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性關係

性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接觸,建基於愛和婚姻之下,是二人身心靈整體的結合,是良好及美麗的。但現時社會視性為滿足慾望的途徑,忽略愛情及婚姻的基礎,為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青少年懷孕的支援與危機處理 性教育教師訓練

23/07/2018

醫管局的數字顯示,在每年約40,000宗生育個案之中,18歲以下的少女懷孕個案約有1,000宗,這些在學少女在懷孕時不但要面對各種生理變化,更要面對社會壓力。因此,明光社在5月19日舉辦了一個性教育教師訓練,並邀請了「小小生命」總幹事杜慧妍小姐來分享她多年來處理危機懷孕的經驗,讓參加者認識學生懷孕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介紹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機構,讓參加者能適切地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讓年輕人認識生命的意義

閱讀調查數據的竅門 以性教育為例

14/12/2017

若要在街上隨便找100個人,會有多少15-24歲的青年人?

政府統計本港約有700萬人,其中78萬人是15-24歲的青年。簡單推算,隨便找大概會有11人是青年吧?不,實際要視乎你站在哪條街。

站在大學街,找到75個青年並不令人驚訝。地點構成偏差,時段也會。灣仔區這個年齡層的青年人口比例不足9%,可若星期一早上八時在灣仔稅務大樓外隨便找100個人,很大可能找不到9位青年。

統計學家往往比駱駝更適合在沙漠生存,因為統計學家「水份高」。

明碼實價的#PTGF

05/05/2017

早前網上流傳有關出租女友的帖子,一時間牽起熱話,有人認為「明買明賣」亦無不可,更有自稱是出租女友的網友寫了一篇文章,捍衛自己做出租女友的「權利」。

教會青少年情性教育牧養工作坊

18/10/2016

現今社會充斥著性解放的資訊,崇尚個人主義,強調個人慾望的滿足,無視兩性關係之間的尊重及神創造男女的美好原意。這樣的文化及環境衝擊著教會青少年群體的信仰及價值觀。

師生戀出禍

12/07/2016

本年5月網上流傳一位女學生與補習社老師發生性行為後被拋棄的消息,該位老師起初一直否認,及後女學生公佈更多確實的證據,老師才主動辭職,事件告一段落。

忠誠單一性關係的重要

26/04/2016

愛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以來,已蔓延至全世界。截至2014年,全球愛滋病的總感染人數為3,690萬人,造成120萬人死亡及引致1,330萬兒童成為孤兒。防範愛滋病毒傳播是各國衛生部門的首要職責。

愛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上,因此它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性行為、血液接觸及母嬰傳播,其中以性行為感染愛滋病毒的情形最為常見。而在不同的性行為中,又以肛交的風險為最高。

滿城風雨的師生情慾關係

13/01/2016

一名已婚副校長與女學生的戀情,讓師生戀再次成為城中話題。除師生戀,該名教師亦涉嫌洩漏考評局資料。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說要先了解事件是否涉及違反規定,才決定如何處理,他亦表示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曾經討論師生戀的問題,但未有結論。

重整教育方向才能更有效預防愛滋

04/09/2015

自1984年香港出現第一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以來,本港愛滋病病毒傳染的主要途徑也隨著時代而改變。從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每季發布的愛滋病病毒感染統計數字可以得知,八十年代中期愛滋病病毒主要透過輸血活動而傳播;九十年代的主要感染途徑則轉變為異性性接觸;二千年開始,透過男男(MSM)性接觸而感染的比例不斷上升,由2000年初的20%,急升到現時接近60%個案是透過男男性接觸而感染的。

了解自毀行為 伴青少年同行

15/07/2015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城市節奏急促,生活壓力巨大。面對社會壓力並不止於成年人,青少年亦同樣在種種壓力下成長。如果壓力得不到適當的紓緩,可引致身心靈的傷害,部份更會出現各種自毀行為。明光社特意於4月24至25日舉辦「專業社工、教師訓練」,並邀得加州持牌執業臨床心理學家黃偉康博士,為參加者講解「青少年自毀行為的原因、處理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