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本末倒置的淫審條例第二階段諮詢
近日,政府就《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進行第二階段諮詢,可惜今次諮詢完全失焦,本末倒置,最應該討論的物品定義和互聯網的規管,一律以不同的理由而不再諮詢,以為推出文件交差就過關。但事實上近日不少新聞就在說明,為何規管重要,並清楚道出現行條例的不足。
單非、雙非、三非(上)
「雙非」問題引起香港人和內地同胞的矛盾,在梁振英宣布來年的「雙非」孕婦來港分娩配額是「零」開始,似乎有舒緩跡象。「雙非」孕婦是否有權來港分娩,筆者沒有太大意見,但在「零」配額實施之前,早已有數以萬計,經已或即將進入學齡的孩子在港出生,他們會否來港讀書,對我們的教育和醫療資源肯定潛在極大衝擊!
請不要與法利賽人為伍
法利賽人已經成為偽善的代名詞。原因無他,在對觀福音中,信徒可以看到耶穌如此形容他們虛偽(路十二1;太廿三23),也常看到耶穌多次對他們的指責。如果我們深信耶穌是柔和謙卑,對人又充滿憐憫的話,那麼,可以讓耶穌一連用上至少三次「你們法利賽人有禍了」(路十一42-44;太廿三13、15、16、23、25、27、29)來嚴厲責備的群體,理應是他們所犯的過錯,在神眼中是看為是甚大的。
姑息是對教會最大的傷害
近期一宗有關女教友發表公開信,指控基督徒上司性侵犯的案件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而大學校園亦接連發生被指處理不當的性騷擾事件,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道德塔利班傳說
眾所周知,塔利班是原教旨主義,極端保守,甚至以暴力消滅異己的組織。而道德塔利班則是性解放圈子和傳媒喜歡為一些它們認為保守的團體(如明光社)冠上的標籤,指我們的道德要求極高,有性潔癖和對同性戀者不寬容。
一起走過的日子 (陳一華牧師 )
有限篇幅無法詳述15年來明光社之往昔情景,只能輕輕描述個中片段,顯示神恩處處,感恩不盡。
過去日子,神差派許多滿有恩賜的同工到明光社服待,面對每天外間的需要與壓力,有的做研究、有的說講座、有的搜集資料、有的應對傳媒採訪,還須不斷撰寫文章等,均證明同工們擁有下列幾項特質:
正確認識生與死 發揮生命正能量
有鑑於青少年抗逆力低,難以面對生死,明光社在華永會資助下,正舉辦「生之頌、死之思」計劃,期間,我們舉辦了通識生死教育系列,當中包括了講座及互動討論工作坊。
於兩天合共三個工作坊中,參加者在贐明會專業輔導員和明光社傳媒教育主任帶領下,以一連串體驗活動去「出死入生」,反思生命歷程,並運用通識的學習方法,互相交流,探討生和死的意義。
明光社社會角色多面睇 (學術界)
有些人把明光社描繪為一個反智的團體,只會盲目依循宗教教義和教條,並且縱使向世俗社會發言時,也會左一句聖經、右一句聖經的教訓人。有一次講座,一位聽眾就說明光社的教材很難在學校應用,因為它引用太多的聖經。
幫助兒童走出性創傷的陰霾
想孩子茁壯成長,除了提供三餐溫飽、優秀的教育外,好好保護他們的身體免受性侵犯,也同樣重要。正如美國加州執照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所指,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對人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而性侵犯及性創傷對兒童的自我形象及價值觀更帶來嚴重的傷害,不能小覷。
明光社社會角色多面睇 (教會)
今世代道德標準愈來愈模糊,甚至沒有甚麼底線可言,只是隨心所欲,結果引來的社會、個人問題愈來愈多。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是世上的鹽。鹽於昔日不單是調味,更有防腐作用,今天我們豈能失落這身份?但鹽若要發揮作用便須犧牲自己,溶入那些肉中;鹽若放在傷口上是會使受傷者感到刺痛,但卻是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