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教會衝突的處理與重建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07/08/2025

無論是在教會或機構事奉,都有可能遇到人與人之間衝突的情況,這是無可避免的。而在基督裡,與人和好是必須的。《教會衝突的處理與重建》給在事奉路上感到無力的同工一點亮光,值得推薦閱讀。

「書」在起跑線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4/07/2025

一年一度的書展已經落幕,在新聞報道上見到有人拖行李箱買補充練習,還有父母給子女買足一年的作業,亦有人把握最後一天去掃平貨,當「書」與「起跑線」並置,今日的書展已經超越了以往的功能,我們所看到的並非一般的購書場景。

孩子不想上學了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1/07/2025

你有沒有遇到孩子要求不上學的情況?當孩子揉著太陽穴說:「今天頭有點痛,我想請病假,不上學了。」這句說話有如一個需要解碼的訊號,孩子真的病了?還是孩子不想上學?表面是身體不適的陳述,卻可能隱藏著複雜的情況。若此類情況「不斷發生」,頻率漸增,父母便要提高警覺,以探究孩子不想上學背後的原因,因為這有可能是「拒學」行為的初始徵兆。

為青少年立界線

何慕怡    |    助理總幹事
26/06/2025

閱畢《為青少年立界線:何時該說好,要如何說不》,深感共鳴,因為家中也有一位年青人,隨著年紀的增長,年青人的性格也不斷地轉變,由從前的順從,到現在如書中所說:「很多問題種子在發芽」,若果處理不好,這些問題將會慢慢成長。此書針對家長的需要,列舉一些例子及方法,最重要是要為青少年立界線,只要願意,甚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讓青年人如鷹展翅高飛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9/06/2025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這個星期公佈了一項調查,有近6成的受訪者認為現時香港青年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亦有超過6成半的受訪者認為現時的機會較10年前差,更有46.4%受訪者認為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在未來10年會變得更差。從調查可見,無論是現在與將來,受訪者相信香港的青年人像是活於困境中,難以向上流動。

合法賭波──負債人生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1/06/2025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當,走到盡頭,卻通向死亡。」
(箴言十六25《環球聖經譯本》)

「我曾經熱愛觀看足球賽事,但現在看足球賽事,內心猶有餘悸。」阿俊(化名)自賭波合法化之後,也一嘗賭波的滋味,不料愈賭愈大,最終欠債累累。

總有出路——一本正向教育的生命繪本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0/05/2025

人生就像迷宮,有順境亦有逆境的時候,前路充滿抉擇,而如何抉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以上的說話並非只適用於成人,對孩子亦一樣。隨著他們年紀日長,他們開始有獨立的思考,面臨不同的十字關口,或許會感到徬徨,這時候正需要旁人更多的支持、引導及鼓勵,認識正面思維,幫助他們減少負面的情緒,以致他們日後在待人處事上,常存感恩、盼望的心。

勞動節的祝福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30/04/2025

在舊約聖經的第一卷書,記載了上帝展開的一項工程。創世記一章記載上帝創造萬物,而二章當天地萬物祂都造齊了,到了第7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祂就安息了,祂亦賜福給這天為聖日。到了出埃及記二十三章12節,上帝又說:「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可以見到上帝看重人的休息。

團契生活

何慕怡    |    助理總幹事
24/04/2025

《團契生活》(Gemeinsames Leben)是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作品,此書在1938年出版,以聖經的觀點記載基督徒的群體生活。此書回溯1935年,潘霍華在Finkenwald與25位郊區牧師在臨時搭建的房屋中的共同生活,這段日子也確立了團契生活的模型。透過閱讀此書,讀者會對團契生活有更深的認識,實在值得推薦。

領導就是喚醒生命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03/04/2025

古倫神父是一位很有生命力的作家,他的書可讀性高、感染力強。他的著作《領導就是喚醒生命:靈性化的生命力領導》強調管理中要融入信仰與靈命,而每一個人都會同時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角色。作者清楚說明領袖應有的條件,就是要喚醒被領導者的生命,喚醒他們的新能力,新活力和新想像力,並從中教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