受......幫他轉校,終日提心吊膽,擔心他染上什麼病,家人也因此而患上情緒病,不明白為何他會踏上如此難行的路......」「至少他都很專一,沒有性濫交,我會主動邀請他的伴侶回家食飯──最重要是不可破壞兩母子關係......」
 

向「電視」說不?

採訪及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18/09/2009

分享1

受訪者:
蕭太,60多歲,
兩子一女(均30多歲)。
 
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7小時
 
我對香港電視節目的感想:

物慾 道德底線模糊 空虛 ── 網上歪風正常化

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27/07/2009

近年援交新聞接二連三,這股風氣仿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隨著互聯網不斷擴散,情況已一發不可收拾。從失蹤少女王嘉梅疑被殺害肢解案到時下少女將「援交」行為正常化,展開了捍衛道德與拜金主義的角力賽。[1]

「聽聽孩子心底話」

採訪及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7/07/2009

明光社與旺角浸信會於6月26日合辦了「聽聽孩子心底話」分享會,反應熱烈,約有420人出席。除有正生書院學生伍家俊的分享外,該校陳兆焯校長也簡述了辦學理念及如何協助更新學生。會上亦有柴灣浸信會堂主任朱耀明牧師,分享他從「1995麗晶花園興建愛滋病健康中心」和「2009正生書院遷校」事件,看鄰舍的關係與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