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能夠參與 就是恩典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5/2012

先父那個年代,除了名之外,還有字。若果今天仍流行這個,我也許可以這樣介紹自己,我姓蔡、名志森、字明光。

深入「塔利班」巢穴 (鄧玉瑩)

鄧玉瑩    |    明光社行政幹事
31/05/2012

初入職時已做好心理準備,進入一間嚴肅、認真又保守的機構事奉,並要做一位在我心目中近乎「八股」的總幹事「手下」,心想必須要練好一套「不苟言笑、唯唯諾諾」的非凡武功,才可配合機構。所以初入職的頭半年內,我每次同工會都不會主動發言,抱持「觀望」態度。但期間發現每位同工都充滿活力、創意十足,就算與「阿頭」的觀點怎樣有明顯落差,他們都不會只做順民,討論過程當然有嚴肅的時候,但充滿笑聲的時刻亦不少。

一起走過的日子 (李碧心女士)

李碧心女士    |    明光社前董事
31/05/2012

明光社的標誌是一個燈塔,其亮光具備一種吊詭性。可以解釋為陸地在望了,目的地就近了;也可以解讀為附近有礁石,小心接近。安全與危險的訊號,發放自同一個燈塔。明光社在這個時代所發出的呼聲也是如此。在發出一個警告訊號的同時,也宣告著一份希望與平安。
 

為公平公義繼續打拚

何志滌牧師    |    明光社董事
31/05/2012

15年前,察覺到香港教會的社關聲音很微小,於是和幾位同路人一起開展明光社事工。雖然我投入前線的時間不太多,也曾因事奉太忙碌的關係離開過,但整體而言,自己一直很支持有關的事工。明光社在不同範疇的研究與倡議,如家庭、賭博、同性戀、性文化、性教育等,正正能在教會牧養中提供資訊幫助。
 

深入「塔利班」巢穴 (沈雅詩)

沈雅詩    |    明光社項目主任(編輯及資源管理)
31/05/2012

我信主已有好一段日子,亦一直在主流傳媒機構工作,明光社成立之年,亦正正是我加入本港某暢銷又出位報章之時。當時我效力的報社經常遭受明光社批評,他們久不久就會前來示威抗議,因此對「明光社」的大寶號,我絕對不陌生。

明光社要身先士卒?!

梁林天慧博士    |    明光社董事
31/05/2012

香港工時一般很長,工作壓力也很大,基督徒身處這種工作環境,想參與事奉、關心社會,實不容易。明光社就是要針對香港這種獨特的環境,主動關心及回應社會及公共課題,然後作出整合,幫助基督徒消化理解。
 

深入「塔利班」巢穴 (譚燕玲)

譚燕玲    |    明光社會計幹事
31/05/2012

大約在四年前,我同時應徵醫院及明光社的會計職位,當時,我心裡是盼望到醫院工作的,因為醫護人士是我尊敬的一個行業。在疾病面前無人可誇口,而在醫院裡,就一群身體軟弱須要幫助和照顧的人,甚至是臨終的病患者。可是,兩次投信和面試都落了空,正期待第三次的面試時,卻接到明光社的通知,便「疊埋心水」上班去。
 

歷年會址趣事多

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1/05/2012

您對明光社辦公室的轉變知道多少?其實15年來我們的會址都離不開荔枝角和旺角之間,在兜兜將轉轉中,看見每一處都有神的恩典,就讓我與大家分享幾件難忘的事情。
 
一場誤會更認識性文化

深入「塔利班」巢穴 (招雋寧)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31/05/2012

明光社有個規矩,就是逢星期一,所有同工都會一起吃午飯。志森比較喜歡出外吃,尤其是到附近的酒樓飲茶,十六、七人,坐埋一枱!可是,有部份同事較為喜歡清淡或是想節省金錢,於是明光社內部早前出現了反抗飲茶霸權的聲音,以帶飯來揭竿起義。(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