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走出跨性別的迷宮
終審法院於本年2月裁定入境事務處以完整性別重置手術作為更改性別標記必要條件的政策違憲,裁決令本港的女跨男跨性別人士不用進行完整的性別重置手術,也可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標記。
認識「兒童性遊戲」
早前到訪一所小學負責一節性教育的課堂,老師向我表示有初小的男同學在洗手間內互相觀看對方的性器官。我們當然不鼓勵學生作出這些行為,但這行為在小學男生群體中也偶有發生,我們會稱這些行為做「兒童性遊戲」。
性教育就是價值教育
性教育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除了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和相關的生活技巧外,培養良好的價值觀也是重要一環。知識和技巧有相對客觀的標準,但價值觀卻因人而異,因此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對性教育的定位可以有很大的出入。
重視生命、承諾與委身
藝術與信徒對話
明光社於2022年11月24日舉辦「明光社25週年呈獻系列:藝術與信徒對話」網上講座,當晚我們邀請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修畢基督教與藝術碩士課程的羅遠婷小姐(Monica)與大家分享。
父母唔易做——幼兒性教育的挑戰
幼兒性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導小朋友合宜地與人相處,學懂愛護身體、尊重身體界線、尊重別人、自律守規。父母希望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享受與家人和朋友相處所帶來的幸福感。當孩子長大後,面對戀愛和婚姻的人生課題時,也能經得起考驗,有能力愛己愛人,相信這些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心願。
不能輕視的幼兒茶點和遊戲
在疫情持續近三年的時間,學校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網課成為學習的新模式,而這不只發生在中小學,連幼稚園也需以網上教學來取代面授課,這對幼童的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
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這句看似是開玩笑的句子,多多少少也反映出現實世界的殘酷,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先入為主地因一個人的外表而對他的人品性格產生一些既定的想法,這些想法或會阻礙我們真正了解對方,心理學上稱之為「暈輪效應」(Halo Effect)。
從啟德屋苑的露台說起
早前啟德某屋苑有一對男女在露台全裸並進行性交,被人發現及錄下短片,再經網絡傳開。警方將案件暫列為「作出有違公德的行為」,並拘捕了一名懷疑與案件有關的女子,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有律師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法律上露台明顯是公眾可見的地方,故意讓人看見性交,有機會構成「在公眾地方的猥褻行為」。
從《盲婚試愛》看關係建立
媒體上有不少以戀愛交友為主題的真人show,如美國、英國的《慾罷不能》系列(Too Hot To Handle)、日本的《雙層公寓》系列、韓國的《單身即地獄》等等。這類節目總會以「配對」為目標,製作人會安排互不認識、參與製作的男女,在鏡頭前共同生活,看看他們能否擦出愛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