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自由
左右為難是教會的正常狀態
疫苗通行證為教會帶來不少的挑戰,不過,要解決技術問題並不困難,而最難解決的通常都是人的問題,例如應否拒絕未有接種疫苗的弟兄姊妹進入教會參與崇拜,以及同工若果拒絕接種疫苗,本身亦未能出席教會的聚會應該如何處理?網上亦有弟兄姊妹表示,由於不能接受教會拒絕未接種疫苗的人士參與聚會,認為與《聖經》的教導不符,對教會十分失望,因此,選擇不再出席教會的聚會。其實,很多時這類的爭論都是由於我們很快便將問題局限於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選擇,現實上,很多情況之下是可以有第三條路、甚至第四、第五條路可以選擇,我們毋須太快將自己或教會的領導人逼往牆角,要作出我們認為唯一合理的選擇。
疫情是教會的一次模擬試
羅馬書八章35節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在今時今日的處境,更貼切的應說難道是新冠病毒嗎?是防疫措施嗎?是恐懼嗎?是執事同工嗎?
疫情下崇拜和牧養的挑戰
羅馬書八章35節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在今時今日的處境,更貼切的應說難道是新冠病毒嗎?是防疫措施嗎?是恐懼嗎?是執事同工嗎?
防疫措施與宗教自由
疫情不能改變教會的使命
四波未平五波又起,持續兩年的疫情令不少教會及機構的同工應接不暇,亦令不少弟兄姊妹的心情如坐過山車,大起大落。而最令教會和機構負責人頭痛的是很多時政府的抗疫政策令人無所適從,例如教會是否公眾地方?辦公室是否宗教場所?同一時間可以有多少人在現場協助崇拜直播?教會除了受薪同工之外,還有不少核心領袖,包括講員、長老、執事和堂委等等,他們就好像兼職或不受薪的同工,在維持教會基本的服侍(例如崇拜直播)方面亦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教會的禮堂亦十分寬敞,可以讓各人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為何要限制他們進入教會呢?還有,將來弟兄姊妹、慕道者和需要幫助的鄰舍若沒有接種疫苗或安裝安心出行等程式,教會是否要將他們拒諸門外呢?教會是否每一件事都要完全跟從政府的要求,等待政府的指示,沒有政府明文批准就甚麼也不能做呢?令人憂慮的是在疫情之下,一些教會的領導層似乎漸漸失去本身的獨立性和判斷力。
教會和信徒作為負責任的公民,在疫情之下盡量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是應有之義,而為了保護自己和身邊的親友及鄰舍,不應因為個人的政見或不滿而任意違反法例。不過,教會在遵守有關規定的時候,卻不能盲目,特別是當一些政府官員根本不了解教會的運作、以及沒有深思熟慮便倉卒推出一些不合理的措施的時候,教會領袖是有責任站出來據理力爭的。
切勿盲從
網絡去宗教化
奉獻最重要不是為了免稅
教協被內地官方媒體點名批評之後,政府立即宣佈全面終止和教協的工作關係。之後,又有左派報章不點名批評:「個別披著宗教外衣的團體,打著宗教自由幌子,透過活動散播亂港訊息,煽動教友參與反中亂港活動,卻享受宗教團體免稅優惠,間接用政府資源支撐違法活動。」又重申:「政府不應以公帑支持反中亂港組織」。有關指控相當嚴重,甚至會造成教內彼此的猜疑、希望弟兄姊妹能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不要墮入互相指控、篤灰、甚或獵巫的批鬥文化陷阱。另一方面,教會及基督教機構必須提高警覺,未來在一些社會事務上若未能符合官方的要求,亦有可能面對來自官方或非官方組織批評,而取消免稅團體資格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度重要板斧。
教會雖然不是政治團體,但面對嚴峻的政治氣氛,在關心社會事務的時候,亦必須十分小心,不要隨便將一些本來並非絕對的政治及社會事務絕對化,因為《聖經》教導我們的往往只是原則,而政治許多時涉及的是判斷和選擇,教牧和信徒都不宜以一兩節金句,作為支持個人對政治問題的判斷,不要將政治凌駕信仰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