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落入抗爭夾縫的記者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3/05/2016

暴力抗爭日漸升溫,記者於採訪期間多次受到示威者衝擊,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年初二凌晨,記者被示威者用磚「掟」中受傷送院,以及投訴被警員毆打,傳媒團體當然發出讉責聲明。即使不用肢體暴力,示威者近年時有干擾記者採訪,在直播新聞現場時在記者背後加插「佈景板」,甚至故意大聲叫囂。

由忙碌 到忙亂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研究主任
29/04/2016

上一回說到「Busy」背後的意義:忙碌的確容易使我們陷入那惡者的網羅。其實「忙」除了會「忙碌」,更容易的是「忙亂」——手頭上事務多,壓力一來,樣樣都要緊,事事都需回應,一忙,很易出亂子。

紛亂中的聆聽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9/04/2016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彭順強博士│中國宣道神學院 靈修神學講師)

海闊天空?

李樹甘博士    |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
29/04/2016

「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我從小就聽過。成年之後,多了人生閱歷,或自己親身經歷,與人的互動或相處,往往未必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就代表我輸了」。不知從何時開始,「退」與「輸」扣上了關係。面對爭吵有人習慣據理力爭,認為退讓就代表了妥協與失敗,爭得面紅耳赤卻未有結論。

一次餐廳點菜的啟示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8/04/2016

由於很喜歡吃日本菜,有回光顧日本料理店,發現桌子上不再有餐牌,點菜方式轉為電子「落單」(order),侍應生只須遞上一部顯示菜單的平板電腦給客人,客人自行瀏覽及點按確定要哪些菜,便可以完成整個點菜的程序。

Life Itself – Roger Ebert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28/04/2016

念中學的時候,愛上了看電影。每逢假期之時,例必往戲院裡鑽,當燈光漸暗,銀幕放下時,心裡便湧上一股莫名的興奮。
 

以自由之名摧毀自由

張思晉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6/04/2016

國際知名社會學者,德國的顧家碧女士(Gabriele Kuby)首次應邀來港,在4月20日主持「以自由之名摧毀自由──全球性革命運動的挑戰」公開講座,並由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系主任關啟文教授回應。

忠誠單一性關係的重要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26/04/2016

愛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以來,已蔓延至全世界。截至2014年,全球愛滋病的總感染人數為3,690萬人,造成120萬人死亡及引致1,330萬兒童成為孤兒。防範愛滋病毒傳播是各國衛生部門的首要職責。

歧視與合理差別對待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 (性教育)
21/04/2016

性別歧視條例自1995年通過至今已超過20年,男女平等的觀念已植根市民心中,過往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情況已大大改善。相信沒有人會公然認同性別歧視,但在條例的實際操作上卻出現爭議,問題在於大家對歧視的理解存在分歧。

孩子心.性與家庭關係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1/04/2016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 神是獨一的耶和華;你要全心、全性、全力愛耶和華你的 神。我今日吩咐你的這些話,都要記在你的心上;你要把這些話不斷地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或行在路上,或躺下,或起來的時候,都要談論。你也要把這些話繫在手上作記號,戴在額上作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