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要索引標籤
跨性別人士的廁所使用權
梁永豪
| 特約撰稿員 (前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MA in Political Theory, University of Essex)
28/08/2025
2025年7月高等法院在一宗關於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的案件中(簡稱「K案」)裁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第7及第10條(簡稱“PCCBR”),是按一個人的出生時的生理性別決定他可使用男廁或女廁,令已完成整套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lignment Surgery(SRS))的跨性別人士亦被禁止按其認同的性別使用公廁,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BOR)
平的東西可以很貴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8/08/2025
當消費者買到物超所值,很「抵」的東西時,或許會用性價比高來形容。其實「性價比」是甚麼意思?性價比或CP值(後者為台灣慣用語),是從英文“cost performance ration”翻譯過來的,本身是一個專業術語,意指「性能」和「價格」的比例,如果效能愈高而價錢相對便宜,便可稱之為性價比高。
台灣颱風假大亂鬥
劉麗梅
| 作者為香港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台港人,在台灣作義務傳道。
27/08/2025
每逢颱風來襲,台灣人最關心的不是風有多大、雨有多猛,而是「明天到底要不要上班上課?」
更好笑的是,答案不一定要等中央通知,因為在台灣有一項世界少見的制度:各縣市自己宣佈要不要上班和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