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
一句「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南音曲《客途秋恨》的歌詞)、「生人都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破.地獄》的對白),可能讀者對它們都不會感到陌生,《破.地獄》電影成為了2024年香港公認的「現象級」電影,破紀錄的票房至截稿時已超過1.5億元,電影在世界各地上映,成為各地香港人談論與回味的話題。
放假做運動——讓運動融入生活的文化
當今香港,每逢週末或是公眾假期,不少人都在談論如何「北上消費」,或是「返鄉下」外遊一下。當香港人將「放假攻略」掛在口邊,鑽研各種方法「告多日假,製造長假」,去旅行要去到盡時,日本卻將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訂立了一個大家都想像不到的公眾假期:運動之日(スポーツの日)。
膠袋都要講倫理?
香港政府罕有地在「聽從民意」的情況下(但更多被認為是刻意「放軟手腳」不作為之下),環境及生態局終於在今年5月宣佈:暫緩實施早就被「睇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或「垃圾收費」計劃。
「寓禁於征」與外國環保趨勢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然而香港的環保運動雖然已經推行多年,但為人熟悉的,好像就只有「三色桶」和「膠袋稅」。本來在2024年8月實施的垃圾徵費,在不絕的爭議聲中暫緩實施。
當信仰不能活出來——日本隱藏信徒的故事
1865年,明治天皇也還未登位,維新也還未開始。在日本九州長崎新建了大浦天主堂,教堂既美觀又新奇,被當地人稱為「法國寺」(因教堂是根據日法修好通商條約而建設,供法國人使用的禮拜堂),這座教堂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前來參觀。
當博物和文化都被「遺產」化……
當大家還在戲言香港已經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遺址」,誰不知香港真的有一個新「遺址」要成立了!政府最近公佈,因要建設新的「國家發展和成就專館」,計劃搬走位於尖沙咀的香港科學館,將其遷到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並進行擴建,而文化博物館(英文名稱正正是Heritage Museum)就真的成為「遺址」(heritage),面臨被殺館的命運……究竟博物館是不是可以「
香港教育究竟發生甚麼事?
踏入2023學年,香港教育界實在風起雲湧。從大、中、小學,甚至到幼稚園,同一學年都發生了種種事件,由校內爭執,到被殺校,甚至賣校,有學校甚至要出動一人一萬元獎學金「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