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功能
傳媒作為社會的第四權,成為了「監察者」的角色,亦傳媒影響了社會協調或衝突的關係,因為媒體報道會有影響價值判斷,若市民接收到較偏頗或片面的資訊,可能在判斷上會有所扭曲。另外,傳媒提供了教育市民的功能,給予市民不同的資訊及最新消息。最後,傳媒亦提供娛樂的功能,為大眾提供了很多討論的素材。所以當傳媒有誤導、隱瞞、誇大、扭曲事實,會影響受眾接收不到全面、正確的資訊。
傳媒生態近年不斷改變,互聯網興起,收費電視台增加,大量免費即時資訊及現場實況報道出現,但同時突發新聞卻隨著記者不能再截聽警察和消防的對講機而沒落,取而代之是將網上趣聞「推上報」。電視、電台剛播出新聞,網絡上的部落格及社交平台用家便即時開始參與評論。至於免費報章字數少,只需集合其他媒體的報道便可即時炒作(化成為自己的新聞);收費報章甚至要在報章中加入「增值內容」,於是二次創作、立場新聞,甚至新聞分析大行其道。日報新聞變得更雜誌化、瑣碎化及圖象化。
面對新的挑戰,新聞從業員愈來愈難持平公正地報道新聞。結果新聞淪為一段又一段沒有血肉,沒有思考的文字。
客觀、公正及持平曾幾何時是新聞編採的三大原則。新聞報道必須客觀,記者與編輯不可加入個人意見,在撰寫時更要以公正的態度對待不同立場的人,不偏不倚。此外,記者要儘量報道與議題相關的各種立場和意見,讓讀者有足夠資訊去作獨立思考,判斷是非。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是《紅樓夢》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所看到的一副對聯,大意是當我們把假的當作真的時候,真的卻會變成像假的一樣。有時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當我們說真話的時候,卻沒有人相信,甚至將之當作是謊言。
當傳媒積極介入社會運動,市民大眾就愈來愈難客觀、理性去討論問題。現時在社交網絡、甚至主流傳媒,作為受眾,我們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時間很難分辨信息的真假,以及信息發佈者有沒有斷章取義,改頭換面、加鹽加醋。而作為信息接收者,我們亦容易出現一種主觀願望的偏見,對一些自己認同的信息傾向照單全收,對一些自己不認同的意見就以陰謀論、懷疑論來看待。近期林老師以粗口鬧警察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你覺得傳媒是在反映現實?還是建構現實?」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李月蓮博士向在場二十多名參加者提出疑問,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傳媒是在「建構現實」。可喜的是他們對現況有一定的掌握,然而可惜的是現時傳媒的報道大概令人有較負面的形象。我們總是可以提出不同理由批評現時新聞是如何的「壞」,卻甚少提出「好」的新聞是怎麼樣。
明光社於今年舉辦「傳媒教師訓練-如何教青少年閱讀新聞」系列講座,並於4月20日舉辦第一場講座,名為「甚麼是好新聞?如何教導學生分析新聞」,讓一眾教師及青少年工作者,一同探討甚麼才是好新聞及學習如何分析新聞。
一個人的離開,為何會成為新聞?近日,社會接二連三發生謀殺、兇殺及自殺事件,牽動社會情緒。可是,某大傳媒的報章,居然連續幾天以頭版頭條,將這些新聞以「揭秘」方式報道。當中,沒有一篇談及案件所帶出的社會問題,也沒有一篇提供處理家暴、青少年與家長代溝問題的方法,更沒有一篇講及私影時慘遭性侵的處理方法,更遑論提供一些輔導情緒困擾的服務資料。這些故事,彷彿在為愁雲慘霧的春天,添些眼淚。
2012立法會選舉雖已曲終人散,但透過這次選舉,卻可以看出本港傳媒的水準。今次選舉議題可說非常單一,主要是圍繞國民教育,但各政黨也沒有放軟手腳,不單互相攻撃,到最後甚至演變成泛民打泛民,建制殺建制的埋身肉搏場面。另一方面,香港傳媒在報道這些政治新聞時,亦似乎愈來愈歸邊,要不是非常極端的宣傳機器、不斷抬高自己陣營的候選人和抹黑敵陣的候選人,便是企圖完全淡化事件,把相關的報道減到最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巿民如欲了解所有立法會候選人的政綱、對社會議題的看法,相信就要多翻幾張報紙,才有機會看到一幅相對完整的圖畫。
國民教育對一個國民來說十分重要,不認識自己國家民族的人(像昔日殖民教育下成長的香港人)是無根的一代,在情感上若有所失,心底總像有一個難以填補的洞。但過多的民族情緒卻又會適得其反,令人的情緒過分澎湃,甚至掩蓋了基本的理智!就像近期國內抗日保釣行動之中一些打砸搶燒的行為。
傳媒對社會議題有既定立場,其實並非新鮮事。有時為了令立場更鮮明,甚至把記者或編輯的意見混入於報道之中,令受眾難以分辨那些屬事實,那些是意見。究竟身為市民或學生,應該怎樣看新聞,才可以令自己更明白事件的真相呢?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張志儉首先明言,「有些報章的立場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但其他的媒體則會因應時勢決定,未必會完全支持或反對政府的所有行動。張志儉認為,須要多聽多看不同媒體的消息,才能更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