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保護生命才是真正的善行
多年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已發起「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計劃」,希望香港的酒店及食肆可以為設宴的客戶提供另類選擇,以改變無翅不歡的飲宴文化,並盡力保護數量日漸減少的鯊魚,拯救失衡的生態。
《玩轉腦朋友》/《頭腦特工隊》
今天的流行電影,是科幻和超級英雄的世界,片中的主角往往有很獨特的性格,面對一些常人不會遇到的情況,也不能帶出一般的人情世故所面對的選擇,嚴格來說是「不近人情」的故事。反而近年荷里活的卡通電影,往往能脫離傳統的「好人、壞人」的陳規,能深刻地道出人情世故的精妙。
從美國政治制度看同性婚姻裁決
美國的政治制度是不少國家爭相仿效的對象,美國以「聯邦制」處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的權力關係;以「權力分立」將行政、立法及司法三大政府機關分開並且互相制衡,防止政府濫權,影響人民利益。
殊途同歸的同性婚姻爭取方法
「全民公投」、「立法修訂」與「司法覆核」(Judicial Review)是世界各地通過同性婚姻的三大途徑,當然每一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以下將會簡單分析數個已通過同性婚姻國家的背景,讓讀者參考,並了解當中相通之處,引以為鑑。
有關同性婚姻的一言一語
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同性婚姻合憲後,隨後掀起陣陣漣漪,影響世界各地,香港也不能倖免。雖然同性婚姻的討論在近來沸沸揚揚,但這卻是經年備受各方討論的議題。以下我們輯錄了各方關於同性婚姻的言論,讓讀者參考。
同性婚姻 司法、立法與人民的博弈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6月26日以5比4裁定同性婚姻是基本人權,全美五十個州都要容許同性戀者結婚,並享受與異性婚姻同等的千多項聯邦福利和權利,同性戀運動可謂達到空前成功。
「愛‧牧‧同行」計劃 — 基督徒如何回應同運
「性別及同運」是現代社會和教會無法迴避的議題,也影響著新一代的靑年信徒,文化上的衝擊為他們的身份帶來極大挑戰。因此,明光社在6月24日舉辦了「愛‧牧‧同行」基督徒如何回應同運教材 ── 教牧及團契導師訓練,當天約有130位教牧同工與團契導師參與。
明光社18週年研討會
香港社會未婚男女的比例按年上升,教會的情況亦不遑多讓;加上教會男女比例失衡和「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的理念,讓教會出現不少單身姊妹。單身人士往往被認為是美中不足的一群,也是被忽略的一群。