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性教育,家長亦不笨

陸君樂    |    項目主任(性教育)
13/07/2006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兒童性問題最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一,說謊,例如隨口說「你是從石頭爆出來的」去解決「我從那裡來?」等問題;二,喝罵,例如「細路仔唔準問呢D野!」又或兩招混合使用。但很可惜,這樣做很多時候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更錯失了親子性教育的機會。

「體記」心路歷程

陳龍、傅綺婷、陳嘉儀、馬影倩    |    寧波第二中學體育記者
13/07/2006

有什麼原因推使40位素未謀面的中學生,參加明光社舉辦的體育記者訓練班,參與製作《06世界盃特刊》?可知道出版及製作一本特刊所經歷的苦與樂嗎?
 

困在死巷中的傳媒

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3/07/2006

近期商台節目和流行雜誌《壹本便利》相繼採用「踩鋼線戰術」出擊,前者以「最想非禮女藝人」為題,挑戰《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後者則以一名造型性感但只得十四歲的少女為封面,挑戰《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

整理: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13/07/2006

明光社9周年研討會多元、包容、價值中立、道德相對等都是今天身處多元社會經常聽見的詞彙,彷彿只要搬出這些概念,所有人都必須接納有異於自己價值觀的言行或跟隨所謂的潮流時勢,在這情況下,基督教倫理在多元社會的定位和價值又如何呢?為了鼓勵更多信徒反思這個問題,我們把本年度的9周年研討會主題定為「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幫助信徒對信仰的倫理價值有更深的認識和反省。

多元社會中持守基督教價值

洪子雲    |    明光社義務同工‧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博士生
13/07/2006

本社於5月27日假宣道會北角堂舉行九週年紀念講座,主題是「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由中神副院長余達心教授、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牧師及浸大宗哲系副教授關啟文博士主講,公關界人士黃讚雄先生回應。其中吳宗文牧師因需臨時遠赴歐洲拍攝回應「達文西密碼」的特輯,故以錄影方式分享。聚會有逾四百人出席。本文將簡述余達心教授與吳宗文牧師當晚的講座的內容。
 

基督教倫理的邊緣化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 | 明光社董事
13/07/2006

在這幾年,我比較多從基督教的立場,就一些倫理課題在社會發表意見,甚或和別人辯論,如反對賭波合法化和反對制訂性傾向歧視法等。也是這幾年,發生了一些小故事。有一次,我邀請一同事到我家吃飯,談話甚歡時他突然問我:「聽說你關於同性戀的看法很獨特!」他也沒有很大敵意,但當然弦外之音是,我對同性戀的立場有點奇怪和非理性(特別就著知識分子而言)。

迷失在多元社會的基督教倫理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3/07/2006

倫理學主要研究的是道德上的對與錯,但在一個是非黑白混淆不清的年代,要討論對與錯的問題,無疑是向難度挑戰!
 

譴責《壹本便利》刊登未成年歌手李蘊性感照片

22/06/2006

《壹本便利》於6月21日第752刊登了未成年歌手李蘊性感照片,照片主角乃少女組合「Cream」的成員李蘊,在封面照片中,她於水中身穿半透明胸濕透衣服,週刊更配以「14歲cream初熟」、內文相片更刊登其穿校服的照片,本社認為少女雖然未有裸露,但雜誌明顯以未成年少女身體作賣點,從道德倫理角度而言,雜誌的做法亦應該受到強烈譴責。

齊向賭博說不

18/06/2006

四年一度世界盃終於開鑼了,舉世矚目的六十四場球賽,必然令港人熱血沸騰,全港不少食肆生意興旺,酒吧亦擠得水洩不通,更有大型商場推出廿四小時全天候播放賽事的噱頭,只要購買消費達標,即可享受最佳座位觀賞球賽,甚至連沐浴、牙膏牙刷、睡袋等服務皆有提供,十分周到,世界盃的魔力,誰可抗拒?

公開信:請數碼通勿以鼓吹賭風牟利

13/06/2006

致:數碼通電訊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信:請數碼通勿以鼓吹賭風牟利
據6月13日明報報導,  貴公司近日經常發放賭波短訊,提供所謂必勝『貼士』,鼓勵客戶在世界盃賽事期間投注,藉以牟取更多利潤。為此,聯盟致函  閣下,表達事件的關注和擔憂,促請  貴公司自重,切勿藉鼓吹賭風來牟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