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婦女政策:如何提高婦女受到的保障
摘要
現時香港的政府官員、社區領袖、工商機構的管理階層中,不乏女性的參與,而經過社會各界多年來的爭取,婦女亦較以往獲得較多的法律保障。然而,面對雙職婦女不斷增加,以及社會環境的轉變,有必要提高婦女受到的保障,如增設托兒服務、男士侍產假等家庭友善政策,同時,提升政府部門對性別觀點的認識,令婦女得到合適的保障。
以青少年福祉作賭注?
過去,馬會也曾在公屋商場設投注站,但從未在學校樓下開設。較早前有報道,指馬會把位於東涌東薈城的投注站,遷至同區公屋逸東村商場。由於地點在3間幼稚園樓下,又處於3所小學和1所中學之間,還未落成,已經令地區人士嘩然。有區內人士指出:投注站遷址,是因為東薈城認為大量投注者聚集的情况難以管理,但新投注站卻建於校區,令不少家長和老師擔心學生耳濡目染,將視賭博為「家常便飯」。
時勢造「o靚模」?
「o靚模」旋風直捲全港,她們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得媒體大力吹捧,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志儉博士、想飛傳播主席兼執行董事劉倩怡女士、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社工謝紀良先生和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份時間顧問梁林天慧博士,一同探討「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電視文化無遠弗屆
試想你買了新房子,要裝修的時候,總會想著一個問題,就是電視要放在哪處?而十之八九的結果是,電視會放在客廳中心的地方,可見電視真的佔了一個重要的地位。自從無綫電視於1967年啟播後,香港人的生活習慣起了不少變化,其影響直到現在。
多加一台又如何?
近期除了電視台中期檢討,引來大眾對兩間免費電視台的批評外,香港電視業「一台獨大」的情況,和有關增加公眾頻道的問題亦引起廣泛的討論。同一時間,有線電視亦公開呼籲政府新增廣播頻道,引入競爭。今期《燭光網絡》,我們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就「增加公眾頻道」的可行性,和對本港一台獨大的電視文化會有何影響,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