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父母不可不知的性教育趨勢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25/07/2012

以下介紹的兩本書籍都有一個共通點,便是向讀者闡明美國那些支持性開放及推動同性戀運動的人士,如何向大眾,特別是向下一代灌輸不盡不實的言論。旨在提醒大眾明白這一派人似是「實」非的言論,及其背後目的其實是想讓人慢慢接受婚前性行為沒問題、性別是流動且可隨己意改變等等間接瓦解倫理道德的價值觀。
 
《移風易俗的同性戀運動》

同性戀與婚姻權

吳庭亮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25/07/2012

既然現代人常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同性戀者是否有權結婚呢?既然愈來愈多人接受同性戀者的同事、鄰居,也肯定同性戀者在學校、工作等環境中不受歧視的權利,為甚麼同性伴侶不能享有婚姻權呢?

同性戀者一直追求在法律上與異性戀者有相同的權利,享受相同的保障。對很多同性戀者來說,婚姻是基本的人權,無論結婚的對象是男是女,人都有權自由選擇。

請不要與法利賽人為伍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1/06/2012

法利賽人已經成為偽善的代名詞。原因無他,在對觀福音中,信徒可以看到耶穌如此形容他們虛偽(路十二1;太廿三23),也常看到耶穌多次對他們的指責。如果我們深信耶穌是柔和謙卑,對人又充滿憐憫的話,那麼,可以讓耶穌一連用上至少三次「你們法利賽人有禍了」(路十一42-44;太廿三13、15、16、23、25、27、29)來嚴厲責備的群體,理應是他們所犯的過錯,在神眼中是看為是甚大的。

擇善固SELL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31/05/2012

身為有信仰的弟兄姊妹,從事代理或銷售行業,面對佣金的誘惑,又或是行內「自圓其說」的推銷手法,究竟是否可以抓住上帝,而不是抓住瑪門?另外,銷售從業員又能否看重人的價值,而不是只視客戶為生財工具?透過林國冬先生(Tony)與十多位參加者分享和對談,我們明白到銷售從業員只要尊重他人的價值,其實不必「跟從世界」,也能在行內立足,賺錢過活。

回顧與展望

吳庭亮博士、陳永浩博士、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31/05/2012
源起和任務

尊重國家自主權及立法原意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0/05/2012

2006年,法國一名女士Valrie Gas,在其同性伴侶Nathalie Dubois的同意下,向法國政府申請領養Dubois的女兒。領養遭拒絕後,在2007年,這一對在2002年已註冊為民事伙伴的伴侶,決定以歐洲人權公約第14條(禁止歧視),以及第8條(私人及家庭生活的權利)向歐洲人權法庭上訴。

請勿妄用歧視標籤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2/04/2012

最近,「歧視」之詞常被人掛在嘴邊。在加拿大,環球小姐大熱門Talackova因為曾在網上自認為變性人,之前被大會以「非天生女人」為由取消資格。

生之勇氣——在乎喚醒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6/03/2012

基本上,求生是本能。一直以來,中國文化都非常肯定生存的意欲,認為人不輕言尋死,所謂「螻蟻尚且偷生」;而當人選擇死亡時,大多是迫不得已,基於崇高的理由。孟子提出捨生取義;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偷生,向友人解釋自己不死的原因,言明「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至於以死相諫,又或是選擇與自己政治理想一同殉葬的古人,往往得到後人稱讚或認同。
 

聖經中的婚姻與家庭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16/03/2012

「亂倫」、「一夫多妻」、「姊妹奪夫」、「父子爭權」、「兄弟反目」……聖經(特別是舊約)記載了一段又一段讓不少現今信徒難以接受的家庭面貌,而這些更成為一些非信徒揶揄的事件,甚至提出聖經其實贊同「近親通婚」、「多妻多妾」、「家庭暴力」等的家庭論調。

東山「富貴」西山「貧」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5/03/2012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常用以標明一個地方貧富差距的情況。系數介乎於0至1之間,0表示絕對平等,而1則是極端的貧富懸殊。所以,系數的數值愈大,貧富差距的情況愈嚴重。2010年,聯合國公布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成為全亞洲中,貧富懸殊問題最嚴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