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傳媒功能

傳媒作為社會的第四權,成為了「監察者」的角色,亦傳媒影響了社會協調或衝突的關係,因為媒體報道會有影響價值判斷,若市民接收到較偏頗或片面的資訊,可能在判斷上會有所扭曲。另外,傳媒提供了教育市民的功能,給予市民不同的資訊及最新消息。最後,傳媒亦提供娛樂的功能,為大眾提供了很多討論的素材。所以當傳媒有誤導、隱瞞、誇大、扭曲事實,會影響受眾接收不到全面、正確的資訊。

 

 

沒有牙的報業評議會

24/09/2010

報業評議會轉眼已踏入十週年了!有人說它是「無牙老虎」?從某個角度來說,對!因為所有會員報章皆是自願參與並接受評議,而幾份暢銷報章一直都拒絕加入,不受報評會約束。

由十年前創會開始,我一直有參與報評會,是其中一位執委,根據過去十年的經驗,雖然業界和非業界委員在一些報導手法是否違反專業操守,有時會有不同意見,但一般來說,有關會員報章的投訴大都得到妥善的處理,被投訴的會員通常也會在短時間內作出回應,報章的代表亦願意與其他委員討論其報章處理有關新聞的手法是否恰當,在發現出錯時亦願意更正及向當事人致歉。

傳媒直播是兩刃劍

03/09/2010

我沒有看菲律賓脅持人質事件的電視直播,因為當時我正跟團往馬來西亞旅行,事後才知有關情況,所以沒有很多一直看直播的香港人那種震撼和切膚之痛的強烈感覺。一直看著一些無辜的人,無助地死去,除了乾著急,甚麼也做不到,那份無奈與無能的感覺令人十分沉重!

電視直播威力的強大,自八九年六四事件大家已深深體會得到,老實說,若非這麼多人看著直播,對於這次悲劇的迴響肯定不會好像現在那麼強烈。電視直播是一把兩刃的利劍,對一些心靈較為脆弱;較容易不安;以及心智未成熟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這次死亡直播未免太過刺激,對認識死者的人來說更是十分殘忍。

誰在推波助瀾?

29/07/2010

書展開幕,雖然是一號戒備訊號,間中亦傾盆大雨,但願意到書展參觀的朋友亦不少。當天,筆者和家人亦特意到書展逛逛,看看新書,進到會場感到氣氛和諧寧靜,各人都專注於閱讀,選購書籍。參觀中途,突然發現一些嘈雜聲從遠處飄至,閃光和相機聲不停,轉過頭來發現原來是一名o靚模(少女模特兒)於我們背後匆匆走過,後面緊隨着的有三五十名記者,只顧着採訪,彷彿不用顧及參觀者的安全,向前急步追隨,家母也差點被記者撞倒。及後,就見到電視新聞及許多報章大字標題說到o靚模各出奇謀入侵書展……

超真實的動新聞

24/03/2010

 繼上期《燭光網絡》以「為新聞  立界線」

知道孩子在閱讀甚麼嗎?

03/01/2010

相信今日大部分家長不會反對子女追星和閱讀青少年雜誌,多認為這是成長必然的產物,但大家真的很了解這些雜誌的內容嗎?不要被它們的封面欺騙!是時候自我「升呢」了──嘗試翻開內頁看看當中的內容,也許你會發現出乎意料的內容和資訊。

坊間一本自稱為「全天候年輕人雜誌」的刊物,內容常圍繞年輕偶像和流行文化,加上每期均會送一些偶像贈品或購物折扣優惠券,是以至今仍屹立不倒。

但原來仔細一看,以往於深夜時分裏「每六秒六毫」成人電話熱綫的電視廣告,卻出現於該年輕人雜誌中,此乃令人震驚之一。

還自己及別人一點尊嚴

15/03/2008

 隨著「藝人情慾照」在城中流傳愈來愈廣,影響所及,比起多年前的「陳健康事件」和「巴士阿叔」更為轟動。我們相信此事會對香港造成多方面的影響:由性倫 理、傳媒操守、互聯網道德與法律問題、到偶像文化、潮流文化等;對年青的一代都影響深遠。就此明光社與播道會港福堂合辦一座談會,邀請五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一同探討有關問題,希望能協助大家對此事有多角度的解讀,及掌握更有效的方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肥肥 — 第二個「香港女兒」

05/03/2008

3月2日幾千名港人參與肥肥追思會,現場電視轉播的鏡頭多集中在不同藝人的臉上,表情激動、淚流滿面,以便觀眾在不同空間默哀,孕育出千百個捨不得的感覺,電視台在會後意猶未盡,當晚加場演出,找來不同歌手演唱樂曲,來個遙距贈故知,延續傷感,沈殿霞的離開彷如香港喪失了另一個女兒(謝婉雯是第一個)般,傳媒版面積極回應,熱忱比諸戴安娜十一年前遇上車禍身故不遑多讓,而溫哥華市政府更為此定了「肥肥日」予以紀念,地位可謂一時無兩;究竟是大家心蒙脂油,生前弄不清她對港人原來如此重要,抑或她成了你我心底哀鳴的投射?
 

眼看耳聽「未婚媽媽」

15/11/2007

「未婚媽媽控虐初生兒 多處咬痕骨折瘀傷」《明報》10月3日;
「16歲乖乖女家中產子 小爸爸導演棄嬰」《太陽報》9月21日;
「狠母棄初生骨肉重囚八月」《星島日報》8月29日。

普遍得到媒體重視

縱觀事情發生後,我們普遍可以看到不少報刊皆大字標題去報導有關「未婚媽媽」的新聞,除了圖文並茂地刊登當事人詳盡的背景外,部份報刊也會找一些性教育的專家或關注未婚媽媽的團體,對青少年的性行為及未婚懷孕的數字作出分析,非常重視。

評「壹周刊」的《性戰沙皇蔡志森》!

27/06/2007

今期「壹周刊」刊登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訪問,就「中大學生報事件」而引發的性倫理與道德爭論再展開話題,該文題為《性戰沙皇蔡志森》。首先聲 明,我並非明光社成員,也不是教徒,雖然認識蔡志森,但他並不認識我,而本文亦未經明光社過目。只是,有鑑於「壹周刊」該記者以訪問為名,聲討為實,對維 護道德文明和持不同價值觀的人進行人身攻擊,東拉西扯、穿鑿附會,加上外圍的性解放思想已嚴重地侵蝕人類文明,故為此文,矛以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