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墮胎不是唯一選擇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06/11/2008

生命究竟甚麼時候開始?在倫理學、科學、以至神學上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恐怕再討論一百年也難以取得共識。
 
最早討論墮胎應否合法化的時候,支持者都喜歡強調因姦成孕;有嚴重先天疾病胎兒;繼續懷孕會危害母親生命等惹人同情的理由,但現實就是今天大部份墮胎均與上述理由無關。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6/11/2008

去年本社開始蘊釀成立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籌備一年多,研究中心在本年5月31日正式開幕。

兩個生命都是一樣真實

採訪及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06/11/2008

「我有一位病人,二十五、六歲就做了6、7次墮胎手術,向我求診時,卻是想懷孕了,但她的子宮已經受到破壞。」這邊廂,行醫30年的婦產科廖玉娟醫生感慨,隨著醫學的進步,今日合法墮胎的風險確是減少,但怎也減不了日後對病人的心理影響,所以她會十分謹慎地選擇協助需要墮胎的母親;那邊廂,行醫20年的陳帆醫生,斷然拒絕做任何墮胎手術,為的是有感醫者在生命之前,實在太過渺小,無權扼殺任何生命。

「從俗」不如「從心」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 義務同工
06/11/2008

現代人勞勞碌碌,「忙到盡」時,就期待之後可以「玩到盡」,「玩到盡」後,又憂憂愁愁地等待之後又得「忙到盡」──就是沒有金融海嘯,一切還不又是周而復始,萬象卻未更新。「長期浸淫在這般忙亂的城市裡,每個人心中都渴想找尋一處可供休息的『桃花源』。」樂於把眼睛放在起始點,喜歡欣賞人心質樸的吳思源,總樂意與大家重尋生命的得力處。

明日之後?!

整理:郭麗明    |    明光社督導主任
06/11/2008

由美國去年的次按風暴,到雷曼兄弟在港的子公司全部面臨清盤,銀行擠提消息傳出,市民成驚弓之鳥:亞、歐、美三地股市全線暴跌,掀起了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序幕,我們身處香港這個經濟大都會,勢難獨善其身。

墮胎的道德悲愴性

羅秉祥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及哲學系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 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 主任
06/11/2008

法律上有墮胎權

法律無法制止或容許戰爭,因為沒有這樣的國際法。而墮胎則可透過國內法律容許或禁止進行。國家在法律上容許一些墮胎進行,讓其合法,並不必然因為我們大家都同意這行為是好的而讓它合法,而只是在法律上讓婦女有墮胎的權利,為什麼呢?

「墮」得快,邊位好世界?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06/11/2008

以「墮胎」為主題的電影成為近期新貴,娛樂以外,亦有不少訊息傳遞,需要解構、分析,方可與導演、編劇平衡對話,避免觀眾、讀者一面倒接受,筆者今回選取了三齣電影為例,望收拋磚引玉之效,豐富對這個議題的討論。

選舉、倫理、基督徒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6/11/2008

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在選舉前不同的團體(包括致力維護家庭或推廣同性戀運動的團體)都向候選人發問卷,希望了解候選人對一些本身關注議題(如同性婚姻)的取向,亦希望透過公佈結果向一些候選人施壓,以及當日後有相關法例推出時「立此存照」。
 
其中明光社、性文化學會及維護家庭聯盟在有關同性婚姻的調查獲如下的答覆:
 

明光社對設立性罪犯名冊臨時建議的意見書

30/10/2008

對法律改革委員會轄下性罪行檢討小組委員會於今年7月推出關於性罪犯名冊的臨時建議,本社表示歡迎。

從電影《大丈夫》建構的意識形態反思香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12/09/2008

目錄

 
前言                                                                                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