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網媒的原罪?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6/04/2017
政府不准網媒入場採訪,其實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政府新聞處以往曾以「順利舉辦活動需要」和「保安需要」,拒絕讓網媒記者採訪政府活動。
禮崩樂壞,專業失靈,比撕裂更傷害香港
陳永浩
| 恒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30/03/2017
特首選舉完了,有人看到欽點,有人認為美夢被打破了,又有人認為龍和道可能有個新意義,又或是撕裂繼續,甚或是對神級當選數字777有不同解讀。
唯獨你是不可取替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3/03/2017
隨著性別平等思想的推廣,女性的社經地位已大幅提升,在不少領域內已能與男性看齊,甚至比男性有更好的表現。但在家庭處境中,女性仍然肩負起主要照顧者的角色,甚至為了照顧家庭而放棄自己的工作。
讓孩子成為孩子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6/03/2017
今年2月下旬,香城映畫在youtube上載了一套名為〈我的生涯規劃〉的微電影,不夠一個月的時間,網上點擊率已超過30多萬。,在短短的7分46秒中,除了反映學生過重的讀書壓力問題,更通過四位小演員的演出,道出了香港不少值得大人思考及關注的問題:炒風、金錢決定成功與否、置業無望及人生意義,而教育制度、怪獸家長、學生自殺等課題更是劇情的主線。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7年2月)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4/03/2017
過去幾年美國的同運勢如破竹,今年繼續從不同的層面推進。然而,新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後一方面表示會盡力令LGBT族群不受暴力或恐怖主義威嚇,但同時亦就過去被打壓的宗教自由表達了一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