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

主要索引標籤

挑戰倫理? 倫理挑戰!

訪問: 陳燕萍 郭卓靈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拓展及教育)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16/07/2007

身處風氣和潮流轉變極快的社會之中,信徒的生命倫理觀或多或少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教會除了教導聖經真理外,還會要求會眾將所學的道理融合於生活裡,教牧在教導上究竟遇到了什麼困難?基督教倫理觀如何能在信徒群體中得以鞏固?如何在社會更加體現這倫理觀?我們分別訪問了何志滌牧師、羅錫為牧師和李耀全牧師,分享他們在教會牧養信徒,處理有關生命倫理問題的經驗。

貧窮不是永遠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6/07/2007

說到香港基層人士的倫理道德價值觀,三位服事本地基層人士多年的基督徒,不約而同嘆謂,他們關注的只有一字──「錢」。這並非說基層人士都貪財成性,事實上,在拜金主義極重的香港地,很多人都會為眼前的財寶而動容,只是基層人士在極其欠缺之下,因貧窮而失去的,以及所受的影響,很多時也不足為外人道。

搶購靚袋的香港環保潮

陳穎翎    |    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3/07/2007

2007年7月6日,數以百計的香港市民(據悉高峰期有二千人),齊集中環的置地廣場,排隊購買一款標榜「用料平凡、製作認真」,以環保理念為製作重點的購物袋,風頭一時無兩。
 

「20」的啟示

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6/07/2007

司馬昭之心

禁忌‧偏見:性工業前的兩塊大石?

陸君樂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3/07/2007

性工業萎縮– 禁忌、偏見累事?

「德性社會」的建立與「有理想社會」

馮國強    |    牧養主任
29/06/2007

這是令人驚訝和無言的年頭──六月廿二日明報有一則名為《抄出我天地》的新聞,指香港公共圖書舘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之「2007年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中,初中組入圍的10篇中,竟有3篇屬抄襲作品!
 

評「壹周刊」的《性戰沙皇蔡志森》!

27/06/2007

今期「壹周刊」刊登了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訪問,就「中大學生報事件」而引發的性倫理與道德爭論再展開話題,該文題為《性戰沙皇蔡志森》。首先聲 明,我並非明光社成員,也不是教徒,雖然認識蔡志森,但他並不認識我,而本文亦未經明光社過目。

為子女注射價值觀防疫針

27/06/2007

子女沉迷上網,除了會影響學業之外,還有什麼問題?
誤交網絡損友?
上癮打機?
長期睡眠不足?
缺乏運動?......
 
以上的上網問題,都會影響子女的日常生活,但各位父母有否想過:子女經常上網又缺乏家長指引,會引來對他身體的傷害,甚至做出犯法行為?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5/06/2007

九寨溝已經不下雪──也許你會說,那又如何?
 
對,非但九寨溝已經不下雪,北極區的冰島和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去年也錄得攝氏十度的暖冬,你大概也懂得全球暖化的情況,正在世界各地造成各式各樣的古怪氣候,不過對於身處香港的我們,這些都實在太遠了,搔不著癢處。
 

近日自「中大學生報」事件後在報章上出現對明光社的指控

整理:陳碧珊    |    明光社 項目主任(性文化)
15/06/2007

指控 1

 

 明光社是幕後黑手?

「舉報《中大學生報》的是與明光社有關的牧師。而在打壓香港電台的《鏗鏘集》事件中,扮演啦啦隊角色的,同樣也是明光社那幫人。」 
(「我們要為自己掘墓嗎?」 2007-05-12蘋果日報 A18論壇 黃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