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時勢造「o靚模」?
「o靚模」旋風直捲全港,她們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得媒體大力吹捧,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志儉博士、想飛傳播主席兼執行董事劉倩怡女士、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社工謝紀良先生和基督教靈實協會家庭及社區服務部份時間顧問梁林天慧博士,一同探討「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多加一台又如何?
近期除了電視台中期檢討,引來大眾對兩間免費電視台的批評外,香港電視業「一台獨大」的情況,和有關增加公眾頻道的問題亦引起廣泛的討論。同一時間,有線電視亦公開呼籲政府新增廣播頻道,引入競爭。今期《燭光網絡》,我們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鑰機教授,就「增加公眾頻道」的可行性,和對本港一台獨大的電視文化會有何影響,作出分析。
互動=改變=改善?
由「Laughing哥復活」,「柴九不該死」,到批評「無綫新聞,事事(是是)旦旦」的「事(是)旦男」,互聯網上的討論對本港電視製作的迴響和影響力日增。但當電視台肯順應「網意」,改變劇集的結局,或是修改節目的時候,這真能帶動本港電視業作出改變嗎?而改變就是改善嗎?還是一貫的「換湯不換藥」,遷就收視率的動作而已?
巴士電視要監管嗎?
當大家每天乘巴士的時候,無論是自願或是被迫,巴士電視都總在你左近:巴士電視已安裝了在全港大約4,700部巴士及專線小巴上。巴士電視每天播放一小時 節目,在巴士上循環放映達16次,估計每日可以接觸近400萬的觀眾。隨著巴士上的電視廣播越來越普及,這類「流動資訊」應否及如何監管,確實需要認真討 論。
天王結婚了 唔敢講你知!?!
「多對藝人被揭賭城結婚!」
「紅星被迫承認結婚!」
「天王一個大話冚一個大話!」……
這些相類似的新聞,於近日的媒體都熾熱地報導著。
時勢造「o靚模」
一陣「o靚模」旋風席捲全港──憑著甜美的面孔和誘人的身段,加上媒體大力吹捧,一群「美少女」除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外,更形成一個社會現象。究竟「o靚模」現象對青少年有多少影響?一眾社會有心人各有說法。
一如芝士餅和葡撻:轉眼即逝
寬衣解帶vs.真正美麗?
對於一個每天上班都要坐巴士的乘客來說,近來一間纖體美容公司新一輯的瘦身廣告,一位熱爆傳媒的口靚模,在沙灘上
小心糖衣陷阱
相信有不少網友都會在交友網站建立自己的社群,在網絡中和朋友傾談、互相分享相片,相交,建立共同嗜好的群組。其實,有部份的人還會在當中參與娛樂的功能,如心理測驗及免費遊戲等。
《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檢討—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的討論方向
就《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政府自2008年10月3日至2009年1月31日止,進行了第一階段為期四個月的公眾諮詢。檢討報告由AWTC (Lo & Lam) Consultancies Ltd此顧問公司(以下簡稱「顧問」)負責,內容顯示,大多數人都認同《條例》存在的需要性,只是認為在規管上,必須審慎設計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